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减震版辊精加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01334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减震版辊精加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自动化加工印刷版辊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版辊加工过程中在中间加入外部设施提高精车中的减震效果,需要人为参与,使减震效果降低,严重影响版辊表面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减震版辊精加机。包括版辊、设于版辊一端的主机,主机端部连水管,版辊底部设储水装置,储水装置一侧连水循环泵和水循环控制系统,另一侧连水管。主机与版辊通过顶尖连接;主机与水管间连接旋转接头。水循环控制系统包括流量控制器以及中央水控制系统。储水装置为侧壁开有进水口和注水口的水箱,进水口与水管相连。改善了整个机加工自动线的精车加工精度要求和自动化程度。既能满足版辊加工质量,又能舍弃人为参与的因素,版辊加工实现无人化和自动化。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化减震版棍精加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加工印刷版辊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减震版辊精加机。

【背景技术】
[0002]上世纪90年代初,受国内包装市场飞速发展和国际制版先进设备迅速更新的影响,制版设备与制版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制版企业逐年增多,制版市场急剧上升。90年代中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性能提高和普及,制版质量大幅提高,制版周期不断的缩短。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凹版制版行业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0003]俗话说,印刷品的质量,三分在印刷,七分靠制版。因此版辊的质量及产量成为了制版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0004]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具有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领域内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应用情况来看,凹版印刷广泛应用于软包装印刷。随着凹版技术的发展,也已经在纸张包装、木纹装饰、皮革材料、药品包装上得到广泛应用。
[0005]印版基体的材料为卷管、焊管和无缝钢管,也有少数采用铝材料制作的。因为钢管价格低、坚固牢实,大多数都采用钢管。重量从10千克到几百千克、钢管厚度从6mm到12mm。大尺寸版辊则更厚。印版分为无轴和有轴类,一般小型软包装印刷机均用无轴空心版,大型印刷机用有轴印版。在制作前,首先会有印刷厂提供其印刷机所用的版辊图纸,然后完全按照图纸要求选取合适的无缝钢管切割、焊接法兰、车倒角、粗车、平端面、精车、研磨版辊表面,如果是带轴类的还要在印版的轴上加热封套,在经过必要的精度检验,达到图纸技术要求。至此印版的基体加工就已完成。
[0006]在此特别要说明,无论做出的原版如何好或者电子雕刻的数据如何精确,若不能制出高精度的版辊,仍无法保证印刷品的质量。从这方面来说,凹版可以说是各种印刷版中要求最严格的,其制造过程中各种精密加工机械设备必须要保证版辊的精度要求。
[0007]在版辊基体的加工过程中,精车的环节又是整个版辊加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精车既要保证版辊加工的跳动精度和直线精度,也要保证版辊的版面光洁度精度。这些精度的要求为以后制版的后期制作以及印刷打下了坚实的质量基础。
[0008]过去的加工工艺主要是围绕人工操作来完成和实现。比如在精车过程中,为了减震,有一个良好的版辊精度,往往采用的是在版辊中间加塞皮带、减震夹,或者是在版辊加工过程中在其表面增加一些外部的设施,如减震链、木板等等。所有的这些提高加工精度的前提都是在人为参与的基础之上。
[0009]钢管在表面机加工时,由于钢管管壁被加工时产生震动的原因,其管壁震动频率与车刀的加工频率发生共振,从而造成版辊加工过程中出现震纹,这种震纹严重的影响了版辊的表面质量。


【发明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版辊加工过程中在中间加入外部设施如减震链、木板、塞皮带、减震夹等,提高精车过程中的减震效果,需要人为参与,使得减震效果降低,严重影响了版辊表面质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减震版辊精加机。
[0011]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化减震版辊精加机,包括版辊、设于版辊一端部的主机,所述主机端部连接水管,版辊底部设有储水装置,储水装置一侧连接水循环泵和水循环控制系统,另一侧连接水管;所述主机与版辊通过顶尖连接;主机端部与水管之间连接旋转接头。所述水循环控制系统包括设于水循环泵上的流量控制器以及与流量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缆相连的中央水控制系统。所述储水装置为侧壁开有进水口和注水口的水箱,进水口与水管相连。
[0012]在版辊精车之前,中央水控制系统设定版辊的内径、版辊长度、注水量等相关数据,经过中央水控制系统中的数控系统的精确计算,根据版辊的内腔容积,换算成减震用水量,然后控制设于水循环泵上的流量控制器,启动水循环泵,精确的把减震用水由储水装置内通过水管注入到被加工的版辊内腔当中,注水后的版辊开始进行精车加工。由于版辊内腔当中注入一定比例的水,在加工钢管表面的过程中,钢管管壁加工时产生的震动被注入的水吸收,因此无法产生震动,从而消除了钢管表面机加工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震纹。旋转接头的安装,使得水从静止的管道输送入旋转的版辊内腔当中;版辊精车加工完成后,控制水循环泵,将版辊腔内的水通过水循环泵泵出版辊腔,注入储水装置。
[0013]对于空心钢管的表面加工,其工艺参数非常重要。当版辊的转速在100?200转/分钟加工钢管时,注水量为版辊内腔容积的30?35% ;当转速在200?300转/分钟加工时,注水量为版辊内腔容积的25?30% ;当转速在300?400转/分钟加工时,注水量为版辊内腔容积的20?25% ;当转速在400?550转/分钟加工时,注水量为版辊内腔容积的15 ?20%ο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版辊底部设置储水装置,在版辊精车之前,用水管将水注入版辊内腔,由于版辊内腔注入一定比例的水,在加工钢管表面的过程中,钢管管壁被加工时产生震动被注入的水吸收,因此无法产生震动。从而消除了钢管表面机加工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震纹,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加工速度。使用的水形成循环水,环保且节约用水,注水量通过中央水控制系统的设定,自动精确进水,使得设备能够完全满足版辊机加工过程中精车加工消除震动的功能。大大的改善了整个机加工自动线的精车加工精度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既能满足版辊的加工质量,又能舍弃人为参与的因素,保证了版辊加工可以实现无人化和自动化的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旋转接头;2_水管;3_主机;4_顶尖I, 5_版棍;6_顶尖II, 7_中央控制系统;8_储水装置;9_水循环泵;10-流量控制器;11-控制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化减震版辊精加机,包括版辊5、设于版辊5 —端部的主机3,所述主机3端部连接水管2,版辊5底部设有储水装置8,储水装置8 —侧连接水循环泵9和水循环控制系统,另一侧连接水管2。
[0018]所述版辊5两端部与主机3通过顶尖14和顶尖116连接;主机3端部与水管2之间连接旋转接头I。所述水循环控制系统包括设于水循环泵9 一侧的流量控制器10以及与流量控制器10通过控制电缆11相连的中央水控制系统7。所述储水装置8为侧壁开有进水口和注水口的水箱,进水口与水管2相连。
[0019]在版辊精车之前,中央水控制系统设定版辊的内径、版辊长度、注水量等相关数据,经过中央水控制系统中的数控系统的精确计算,根据版辊的内腔容积,换算成减震用水量,然后控制设于水循环泵上的流量控制器,启动水循环泵,精确的把减震用水注入到被加工的版辊内腔当中,注水后的版辊开始进行精车加工。由于版辊内腔当中注入一定比例的水,在加工钢管表面的过程中,钢管管壁被加工时产生震动被注入的水吸收,因此无法产生震动。从而消除了钢管表面机加工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震纹。旋转接头的安装,使得水从静止的管道输送入旋转的版辊内腔当中;版辊精车加工完成后,控制水循环泵,将版辊腔内的水通过水循环泵泵出版辊腔,注入储水装置。
[0020]对于空心钢管的表面加工,其工艺参数非常重要。当版辊的转速在100?200转/分钟加工钢管时,注水量为版辊内腔容积的30?35% ;当转速在200?300转/分钟加工时,注水量为版辊内腔容积的25?30% ;当转速在300?400转/分钟加工时,注水量为版辊内腔容积的20?25% ;当转速在400?550转/分钟加工时,注水量为版辊内腔容积的15 ?20%ο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化减震版辊精加机,包括版辊(5)、设于版辊(5)—端部的主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3)端部连接水管(2),版辊(5)底部设有储水装置(8),储水装置(8)—侧通过控制电缆(11)连接水循环泵(9)和水循环控制系统,另一侧与水管(2)连接;所述版辊(5)两端部与主机(3)通过顶尖I (4)和顶尖II (6)连接;主机(3)与水管(2)之间连接旋转接头(I);所述水循环控制系统包括设于水循环泵(9) 一侧的流量控制器(10)以及与流量控制器(10 )通过控制电缆(11)相连的中央控制系统(7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减震版辊精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8)为侧壁开有进水口和注水口的水箱,进水口与水管(2)相连。
【文档编号】B41C1/00GK204077021SQ201420490250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盖胜强 申请人:山西运城制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