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72202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厚液晶腔(thickCdl)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及利用一可调整周期或调谐的第二种直流或交流电源加入公共电极以最佳化显示面板图像显示品质的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二
背景技术
:液晶是广泛使用于显示产品的材料,液晶通过电压加在两面电极而形成一光通开-关作用。通常,现有液晶层在二个电极之间的厚度是非常稀薄的,举例而言,在TFT-LCD型态的液晶显示面板,厚度在6到8微米(iim);TN或STN型态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层与间隙则是在10微米以;LCOS微型显示器(microdisplay)的液晶层平均厚度在3到5微米左右。现有的较薄厚度的液晶面板驱动特性归纳如下1、首先最基本的需求是需要较高的透射率,适当的液晶腔厚度和双折射率(相位迟延作用-d[」N),而使LCD面板装置能够获得最大光使用率,较薄的液晶层可产生较高的光使用率。2、液晶分子由上升至下降的周期时间需要较短的反应时间,薄的液晶腔间隙,相对可以用低压驱动液晶。因低电压驱动、相对的有寤低电力消耗,并且容易设汁的电子控制电路。3、容易组装,薄的晶胞间隙,通常使用间隙粒来维持晶胞间隙均匀。晶胞间隙广泛被液晶显示产业所釆用。较小的间隔粒,容易在制程中获取及掌握。但是,在某些应用领域中,厚度较厚的液晶层是必需要的,但往往遭遇到驱动的问题。在一个向列的(nematic)液晶装置中,液晶装置的上升时间Tnse和衰退时间Td^y相对于液晶腔间隙d,旋转的粘度口,弹性系数K,临界电压Vth,偏压电压Vb和总施加电压v间的关系式列举如下(V/Vth)1-Ii(Vh/Vth厂i!但如果液晶腔间隙(gap)增加到30um,50um,lOOum(微米),或者更高时,反应时间将变得非常慢,甚至于无法切换所有液晶腔。如图l及图2所示,为现有的液晶面板的典型驱动方式,其中,显示在液晶面板1的公共电极2通过一驱动电路3输入一公共电压Vcom,该公共电压Vcom的波形如图2所示,显示公共电压Vcom是固定的,配合液晶分子特性,周期点正常是在5V或3.3V。如图2所示的现有公共电压,VcomCommon电极的驱动方式(VcomACModulation):当Common电极电压是固定不变时,显示电极的最高电压需要到达Common电极电压的两倍以上。若Common电极电压固定于5伏特的话,则SourceDriver所能提供的工作电压范围就要到10伏特以上。但是,如果Common电极的电压是变动的话,假使Common电极电压最大为5伏特,则SourceDriver的最大工作电压也只要为5伏特就可以了。越高电压的工作范围,电路的复杂程度相对会提高,Power也会因此而加高。由于液晶腔间隙d厚度在上列公式中是乘以平方倍作用,使反应时间变非常慢。常见解决反应时间问题的方法是减少液晶材料旋转的粘度],减少液晶腔间隙d厚度,更高的施加电压。但它将会有较差的透射率、低对比量及散色缺点与副作用,乃至于更多的厚度较厚的液晶装置应用场合中,将带来更多负面效应而无法因应产品生产需求。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为另一种双功率电流(DoubleDutyCurrent,DDC)驱动方法波形图,该驱动信号波形是由基本的交流驱动波形Al和较小固定工作周期的交流脉冲A2加以组合而成,可以减少液晶材料的切换时间,但此种显示数据信道驱动方法是有别于现有过度驱动或前置驱动方式,此种现有驱动方法,由于是采用固定工作周期的交流脉冲A2讯号与基本的交流:驱动波形Al,使此种驱动方法需要重复描绘信号电压和修正信号波形A3(如图4所示)经由其它的集成电路IC来实施完成,且该公共电压Vcom波形会有飘移(shift)现象,负面作用为颜色飘移、非线性灰阶、色彩偏差、闪烁和其它较差画面品质问题。除此之外,在相关的在先专利文献方面,例如美国发明专利第5,764,324号,其方法为配置其它物质与材料使工作函数介于铝金属层和电极接近平稳因而避免闪烁,如一层或更多层的透明导电性材料和电介质材料,被配置在铝反射层和反向电极(opposingelectrode)之间。反射金属层和反向电极材料用来选择此反射金属和反向电极接近平稳的工作函数。但是,该美国发明专利前案中反射金属层材料必需精选反射性尽可能较高的材料(铝银合金),银具有比ITO(IndiumTinOxide)材料工作函数范闱(4。7eV)较宽广的工作函数范围(4.36eV至4,74.eV),但无论如何,银是相对地不稳定的,并且很难处理,因此,铝是最佳使用于反射金属层的材料,而铝的工作函数范围(4.06eV至4.41ev)无法匹配如ITO材料(4.7eV)的工作函数范围。三、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可以应用在厚液晶腔间隙显示面板驱动,其具有较现有驱动方式的反应时间快两倍的功效。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其不必改变驱动信号波形,也不需重复描绘驱动信号电压和修正信号波形。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种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使厚液晶腔间隙的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上的公共电压波形飘移易于补偿,可以确保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其步骤包括(a)在液晶显示面板公共电极端输入第一种基本驱动讯号,即在一厚液晶腔间隙液晶显示面板公共电极输入一第一种基本驱动讯号;(b)在液晶显示面板公共电极端输入一可调整周期或调谐的第二种电源,即在步骤(a)的公共电极上输入一第二种电源,该第二种电源20为可调整周期或调谐电源;(c)资料信号由TFT型态资料驱动器通过,步骤(a)的厚液晶腔间隙液晶显示面板的资料信号经由一TFT型态资料驱动器通过。前述的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第二种电源为可调整周期或调谐的交流电源。前述的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歩骤(b)中的第二种电源为可调整周期或调谐的直流电源。本发明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其是通过--"可调整周期或调谐的第二种直流或交流电源加入液晶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驱动,以降低公共电压飘移因素至最小,不需变换信号且资料信号由TFT型态资料驱动器通过,使液晶显示面板中介于铝金属层和电极间的工作函数接近平稳,避免闪烁等图像品质问题,达到本发明使厚液晶腔间隙液晶显示板具有较快的反应时间及不必要改变驱动信号波形而将图像显示品质最佳化的功效。四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液晶显示面板驱动讯号波形图。图3为现有显示数据信道驱动方法驱动信号波形图。图4为现有显示数据信道驱动方法重复描绘信号电压和修正信号波形图。图5为本发明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流程图。图6为图5所示驱动信号波形图。图7为本发明方法另一实施例图。图8为本发明方法与现有驱动方法反应时间曲线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l液晶面板、2公共电极、3驱动电路、U:升时间、Td,衰退时间、Vcom公共电压、Al交流驱动波形、A2交流脉冲、A3修正信号波形、Bl第一曲线、B2第二曲线、IO第一种基本驱动讯号、20第二种电源、10,第一种基本驱动讯号、20,第二种电源、Vcom,公共电压、100在液晶显示面板公共电极端输入第一种基本驱动讯号、iio在液晶显示面板公共电极端输入一可调整周期或调谐的第二种电源、120资料信号由TFT型态资料驱动器通过。五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5、图6所示,本发明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包括步骤100-120,其中(100)在液晶显示面板公共电极端输入第一种基本驱动讯号,即在一厚液晶腔间隙液晶显示面板之公共电极输入一第一种基本驱动讯号10,该第一种基本驱动讯号10的波形如图6所示,讯号输入方法如图1所示;(110)在液晶显示面板公共电极端输入一可调整周期或调谐的第二种电源,即在步骤100的公共电极上输入一第二种电源20(如图6所示),该第—:种电源20为可调整周期或调谐的直流或交流电源。(120)资料信号由TFT型态资料驱动器通过,步骤100的厚液晶腔间隙液晶显示面板的资料信号经由--TFT型态资料驱动器通过,即如同显示数据信道(DDC)驱动方法。参阅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显示应用于一液晶在硅芯片(LCOS,LiquidCrystalonSilicon)型态的厚液晶腔间隙液晶显示面板的状态,该LCoS由二个基本组件组装而成,一者为玻璃,另一者为晶圆,工作方式不同于闪烁方式,如果第一种基本驱动信号10'的驱动频率是60赫兹(Hz)则闪烁频率为30赫兹,本发明方法,即是将该第二种电源20'调整工作周期以降低由硅背光板工作函数的公共电压Vcom飘移(位移)范围,大约在千毫伏(mv)范围内,即本发明的方法应用于此液晶在硅芯片型态的厚液晶腔间隙液晶显示面板驱动,可以不改变驱动信号波形,避免不必要误差性能产生。参阅图8所示,为本发明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中的实际数据曲线比较图,其中,图8中显示描绘仿真反应时间对透射率在550毫微米的同性质液晶芯片驱动的反应时间数据曲线图形,临界电压值约为5Vmis(均方根值),液晶腔间隙大约为L25.um,垂直轴为透射率,水平轴为反应时间,图中圆点状部分的第一曲线Bl代表本发明方法的驱动功能,三角部分的第二曲线B2是描绘以现有驱动方法驱动,其相关上升时间Tnse及衰退时间Td^v主要比较数据如下表所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由图8及上表比较可以看出,第一曲线B1的反应时间比第二曲线B2的反应时间快2倍,换言之,本发明的方法是比现有驱动方法的速度快2倍。上述图5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其中所揭示的说明及图式,是为便于阐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手段,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其步骤包括(a)在液晶显示面板公共电极端输入第一种基本驱动讯号,即在一厚液晶腔间隙液晶显示面板公共电极输入一第一种基本驱动讯号;(b)在液晶显示面板公共电极端输入一可调整周期或调谐的第二种电源,即在步骤(a)的公共电极上输入一第二种电源,该第二种电源20为可调整周期或调谐电源;(c)资料信号由TFT型态资料驱动器通过,步骤(a)的厚液晶腔间隙液晶显示面板的资料信号经由一TFT型态资料驱动器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第二种电源为可调整周期或调谐的交流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第二种电源为可调整周期或调谐的直流电源。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厚液晶腔间隙液晶面板的最佳化驱动方法,包括(a)在液晶显示面板公共电极端输入第一种基本驱动讯号,即在一厚液晶腔间隙液晶显示面板公共电极输入一第一种基本驱动讯号;(b)在液晶显示面板公共电极端输入一可调整周期或调谐的第二种电源,即在步骤(a)的公共电极上输入一第二种电源,该第二种电源20为可调整周期或调谐电源;(c)资料信号由TFT型态资料驱动器通过,步骤(a)的厚液晶腔间隙液晶显示面板的资料信号经由一TFT型态资料驱动器通过;具有较现有驱动方式的反应时间快两倍的功效,不必改变驱动信号波形,也不需重复描绘驱动信号电压和修正信号波形,确保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文档编号G02F1/13GK101211038SQ20061017049公开日2008年7月2日申请日期2006年12月31日优先权日2006年12月31日发明者廖正兴申请人:曾令远;草田敦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