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模块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5693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显示器模块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以自动化涂布胶材贴合的显示器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显示器模块中,在薄膜基板的边缘区贴附遮光胶带的作用主要是为承载薄膜基板及为遮光之用,遮光胶带可避免偏光板直接碰触背光模块及避免漏光的现象。然,传统贴附遮光胶带的制作工艺,除了需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成本外,对于窄边框的机种更是不易贴附,在贴附胶带时,人眼的对位精度与制作工艺良率都面临极大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降低人工对位难度或易于自动化设备对位贴合的显示器模块是众所期待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显示器模块包括:一背光模块,具有一上表面;一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块相对设置;以及一胶材,具有一第一接触面与一第二接触面,配置于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块之间,其中该第一接触面接触该显示面板,该第二接触面接触该背光模块的该上表面,且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块之间具有一间隙。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模块,其特征在于:一背光模块,具有一上表面;一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块相对设置,该显示面板包括一薄膜基板与一偏光板,该偏光板形成于该薄膜基板上;以及一胶材,具有一第一接触面与一第二接触面,配置于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块之间,其中该第一接触面接触该显示面板的该薄膜基板,该第二接触面接触该背光模块的该上表面,且该显示面板的该偏光板与该背光模块之间具有一间隙。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一薄膜基板与一偏光板,该偏光板形成于该薄膜基板上;涂布一胶材于该显示面板上,该胶材具有一第一接触面与一第二接触面,以该第一接触面接触该显示面板;对该胶材进行一紫外光固化制作工艺;提供一背光模块,具有一上表面;以及进行一组装制作工艺,通过该胶材将该显示面板组装于该背光模块上,以该胶材的该第二接触面接触该背光模块的该上表面,且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块之间具有一间隙。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显示器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胶材的连续涂布态样;

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胶材的分段涂布态样;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显示器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显示器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显示器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胶材的连续涂布态样;

图6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胶材的分段涂布态样;

图7a-图7d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显示器模块制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图;

图8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于显示面板上连续涂布胶材的态样;以及

图8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于显示面板上分段涂布胶材的态样。

符号说明

10显示器模块;

12背光模块;

14背光模块的上表面;

16显示面板;

18、80胶材;

20胶材的第一接触面;

22胶材的第二接触面;

24显示面板(下偏光板)与背光模块之间的间隙;

26反射片;

28导光板;

30下扩散片;

32下菱镜片;

34上菱镜片;

36上扩散片;

38下偏光板;

40薄膜基板;

42彩色滤光片;

44上偏光板;

46胶材的第一侧面;

48胶材的第二侧面;

50胶材的第一部分;

52胶材的第二部分;

54胶材的第三部分;

56胶材的第四部分;

58、60、62、64胶材的连接处;

66、68、70、72胶材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之间的间隙;

74胶材与下偏光板之间的间隙;

76紫外光固化制作工艺;

78对组步骤;

t1胶材的厚度;

t2下偏光板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模块(displaymodule)10。图1为显示器模块10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显示器模块10,包括:一背光模块(backlightmodule)12,具有一上表面14;一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相对设置;以及一胶材18,具有一第一接触面20与一第二接触面22,配置于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接触面20接触显示面板16,第二接触面22接触背光模块12的上表面14,且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之间具有一间隙24。

在部分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2由下而上可包括一反射片26、一导光板28、一下扩散片30、一下菱镜片32、一上菱镜片34、以及一上扩散片36。

在部分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6由下而上可包括一下偏光板38、一薄膜(tft)基板40、一彩色滤光片42、以及一上偏光板44。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的第一接触面20接触显示面板16的薄膜基板40。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第一接触面20大体平行于第二接触面22,所谓大体平行是指角度介于±5度都是平行的定义。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具有一第一侧面46与一第二侧面48,且第一侧面46与第二侧面48呈现平面状态样,且第一侧面46与第二侧面48彼此大体平行设置,所谓大体平行是指角度介于±5度都是平行的定义,如图1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与下偏光板38之间具有一间隙74,其宽度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3mm。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可包括具遮光效果、不透光(例如黑色)的紫外光(uv)可固化树脂,例如,但不限定于,压克力树脂。在本发明中,各种经紫外光照射后可固化的不透光树脂均适用于用来贴合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的胶材18。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遮光系数(opticaldensity,od)介于1.2-3.0(1/透光率),其中透光率为检测物的透光值。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硬度介于shorea80-shorea30。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厚度大于等于100μm且小于等于500μm。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的厚度t1大于下偏光板38的厚度t2。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6的下偏光板38与背光模块12之间具有间隙24。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可包括一第一部分50、一第二部分52、一第三部分54、以及一第四部分56,配置于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之间,如图2a与图2b所示,其中图2a是胶材18的连续涂布态样,图2b则是胶材18的分段涂布态样。

如图2a所示,胶材18的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彼此连接,形成多个连接处(58、60、62、64)。

如图2b所示,胶材18的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彼此分离,以于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之间形成多个间隙(66、68、70、72)。

请参阅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模块(displaymodule)10。图3为显示器模块10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3所示,显示器模块10,包括:一背光模块(backlightmodule)12,具有一上表面14;一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相对设置;以及一胶材18,具有一第一接触面20与一第二接触面22,配置于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接触面20接触显示面板16,第二接触面22接触背光模块12的上表面14,且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之间具有一间隙24。

在部分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2由下而上可包括一反射片26、一导光板28、一下扩散片30、一下菱镜片32、一上菱镜片34、以及一上扩散片36。

在部分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6由下而上可包括一下偏光板38、一薄膜(tft)基板40、一彩色滤光片42、以及一上偏光板44。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的第一接触面20接触显示面板16的薄膜基板40。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第一接触面20大体平行于第二接触面22,所谓大体平行是指角度介于±5度都是平行的定义。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具有一第一侧面46与一第二侧面48,且第一侧面46与第二侧面48呈倾斜状态样,如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与下偏光板38之间具有一间隙74,其宽度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3mm。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可包括具遮光效果、不透光(例如黑色)的紫外光(uv)可固化树脂,例如,但不限定于,压克力树脂。在本发明中,各种经紫外光照射后可固化的不透光树脂均适用于用来贴合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的胶材18。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遮光系数(opticaldensity,od)介于1.2-3.0。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硬度介于shorea80-shorea30。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厚度大于等于100μm且小于等于500μm。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的厚度t1大于下偏光板38的厚度t2。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6的下偏光板38与背光模块12之间具有间隙24。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可包括一第一部分50、一第二部分52、一第三部分54、以及一第四部分56,配置于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之间,如图2a与图2b所示,其中图2a是胶材18的连续涂布态样,图2b则是胶材18的分段涂布态样。

如图2a所示,胶材18的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彼此连接,形成多个连接处(58、60、62、64)。

如图2b所示,胶材18的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彼此分离,以于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之间形成多个间隙(66、68、70、72)。

如图3所示,显示器模块10,包括:一背光模块(backlightmodule)12,具有一上表面14;一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相对设置;以及一胶材18,具有一第一接触面20与一第二接触面22,配置于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接触面20接触显示面板16,第二接触面22接触背光模块12的上表面14,且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之间具有一间隙24。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具有一第一侧面46与一第二侧面48,且第一侧面46与第二侧面48呈现平面态样,且第一侧面46与第二侧面48彼此不为平行设置,如图3所示。

请参阅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模块(displaymodule)10。图4为显示器模块10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4所示,显示器模块10,包括:一背光模块(backlightmodule)12,具有一上表面14;一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相对设置;以及一胶材18,具有一第一接触面20与一第二接触面22,配置于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接触面20接触显示面板16,第二接触面22接触背光模块12的上表面14,且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之间具有一间隙24。

在部分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2由下而上可包括一反射片26、一导光板28、一下扩散片30、一下菱镜片32、一上菱镜片34、以及一上扩散片36。

在部分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6由下而上可包括一下偏光板38、一薄膜(tft)基板40、一彩色滤光片42、以及一上偏光板44。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的第一接触面20接触显示面板16的薄膜基板40。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第一接触面20大体平行于第二接触面22,所谓大体平行是指角度介于±5度都是平行的定义。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具有一第一侧面46与一第二侧面48,且第一侧面46与第二侧面48呈现弧面态样,如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与下偏光板38之间具有一间隙74,其宽度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3mm。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可包括具遮光效果、不透光(例如黑色)的紫外光(uv)可固化树脂,例如,但不限定于,压克力树脂。在本发明中,各种经紫外光照射后可固化的不透光树脂均适用于用来贴合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的胶材18。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遮光系数(opticaldensity,od)介于1.2-3.0。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硬度介于shorea80-shorea30。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厚度大于等于100μm且小于等于500μm。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的厚度t1大于下偏光板38的厚度t2。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6的下偏光板38与背光模块12之间具有间隙24。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可包括一第一部分50、一第二部分52、一第三部分54、以及一第四部分56,配置于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之间,如图2a与图2b所示,其中图2a是胶材18的连续涂布态样,图2b则是胶材18的分段涂布态样。

如图2a所示,胶材18的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彼此连接,形成多个连接处(58、60、62、64)。

如图2b所示,胶材18的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彼此分离,以于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之间形成多个间隙(66、68、70、72)。

请参阅图5,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模块(displaymodule)10。图5为显示器模块10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5所示,显示器模块10,包括:一背光模块(backlightmodule)12,具有一上表面14;一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相对设置;以及一胶材18,具有一第一接触面20与一第二接触面22,配置于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接触面20接触显示面板16,第二接触面22接触背光模块12的上表面14,且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之间具有一间隙24。

在部分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2由下而上可包括一反射片26、一导光板28、一下扩散片30、一下菱镜片32、一上菱镜片34、以及一上扩散片36。

在部分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6由下而上可包括一下偏光板38、一薄膜(tft)基板40、一彩色滤光片42、以及一上偏光板44。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的第一接触面20接触显示面板16的薄膜基板40。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第一接触面20大体平行于第二接触面22,所谓大体平行是指角度介于±5度都是平行的定义。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具有一第一侧面46与一第二侧面48,且第一侧面46与第二侧面48呈平面状态样,且第一侧面46与第二侧面48彼此为大体平行设置,所谓大体平行是指角度介于±5度都是平行的定义,如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接触下偏光板38,两者之间并无间隙,于图5中,胶材18以其第二侧面48接触下偏光板38。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可包括具遮光效果、不透光(例如黑色)的紫外光(uv)可固化树脂,例如,但不限定于,压克力树脂。在本发明中,各种经紫外光照射后可固化的不透光树脂均适用于用来贴合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的胶材18。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遮光系数(opticaldensity,od)介于1.2-3.0。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硬度介于shorea80-shorea30。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厚度大于等于100μm且小于等于500μm。

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8的厚度t1大于下偏光板38的厚度t2。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6的下偏光板38与背光模块12之间具有间隙24。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可包括一第一部分50、一第二部分52、一第三部分54、以及一第四部分56,配置于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之间,如图6a与图6b所示,其中图6a是胶材18的连续涂布态样,图6b则是胶材18的分段涂布态样,连续涂布或者分段涂布可取决于涂布胶材的时间长短,分段涂布具有涂布时间较短且胶材使用较少的好处,而连续涂布则具有黏着性较好的优点。

如图6a所示,胶材18的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彼此连接,形成多个连接处(58、60、62、64)。

如图6b所示,胶材18的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彼此分离,以于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之间形成多个间隙(66、68、70、72)。

请参阅图7a-图7d,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模块的制造方法。图7a-图7d为本实施例显示器模块制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7a所示,提供一显示面板16。显示面板16包括一下偏光板38、一薄膜(tft)基板40、一彩色滤光片42、以及一上偏光板44。

之后,涂布一胶材18于显示面板16的薄膜基板40上。

在部分实施例中,可通过一连续涂布制作工艺将胶材18涂布于显示面板16的薄膜基板40上,胶材18形成一第一部分50、一第二部分52、一第三部分54、以及一第四部分56,且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彼此连接,形成多个连接处(58、60、62、64),如图8a所示。图8a是本发明于显示面板16的薄膜基板40上连续涂布胶材18的态样。

在此实施例中,胶材18于连接处(58、60、62、64)的厚度大于胶材18的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的厚度。

在部分实施例中,本发明也可通过一分段涂布制作工艺将胶材18涂布于显示面板16的薄膜基板40上,胶材18形成一第一部分50、一第二部分52、一第三部分54、以及一第四部分56,且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彼此分离,并于第一部分50、第二部分52、第三部分54、以及第四部分56之间形成多个间隙(66、68、70、72),如图8b所示。图8b是本发明于显示面板16的薄膜基板40上分段涂布胶材18的态样。

此时,涂布于显示面板16的薄膜基板40上的胶材18呈现半椭圆状,如图7a所示。

如图7a所示,胶材18的厚度t1大于下偏光板38的厚度t2。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厚度t1大于等于100μm且小于等于500μm。

之后,请参阅图7b,对胶材18进行一紫外光(uv)固化制作工艺76。

在部分实施例中,紫外光固化制作工艺76可提供一适当照光强度,其照光强度介于200mw-10w,以使胶材18于照光后具有适当硬度。

在部分实施例中,紫外光固化制作工艺76可持续一适当照光时间,其照光时间介于0.5-5秒,以使胶材18于照光后具有适当硬度。

本发明胶材18具备遮光效果、为不透光(例如黑色)的紫外光(uv)可固化树脂,例如,但不限定于,压克力树脂。在本发明中,各种经紫外光照射后可固化的不透光树脂均适用于用来贴合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的胶材18。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遮光系数(opticaldensity,od)介于1.2-3.0。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硬度大体介于shorea80-shorea30。

之后,请参阅图7c,提供一背光模块12。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2由下而上包括一反射片26、一导光板28、一下扩散片30、一下菱镜片32、一上菱镜片34、以及一上扩散片36。

之后,进行一对组步骤78,通过胶材18将显示面板16组装于背光模块12上。胶材18具有一第一接触面20与一第二接触面22,此时,胶材18以第一接触面20接触显示面板16的薄膜基板40,而以第二接触面22接触背光模块12的上表面14。于组装后,显示面板16的下偏光板38与背光模块12之间具有一间隙24,而胶材18与下偏光板38之间也具有一间隙74,其宽度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3mm。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也可以其侧面接触下偏光板38。

于组装后,胶材18的第一接触面20大体平行于第二接触面22。且胶材18的一第一侧面46与一第二侧面48呈现平面状态样,且胶材18的一第一侧面46与一第二侧面48彼此大体平行设置,所谓大体平行是指角度介于±5度都是平行的定义。

在部分实施例中,胶材18的第一侧面46与第二侧面48也可呈现曲面或弧面态样。

之后,请参阅图7d,贴附一胶材80于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以包覆及固定显示面板16与背光模块12,至此,即完成本实施例显示器模块的制作。

本发明以自动化涂布胶材的技术取代传统的人工贴附,可满足众多半导体厂的自动化需求,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产能。

本发明选用紫外光(uv)可固化树脂作为贴合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的胶材,由于其反应速率快,因此,可有效降低制作工艺中的生产时间(tacttime),提升产能。本发明选用遮光系数(od)大于1.2的不透光(例如黑色)胶材可达到一定程度的遮光效果,适用于有遮光需求的装置元件。本发明选用硬度具备适当弹性的胶材,通过显示面板本身的重量压缩胶材,使其自原本涂布的半椭圆形压缩为例如矩形或梯形等的态样,提升胶材与背光模块的接触面积,达到承载薄膜玻璃的效果,避免偏光板直接碰触背光模块的膜材,并可有效防止破片的发生。此外,由于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组装后,遮光胶材会压着在背光模块的膜材上,因此,可避免背光模块的膜材随意移动,具有固定膜材的功能。

虽然结合以上数个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任意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