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学教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564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数学教学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化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数学教学的装置。



背景技术:

初中数学中的几何部分属于初中数学的难点和重点。对于初次接触几何学习的初中生们,通常不能很好地将几何图形的相关概念在大脑中构建,因此,借助一款能够演示各种定理的演示教具,能够方便初学者理解和树立几何概念,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实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数学教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数学教学的装置,包括两根角边杆条,两根活动连接杆条和一根角平分导向杆条,所述角平分导向杆条上设有一导向滑槽,所述角边杆条的一端与所述角平分导向杆条的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铰接点C,所述角边杆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连接杆条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分别铰接于铰接点B、铰接点D,所述活动连接杆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铰接点A后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滑动地卡设在所述导向滑槽内;所述铰接点C、D之间的距离CD等于铰接点C、B之间的距离CB,铰接点D、A之间的距离DA等于铰接点B、A之间的距离BA。此技术方案能够用于将角进行二等分或检测所画角平分线是否正确,当需要检测时,将C点与角的顶点重合,CD、CB与角的两边重合,此时角的平分线就是CA所在的直线。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滑槽离铰接点C较远的一端与铰接点C的距离至少为铰接点C、D之间的距离CD与铰接点D、A之间的距离DA的和。导向滑槽的开设至少要保证能够检测到0°的角平分线:当需要检测的角度为0°时,整个装置为一条直线,铰接点A在导向滑槽内往离铰接点C较远的一端移动,此时要保证能够检测到0°这个极限值,导向滑槽离铰接点C较远的一端与铰接点C的距离至少为CD+DA的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铰接点D、A之间的距离DA大于或等于铰接点C、D之间的距离CD。保证能够测到0°-180°所有锐角和钝角、甚至180°-360°角的角平分线。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滑槽离铰接点C较近的一端与铰接点C的距离至多为(DA^2-CD^2)开方。通常情况下,数学定义中的角为0°-180°,无需测180°-360°范围内的角度。当需要测的角度最大为180°时,至少要保证铰接点A在导向滑槽内能够滑到角DCB为180°的位置,此时D、C、B共线,DA=BA,为等腰三角形,此时三角形CDA为直角三角形,导向滑槽4离铰接点C较近的一端与铰接点C的距离至多为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滑槽离铰接点C较近的一端与铰接点C的距离至多为DA-CD。当铰接点A点继续往离铰接点C较近的一端移动时,角度变为大于180°的角,如果要保证测到180°-360°范围内的角的角平分线,当需要测的角度最大为360°时,至少要保证铰接点A在导向滑槽内能够滑到角DCB为360°的位置,此时B、C、D共线,CA=DA-CD,当继续往C点的方向移动时,铰接点A移不动或反向背离铰接点C移动,所以导向滑槽4离铰接点C较近的一端与铰接点C的距离至多为DA与CD之差。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两根刻度尺,所述刻度尺的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铰接点E后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滑动地卡设在所述导向滑槽内。便于教学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验证‘垂线段最短’”。

上述方案中,所述刻度尺的刻度线所能表示的长度至少为所述铰接点D、A之间的距离DA。当D、A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平分线上的垂线段,此时要求刻度尺最少应该保证能够读取到D、A的长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刻度尺为透明刻度尺。方便高精度地观测刻度线是否和直线、角边重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角平分导向杆条上设置有刻度线。方便演示三角形30°所对的直角边为90°所对斜边的一半时,看出斜边长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为配套连接的螺柱和螺母或配套连接的螺栓和螺母。可拆卸,可铰接,也可旋紧起固定作用。

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演示将任一个角进行二等分、观察“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检查学生是否会正确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验证“垂线段最短”;同时,还可以演示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此实用新型制作简单、取材容易、物美价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角边杆条,1-1-角边杆条,1-2-角边杆条,2-活动连接杆条,2-1-活动连接杆条,2-2-活动连接杆条,3-角平分导向杆条,4-导向滑槽,5-刻度尺,5-1-刻度尺,5-2-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用于数学教学的装置,包括两根角边杆条1-1,1-2,两根活动连接杆条2-1,2-2和一根角平分导向杆条3,角平分导向杆条3上设有一导向滑槽4,角边杆条1-1,1-2的一端与角平分导向杆条3的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铰接点C,角边杆条1-1,1-2的另一端与活动连接杆条2-1,2-2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分别铰接于铰接点B、铰接点D,活动连接杆条2-1,2-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铰接点A后通过连接件可滑动地卡设在导向滑槽4内;铰接点C、D之间的距离CD等于铰接点C、B之间的距离CB,铰接点D、A之间的距离DA等于铰接点B、A之间的距离BA。此技术方案能够用于将角进行二等分或检测所画角平分线是否正确,当需要检测时,将C点与角的顶点重合,CD、CB与角的两边重合,此时角的平分线就是CA所在的直线。此技术方案中,若CD大于DA,能验证的角只是小于180°范围内的部分角;若CD小于或等于DA,能验证的角0°-360°范围内的任一角。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数学教学的装置,包括两根角边杆条1-1,1-2,两根活动连接杆条2-1,2-2和一根角平分导向杆条3,角平分导向杆条3上设有一导向滑槽4,角边杆条1-1,1-2的一端与角平分导向杆条3的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铰接点C,角边杆条1-1,1-2的另一端与活动连接杆条2-1,2-2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分别铰接于铰接点B、铰接点D,活动连接杆条2-1,2-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铰接点A后通过连接件可滑动地卡设在导向滑槽4内;铰接点C、D之间的距离CD等于铰接点C、B之间的距离CB,铰接点D、A之间的距离DA等于铰接点B、A之间的距离BA。导向滑槽4离铰接点C较远的一端与铰接点C的距离至少为铰接点C、D之间的距离CD与铰接点D、A之间的距离DA之和。导向滑槽的开设至少要保证能够检测到0°的角平分线:当需要检测的角度为0°时,整个装置为一条直线,铰接点A在导向滑槽内往离铰接点C较远的一端移动,此时要保证能够检测到0°这个极限值,导向滑槽离铰接点C较远的一端与铰接点C的距离至少为CD+DA的位置。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数学教学的装置,包括两根角边杆条1-1,1-2,两根活动连接杆条2-1,2-2和一根角平分导向杆条3,角平分导向杆条3上设有一导向滑槽4,角边杆条1-1,1-2的一端与角平分导向杆条3的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铰接点C,角边杆条1-1,1-2的另一端与活动连接杆条2-1,2-2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分别铰接于铰接点B、铰接点D,活动连接杆条2-1,2-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铰接点A后通过连接件可滑动地卡设在导向滑槽4内;铰接点C、D之间的距离CD等于铰接点C、B之间的距离CB,铰接点D、A之间的距离DA等于铰接点B、A之间的距离BA。铰接点D、A之间的距离DA大于或等于铰接点C、D之间的距离CD。保证能够测到0°-180°所有锐角和钝角、甚至180°-360°角的角平分线。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数学教学的装置,包括两根角边杆条1-1,1-2,两根活动连接杆条2-1,2-2和一根角平分导向杆条3,角平分导向杆条3上设有一导向滑槽4,角边杆条1-1,1-2的一端与角平分导向杆条3的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铰接点C,角边杆条1-1,1-2的另一端与活动连接杆条2-1,2-2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分别铰接于铰接点B、铰接点D,活动连接杆条2-1,2-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铰接点A后通过连接件可滑动地卡设在导向滑槽4内;铰接点C、D之间的距离CD等于铰接点C、B之间的距离CB,铰接点D、A之间的距离DA等于铰接点B、A之间的距离BA。导向滑槽4离铰接点C较近的一端与铰接点C的距离至多为(DA^2-CD^2)开方。通常情况下,数学定义中的角为0°-180°,无需测180°-360°范围内的角度。当需要测的角度最大为180°时,至少要保证铰接点A在导向滑槽内能够滑到角DCB为180°的位置,此时D、C、B共线,DA=BA,为等腰三角形,此时三角形CDA为直角三角形,导向滑槽4离铰接点C较近的一端与铰接点C的距离至多为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数学教学的装置,包括两根角边杆条1-1,1-2,两根活动连接杆条2-1,2-2和一根角平分导向杆条3,角平分导向杆条3上设有一导向滑槽4,角边杆条1-1,1-2的一端与角平分导向杆条3的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铰接点C,角边杆条1-1,1-2的另一端与活动连接杆条2-1,2-2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分别铰接于铰接点B、铰接点D,活动连接杆条2-1,2-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铰接点A后通过连接件可滑动地卡设在导向滑槽4内;铰接点C、D之间的距离CD等于铰接点C、B之间的距离CB,铰接点D、A之间的距离DA等于铰接点B、A之间的距离BA。导向滑槽4离铰接点C较近的一端与铰接点C的距离至多为DA-CD。当铰接点A点继续往离铰接点C较近的一端移动时,角度变为大于180°的角,如果要保证测到180°-360°范围内的角的角平分线,当需要测的角度最大为360°时,至少要保证铰接点A在导向滑槽内能够滑到角DCB为360°的位置,此时B、C、D共线,CA=DA-CD,当继续往C点的方向移动时,铰接点A移不动或反向背离铰接点C移动,所以导向滑槽4离铰接点C较近的一端与铰接点C的距离至多为DA与CD之差。

实施例6

如图2,在以上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两根刻度尺5-1,5-2,刻度尺5-1,5-2的一端通过连接件铰接于铰接点E后通过连接件可滑动地卡设在导向滑槽4内。

在教学“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时,将铰接点C与角的顶点重合,CD、CB与角的两边重合,转动两刻度尺,使刻度尺上的刻度线与角的两边重合,观察两刻度尺上的刻度是否相等;接着在滑槽内滑动刻度尺,再用上述方法进行观察并验证。

在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时,将刻度尺与任意一边垂直,观察点到直线的距离;然后,将刻度尺左右移动,读出不同情况下的数值;将观察到得数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同时可以度量垂线段与斜线段的长度,从而比较得出“垂线段最短”。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刻度尺的刻度线所能表示的长度至少为铰接点D、A之间的距离DA。当D、A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平分线上的垂线段,此时要求刻度尺最少应该保证能够读取到D、A的长度。

实施例8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刻度尺为透明刻度尺。透明刻度尺为优选方式,当在教学“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验证‘垂线段最短’”时,方便高精度地观测刻度线是否和直线、角边重合。刻度尺不是透明刻度尺的实施例落入实施例6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角平分导向杆条3上设置有刻度线。当刻度尺与角边杆条垂直,角边杆条与角平分导向杆条成30°时,方便演示三角形30°所对的直角边为90°所对斜边的一半时,看出斜边长度。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连接件为配套连接的螺柱和螺母或配套连接的螺栓和螺母。配套连接的螺柱和螺母或配套连接的螺栓和螺母,可拆卸,可铰接,也可旋紧起固定作用。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将铰接点A处的螺母旋紧,三角形图形就固定了;而在教学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只需将铰接点A处的螺母旋松,四边形图形就可以进行不同的变化。配套连接的螺柱和螺母或配套连接的螺栓和螺母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除此以外的具有相同可铰接、可旋紧功能的连接件落入其他实施例的范围内。

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将铰接点A处的螺母旋紧,三角形图形就固定了;而在教学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时,只需将铰接点A处的螺母旋松,四边形图形就可以进行不同的变化。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