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烫印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17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烫印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烫印箔。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某些产品具有防窜货功能、另外的某一些产品具有一定的防盗功能。而基于产品功能日趋的多样化需求,商家可能希望其产品能够同时具有防窜货功能和防盗功能。因此,如何能够相对低成本的实现产品同时具有防窜货和防盗功能,是业界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烫印箔,以期尽量低成本的实现产品同时具有防窜货和防盗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烫印箔,包括基底层(11)、颜色层(12)、金属层(13)、第一接着剂层(14)、射频识别层(15)、第二接着剂层(16)和保护层(17);其中,所述颜色层(1 、金属层(1 、第一接着剂层(14)、射频识别层(1 和第二接着剂层(16)设置于所述基底层(11)和保护层(17)之间,所述颜色层(12)、金属层(13) 设置于所述基底层(11)和第一接着剂层(14)之间,所述第二接着剂层(16)位于所述射频识别层(15)和保护层(17)之间,所述射频识别层(15)包括至少一片射频识别芯片。可选的,所述烫印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底层(11)和颜色层(1 之间的分离层 (18)。可选的,所述基底层(11)、分离层(18)、颜色层(12)、金属层(13)的总厚度介于 10 20 μ m之间;所述射频识别层(15)的厚度介于80 200μπι之间;所述保护层(17)的薄膜厚度介于15 50μπι之间。可选的,所述颜色层(1 上还包含有通过激光镭射模压形成的图案。可选的,所述金属层(1 上还包含有通过激光镭射模压形成的图案。可选的,所述保护层(17)为聚乙烯PE膜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可选的,所述基底层(1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或定向聚丙烯OPP膜。可选的,所述金属层(13)为电镀铝和/或电镀铬。可选的,所述射频识别层(1 包括多片射频识别芯片,且在烫印箔平面方向的任意两相邻射频识别芯片的间距相等。可选的,所述第一接着剂层(14)将射频识别层(15)与金属层(13)、颜色层(12) 及基底层(11)牢固粘连以形成一个整体。[0020]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烫印箔中设置RFID芯片,进而为采用RFID技术来同时实现对商品的防窜货防盗功能奠定了基础,实现成本相对较低;将该烫印箔应用到产品包装后,便可通过该烫印箔中的RFID芯片来快速、便捷地识别、读取并了解相应产品信息;同时,由于该RFID芯片内存储的信息可反复编辑,因而避免了现有使用条形码等记录防窜货信息而无法更改的弊端,可进一步节约企业的运行成本和使用RFID芯片的风险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Ι-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烫印箔各层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Ι-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烫印箔各层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2_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烫印箔的外观示意图;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a所示烫印箔的A-A切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烫印箔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烫印箔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烫印箔及烫印箔制作方法,以期尽量低成本的实现产品同时具有防窜货和防盗功能。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Ι-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烫印箔,可包括基底层11、颜色层12、 金属层13、第一接着剂层14、射频识别层15、第二接着剂层16和保护层17 ;其中,颜色层12、金属层13、第一接着剂层14、射频识别层15和第二接着剂层设置于基底层11和保护层17之间,第二接着剂层16位于射频识别层15和保护层17之间,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层16包括至少1片射频识别芯片。颜色层12和金属层13可设置于基底层11和第一接着剂层14之间。其中,第一接着剂层14 可用于将射频识别层15与金属层13、颜色层12及基底层11牢固粘连以形成一个整体。而在第二接着剂层16的作用下,保护层17粘贴于射频识别层15上从而对射频识别层15中的射频识别芯片进行保护。在实际应用中,基底层11例如可为PET (Polyethylene Ter印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OPP (Oriented Polypropylene,定向聚丙烯)膜或者也可以是其它类似
4的材质。保护层17例如可以是PE(P0lyethylene,聚乙烯)膜,PET膜或者也可以是其它类似的材质。金属层13例如可为电镀铝和/或电镀铬。当然在特殊需求下,金属层13亦可选用其它金属材质。可选的,参见图l_b,烫印箔例如还可包括设置于基底层11和颜色层12之间的分离层18,分离层18包括离型剂等。在此场景下,第一接着剂层14可将射频识别层15与金属层13、颜色层12、分离层及基底层11牢固粘连以形成一个整体。当然,若基底层11选用适宜的材料,则也可无需设置分离层18便可实现离型剂的分离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图2-a所示,若烫印箔的射频识别层15可包括多片射频识别芯片(图2-a中举例示出了 5片射频识别芯片),在烫印箔的平面方向上的任意两相邻射频识别芯片的间距可相等或近似相等,而在烫印箔的厚度方向上可以只有一片射频识别芯片,即没有叠加的射频识别芯片。此外,为了增强视觉效果,在颜色层12或金属层13上还可通过激光镭射模压形成图案(该图案中可包含图形和/或文字等)。其中,金属层13可提高图案的亮度,增强美感和视觉效果。参见图2,图2-b为图2-a的一种举例的烫印箔切面示意图。图2_b所示的烫印箔包括基底层11、分离层18(可选)、颜色层12、金属层13、第一接着剂层14、射频识别层 15、第二接着剂层16和保护层17。优选的,基底层11、分离层18、颜色层12、金属层13的总厚度可介于10 20 μ m 之间,射频识别层15的厚度约为80 200 μ m,保护层17的薄膜厚度在15 50 μ m。本实施例中,具有防窜货防盗功能的烫印箔中的RFID芯片视包装要求可为只读芯片或读写芯片,产品的防窜货信息,及其它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均记录于RFID芯片上,并可通过冷烫工艺(或其它工艺)将具有烫印箔上的图案及RFID芯片一同转移至承印品表面,从而实现赋予被包装产品具有防窜货防盗的功能。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烫印箔制作方法,可包括301、在基底层表面均勻涂布离型剂以形成分离层;在实际应用中,基底层例如可以是PET膜、OPP膜,或者也可以是其它类似的材质。302、在分离层涂布(例如均勻涂布)着色剂以形成颜色层;303、在颜色层上电镀以形成金属层;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可在颜色层上进行真空电镀(或者进行其它方式的电镀)以形成金属层。例如可在颜色层上电镀铝和/或电镀铬以形成金属层,当然在特殊需求下,也可在颜色层上电镀其它金属材质。304、在金属层上涂布(例如均勻涂布)接着剂以形成第一接着剂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颜色层上电镀以形成金属层之前还可包括在颜色层上通过激光镭射模压形成图案。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金属层上涂布接着剂以形成第一接着剂层之前例如还可包括在金属层上通过激光镭射模压形成图案。其中,金属层可提高颜色层上的图案的亮度,增强美感和视觉效果。305、在第一接着剂层上粘贴至少一片射频识别芯片,以在第一接着剂层上形成射频识别层,其中,射频识别芯片与金属层、颜色层、分离层及基底层形成一个整体;306、在射频识别层上涂布(例如均勻涂布)接着剂以形成第二接着剂层;307、在第二接着剂层上覆膜以形成保护层。在实际应用中,保护层例如可以是PET膜、PE膜或者也可以是其它类似的材质。在实际应用中,离型剂、着色剂和接着剂例如可通过不同的树脂与溶剂按照适宜组分比例调配而成。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烫印箔制作方法,可包括401、在基底层表面涂布(例如均勻涂布)着色剂以形成颜色层;在实际应用中,基底层例如可以是PET膜、OPP膜,或者也可以是其它类似的材质。402、在颜色层上电镀以形成金属层;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可在颜色层上进行真空电镀(或者进行其它方式的电镀)以形成金属层。例如可在颜色层上电镀铝和/或电镀铬以形成金属层,当然在特殊需求下,也可在颜色层上电镀其它金属材质。403、在金属层上涂布(例如均勻涂布)接着剂以形成第一接着剂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颜色层上电镀以形成金属层之前还可包括在颜色层上通过激光镭射模压形成图案。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金属层上涂布接着剂以形成第一接着剂层之前例如还可包括在金属层上通过激光镭射模压形成图案。其中,金属层可提高颜色层上的图案的亮度,增强美感和视觉效果。404、在第一接着剂层上粘贴至少一片射频识别芯片,以在第一接着剂层上形成射频识别层,其中,射频识别芯片与所述金属层、颜色层、分离层及基底层形成一个整体;405、在射频识别层上涂布(例如均勻涂布)接着剂以形成第二接着剂层;406、在第二接着剂层上覆膜以形成保护层。在实际应用中,保护层例如可以是PET膜、PE膜或者也可以是其它类似的材质。在实际应用中,离型剂、着色剂和接着剂例如可通过不同的树脂与溶剂按照适宜组分比例调配而成。最后,若需要,则可将覆合保护膜后得到的烫印箔分条或卷箔,即得到若干个烫印箔单品(一个烫印箔单品即用到一件产品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防窜货防盗功能的烫印箔中的RFID芯片,视包装要求可为只读芯片或读写芯片,而产品的防窜货信息及与产品相关的其它信息多种均可记录于该RFID芯片上,并可通过可冷烫工艺(或其它工艺)将该烫印箔上的图案及RFID芯片一同转移至承印品表面,从而赋予被包装产品具有防窜货防盗的功能。冷烫时,例如可先于承印品需要烫印的部位印刷一层UV (紫外光)固化胶黏剂,再通过一组贴合压辊(在实际应用中,贴合压辊的上下辊一般采用坚硬的金属辊为底辊、其压辊一般选用硬度为HS80-90的橡胶辊)将该具有防窜货防盗功能的烫印箔压合于承印品表面,在UV干燥装置的作用下,UV固化胶黏剂中的水分减少,形成一层高黏度的非常薄的黏胶。由于胶黏剂与烫印箔之间的黏结力大,故烫印箔与胶黏剂接触的部位粘附于承印品表面,即整个烫印箔自颜色层被剥离下来的包含有RFID芯片的各层与承印品成为一体,而基底层则被排废,最终利用此RFID芯片内存储的信息,可实现对被包装产品的防窜货防盗管理。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窜货防盗功能的烫印箔例如可应用于塑料包装膜材、片材、纸质材料及其它包装材料。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烫印箔中设置RFID芯片,进而为采用RFID技术来同时实现对商品的防窜货防盗功能奠定了基础;将该烫印箔应用到产品包装后,便可通过该烫印箔中的RFID芯片来快速、便捷地识别、读取并了解相应产品信息;同时,由于该RFID 芯片内存储的信息可反复编辑,因而避免了现有使用条形码等记录防窜货信息而无法更改的弊端,进一步节约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和使用RFID芯片的风险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实用新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 因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烫印箔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烫印箔,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11)、颜色层(12)、金属层(13)、第一接着剂层(14)、射频识别层(15)、第二接着剂层(16)和保护层(17);其中,所述颜色层(12)、金属层(13)、第一接着剂层(14)、射频识别层(1 和第二接着剂层(16)设置于所述基底层(11)和保护层(17)之间,所述颜色层(12)、金属层(1 设置于所述基底层(11)和第一接着剂层(14)之间,所述第二接着剂层(16)位于所述射频识别层(15)和保护层(17)之间,所述射频识别层(15)包括至少一片射频识别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烫印箔,其特征在于,所述烫印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底层(11)和颜色层(1 之间的分离层(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烫印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11)、分离层(18)、颜色层(12)、金属层(13)的总厚度介于10 20 μ m之间;所述射频识别层(15)的厚度介于80 200 μ m之间; 所述保护层(17)的薄膜厚度介于15 50 μ 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烫印箔,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层(1 上还包含有通过激光镭射模压形成的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烫印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1 上还包含有通过激光镭射模压形成的图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烫印箔,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7)为聚乙烯PE膜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烫印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1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或定向聚丙烯OPP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烫印箔,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13)为电镀铝和/或电镀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烫印箔,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层(1 包括多片射频识别芯片,且在烫印箔平面方向的任意两相邻射频识别芯片的间距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烫印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着剂层(14)将射频识别层(1 与金属层(1 、颜色层(1 及基底层(11) 牢固粘连以形成一个整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烫印箔,包括基底层(11)、颜色层(12)、金属层(13)、第一接着剂层(14)、射频识别层(15)、第二接着剂层(16)和保护层(17);其中,颜色层(12)、金属层(13)、第一接着剂层(14)、射频识别层(15)和第二接着剂层(16)设置于基底层(11)和保护层(17)之间,颜色层(12)、金属层(13)设置于基底层(11)和第一接着剂层(14)之间,第二接着剂层(16)位于射频识别层(15)和保护层(17)之间,射频识别层(15)包括至少一片射频识别芯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烫印箔有利于尽量低成本的实现产品同时具有防窜货和防盗功能。
文档编号B41M5/382GK202200674SQ20112027063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8日
发明者陈寿, 陈文涛 申请人: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