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05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喷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式记录装置等液体喷射装置,特别是涉及具备用于液体喷射头单元的扫描位置的识别的线性编码器(linear encoder)的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喷射装置是具备可将液体作为液滴而喷射的液体喷射头,从该液体喷射头喷射各种液体的装置。作为该液体喷射装置的代表性的装置,能够举出例如喷墨式记录装置 (打印机)等图像记录装置,该喷墨式记录装置(打印机)具备喷墨式记录头(以下,称为记录头),从该记录头的喷嘴将液体状的墨水作为墨水滴而喷射并进行记录。另外,在近年来,并不局限于该图像记录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也被应用于显示器制造装置等各种制造装置。并且,在上述的图像记录装置中从记录头喷射液状的墨水,在显示器制造装置中从色材喷射头喷射R(Red) · G(Green) · B(Blue)的各种色材的溶液。另外,在电极制造装置中从电极材料喷射头喷射液状的电极材料,在芯片制造装置中从生物体有机物喷射头喷射生物体有机物的溶液。液体喷射装置具有使液体喷射头相对于记录用纸等着落对象移动(扫描)并且进行液体的喷射的结构。在这样的液体喷射装置中,由于需要使液滴高精度地着落于着落对象(例如,相当于打印机的记录纸。),故设置有识别液体喷射头的扫描位置的线性编码器。 该线性编码器由具有在长边方向以恒定间隔标注的刻度的光栅尺(linear scale)、以及读取光栅尺的刻度的检测器构成,存在磁方式、光学方式等各种检测方式。并且,光栅尺遍及液体喷射头的扫描范围地被配设于液体喷射装置内。例如,在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的打印机中,伴随着记录头的移动从上述的线性编码器的检测器产生编码器脉冲,根据该编码器脉冲而生成定时信号PTS (print timing signal),与该定时信号PTS同步地进行打印数据的传送、驱动信号的产生、以及来自记录头的墨水的喷射等的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能够高精度地使液体喷射头的实际的位置与控制上的位置一致,能够提高液滴的着落位置精度。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0-214608号公报在此,上述打印机采用如下结构将多个记录头相对于副滑架(sub carriage)等头固定部件沿扫描方向排列固定,并将由此形成的结构设为一个头单元。其中上述记录头具有将多个喷嘴排列设置而成的喷嘴列。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打印机中,在上述的光栅尺与头固定部件的材质不同的情况下,两者的线膨胀系数也不同。因此,根据伴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所导致的副滑架的变形的各记录头的喷嘴列间距离的变化量与光栅尺的变形量之间的不同,有时在被固定于头固定部件的各记录头之间,记录介质上的液滴的着落位置发生偏移。其结果是,担心导致记录图像等画质的降低。特别是,形成下述趋势被固定于头固定部件的液体喷射头的数量越多、且头单元在主扫描方向越长,基于线膨胀系数的不同的着落位置偏移的影响越大。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虽考虑利用相同的材料来构成光栅尺与头固定部件,但材料的选定的自由度会受到限制。
此外,这样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搭载了喷射墨水的记录头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在采用在头固定部件固定多个液体喷射头而构成液体喷射头单元,利用线性编码器检测该液体喷射头单元的扫描方向的位置的结构的其他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也同样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事情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产生环境温度的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液体相对于着落对象的着落精度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单元,其具有具有喷射液体的喷嘴的液体喷射头、以及将多个该液体喷射头沿第一方向排列固定的头固定部件;头单元移动机构,其使该液体喷射头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及线性编码器,其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配设的光栅尺、以及读取在该光栅尺形成的刻度的检测部,该液体喷射装置基于来自所述线性编码器的检测信号控制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当设定液体喷射装置在使用上的偏离基准温度的预想最大温度变化为At、上述着落对象上的在上述第一方向的与点形成分辨率对应的液体的着落间隔为P、上述头固定部件的各液体喷射头的最长喷嘴列间距离为L、上述头固定部件的线膨胀系数为α I、以及上述光栅尺的线膨胀系数为α 2时,满足L(| α l-α 2|) At ^ P/2。根据本发明,通过选定头固定部件以及光栅尺的材质,以满足L(| α 1-α2|) Ρ/2,即使在使用液体喷射装置的环境温度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安装于头固定部件
的不同液体喷射头彼此间的在着落对象上的液体的相对着落位置偏移也能被抑制在允许范围内。其结果是,例如,能够抑制对在作为着落对象的记录介质记录的图像的画质的影响。另外,也可以使头固定部件以及光栅尺的材料不必相同,确保材料的选定的自由度。


图I是表示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3是光栅尺的部分放大图。
图4是滑架的俯视图。
图5是滑架的主视图。
图6是滑架的侧视图。
图7是滑架的仰视图。
图8是头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头单元的俯视图。
图10是头单元的仰视图。
图11是说明记录头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2是说明打印机的电的结构的框图。
图13是对一端部喷嘴列与另一端部喷嘴列之间的墨水的着落位置偏移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4是表示副滑架与光栅尺的材质的组合的具体例的表格。附图标记说明如下I...打印机,10...光栅尺,11...线性编码器,17...头单元,18...记录头,
26...副滑架,51...喷嘴,56...喷嘴列,60...驱动信号生成电路,61...打印机控制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具体例虽受到各种限定,但本发明的范围只要在以下的说明中,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的内容的记载,本发明的范围就不局限于这些方式。另外,以下, 作为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举出喷墨式记录装置(以下为打印机)为例并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打印机I的内部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打印机I的平面图。例示的打印机I向记录用纸、布、薄膜等记录介质(着落对象)喷射作为液体的一种的墨水。 该打印机I在框架2的内部以沿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亦即主扫描方向(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方向)能够往返移动的方式搭载有滑架组件(carriage assembly) 3 (以下,仅称滑架3。)。在打印机I的背面侧的框架2的内壁沿着主扫描方向安装有长条的导杆4。滑架3通过将导杆4嵌合于在其背面侧设置的轴承部7 (参照图6。),可滑动地被支承于该导杆4。在框架2的背面侧且在主扫描方向的一端侧(图2的右端部),配设有作为用于使滑架3移动的驱动源的滑架马达8。该滑架马达8的驱动轴从框架2的背面侧朝内面侧突出,滑架马达8的驱动轴的前端部分与驱动带轮(未图示)连接。该驱动带轮利用滑架马达8的驱动而旋转。另外,相对于该驱动带轮在主扫描方向的相反侧(图2的左端部)的位置设置有从动带轮(未图示)。在这些带轮上架设有同步带9 (参照图I)。该同步带9 与滑架3连接。并且,当滑架马达8被驱动时,同步带9伴随着驱动带轮的旋转而转动,滑架3沿着导杆4沿主扫描方向进行移动。即,该滑架马达8、驱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同步带9构成滑架移动机构6(相当于本发明的头单元移动机构)。另外,打印机I具备沿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输送从未图示的进纸托盘供给的记录用纸的输送机构23 (参照图12)。在该打印机I中,搭载于滑架3的头单元17(本发明的液体喷射头单元的一种。) 的扫描位置利用线性编码器11而被检测。该线性编码器11具备在框架2的背面的内壁沿着主扫描方向而张设的光栅尺10、以及被安装于滑架3的背面的检测部16(图6)。作为线性编码器11的检测方式存在光学式、磁式等,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I中采用光学式的线性编码器11。如图3所示,光栅尺10是带状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基材IOa的长边方向形成有多个纵狭缝IOb (在带宽度方向为长条的狭缝)。基材IOa与狭缝IOb相比, 透过率十分小或不透光。各狭缝IOb在基材IOa的长边方向以恒定间距、例如以与180dpi 相当的间距被形成。另外,检测部16由相互对置配置的一对发光元件16a与受光元件16b 构成,上述的光栅尺10被配置为,通过发光元件16a与受光元件16b之间。并且,检测部16 形成为,根据在光栅尺10的狭缝IOb的受光状态和在狭缝以外的部分的受光状态的差异来输出编码器脉冲(encoder pulse)。此外,基材IOa与狭缝IOb之间的光的透过率的大小关系也可以与例示相反。线性编码器11将与滑架3的扫描位置对应的编码器脉冲作为滑架3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信息而进行输出。由此,后述的打印机控制器61 (参照图12)能够基于来自该线性编码器11的编码器脉冲而识别在滑架3搭载的头单元17的扫描位置,并且控制该头单元17的各记录头18对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并且,打印机I能够进行在滑架3从主扫描方向的一端侧的起始位置向相反一侧的端部(极限位置(full position))进行移动的去向移动时、与滑架3从极限位置向起始位置侧返回的返向移动时的双方向,在记录纸上记录文字、图像等的所谓双方向记录处理。如图2所示,在滑架3连接有用于向头单元17的各记录头18供给各色墨水的墨水供给管14、与用于供给驱动信号等信号的信号缆线15。另外,虽未图示,但在打印机I设置有墨盒装配部、输送记录纸的输送部和盖帽部等,该墨盒装配部可装卸地安装存积有墨水的墨盒(液体供给源),盖帽部对处于待机状态的记录头18的喷嘴形成面53 (参照图11) 进行遮盖。图4是滑架3的平面(俯视)图,图5是滑架3的主视图,图6是滑架3的右视图,图7是滑架3的仰视图。其中,图4示出卸下滑架外罩13的状态。滑架3包括将后述的头单元17搭载于内部的滑架主体12、与堵塞该滑架主体12的上部开口的滑架外罩13, 是可上下分割的中空箱体状的部件。滑架主体12包括近似矩形状的底板部12a、和分别从该底板部12a的四方的外周缘朝上方立起的侧壁部12b,在这些底板部12a以及侧壁部12b 所围起的空间内收容头单元17。在底板部12a开设有用于使收容的头单元17的各记录头 18的喷嘴形成面53露出的底部开口 19。并且,在将头单元17收容于滑架主体12内的状态下,各记录头18的喷嘴形成面53从底板部12a的底部开口 19突出到比滑架主体12的底部更下方(记录动作时的记录介质侧)的位置。图8是头单元17的立体图,(a)是表示安装有流路部件24的状态,(b)是表示卸下流路部件24的状态。另外,图9是头单元17的俯视图,图10是头单元17的仰视图。头单元17将多个记录头18等单元化,具备安装这些记录头18的副滑架26 (本发明的头固定部件的一种)、以及流路部件24。副滑架26包括固定记录头18的板状的基座部26a、和从该基座部26a的四方的外周缘分别朝上方立起的立起壁部26b,且形成为上表面开口的中空箱体状。这些基座部26a与四方的立起壁部26b所围起的空间作为收容记录头18的至少一部分(主要是子墨槽37)的收容部而发挥功能。在副滑架26的基座部26a的大致中央部分,开设有可插通多个记录头18的(SP, 各记录头18共用的一个)头插通开口 28。因此,基座部26a形成为由四方的边部构成的边框状的框体。在该基座部26a的下表面(与记录时的记录介质对置的一侧的面),与各记录头18的安装位置对应地开设有未图示的固定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第一记录头18a、第二记录头18b、第三记录头 18c、第四记录头18d、以及第五记录头18e的共计五个记录头18,使后述的子墨槽(sub tanks) 37从头插通开口 28的下方插通而收容于收容部内,在与喷嘴列正交的方向(安装于打印机I的状态的主扫描方向)并列,在被定位于基座部26a的状态下分别利用螺钉紧固而被固定。并且,这些记录头18以分别配送给各喷嘴列56的墨水的颜色的排列关于头排列设置方向(即,记录动作时的主扫描方向)的中心(图10中的假想线Lc)在该方向形成为对称的方式,被固定于副滑架26。例如,从头排列设置方向的中央朝该方向的两外侧,以形成黑色墨水、黄色墨水、淡蓝色墨水、青色墨水、以及品红色墨水的顺序将它们对称排列。 通过采用这样的各记录头18的位置关系,能够在去程与回程中使各色的墨水对于记录介质的着落顺序一致。由此,由于不同颜色的点彼此的重合顺序在往返中一致,故能够抑制记录图像等画质的降低。在副滑架26的四方的立起壁部26b中的三个,朝侧方突出地设置有凸缘部30。在凸缘部30,与开设于头单元17被安装在滑架主体12的底板部12a的安装位置的未图示的三个位置的安装螺孔对应地分别开设有插通孔31。并且,在滑架主体12的底板部12a的各安装螺孔分别与对应的插通孔31的位置吻合的状态下,将头单元固定螺钉22贯通插通孔31并固定于安装螺孔,从而头单元17被收容·固定于滑架主体12内部。另外,在副滑架26的四方的立起壁部26b的上端面,设置有共计四处的用于固定流路部件24的固定螺孔33。在流路部件24的内部划分形成有与各记录头18的子墨槽37(后述)的流路连接部38分别对应的各色的墨水分配流路(未图示)。在该流路部件24的上表面(与固定于副滑架26的一侧的面相反侧的面),如图9所示,设置有管连接部34。在该管连接部34的内部设置有与各色的墨水对应的导入口 39。各导入口 39与各自对应的颜色的墨水分配流路连通。并且,当上述的墨水供给管14与管连接部34连接时,墨水供给管14内的各色的墨水供给路、与各自对应的导入口 39以不漏液体的状态连通。由此,从墨盒侧通过墨水供给管14而被输送来的各色的墨水,通过导入口 39并被分别导入到流路部件24内的墨水分配流路。通过各墨水分配流路的墨水,通过流路连接部38而流入到各记录头18的子墨槽 37。在流路部件24的四角分别以贯通板厚方向的状态形成有与副滑架26的固定螺孔33对应的流路插通孔(未图示)。当流路部件24被固定于副滑架26时,流路卡止固定螺钉45 通过流路插通孔而与固定螺孔33固定(旋合)。图11是说明安装于副滑架26的各记录头18 (液体喷射头的一种)的结构的立体图。此外,由于基本的结构等在各记录头18是共用的,故以安装于副滑架26的五个记录头 18中的一个为代表而表不。记录头18在头壳体52具备形成包含与喷嘴51连通的压力室的墨水流路的流路单元、以及使压力室内的墨水产生压力变动的压电振子或发热元件等压力产生单元(都未图示)。该记录头18被构成为,通过将来自后述的驱动信号生成电路60的驱动信号COM所包含的驱动脉冲施加到压力产生单元而驱动压力产生单元,由此从喷嘴51喷射墨水来进行使墨水着落于记录纸等记录介质的记录动作。在各记录头18的喷嘴形成面53设有多列喷射墨水的喷嘴51,从而构成喷嘴列56 (喷嘴群的一种),该喷嘴列56被形成为在与喷嘴列正交的方向排成两列。一个喷嘴列56由例如以360dpi的间距而开设的360个喷嘴开口构成。与各喷嘴列56对应的墨水流路、压力产生单元等分别独立地被设置。头壳体52是中空箱体状部件,在头壳体52的前端侧,以使喷嘴形成面53露出的状态固定有流路单元。另外,在形成于头壳体52的内部的收容空部内收容压力产生单元等,在与前端面的相反侧的基端面侧(上表面侧)装配用于向流路单元侧供给墨水的子墨槽37。上述子墨槽37是将来自流路部件24的墨水导入到记录头18的压力室侧的部件。 子墨槽37根据内部的压力变动而开闭阀体,具有控制向压力室侧的墨水的导入的自我密封功能。在该子墨槽37的后端面(上表面)的喷嘴列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与上述流路部件24的墨水分配流路连接的流路连接部38 (参照图8 (b))。在该流路连接部38嵌入有未图示的环状的衬垫,利用该衬垫确保与连接流路之间的不漏液体的特性。另外,在子墨槽37 的内部设置有两块用于向压力产生单元供给驱动信号的驱动基板(未图示)。该驱动基板与上述的信号缆线15电连接。并且,通过该信号缆线15从打印机I的驱动信号生成电路 60输送来的驱动信号,经由驱动基板而向压力产生单元侧供给。接下来,说明打印机I的电结构。图12是说明打印机I的电的结构的框图。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CP与打印机I 可通信地连接。计算机CP为了在打印机I中向记录纸等记录介质记录图像,将与该图像对应的印刷数据发送到打印机I。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I具有上述的输送机构23、滑架移动机构6、驱动信号生成电路60(驱动信号生成单元的一种)、头单元17、以及打印机控制器61。驱动信号生成电路 60基于与从打印机控制器61输送来的驱动信号的波形有关的波形数据来生成模拟的电压信号。另外,驱动信号生成电路60对上述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而生成驱动信号COM。该驱动信号COM在对记录介质的印刷处理(记录处理或喷射处理)时被施加给记录头18的压力产生单元,是在反复周期亦即单位期间内至少包含一个以上的喷射驱动脉冲的一系列的信号。在此,喷射驱动脉冲使压力产生单元进行规定的动作,以便从记录头18的喷嘴51喷射液滴状的墨水。打印机控制器61是用于进行打印机的控制的控制单元。打印机控制器61具有接口部63、CPU64、以及存储器65。接口部63在外部装置亦即计算机CP与打印机I之间,进行从计算机CP向打印机I发送印刷数据、印刷命令,或者计算机CP接受打印机I的状态信息等打印机的状态数据的收发。CPU64是用于进行打印机全体的控制的计算处理装置。 存储器65用于确保储存CPU64的程序的区域、操作区域等,具有RAM、EEPROM等存储元件。 CPU64根据储存于存储器65的程序来控制各单元。打印机控制器61作为根据从线性编码器11输出的编码器脉冲EP生成定时脉冲 PTS的定时脉冲生成单元而发挥功能。该定时脉冲PTS是确定驱动信号生成电路60产生的驱动信号COM的产生开始定时的信号。换句话说,驱动信号生成电路60在每次收到该定时脉冲时输出驱动信号COM。此外,例如,将定时脉冲PTS以与在主扫描方向的点形成分辨率 (形成设计·式样上基本的墨水的着落间隔。称为光栅(raster)分辨率。)的720dpi对应的间隔输出的情况下,由于编码器脉冲EP以与180dpi对应的间隔被产生,故打印机控制器61通过将编码器脉冲EP放大四倍来生成定时脉冲PTS。在此,在上述打印机I中,将使用该打印机I的环境温度的基准值设为例如25°C, 设计为在该基准温度下使用的情况下,得到设计上最优选的印刷结果。然而,用户使用打印机I的环境未必是基准温度。例如,在环境温度比基准温度高的情况下,由于构成打印机I 的各部件产生热膨胀,从各记录头18的喷嘴51喷射的墨水可能在记录介质的着落位置产生误差。同样地,在环境温度比基准温度低的情况下,由于各部件收缩而有可能产生着落误差。由于各记录头18的墨水喷射的定时控制是基于从线式编码器11输出的编码器脉冲EP 而进行的,故当光栅尺10因膨胀或者收缩而产生的变形量与副滑架26因膨胀或者收缩而产生的变形量不同时,会产生着落误差。特别是,存在下述趋势固定于副滑架26的记录头18的数量越多、头单元17在主扫描方向上越长,则基于线膨胀系数的不同的着落位置偏移的影响越大。鉴于上述的问题,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机I中,当将打印机I在使用上的与基准温度间的预想最大温度变化设为At,将主扫描方向的光栅分辨率设为P,将各记录头 18在副滑架26的最长喷嘴列间距离设为L,将副滑架26的线膨胀系数设为α I,将光栅尺 10的线膨胀系数设为α 2时,选定副滑架26以及光栅尺10的材质,以满足L (| α I- α 2 |) At彡Ρ/2。在此,如图10所示,最长喷嘴列间距离L是,固定于副滑架26的记录头18中的、位于头排列设置方向(相当于主扫描方向)的一端部(图10的左端部)的第一记录头 18a的头排列设置方向外侧(左侧)的喷嘴列56 (以下,适当地,称为一端喷嘴列56。)、与位于头排列设置方向的另一端部(图10的右端部)的第一记录头18e的头排列设置方向外侧(右侧)的喷嘴列56(以下,适当地,称为另一端喷嘴列56。)之间的距离。S卩,在基于线性编码器11的光栅尺10的刻度(狭缝IOb)的检测位置是与副滑架 26上的头排列设置方向的中心(图10的假想线Lc)相当的位置的情况下,越是位于远离该检测位置的喷嘴列56,越容易受到缘于温度变化的膨胀或者收缩的影响,处于最远的位置的一端喷嘴列56以及另一端喷嘴列56最能受到膨胀或者收缩的影响。因此,通过使在打印机I的通常的使用中产生最大的温度变化At的情况下的、因副滑架26的膨胀或者收缩而产生的主扫描方向两端的喷嘴列56的间隔的变化量(a I XLX Λ t)、与因光栅尺10的膨胀或者收缩而产生的主扫描方向的变化量(a2XLXAt)之差的绝对值处于主扫描方向的墨水着落密度P的一半以下的范围内,即使在使用打印机I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会在安装于副滑架26的各记录头18之间抑制记录介质上的墨水的相对的着落位置偏移。图13是对位于头排列设置方向(主扫描方向)两端部的一端部喷嘴列56与另一端部喷嘴列56之间的墨水的着落位置偏移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其中,图13(a)表示基准温度下的点D的排列,图13 (b)是环境温度从基准温度变化了 △ t的量的状态的点的排列。另外,在该图中,左右方向是头单元17的主扫描方向,从左向右的方向是去程,从右向左的方向是回程。在该例中,对下述情况进行表示在去程的扫描时,从第一记录头18a的一侧喷嘴列56的喷嘴51连续地喷射墨水,以760dpi即35. 2 μ m间隔形成上层的点群,同样地,在回程的扫描时,从第五记录头18e的另一侧喷嘴列56的喷嘴51连续地喷射墨水,以760dpi 形成下层的点群。如图13(a)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机I被设计为,在基准温度下往返的墨水的主扫描方向的着落位置(点的形成位置)一致。另一方面,如图13(b)所示,在环境温度从基准温度变化了 △ t的量的情况下,根据伴随着温度变化所导致的副滑架26的变形的一端喷嘴列56与另一端喷嘴列56之间的距离的变化量、与光栅尺10的长边方向的变形量之差,在上层的喷嘴群与下层的喷嘴群产生与上述的差对应的着落位置偏移。然而,该位置偏移量X(两端的喷嘴列56之间的距离的变化量与光栅尺10的变形量之差)在光栅分辨率 P的1/2以下,即,如果形成为XS 17.6 μ m,则能够将记录图像的粒状性(视觉上能感到的图像的毛面)、对颜色的浓度的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即,将着落位置偏移抑制为在不产生位置偏移的状态与产生位置偏移的状态下,感觉不到观察记录的图像时人的眼睛所感到的粒状性、颜色的浓度的差异的程度。另外,在设计对来自计算机CP的印刷数据(像素数据)进行抖动处理(dither processing)时所使用的抖动膜(抖动矩阵)的基础上,如果位置偏移量X在光栅分辨率P的1/2以下,则能够确定矩阵的阈值等,以使对粒状性、色差的影响在允许范围内。此外,一端喷嘴列56与另一端喷嘴列56之间的相对的着落位置偏移在允许范围内,由此其它的各记录头18的喷嘴列56彼此的着落位置偏移较之会更小。图14是表示满足L( I a I- α 2 I) Λ t彡P/2的副滑架26与光栅尺10的材质的组合的具体例的表格。此外,在该例中,一端喷嘴列56与另一端喷嘴列56之间的距离L是 65mm,预想最大温度变化Λ t是15°C,光栅分辨率P是720dpi (35. 3 μ m)。例I是作为副滑架26的材质采用改性聚苯撑醚树脂、作为光栅尺10的材质采用聚酯的例子,副滑架26的线膨胀系数α I是5.0X10_5/°C,光栅尺10的线膨胀系数α 2是6. O X 10_5/°C。在该例I 中,形成L(|al-a2|)At = 9. 8μ m,满足P/2 ( = 17. 6 μ m)以下的条件。同样地,例2是作为副滑架26的材质采用铝合金,作为光栅尺10的材质采用不锈钢的例子,另外,例3是作为副滑架26以及光栅尺10的材质都采用不锈钢的例子,进而例4是作为副滑架26的材质采用不锈钢,作为光栅尺10的材质采用玻璃的例子。在任一例中,都满足L(| al-a2|) Λ t < P/2。此外,关于材质的组合、线膨胀系数的具体的数值,并不局限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值。这样,通过选定副滑架26以及光栅尺10的材质来满足L( I a 1-a 2|) P/2, 即使在使用打印机I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安装于副滑架26的不同记录头18 彼此间的记录介质上的墨水的相对的着落位置偏移也被抑制在允许范围内,能够抑制对在记录介质所记录的图像的画质的影响。特别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能够在具有多个有相同颜色的喷嘴列56的记录头18的组的结构中,防止相同颜色墨水之间的着落位置偏移。另外,副滑架26以及光栅尺10的材料也并非必须相同,确保了材料的选定的自由度。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基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能够有各种变形。例如,关于在作为头固定部件的副滑架26安装的记录头18的结构、个数,并不局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另外,如上所述,作为线性编码器11,能够采用公知的各种方式,光栅尺10的刻度 (狭缝IOb)的结构、图案也并不局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并且,以上,虽举出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的喷墨式打印机I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用于采用在头固定部件固定多个液体喷射头并构成液体喷射头单元、 利用线性编码器检测该液体喷射头单元的扫描方向的位置的结构的其他的液体喷射装置。也能够用于例如,制造液晶显示器等滤光器的显示器制造装置,有机EL(Electix) Luminescence)显示器、形成FED (面发光显示器)等电极的电极制造装置,制造生物学芯片(生物化学元件)的芯片制造装置,将极少量的试料溶液以正确的量供给的微量移液器 (micropipette)。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液体喷射头单元,其具有具有喷射液体的喷嘴的液体喷射头、以及将多个该液体喷射头沿第一方向排列固定的头固定部件;头单元移动机构,其使该液体喷射头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及线性编码器,其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配设的光栅尺、以及读取在该光栅尺形成的刻度的检测部,该液体喷射装置基于来自所述线性编码器的检测信号控制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 当设定液体喷射装置在使用上的偏离基准温度的预想最大温度变化为Λ t、着落对象上的在上述第一方向的与点形成分辨率对应的液体的着落间隔为P、上述头固定部件的各液体喷射头的最长喷嘴列间距离为L、上述头固定部件的线膨胀系数为α I、以及上述光栅尺的线膨胀系数为α 2时,满足L(| α l-α 2|) At ^ P/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产生环境温度的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液体相对于着落对象的着落精度的液体喷射装置。当设定打印机在使用上的偏离基准温度的预想最大温度变化为Δt、记录介质上的在头主扫描方向的与光栅分辨率对应的墨水的着落间隔为P、副滑架(26)的各记录头(18)的最长喷嘴列间距离为L、副滑架(26)的线膨胀系数为α1、以及光栅尺的线膨胀系数为α2时,满足L(|α1-α2|)Δt≤P/2。
文档编号B41J2/01GK102582257SQ201210007559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
发明者汤田智裕, 萩原宽之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