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教学机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913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数控教学机升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教学机。



背景技术:

数控机中的数控铣床主要由底座、X轴工作台、Y轴工作台、Z轴移动座、立臂、主轴装置等组成,X轴工作台通过X轴驱动机构驱动,Y轴工作台由Y轴驱动机构驱动,Z轴移动座由Z轴驱动机构驱动,Z轴移动座滑动的设在立臂上,主轴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Z轴移动座上,该结构,由于主轴通过螺栓固定,因此,安装和拆卸都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能快速的安装和拆卸刀轴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控教学机升降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数控教学机升降装置,包括X轴移动座、喉箍和刀轴装置,刀轴装置通过喉箍安装到X轴移动座上。

上述结构,刀轴装置通过喉箍固定,如要安装刀轴装置,松开喉箍的钢带,将刀轴装置伸入到钢带内,然后锁紧钢带,则能实现对刀轴装置的快速安装,如需要拆卸刀轴装置,松开喉箍的钢带,则能实现拆卸,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实现对刀轴装置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的Z轴移动座包括Z轴移动前板、Z轴移动后板、Z轴移动顶板和Z轴移动底板;Z轴移动前板、Z轴移动后板、Z轴移动顶板和Z轴移动底板通过角铁连接,Z轴移动前板与Z轴移动后板平行,Z轴移动顶板连接在Z轴移动前板和Z轴移动后板顶部。该结构让Z轴移动座为空心的,减轻的重量。

进一步的,在Z轴移动前板的上边缘设有Z轴移动前板上凸起,在Z轴移动前板的下边缘设有Z轴移动前板下凸起;在Z轴移动后板的上边缘设有Z轴移动后板上凸起,在Z轴移动后板的下边缘设有Z轴移动后板下凸起;在Z轴移动顶板的前边缘设有用于卡置Z轴移动前板上凸起的Z轴移动顶板前卡槽,在Z轴移动顶板的后边缘设有用于卡置Z轴移动后板上凸起的Z轴移动顶板后卡槽;在Z轴移动底板的前边缘设有用于卡置Z轴移动前板下凸起的Z轴移动底板前卡槽,在Z轴移动底板的后边缘设有用于卡置Z轴移动后板下凸起的Z轴移动底板后卡槽通过卡槽和凸起的定位,更容易实现Z轴移动前板、Z轴移动后板、Z轴移动顶板和Z轴移动底板的对位安装,而且让连接的牢固性好。

进一步的,在Z轴移动前板上设有所述的安装孔,安装孔包括两组以上的固定孔组,每组固定孔组包括两个固定孔,喉箍的钢带从一组固定孔组中的其中一固定孔穿入从另一固定孔穿出,刀轴装置通过喉箍的箍头被锁紧在钢带与Z轴移动前板之间。采用上述结构的固定孔,且利用喉箍固定刀轴装置,能实现对刀轴装置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便于教学。

进一步的,在刀轴装置上具有颈部,其中一喉箍锁紧在颈部。

附图说明

图1为Y轴移动座、Y轴驱动机构、Z轴移动座、Z轴驱动机构和刀轴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Y轴移动座、Y轴驱动机构、Z轴移动座、Z轴驱动机构和刀轴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Y轴移动座、Y轴驱动机构、Z轴移动座、Z轴驱动机构和刀轴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Z轴移动座的示意图。

图5为Z轴移动座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数控教学机升降装置包括Z轴移动座7、喉箍90和刀轴装置9,Z轴移动座7安装在Y轴移动座5上,Y轴移动座通过Y轴驱动机构6驱动,刀轴装置9通过喉箍90安装到Z轴移动座7上。Z轴移动座7通过Z轴驱动机构8驱动。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Y轴移动座5包括Y轴立板51、Y轴上板52和Y轴下板53,Y轴上板52通过角铁与Y轴立板51连接,Y轴下板53通过角铁与Y轴立板51连接,在Y轴上板52与Y轴下板53之间具有空间50。在Y轴立板51上端设有Y轴立板上凸起511,在Y轴立板51的下端设有Y轴立板下凸起512,在Y轴上板52上设有供Y轴立板上凸起卡入的Y轴上板卡槽,在Y轴下板53上设有供Y轴立板下凸起卡入的Y轴下板卡槽。该结构,在安装时能实现更好的对位,同时起到定位的作用,另外也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在Y轴立板51上位于空间内通过角铁安装有Z轴限位板54,当安装了Z轴导杆后,由于Z轴导杆的长度较长,容易发生变形,在Z轴限位板的作用下,可减小Z轴导杆的变形量,让Z轴移动座的运动精度高。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Y轴驱动机构6包括Y轴驱动马达61、Y轴驱动丝杆62和Y轴驱动螺母63。还设有Y轴驱动丝杆轴承座65,Y轴驱动丝杆62的一端通过Y轴联轴器64与Y轴驱动马达61的输出轴连接,Y轴驱动丝杆62的另一端安装在Y轴驱动丝杠轴承座65上;在Y轴立板51上固定有Y轴螺母座66,Y轴驱动螺母63安装在Y轴螺母座66上,Y轴驱动丝杆62与Y轴驱动螺母63啮合。

在Y轴立板51上设有Y轴直线轴承座67,在Y轴直线轴承座67上设有Y轴直线轴承68,在Y轴直线轴承68上穿过有Y轴导杆69,Y轴导杆69固定在侧立板上,以提高Y轴移动座的运动精度。

Y轴驱动马达61工作时,Y轴驱动马达61通过Y轴联轴器64带动Y轴驱动丝杆62旋转,Y轴驱动丝杆62的旋转带动Y轴驱动螺母63直线运动,Y轴驱动螺母63带动Y轴移动座5运动,Y轴移动座5在运动过程中,Y轴导杆69对Y轴移动座具有导向作用,让Y轴移动座的运动精度高、平稳。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的Z轴移动座7包括Z轴移动前板71、Z轴移动后板72、Z轴移动顶板73和Z轴移动底板74。Z轴移动前板71、Z轴移动后板72、Z轴移动顶板73和Z轴移动底板74通过角铁113连接,Z轴移动前板71与Z轴移动后板72平行,Z轴移动顶板73连接在Z轴移动前板71和Z轴移动后板72顶部;在Z轴移动前板71的上边缘设有Z轴移动前板上凸起711,在Z轴移动前板71的下边缘设有Z轴移动前板下凸起712;在Z轴移动后板72的上边缘设有Z轴移动后板上凸起721,在Z轴移动后板72的下边缘设有Z轴移动后板下凸起722;在Z轴移动顶板73的前边缘设有用于卡置Z轴移动前板上凸起711的Z轴移动顶板前卡槽731,在Z轴移动顶板73的后边缘设有用于卡置Z轴移动后板上凸起721的Z轴移动顶板后卡槽732;在Z轴移动底板74的前边缘设有用于卡置Z轴移动前板下凸起712的Z轴移动底板前卡槽741,在Z轴移动底板74的后边缘设有用于卡置Z轴移动后板下凸起722的Z轴移动底板后卡槽742。该结构让Z轴移动座为空心结构,减轻了数控教学机的质量,另外通过卡槽和凸起的定位,更容易实现Z轴移动前板、Z轴移动后板、Z轴移动顶板和Z轴移动底板的对位安装,而且让连接的牢固性好。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Z轴驱动机构8包括Z轴驱动马达81、Z轴驱动丝杆82和Z轴驱动螺母83,Z轴驱动马达81固定在Y轴上板52上,在Y轴下板53上设有Z轴驱动丝杆轴承座85,Z轴驱动丝杆82的一端通过Z轴联轴器84与Z轴驱动马达81的输出轴连接,Z轴驱动丝杆82的另一端安装在Z轴驱动丝杠轴承座85上;Z轴驱动螺母83安装在Z轴移动座上,Z轴驱动丝杆82与Z轴驱动螺母83啮合。在Z轴移动顶板73和Z轴移动底板74之间设有Z轴直线轴承86,在Z轴直线轴承上穿过有Z轴导杆87,Z轴导杆87固定在Y轴移动座上。

Z轴驱动马达通过Z轴联轴器带动Z轴驱动丝杆旋转,Z轴驱动丝杆带动Z轴驱动螺母直线运动,从而带动Z轴移动座上下运动。

在Z轴移动前板71上设有所述的安装孔,安装孔包括两组以上的固定孔组,每组固定孔组包括两个固定孔711。

在固定孔711上设有喉箍90,喉箍的钢带从一组固定孔组中的其中一固定孔穿入从另一固定孔穿出,刀轴装置9通过喉箍的箍头被锁紧在钢带与Z轴移动前板之间,在刀轴装置上具有颈部,其中一喉箍锁紧在颈部,使得刀轴装置的固定牢固,采用上述结构的固定孔,且利用喉箍固定刀轴装置,能实现对刀轴装置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便于教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