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及其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04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及其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框架。
技术背景请参考图1, 一种现有的液晶显示器100包括背光模块110、液晶面板120、 光学膜片140与镶框130,并且背光模块110由下框架114、上框架112、导光 板116、光源118与反射片119构成。反射片119配置于下框架114上,导光板 116配置于反射片119上,光源118配设于导光板116的光入射面旁。上框架112 配设于下框架114上,以将反射片119、导光板116、光源118配设于上、下框 架112、 114内,从而形成背光模块110。液晶面板120配设于上框架112上,并且镶框130配置及固定于背光模块 110的上框架112上,并利用镶框130与背光模块110共同夹持固定液晶面板120。 而且光学膜片140配置于导光板116与液晶面板120之间。上述光源118被上框架112、下框架114与镶框130包覆。因此,当需要更 换光源118时,必须将镶框130、液晶面板120、上框架112、光学膜片150依 序拆卸下来之后,才能够进行光源118的更换,其后再依照拆卸的相反顺序将 各构件安装回去,因而使得光源118的更换变得相当耗时。此外,在拆卸与组 装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造成其它构件的损坏。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94248号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200 (见图2),其具有类似液晶显示器IOO的结构,但下框架114上设置有滑槽150, 而光源118设置于承载器111上。当需要更换光源118时,可使光源118沿着滑 槽150拉出或推入背光模块110,从而能够避免光源118在更换时不慎碰撞到导 光板116而损伤导光板116。
然而,上述液晶显示器200包括镶框130以及上、下框架112、 114,因此 结构复杂,组装较为不便;而且显示器200也需使用反射片119,因此成本也较一、— 尚。
此外,请参考图3a及图3b,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01313号公开一种用于 承载液晶显示模块的框架300,其包括保持板310以及多个扣止片320。框架300 可承载液晶显示模块350,并利用扣止片320将显示模块350与印刷电路板330 结合(见图4)。边缘,爪部322因此容易在电路板330上晃动,造成固定效果不佳。
鉴于此,必须提供一种用以承载液晶显示器的框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承载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及液晶面板的 框架,该框架由金属形成,具有成本低及散热佳的优点。框架底部电镀铬,所 以具有反射功能,液晶显示器可因此不须使用反射片。框架还设计有导槽,可 固定液晶面板。框架底部具有扭脚,可借此将框架固定于电路板上,而不须使 用螺丝或其它外框固定。并且框架设计成可在导光板的两旁配置光源,因此可 提供显示器更高的亮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框架具有底壁、 一对相对设置于底壁上表面 的侧壁,以及另一对相对设置于底壁上表面的侧壁,其中一对侧壁的高度大于 另-对侧壁的高度,两对侧壁与底壁共同界定出容纳空间。在两对侧壁的顶面 分别设置有向对面侧壁延伸的顶壁。
本发明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框架的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 的框架的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导光板,导光板两侧则设置有光源。光学膜片设置 于导光板上,液晶面板设置于光学膜片上,并通过位于较高侧壁上的一对顶壁 加以固定。
本发明又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上述框架的方法,是将一金属板弯折而 成,金属板包括一底板、两第一侧板、两第二侧板、两第一顶板以及两第二顶 板。当形成框架时,将两第一侧板折起、两第二侧板折起,此时底板形成底壁、第一侧板形成第一侧壁,而第二侧板形成第二侧壁;将两第一顶板折起、两第 二顶板折起,此时第一顶板形成第一顶壁,而第二顶板形成第二顶壁。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下文特举本发 明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种现有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现有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3a及图3b为一种现有用于承载液晶显示模块的框架的立体图。图4为图3a及图3b的框架与欲结合的印刷电路板的立体图。图5为图4中的框架与印刷电路板相结合的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框架的立体图。图7a为图6的框架沿着线I-I的剖视图。图7b为图6的框架沿着线II-II的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组装过程图,其显示将光源及导光板组装至 框架。图9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组装过程图,其显示将导光板组装至框架。 图IO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组装过程图,其显示光源及导光板己组装至 框架。图11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组装过程图,其显示光源、导光板及光学膜 片己组装至框架。图12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组装过程图,其显示将液晶面板组装至框架。 图13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组装过程图,其显示液晶面板组装至定位后,固定针朝向光学膜片及液晶面板折扭。图14为电路板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其中包括图14的电路板。 图16为形成本发明框架的金属板的示意图。标记数字说明100液晶显示器, 110背光模块, 111承载器, 112上框架,114下框架, 116导光板, 118光源, 119反射片,120液晶面板, 130镶框, 140光学膜片, 115滑槽,200液晶显示器, 300框架, 310保持板, 320扣止片,322爪部, 330印刷电路板, 350显示模块, 600框架,610底壁, 612上表面, 614电镀层, 620第一侧壁,622第--顶壁, 624第一导槽, 630第二侧壁, 632第二顶壁,634第二容纳空间,640扭脚, 650第一容纳空间, 670固定针,680突起, 810导光板, 812上表面, 814凹部,816入光面, 820光源, 1100光学膜片, 1210液晶面板,1400电路板, 1410开槽, 1420静电排除接点,1500液晶显示器, 1600金属板, 1610底板,1612第一纵向弯折线, 1614第一横向弯折线, 1620第一侧板,1622第二纵向弯折线, 1630第二侧板, 1634第二横向弯折线,1640第-顶板, 1650第二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6,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框架600用于承载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 块及液晶面板,所述框架包括一底壁610、两相对且设置于底壁上表面612的第 一侧壁620,以及两相对且设置于底壁上表面612的第二侧壁630,其中第二侧
壁630的高度大于第一侧壁620的高度。请参考图7a与图7b,其分别显示图6 沿着I-I切线与II-II切线的剖面图。在第一侧壁620与第二侧壁630的顶面各具 有一向对面侧壁延伸的第一顶壁622与第二顶壁632,第—'顶壁622、第一侧壁 620、第二侧壁630与底壁610共同界定出第一容纳空间650,而第二顶壁632、 第二侧壁630与第一顶壁622共同界定出第二容纳空间634。该第一顶壁、第一 侧壁与底壁共同形成两第一导槽624。上述框架600优选由金属,例如铁制成,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此外,底 壁610、第—-侧壁620与第一顶壁622—体形成,例如由一块金属板折扭形成 两第二侧壁630中的至少一个以枢轴连接于底壁610。第一顶壁622的上表面设 置有多个突起680,用以固定框架600所承载的光学膜片。第二侧壁630邻近第 一侧壁62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固定针670,其可折扭以固定框架600所承载的光 学薄膜与液晶面板。此外,底壁610的上表面612上还可以镀上-层具有髙反 射率的金属层,例如电镀一层铬614,使其对光的反射率提高(见图7a与图7b)。 为方便固定框架600,在底壁610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由金属制成并具有扁平形 状的扭脚640,其可用以穿过电路板1400上的开槽。当扭脚640穿过开槽后将 之扭转,即可使框架600固定于电路板1400上,如此,不须使用螺丝或其它外 框,即可达到固定框架600的目的。若电路板1400开孔附近设置有静电排除接 点,则可使扭脚640与其接触,借此消除框架600上的静电。请参考图8至15,其显示将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及液晶面板承载于框架 600中的歩骤。参考图8及9,当将背光模块安装于框架600中时,可将与底壁 610枢轴连接的第二侧壁630放低,使例如以LED制成的光源820与导光板810 置入第一导槽624与容纳空间650内,并使光源820配置于导光板810的入光 面816旁。由于底壁610的上表面612经亮面处理,所以具有反射片的反射功 效,因此可不须使用反射片。此外,导光板810的上表面812形成有沿着两相 对侧边缘的凹部814,第一顶壁622可贴附于其上,以使导光板810更稳固的固 定于框架600内(见图10)。
请参考图ll,当将上述光源820与导光板810置入框架600后,可在导光 板810的上表面812上配置单片或一组光学膜片1100,例如扩散片、增光片或 两者之组合,并利用第一顶壁622上表面的突起680来固定光学膜片1100。请参考图12,上述光学膜片1100置亍导光板810上方后,将液晶面板1210 推至光学膜片1100的上方,并将被放低的第二侧壁630立起,使液晶面板1210 通过第二顶壁632加以固定。当液晶面板1210到达定位后,将固定针670朝向 光学膜片1100以及液晶面板1210折扭,以使光学膜片1100及液晶面板1210 更稳固的固定于框架600上(见图13)。
接着将具有液晶面板1210的框架600固定于如图14所示的电路板1400上, 使框架600的扭脚640穿过电路板1400上的多个开槽1410。当扭脚640穿过开 槽1410后将之扭转并使其碰触电路板1400背面的静电排除接点1420,即可使 框架600固定于电路板1400上,并可将框架600上的静电通过静电排除接点1420 而消除。图15显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1500,其包括电路板1400。位于导光 板810的入光面816旁的光源820所产生的照明光束经过导光板810的传导后, 直接或经由电镀层614的反射后由导光板810的上表面812输出,入射在光学 膜片1100上。然后通过光学膜片IIOO将照明光束均匀化及增强后,入射至液 晶面板1210,以显示出所要的影像。
参考图16,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制造框架600的方法,系将一金属板1600弯 折而成,金属板1600包括底板1610,其具有两第一纵向弯折线1612与两第一 横向弯折线1614。两第一侧板1620由第一纵向弯折线1612相对延伸而出,并 具有大体上平行于第一纵向弯折线1612的第二纵向弯折线1622。两第二侧板 1630则由第一横向弯折线1614相对延伸而出,并具有大体上平行于第一横向弯 折线1614的第二横向弯折线1634。两第一顶板1640由第二纵向弯折线1622相 对延伸而出,而两第二顶板1650则由第二横向弯折线1634相对延伸而出。当 形成框架600时,将第一侧板1620沿着第一纵向弯折线1612相对折起,而第 二侧板1630则沿着第--横向弯折线1614相对折起,此时底板1610形成底壁610、
第一侧板1620形成第一侧壁620,而第二侧板1630形成第二侧壁630:将第一 顶板1640沿着第二纵向弯折线1622相对折起,而第二顶板1650沿着第二横向 弯折线1634相对折起,此时第一顶板1640形成第一顶壁622,而第二顶板1650 形成第二顶壁632。虽然本发明已以前述优选实施方式揭示,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 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 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承载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及液晶面板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一底壁,由两纵向边与两横向边界定而成;两第一侧壁,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上表面的两纵向边;两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上表面的两横向边,其中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两第一顶壁,分别由所述第一侧壁的顶面向对面侧壁延伸,而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共同界定出第一容纳空间,用以容纳所述背光模块;及两第二顶壁,分别由所述第二侧壁的顶面向对面侧壁延伸,而与所述第二侧壁和第一顶壁共同界定出第二容纳空间,用以容纳所述液晶面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所述框架由金属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底壁、第一侧壁与第一顶壁一体 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枢轴连接 于所述底壁。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具有高反 射率的金属层。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第一顶壁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突起。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第二侧壁邻近第一侧壁的两侧设 置有多个固定针。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第二侧壁邻近第一侧壁的两侧设 置有多个固定针。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中所述底壁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扭脚, 用以将所述框架固定于电路板上。
10. —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 框架,该框架包括--底壁,由两纵向边与两横向边界定而成; 两第一侧壁,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上表面的两纵向边 两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上表面的两横向边,其中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两第一顶壁,分别由所述第一侧壁的顶面向对面侧壁延伸,而与所述第-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共同界定出第一容纳空间;及两第二顶壁,分别由所述第二侧壁的顶面向对面侧壁延伸,而与所述第二侧壁和第一顶壁共同界定出第二容纳空间背光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及液晶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背光模块包括 导光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至少一个光源,设置于由所述第一顶壁、第一侧壁以及底壁所共同形成的 导槽内;及光学膜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框架由金属制成。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底壁、第一侧壁与第-顶壁-体形成。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 枢轴连接于所述底壁。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以电镀一 层铬的方式亮面处理。
16.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顶壁的上表面设置 有多个突起。
17.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二侧壁邻近第一侧壁 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固定针,用以固定所述液晶面板。
18.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设置有多个开槽的电路板 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底壁下表面的扭脚,所述扭脚穿过所述开槽将所述框架固 定于所述电路板上。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多个静电 排除接点,所述扭脚与所述静电排除接点接触。
20.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形成有 沿着两相对侧边缘的凹部,所述第一顶壁贴附于所述凹部上。
全文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框架,该框架具有一底壁、一对相对设置于底壁上表面的侧壁,以及另一对相对设置于底壁上表面的侧壁,其中一对侧壁的高度大于另一对侧壁的高度,两对侧壁与底壁共同界定出容纳空间。两对侧壁的顶面分别设置有向对面侧壁延伸的顶壁。液晶显示器则包括导光板、光源、光学膜片和液晶面板,设置于上述框架中。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01109862SQ200610103250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0日
发明者吴佳晃, 赖世荣 申请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