打印控制装置和打印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49041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控制装置和打印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连续片材上执行打印的打印控制装置和打印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在诸如卷形片材(roll sheet)的连续片材的两面上执行打印时,某些打印装置在被进给打印单元的连续片材的一个表面上执行打印,并且切割该片材。此后,打印装置临时卷绕被切割的连续片材,并且将该片材再次进给打印单元。因此,片材的另一表面被打印 (参见例如日本专利公开No. 11-249346)。在这种打印装置中,为了执行高效打印,在片材的两个表面之一上打印多页。在完成多页的打印之后,在片材的另一表面上执行打印。在这种打印过程中,如果接收到多个双面打印作业,则每次执行该打印作业中的一个时,翻转片材。即,在片材的正面上依次打印第一作业的多个图像,并且切割片材。此后,翻转片材。在片材的背面上打印多个图像,并且切割片材。随后,以相同方式,在片材的正面上依次打印第二双面打印作业的多个图像,并且切割片材。此后,翻转片材。在片材的背面上打印多个图像。因此,当执行多个双面打印作业时,必须多次反转片材的正面和背面以及切割片材。结果,在完成打印操作之前需要大量时间。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打印控制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打印控制单元。打印控制装置使得打印单元在连续片材上执行双面打印,并且确定单元确定第一打印作业可使用的连续片材是否与第二打印作业可使用的连续片材相同。如果确定单元确定这两种连续片材相同,则打印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使得打印单元连续打印将被布置在连续片材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打印作业的图像和将被布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二打印作业的图像,并且此后使得打印单元打印将被布置在连续片材的相反表面上的第一打印作业和第二打印作业的图像。从下文参考附图对示例实施例的描述,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晰。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配置。图2是示出与由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控制操作有关的配置的框图。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处理的流程图。图4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处理的流程图。图6A和6B示出了打印多个打印作业的页(page)的顺序。图7是根据该实施例的处理的流程图。图8示出了根据片材类型的用于作业组的片材的最大长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应注意,根据这些实施例的装置的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这些组件的形状仅是说明性的。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组件的形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图1是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控制装置的例子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仅具有从外部装置接收的打印数据的打印功能。然而,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读取文档中的图像的读取单元并且起复印机的作用。可替换地,该装置可以是具有附加功能的多功能外设。打印处理中使用的记录材料(记录介质或记录片材)的例子是卷形片材。卷形片材是连续片材的例子。然而,连续片材不限于卷形片材。另外,连续片材可被图像形成装置自动切割,或可在用户手动地指示图像形成装置这样做时被切割。记录材料不限于纸。可以使用多种可打印材料作为记录材料。另外,可以使用除了连续片材之外还可以在具有预定尺寸的切割片材上执行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虽然下面参考使用液体墨进行图像打印的喷墨图像打印方法描述本实施例,但是该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固体墨作为应用于记录材料的记录媒介。可替换地,可以采用各种打印方法,诸如使用调色剂的电子照相打印方法、升华(sublimation)打印方法、热转印打印方法和点撞击(dot impact)打印方法。另外,虽然参考使用多种颜色的记录媒介的彩色记录描述本实施例,但是可以使用仅使用黑色(包括灰色)的单色打印。 另外,打印不限于可见图像的打印。例如,可以应用不可见图像或几乎不可见图像的打印。 作为一般图像的替代,可以打印例如布线图案、用于制造部件的物理图案或DNA的碱基排列(base arrangement) 0即,本实施例可应用于可将记录媒介应用于记录材料的任何图像形成装置。另外,当响应从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装置接收的指令控制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操作时,该外部装置作为打印控制装置。图1是示意地示出了使用卷形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比一个打印单元(一页) 长的长连续片材)作为记录材料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截面图。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下列单元101到115,它们被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壳体内。然而,这些单元可被分别布置在多个壳体内。控制单元108包括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微处理单元(MPU))、输出用户界面信息的输出单元(例如,显示信息和音频信息的产生器)和包括各种I/O接口的子控制器。控制单元108执行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控制。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用作保持卷形片材并提供片材的单元的上部片材盒IOla和下部片材盒101b。用户将卷形片材(下面简称为“片材”)安装在仓盒内,并且将该仓盒装载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从上部片材盒IOla抽取的片材被在图1中以“a”指示的方向上传送,而从下部片材盒IOlb抽取的片材被在图1中以“b”指示的方向上传送。从任一个片材盒抽取的片材在图1中以“C”指示的方向上前进,并且到达传送单元102。在打印操作过程中,传送单元102使用多个旋转辊104在图1中以“d”指示的方向(水平方向)上传送片材。当提供片材的上部片材盒IOla和下部片材盒IOlb中的一个片材盒被切换到另一个时,已被抽出的片材被重绕回片材盒,并且从另一个片材盒提供新的片材。头单元105布置在传送单元102之上,以便面对传送单元102。在头单元105中,沿着片材传送方向布置多种颜色(在本实施例中为7种)的多个单独的打印头106。根据本实施例,头单元105包括7个打印头106,每个打印头相应于下面7种颜色中的一种青色(C)、品红色(M)、黄色(Y)、浅青色(LC)、浅品红色(LM)、灰色(G)和黑色(K)。然而,应当注意,可以使用另外的颜色,或可以使用这些颜色中的任一种或任何组合。图像形成装置与传送单元102执行的片材传送同步地从打印头106喷射墨。因此, 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应注意,打印头106布置在这样的位置,即在该位置打印头106的喷射点不与多个旋转辊104重叠。作为直接向片材喷射墨的替代,可以通过将墨应用于中间转印部件并且随后将墨应用于片材来形成图像。传送单元102、头单元105和打印头106形成本实施例中用于打印的单元。墨容器109独立地存储各颜色的墨。存储的墨被从墨容器109通过管提供给对应于各颜色的子容器。随后,每种颜色的墨被从子容器通过管提供给对应于该颜色的打印头 106 之一。打印头106中的每一个为颜色(本实施例中为7种颜色)之一的线状头(line head)的形式。打印头106沿在打印操作过程中传送片材的传送方向d布置。各颜色的线状头可由单个无缝喷头构成。可替换地,分离的喷头可被规则地布置成一行或Z字形图案。 根据本实施例,采用被称为全多喷头(full multi-head)的打印头。全多喷头具有被布置为覆盖具有图像形成装置可使用的最大尺寸的片材的打印区域的宽度的喷嘴。在喷墨打印方法中,从喷嘴喷射墨。可以使用加热元件、压电元件、静电元件或微机电系统(MEMS)元件喷射墨。在由从传送编码器103输出的输出信号确定的定时、基于打印数据从各头的喷嘴喷射墨。在片材上形成图像之后,片材被从传送单元102传送到扫描器单元107。在扫描器单元107中,光学读取打印在片材上的图像或预定图案,并且执行检查以确定图像是否被正确地打印。另外,检查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例如,墨喷射状态)。为了检查图像的打印状态,可以通过读取用于检查头状态的图案检查墨喷射状态,或可以通过将图像与原始图像进行比较来检查打印的图像。即,为了检查图像的打印状态,可以适当地选择多种检查方法中的一种。位于扫描器单元107附近的片材被在方向e上传送,并且被送入切割器单元110。 切割器单元110将片材切割为切割片材,每一切割片材具有一个打印单位的预定长度。一个打印单位的预定长度根据打印图像尺寸而改变。例如,在传送方向上的L尺寸的照片的长度为135mm,并且A4尺寸的照片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为^7mm。在单面打印模式中,切割器单元110按页切割片材。然而,对于某些打印作业,切割器单元110不按页切割片材。在双面打印模式中,切割器单元110允许在片材的第一表面(在其上将首次打印图像的表面, 例如正面)上将图像连续打印预定长度而不切割片材。在第二表面(在其上将第二次打印图像的表面,例如背面)上打印图像之后,将片材切割成页。注意,在单面打印模式中或在双面打印模式中的背面打印中切割器单元110不必将片材切割为页。例如,可以打印图像直到传送了预定长度的片材。在已经传送了预定长度的片材之后,可以切割片材。此后,不同的切割器单元可以通过例如手动操作将片材切割成图像(页)。另外,如果需要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的切割操作,使用不同的切割器单元执行该切割操作。片材被从切割器单元110在图1所示的方向f上传送到图像形成装置内的背面打印单元111。背面打印单元111用于当仅在片材的一个表面上打印图像时在片材的背面上打印预定信息。打印在片材背面上的信息的例子包括对应于各打印图像的字符、符号或代码(例如,顺序管理号码)。当打印头106打印双面打印作业的图像时,背面打印单元111 在打印头106不打印双面打印作业的图像的区域中打印上述信息。背面打印单元111可以采用记录媒介压印方法、热转印打印方法或喷墨打印方法。在片材通过背面打印单元111之后,片材被传送到干燥单元112。干燥单元112使用热空气(热气体)加热在图1所示的方向g上从中通过的片材,以便在短时间内干燥其上施加了墨的片材。作为使用热空气的替代,可通过使用例如冷空气、加热器直接加热、自然干燥或电磁辐射(例如,紫外线辐射)干燥片材。片材被切割为均具有一个打印单位的长度的切割片材,并且切割片材一个接一个地通过干燥单元112。各切割片材被在图1所示的方向h上传送,并且到达分拣(sort)单元114。分拣单元114包括多个托盘(在本实施例中为18个托盘)。分拣单元114根据例如打印单位的长度选择片材将被输出到的托盘中的一个。每个托盘具有托盘号。分拣单元114使用布置在各托盘内的传感器确定托盘是空还是满,并且将在图1所示的方向i上通过分拣单元114的片材排出到具有为各打印图像设置的托盘号的托盘上。由打印作业的提交者(即,主装置)指定切割片材将被排出到其上的托盘。可替换地,可由图像形成装置选择可用托盘。预定数目的片材可被输出到一个托盘。如果打印作业的输出片材数目大于该预定数目,片材被输出到多个托盘上。可排出片材的数目、可排出片材的尺寸和可排出片材的类型根据托盘的尺寸(类型)改变。在图1中,在垂直方向上布置的托盘(下面称为 “大托盘”)允许向其排出大尺寸的片材(例如,A4尺寸或大于L尺寸的尺寸)和小尺寸片材(L尺寸)。相反,水平方向上布置的托盘(下面称为“小托盘”)允许向其排出小尺寸的片材(L尺寸),但是不允许向其排出大尺寸的片材。另外,大托盘具有比小托盘大的片材容量。另外,用户可以使用指示器(例如,发光二极管(LED))识别托盘的状态,诸如片材正在被输出或片材输出已经完成的状态。例如,在各托盘上布置具有不同颜色的多个LED。 图像形成装置可以通过接通具有特定颜色的LED或接通、关闭或使得LED闪烁,将各托盘的状态告知用户。另外,可以给多个托盘分配优先级。当执行打印作业时,图像形成装置根据优先级依次选择空托盘(没有片材)作为片材将被输出到的托盘。默认地,上部大托盘的优先级高于下部大托盘的优先级,并且左侧小托盘的优先级高于右侧小托盘的优先级。小托盘的优先级高于大托盘的优先级。优先级可被事先改变,从而位于用户可以更容易地收集片材的位置处的托盘具有较高优先级。可替换地,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手动改变优先级。片材卷取(wind-up)单元113卷取具有打印的第一表面并且不被切割为单独页的片材。在双面打印模式中,在正面形成有图像的片材不被切割器单元110切割为单独页。在正面上的连续打印完成之后该片材被切割。具有打印的正面的片材在图1所示的方向j上通过片材卷取单元113,并且被片材卷取单元113卷取。因此,正面上的一连串页的图像形成完成,并且片材被卷取。随后,卷取的片材被在图1所示的方向k上在片材卷取单元113 中再次传送,从而与正面相反的表面作为可打印表面,即,面对打印头106的表面被反转。 这样,可以得到与其上打印了图像的正面相反的背面上的图像打印。应注意,在单面打印模式中,其上打印了图像的片材被传送到分拣单元114,而不被片材卷取单元113卷取。如上所述,在双面打印模式中,片材被片材卷取单元113卷取,片材被翻转,并且背面被打印。因此,在双面打印模式中,排出到分拣单元114的片材的侧面与单面打印模式中不同。即,在单面模式中,片材不被片材卷取单元113翻转。因此,其上打印了第一页的图像的片材在第一页的图像面向下的情况下被排出。如果打印作业具有多个页,则从第一页的片材开始片材被依次排出到托盘并且在托盘中堆叠。如此处使用的,这种排出被称为“面向下排出”。相反,在双面打印模式中,片材被片材卷取单元113翻转。因此,其上打印了第一页图像的片材在第一页的图像面向上的情况下被排出。如果打印作业具有多页, 从最后页的片材开始片材被依次排出到托盘,并且在托盘中堆叠。如此处使用的,这种排出被称为“面向上排出”。注意,为了使得双面模式中排出的片材的侧面与单面模式中的相同 (即,为了在两种打印模式中使用面向上排出和面向下排出之一),在双面打印模式中在第一表面上打印页的顺序可被改变为不同于单面模式中的顺序(即,以升序或降序)。当用户执行各种操作并且图像形成装置将各种信息告知用户时使用操作单元 115。例如,通过使用操作单元115,用户可以识别对于每个命令的打印状态,诸如包括用户指定的图像的片材被堆叠在其上的托盘,以及指示该图像正被打印还是已被打印的状态。 另外,用户可以操作操作单元115以便检查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诸如剩余墨的水平和剩余片材数量,并且指示开始维护操作,诸如打印头清洁。图2是示出了与由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控制操作有关的配置的方框图。图像形成装置200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同。然而,下面的配置仅是例子。可以对图像形成装置200进行各种修改。控制单元108还包括CPU 201、只读存储器(ROM) 20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203、 图像处理单元207、引擎控制单元208和扫描器控制单元209。另外,硬盘驱动器(HDD)204、 操作单元206和外部接口(I/F)205被通过系统总线210连接到控制单元108。CPU 201是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形式的中央处理单元。CPU 201被包括在图1 所示的控制单元108中。CPU 201通过执行程序并且启动硬件的操作,执行图像形成装置 200的总体控制。ROM 202存储由CPU 201执行的程序和图像形成装置200执行各种操作所需的固定数据。RAM 203被用作CPU 201的工作区域和各种接收到的数据项的临时存储区域。另外,RAM 203存储各种设置数据项。HDD 204可以在内部硬盘内存储CPU 201将执行的程序、打印数据、以及由图像形成装置200执行的操作所需的设置信息。另外,HDD 204 可以从内部硬盘中读取这样的数据。注意,可采用不同的高容量存储单元来替代HDD 204。操作单元206包括当用户执行各种操作时使用的硬键和触敏板,以及用于向用户呈现(发送)各种信息的显示器。操作单元206相应于图1所示的操作单元115。可替换地,发送给用户的信息可以是基于从声音产生器输出的音频信息的声音的形式(蜂鸣或语首)ο图像处理单元207执行从由图像形成装置200处理的打印数据(例如,以页面描述语言写的数据)到图像数据(位像)的扩展(转换)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单元 207将包括在输入打印数据中的图像数据的颜色空间(例如,YCbCr)转换为标准RGB颜色空间(例如,sRGB)。另外,如果需要,图像处理单元207对图像数据执行各种处理,诸如到有效像素数目(图像形成装置200可打印的像素数目)的分辨率转换、图像分析和图像校正。通过这种图像处理获得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RAM 203或HDD 204内。响应从例如CPU 201接收的控制命令,引擎控制单元208控制用于在片材上打印基于打印数据的图像的处理。引擎控制单元208指示用于不同颜色的打印头106喷射墨,设置墨喷射定时以便调整记录介质上的点位置(墨喷射目标),并且基于获取的头驱动状态执行控制。引擎控制单元208根据打印数据控制打印头的驱动,并且指示打印头喷射墨,从而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另外,引擎控制单元208指示抽出辊从盒中抽出片材,指示传送辊传送被抽出的片材,获取传送辊的旋转状态并且控制传送辊的旋转。这样,引擎控制单元208 以适当速度沿着适当路径传送片材,并且停止片材。扫描器控制单元209响应从例如CPU 201接收的控制命令控制图像传感器。因此, 扫描器控制单元209读取在片材上形成的图像,并且获取红(R)、绿(G)和蓝(B)模拟亮度数据。此后,扫描器控制单元209将模拟亮度数据转换为数字格式。可以使用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0Q图像传感器作为该图像传感器。另外,图像传感器可以是线性图像传感器或面型图像传感器。另外,扫描器控制单元209指示图像传感器读取图像并且接收在图像被读取之后图像传感器的状态,分析从图像传感器获取的亮度数据,检测是否从打印头106合适地喷射墨,并且检测片材的切割位置。在扫描器控制单元209确认在片材上正确地打印了图像之后,干燥应用于片材的墨。此后,片材被排出到分拣单元114的指定托盘上。主装置211相应于上述的外部装置。主装置211位于图像形成装置200之外,并且被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200。主装置211用作用于提供将由图像形成装置200打印的图像数据的源。主装置211提交各种打印作业的命令。主装置211可以是通用个人计算机(PC)或另一种类型的数据提供装置。数据提供装置的一个例子是捕捉图像并且产生图像数据的图像捕捉设备。图像捕捉设备的例子包括读取文档内的图像并且产生图像数据的读取器(扫描器),以及读取负片或正片并且产生图像数据的胶片扫描器。图像捕捉设备的例子还包括捕捉静态图像并且产生图像数据的数字照相机,和捕捉运动图像并且产生运动图像数据的数字摄像机。另外,数据提供装置的例子包括布置在网络内的照片存储设备,或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插口的可移动便携存储器。图像形成装置读取存储在照片存储设备或可移动便携存储器内的图像文件,从读取的图像文件产生图像数据,并且打印产生的图像数据。作为通用PC的替代,主装置211可以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专用终端设备。如上所述,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数据提供装置作为主装置211。数据提供装置可以是图像形成装置的组件,或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之外并且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当使用PC作为主装置211时,PC的存储单元存储操作系统(OS)、产生图像数据的应用软件和安装在其内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打印机驱动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200。另外,打印机驱动程序将从应用软件提供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图像形成装置200可处理的格式,从而产生打印数据。可替换地,主装置211可将打印数据转换为图像数据,并且可以将图像数据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200。然而,应注意,所有上述处理不必需被以软件实现。该处理中的一些或全部可被以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硬件实现。 可以通过外部I/F 205在主装置211和图像形成装置200之间交换图像数据、各种命令和状态信号。外部I/F 205可以是本地I/F或网络I/F。另外,外部I/F 205可以是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图像形成装置200的上述单元通过系统总线210相互连接以便可以彼此通信。虽然参考执行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单元的总体控制的CPU 201描述了前面的例子,但是该配置不限于此。例如,某些功能块可以包括独立控制该功能块的专用 CPU。另外,可将每个功能块适当地划分为独立的处理单元或控制单元,或可以根据不同于图2所示的功能分配的功能分配集成某些功能块。这样,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另外,为了从存储器读取数据,可以使用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器(DMAC)。下面描述当图像形成装置200以上述配置执行打印作业时所实行的处理的流程。 图3为当图像形成装置200接收到双面打印作业并且执行该打印作业时实行的处理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指示CPU 201将存储在ROM 202或HDD 204内的控制程序装入RAM 203并且执行该控制程序时的处理的流程。注意,RAM 203预先存储关于片材盒IOla和IOlb中的每一个中设置的片材的尺寸(卷宽度)和片材类型(例如,普通纸、光面纸或胶片)的信息。 这样的信息事先由用户通过操作单元206提供。在步骤S301,在通过外部I/F 205接收到打印作业之后,CPU 201开始打印作业的处理。接收到的作业被临时存储在HDD 204内。在步骤S302,CPU201确定打印该打印作业的页的顺序。图4是在步骤S302执行的详细处理的流程图。当图像形成装置200连续打印多个打印作业时,图像形成装置200可以连续打印而不在打印作业之间的边界处切割片材(通过连结(concatenate)打印数据项)。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单元206以这样的方式(连结设置为ON或OFF)确定多个打印作业的打印数据项是否连结。由用户确定的连结设置(ON或OFF)被存储在RAM 203内。在步骤S401,CPU 201参考存储在RAM 203内的连结设置,并且确定连结设置是ON还是OFF。如果连结设置是OFF,不连结多个打印作业的打印数据项。因此,处理进入步骤 S404,其中CPU 201确定打印单个作业中的页的顺序。使用打印布局(单面打印、双面打印或用于装订打印的装订方法)确定打印页的顺序。此时,还使用打印布局和诸如片材类型 (片材的尺寸和材料)的打印设置确定片材中的切割片材的位置。如此处使用的,术语“尺寸”指二维尺寸,诸如ISO A系列或B系列。片材的材料的例子包括普通纸和光面纸。在双面打印模式中,确定打印页的顺序,从而在相同表面(第一表面)上连续打印页,并且随后以颠倒的顺序在与第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连续打印页。例如,当页1到6的打印数据被以它们的页码的升序布置在正面和背面上时,页1、3和5的图像被以此顺序打印在正面上。随后,翻转片材。页6、4和2的图像被以此顺序打印。相反,如果首先在背面上打印图像,则背面被认为是第一表面,并且页6、4和2的图像被以此顺序打印在第一表面上。随后,翻转片材。页1、3和5的图像被以此顺序打印。在后面的情况下,如同单面打印模式中那样面向下地排出片材。通过应用上述页打印顺序,片材仅被翻转一次。因此,可以高效地处理作业。当执行装订打印时,布置页的顺序可以不同。然而,打印页的顺序被确定为使得在相同表面上的页可被连续打印。然而,如果布置在相同表面中的页的打印设置(片材类型)不同,则需要改变片材的供给源,或可以改变片材。因此,在双面打印中,连续打印将被布置在第一表面中并且具有相同打印设置的页。此后,当打印设置改变时,在那时切割片材。随后,打印相反表面。提供新的片材,并且执行后续打印。因此,根据本实施例,仅确定打印作业的各种打印设置之中的片材类型是否改变。即使当其它设置改变时,仍确定页被连续打印。即,使要布置在片材的相同表面(第一表面)上的邻近(相邻)图像的片材类型相互比较,并且确定将要使用的片材是否是相同的。相反,在双面打印模式中,相反表面的打印设置必须与第一表面的打印设置相同。 如果第一表面的打印设置与相反表面的打印设置在片材类型方面不同,在开始打印作业的处理之前报告错误。因此,在这个步骤中,仅将在第一表面上形成的邻近图像的片材类型相互比较。另外,在这个步骤中,仅在片材类型方面比较打印设置。然而,如果做出了指示需要停止连续打印的在其它设置(例如,图像质量模式)方面的设置,可以确定将要使用的片材不相同。如果在步骤S401确定连结设置为0N,处理进入步骤S402。在步骤S402,CPU 201 确定在HDD 204内是否存储具有相同打印设置的另一打印作业(打印布局可以不同)。艮口, 由于图像形成装置200依次接收后续打印作业,并且将打印作业存储在HDD 204内,因此 CPU 201在打印作业中搜索这样的打印作业。首先,将在第一表面上打印的当前作业的最后页的打印设置(片材类型)和在第一表面上将要打印的后续作业的第一页的打印设置(片材类型)进行比较。如果两个打印设置相同,则连续打印后续作业。同样地,随后对在第一表面上将要打印的该后续作业的接下来的页和当前页进行比较,并且执行相同处理。假设当前作业(作业A)和后续作业(作业B)中的每一个具有五个页1到5,并且页1到5被交替地打印在正面和背面上(页1、3和5打印在第一表面上)。然后,以下列顺序比较页的打印设置。即,在打印设置方面,作业A的页1被与作业A的页3比较。如果打印设置相同,作业A的页3被与作业A的页5比较。如果打印设置相同,作业A的页5被与作业B的页1比较。如果打印设置相同,作业B的页1被与作业B的页3比较。如果打印设置相同,作业B的页3被与作业B的页5比较。即,将要打印在相同表面(第一表面)上的邻近页的打印设置被相互比较,以便确定是否可以使用相同片材。在步骤S403,基于上述比较,CPU 201连结在片材类型方面具有相同打印设置的连续页。当出现具有不同打印设置的页时,该页不被包括在连续打印页的组内。不被包括在该组内的页之后的页被作为后续组存储在HDD 204中。当完成上述处理时,处理返回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303。应注意在图4中,将对网络中的多个主装置上的各个用户提交的打印作业进行连结处理。即,如果打印设置在片材类型方面是相同的,即使作业是由不同用户提交的,也对作业进行连结处理。如此处使用的,这样的将被连续打印的一连串页被称为“作业组”。在步骤S303,使用在图4所示的处理中确定的页序列开始第一表面(在这个例子中,正面)上的打印。即,CPU 201根据确定的打印顺序将各页的打印数据提供给图像处理单元207。图像处理单元207将要在正面上打印的打印数据转换为可打印格式(到图像数据的扩展处理)。此后,图像处理单元207将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204内。随后,图像处理单元207以页的顺序将产生的图像数据提供给引擎控制单元208。此时,指示要在片材的哪一表面上打印图像数据、图像数据相应于哪一页以及打印作业的标识的信息被与图像数据一起发送给引擎控制单元208。在接收到图像数据之后,引擎控制单元208指示容纳具有将被使用的尺寸和片材类型的片材的片材盒IOla或IOlb进给片材。另外,引擎控制单元208指示传送单元102将片材传送到头单元105的打印位置,指示头单元105在片材的正面上依次打印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并且指示传送单元102将片材传送到扫描器单元107的读取位置。此后,基于通过使用扫描器单元107读取打印图像而获取的图像数据,确定是否正确地打印了图像。片材被传送到切割器单元110。如果确定已经正确地打印了图像,不由切割器单元110执行按页切割。其上打印了连续页的片材通过干燥单元112,从而墨被干燥。此后,片材卷取单元113卷取片材。然而,如果确定未正确地打印图像,CPU 201指示切割器单元110按页切割片材,并且排出不正确打印的页。具有不正确打印的页的切割片材被排出到分拣单元114 的托盘中的用于不正确打印输出的托盘(例如,最低的托盘)上。此后,CPU 201再次将图像数据提供给引擎控制单元208,以便重新打印不正确打印的页。随后,重复上述处理。如上所述,当在步骤S303中正在正面上打印图像时,在步骤S304并行地确定是否存在将要添加的页。这是因为由于当正在基于确定的打印顺序执行打印时,图像形成装置 200依次接收新的打印作业并且将接收的打印作业存储在HDD 204中,因此连续打印作业是高效的。图5是在步骤S304中执行的详细处理的流程图。在步骤S501,CPU 201参考存储在RAM 203内的设置信息,并且确定连结设置是ON 还是OFF。如果连结设置为OFF,不连结不同作业的页。因此,处理返回图3所示的流程。然而,如果连结设置为0N,处理进入步骤S502,其中CPU 201确定是否存在后续作业。在这个例子中,当在步骤S302中已经确定了打印页的顺序时,并且如果在步骤S303正被打印的作业组的第一表面上的最后页是该打印作业的最后页,并且后续打印作业存储在 HDD204内,确定存在将要打印的下一页。如果在单个打印作业的执行过程中已连结页,除非该打印作业之后的页被首先打印,否则该打印作业之前的打印作业未完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确定不存在将要打印的后续页。然而,当多个打印作业正在等待,并且确定如果首先执行后续打印作业则将更早完成打印作业的执行时,即使当在先前打印作业中页已被连结时,仍也可以连结后续作业的页。如果后续打印作业未存储在HDD 204内,也确定不存在将要打印的下一页。如果确定不存在将要打印的下一页,处理返回图3所示的流程。如果在步骤S502确定存在将要打印的下一页,则处理进入步骤S503,其中CPU 201将当前作业组的在第一表面上的最后页的在片材类型方面的打印设置和后续打印作业的在第一表面上的第一页的在片材类型方面的打印设置进行比较。如果在步骤S504确定所比较的打印设置相同,则处理进入步骤S505,其中CPU 201确定页是否可被相互连结。在此确定中,使用下列准则(1)到(3)确定使得布置在相同表面上的图像的总长度不超过预定长度的布置在相同表面内的图像(页)的数目(1)用于作业组的片材的长度不超过预定长度。这是由于如果长度太大,先前打印作业的完成被推迟。(2)用于作业组的片材的长度不超过剩余片材的长度。这是由于如果剩余片材不足,即使当满足准则(1)时,打印操作也被停止。 (3)将用于该作业组的分拣单元114的托盘可用。这是由于如果托盘不可用,则打印操作被停止。 如果满足这些准则,则处理进入步骤S506,其中如图4所示连结页,并且将连结的页附加到当前作业组。此后,处理返回步骤S502,其中如图4所示切换目标页,并且处理继续。如果在步骤S504确定在片材类型方面的打印设置不相同,或如果在步骤S505确定页不可连结,则处理进入步骤S507,其中确定目标页之后的页属于不同组。此后,处理返回图3所示的流程。在步骤S305,CPU201将在图5所示的流程中被确定为附加页的页附加到当前正在打印的打印页。此后,重复步骤S303中的处理。当完成了步骤S303中正面上的所有页的打印,并且如果不存在附加页时,处理进入步骤S306。在步骤S306,CPU 201指示切割器单元110切割正面上具有打印页的片材。 在步骤S307,已被片材卷取单元113卷取的正面上具有打印页的片材在与第一表面相反的表面面向头单元105的情况下被重新进给传送单元102。在步骤S308,执行背面上的打印。 由于背面上的打印类似于正面上的打印,不再重复其描述。然而,在背面上的打印过程中, 切割器单元110按页(或有时为了进行装订打印按两页)切割片材。切割的片材被排出到分拣单元114的托盘。随后,为了执行在图4和5所示的流程中被确定属于不同作业组的后续打印作业, 对于存储在HDD 204内的打印作业重复根据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此时,使用在与先前打印作业所使用的盒不同的盒内设置的片材或在先前打印作业所使用的盒内设置的新片材。图6B示出了当以上述方式连结页时打印页的顺序。输入不同作业A、B和C,并且指示图像形成装置200以图6B所示布置打印作业的页。布置在相同表面内的页的打印设置在片材类型方面是相同的。如果根据图3到5所示的处理连结页(产生作业组),页被如下布置。即,打印作业A的第一页、作业A的第三页、作业B的第一页、...和作业C的第三页,并且随后切割并且翻转片材。此后,依次打印作业C的第四页、作业C的第二页、...和作业A的第二页。因此,当执行三个打印作业时,片材仅被切割并且翻转一次。然而,如果在不执行图3到5所示的处理的情况下执行每个打印作业,则应用图6A 所示的过程。即,打印作业A的第一页和第三页,并且随后切割并翻转片材。此后,打印作业 A的第四页和第二页。此时,对于作业A提供片材的片材盒在片材已被切割之后重绕片材。 此后,该片材盒重新开始对于作业B提供片材。打印作业B的第一页和第三页,并且随后切割并翻转片材。此后,打印作业B的第四页和第二页。重绕并且重新提供片材。此后,对作业C执行类似操作。因此,在该情况下,为了执行三个作业,片材被切割和翻转三次。另外, 片材盒至少两次重绕并且重新提供片材。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最小化片材切割、翻转、重绕和重新提供的次数。因此,可以显著高效地执行多个打印作业。虽然已经参考多个双面打印作业之间的作业连接进行了上述描述,但是双面打印作业可与单面打印作业连结。可替换地,多个单面作业可被连结在一起。即使当多个单面作业可被连结在一起时,仍可以减少片材重绕和重新提供的次数,并且因此可有助于该处理。另外,虽然已经参考具有相同尺寸和类型的片材设置的打印作业之间的作业连结进行了上述描述,但是尺寸可以彼此不同。如果使用在宽度方向上具有较小尺寸的片材,可以切割片材的任一端部。因此,当用于后续打印作业的片材的尺寸(宽度)小于用于当前打印作业的片材的尺寸(宽度)时,作业可被相互连结。即,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当作业A 的片材尺寸是A4,并且作业B的片材尺寸是B5,并且作业C的片材尺寸是A4时,这些作业可被设置在相同作业组内。可替换地,当后续打印作业可以使用多种片材尺寸,并且如果片材尺寸之一与当前作业使用的片材尺寸相同时,可以确定使用相同片材尺寸,并且作业可被连结成作业组。这还适用于片材类型。另外,当在开始当前作业之前确定作业组,并且如果当前作业和后续作业中的每一个均可以使用多种片材类型时,通过使用相同的片材类型可将作业设置在相同作业组中。另外,在上述描述中,可以给打印作业分配优先级,并且可以改变执行打印作业的顺序或是否执行作业连接。例如,如果当前作业的优先级高于后续作业的优先级,不将后续作业连结到当前作业。这样,可以更早地完成具有更高优先级的打印作业。另外,在图5所示流程图中的步骤S505中进行的在作业连结方面的确定中,连结准则之一是用于作业组的片材的长度不超过预定长度。在该准则中,长度可以根据各种情况而改变。例如,该长度可以根据打印作业所使用的片材类型(片材的材料)改变。这是因为转印错误的频率根据片材类型改变,记录媒介的定着性根据片材类型改变,并且可被片材卷取单元113重绕的片材长度根据片材厚度改变。图7是在这种情况下确定作业是否可被连结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图5所示的步骤S504中,如果确定连结可用,处理进入步骤S701,其中选择相应于片材类型的片材长度。相应于片材类型的片材长度被例如以图8所示的形式预先存储在HDD 204内。CPU 201获得相应于打印作业所使用的片材的类型的最大片材长度。随后,处理进入步骤S702,其中确定当连结后续打印数据时连结之后的片材长度是否超过在步骤S701获得的最大长度。如果片材长度不超过最大长度,处理进入步骤 S506,其中执行连结。然而,如果片材长度超过最大长度,处理进入步骤S507,其中该作业被设置在另一个作业组内而不连结打印数据。通过这种处理,根据使用的片材类型改变用于作业组的片材长度。这样,该组可以具有根据打印条件适当的片材长度。注意,可以通过参考包括在打印作业的打印设置内的作业类型信息,或确定当前使用哪种片材类型,识别打印作业所使用的片材类型。另外,虽然已经参考按页连结的可用性进行了上述描述,但是可以确定按作业连结的可用性,以便防止打印作业分离。即,某些打印作业不具有具有不同片材类型的页,而是所有页都具有相同类型。可以按作业处理这样的作业。另外,在上面的描述中,打印页的顺序不限于图6B所示的顺序。例如,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装置200采用的机制和用于排出片材的方法,以各种方式改变该顺序。在任何情况下,连续打印将布置在第一表面上的多个打印作业的图像,并且随后打印将布置在第二表面上的图像。另外,在上面的描述中,可由诸如主装置或外部控制器的外部装置执行实际打印之外的处理,诸如打印顺序的调度和连结可用性的确定。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根据处理的结果执行打印。此时,希望外部装置从图像形成装置接收状态(例如,指示当前打印状态和剩余片材数量的信息),并且确定打印顺序和连结可用性。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装置作为打印控制装置。另外,可以通过执行下列处理实现上述实施例。即,通过网络或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将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 (或CPU或MPU)读取该程序,并且执行该程序。此时,可由单个计算机或可以彼此结合地操作的多个计算机执行该程序。注意,所有上述处理不必须被以软件实现。某些或全部处理可被以硬件实现。在一个例子中,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存储使得打印控制装置执行此处描述的方法的程序。在另一个例子中,中央处理单元(CPU)可被配置为控制此处描述的方法或装置中利用的至少一个单元。虽然已经参考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包括所有这种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打印控制装置,被配置用于使得打印设备在连续片材上执行双面打印,所述打印控制装置包括确定设备,被配置用于当使得打印设备在连续片材上执行双面打印时,确定第一打印作业能够使用的连续片材是否与第二打印作业能够使用的连续片材相同;以及打印控制设备,被配置用于执行控制,以便如果确定设备确定第一打印作业能够使用的连续片材与第二打印作业能够使用的连续片材相同,则使得打印设备连续打印将布置在连续片材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打印作业的图像和将布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二打印作业的图像,并且此后使得打印设备打印将布置在连续片材的相反表面上的第一打印作业和第二打印作业的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中确定设备确定用于将布置在连续片材的第一表面上的邻近图像的连续片材是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中打印控制设备确定将在连续片材的相同表面上布置多少图像以使得图像的总长度不超过预定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中打印控制设备确定将布置在所述相同表面上的图像的使得图像的总长度不超过连续片材的剩余量的数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中打印控制设备确定将布置在所述相同表面上的图像的使得图像的总长度不超过根据连续片材的类型定义的最大长度的数目。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设备,被配置用于执行关于是否允许连续打印将布置在连续片材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作业的图像和将布置在第一表面上的第二打印作业的图像的设置,其中如果设置设备允许连续打印,打印控制设备连续打印将布置在连续片材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打印作业的图像和将布置在第一表面上的第二打印作业的图像。
7.—种打印控制方法,包括当使得打印设备在连续片材上执行双面打印时,确定第一打印作业能够使用的连续片材是否与第二打印作业能够使用的连续片材相同;以及如果确定这两种连续片材相同,则使得打印设备连续打印将布置在连续片材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打印作业的图像和将布置在第一表面上的第二打印作业的图像,并且此后使得打印设备打印将布置在连续片材的相反表面上的第一打印作业和第二打印作业的图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印控制装置和打印控制方法,该打印控制装置可以包括确定单元和打印控制单元。打印控制装置使得打印单元在连续片材上执行双面打印,并且确定单元确定第一打印作业可使用的连续片材是否与第二打印作业可使用的连续片材相同。如果确定单元确定这两种连续片材相同,打印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从而使得打印单元连续打印将布置在该连续片材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打印作业的图像和将布置在第一表面上的第二打印作业的图像,并且此后使得打印单元打印将布置在连续片材的相反表面上的第一打印作业和第二打印作业的图像。
文档编号B41J29/393GK102166895SQ20111004259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6日
发明者中村翔, 宍戸一成, 平原厚志, 野口隆佳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