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XY定位平台的电器元件印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3523发布日期:2018-10-19 23:28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基于XXY定位平台的电器元件印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元件印刷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XXY定位平台的电器元件印刷系统。



背景技术:

使用印刷机印刷电器元件时,首先要校正电器元件所在的固定平台和印刷网版的相对位置,从而确保电器元件被印刷的位置正确。现有的电器元件印刷机内的位置调整大多采用传统方法实现,即是把网版固定在一个可以手动调节XY轴方向的平台上,在使用显微镜或投影仪等测量设备确定网版和固定平台的相对位置后,进行手动调节。使用这种做法的印刷机或印刷系统,其批量印刷仅能依靠印刷设备本身的重复定位精度来保证,并在过程中做抽检检查,如果首件调试误差较大,则后续批量产品会延续误差,所以首件调试对于操作人员的经验水平要求较高且费时费力,不适合现代高效率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精确且定位效率高的基于XXY定位平台的电器元件印刷系统,解决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XXY定位平台的电器元件印刷系统,包括机架和与机架固定连接的送料装置、印刷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送料装置设于印刷装置下方,送料装置、印刷装置和检测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送料装置上设有用于固定电器元件的固定平台,所述的印刷装置设有与固定平台相对应的XXY定位平台,XXY定位平台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的XXY定位平台包括基座、工作台和设置在基座上的X1轴驱动模组、X2轴驱动模组、Y轴驱动模组和从动模组,基座与印刷装置固定连接,工作台通过X1轴驱动模组、X2轴驱动模组、Y轴驱动模组、从动模组与基座活动连接,工作台朝向固定平台的台面设有用于固定印刷网版的网版固定框,X1轴驱动模组、X2轴驱动模组和Y轴驱动模组的驱动方向与从动模组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X1轴驱动模组、X2轴驱动模组和Y轴驱动模组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检测装置检测到印刷网版与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有偏差时,电信号传达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内置编程自动控制X1轴驱动模组、X2轴驱动模组和Y轴驱动模组驱动工作台改变位置,实现工作台相对基座的X轴平移、Y轴平移或平面旋转,从而调整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印刷网版与固定在固定平台上的电器元件形成正确的相对位置;XXY定位平台优于以往X/Y/θ角各自独立调整的机构,其通过分布在同一层平面的X/Y轴及辅助机构,完成X/Y方向及旋转的单一运动或复合运动,最终达成印刷系统需要对位调整的三个自由度的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的X1轴驱动模组、X2轴驱动模组和Y轴驱动模组均包括第一驱动马达、联轴器和主动滑台,第一驱动马达通过联轴器连接主动滑台,主动滑台上设有轴承部件,基座上设有与主动滑台配合的滑轨,主动滑台一端通过滑轨连接基座,主动滑台另一端通过轴承部件连接工作台。

作为优选,所述的从动模组包括从动滑台,从动滑台上设有轴承部件,从动滑台一端固定连接基座,从动滑台另一端通过轴承部件连接工作台。

作为优选,所述的轴承部件为交叉滚珠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的基座端部设有第二驱动马达,第二驱动马达与基座固定连接,第二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机架,第二驱动马达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第二驱动马达的带动下,整个XXY定位平台可根据印刷系统的需要在控制装置控制下进行整体位移。

作为优选,所述的印刷装置上设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与印刷装置固定连接,位置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位置传感器监测印刷网版的位置并将监测信号反馈给控制装置以进行位置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的印刷装置外部设有防护罩,防护罩顶部设有用于开合的顶盖。防护罩用于保持印刷装置、XXY定位平台和固定在XXY定位平台上的印刷网版的清洁防尘,顶盖能够开合,便于操作人员检修。

作为优选,所述的印刷装置上设有刮刀机构,刮刀机构通过设置在印刷装置上的导轨和滚珠丝杠与印刷装置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印刷装置底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主动升降台和从动支撑柱,主动升降台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主动升降台另一端与印刷装置固定连接,从动支撑柱与机架固定连接,印刷装置侧部设有与从动支撑柱配合的通孔。升降装置升起印刷装置以便操作人员对位于印刷装置下方的送料装置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元件印刷系统,基于XXY定位平台技术,实现了对印刷网版和电器元件相对位置的自动化调整,位置调整由XXY定位平台的各驱动模组和从动模组在同一平面上进行,通过X1轴、X2轴和Y轴方向的位移实现同平面的横移、纵移及旋转动作,定位精确,定位效率高,保证了印刷时的对版精度,避免了对操作人员经验的依赖性,非常适合现代化高效率的电器元件印刷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XXY定位平台的顶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XXY定位平台的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送料装置,3、印刷装置,20、固定平台,30、XXY定位平台,301、基座,302、工作台,3021、网版固定框,303、X1轴驱动模组,304、X2轴驱动模组,305、Y轴驱动模组,306、从动模组,307、第一驱动马达,308、联轴器,309、主动滑台,310、交叉滚珠轴承,311、滑轨,312、从动滑台,313、第二驱动马达,31、位置传感器,32、防护罩,321、顶盖,33、刮刀机构,34、导轨,35、滚珠丝杠,36、升降装置,361、主动升降台,362、从动支撑柱,3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XXY定位平台的电器元件印刷系统,包括机架1和与机架固定连接的送料装置2、印刷装置3、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送料装置设于印刷装置下方,送料装置、印刷装置和检测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送料装置上设有用于固定电器元件的固定平台20。

印刷装置设有与固定平台相对应的XXY定位平台30,XXY定位平台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XXY定位平台包括基座301、工作台302和设置在基座上的X1轴驱动模组303、X2轴驱动模组304、Y轴驱动模组305和从动模组306,基座与印刷装置固定连接,工作台通过X1轴驱动模组、X2轴驱动模组、Y轴驱动模组、从动模组与基座活动连接,工作台朝向固定平台的台面设有用于固定印刷网版的网版固定框3021,X1轴驱动模组、X2轴驱动模组和Y轴驱动模组的驱动方向与从动模组位于同一平面。X1轴驱动模组、X2轴驱动模组和Y轴驱动模组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检测装置检测到印刷网版与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有偏差时,电信号传达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内置编程自动控制X1轴驱动模组、X2轴驱动模组和Y轴驱动模组驱动工作台改变位置,实现工作台相对基座的X轴平移、Y轴平移或平面旋转,从而调整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印刷网版与固定在固定平台上的电器元件形成正确的相对位置。XXY定位平台优于以往X/Y/θ角各自独立调整的机构,其通过分布在同一层平面的X/Y轴及辅助机构,完成X/Y方向及旋转的单一运动或复合运动,最终达成印刷系统需要对位调整的三个自由度的调节。X1轴驱动模组与X2轴驱动模组同向运动结合Y轴运动可形成工作台斜向移动,X1轴驱动模组与X2轴驱动模组反向运动结合Y轴运动可形成工作台旋转位移,X1轴驱动模组与X2轴驱动模组同向运动但运动位移量有差别、结合Y轴运动也可形成工作台旋转位移。

如图2和图3所示,X1轴驱动模组、X2轴驱动模组和Y轴驱动模组均包括第一驱动马达307、联轴器308和主动滑台309,第一驱动马达通过联轴器连接主动滑台,主动滑台上设有交叉滚珠轴承310,基座上设有与主动滑台配合的滑轨311,主动滑台一端通过滑轨连接基座,主动滑台另一端通过交叉滚珠轴承连接工作台。第一驱动马达在控制装置控制下通过联轴器带动主动滑台沿滑轨产生横向或纵向位移,或是主动滑台通过内部的交叉滚珠轴承产生旋转位移。

从动模组包括从动滑台312,从动滑台上设有交叉滚珠轴承,从动滑台一端连接基座,从动滑台另一端通过交叉滚珠轴承连接工作台。

基座端部设有第二驱动马达313,第二驱动马达与基座固定连接,第二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机架,第二驱动马达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第二驱动马达的带动下,整个XXY定位平台可根据印刷系统的需要在控制装置控制下进行整体位移。

印刷装置上设有位置传感器31,位置传感器与印刷装置固定连接,位置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位置传感器监测印刷网版的位置并将监测信号反馈给控制装置以进行位置控制。

印刷装置外部设有防护罩32,防护罩顶部设有用于开合的顶盖321。防护罩用于保持印刷装置、XXY定位平台和固定在XXY定位平台上的印刷网版的清洁防尘,顶盖能够开合,便于操作人员检修。

印刷装置上设有刮刀机构33,刮刀机构通过设置在印刷装置上的导轨34和滚珠丝杠35与印刷装置活动连接。

印刷装置底部设有升降装置36,升降装置包括主动升降台361和从动支撑柱362,主动升降台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主动升降台另一端与印刷装置固定连接,从动支撑柱与机架固定连接,印刷装置侧部设有与从动支撑柱配合的通孔37。升降装置升起印刷装置以便操作人员对位于印刷装置下方的送料装置进行检修。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