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和显影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76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设备和显影剂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被配置成在图像形成部上以图像样式排列显影剂的细微颗粒而用显影剂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框架中可拆卸地设置的(或者附接的)显影剂盒(或者显影剂供给盒),该显影剂盒被配置成容纳显影剂并且能够向图像形成部提供显影剂,主体框架中在图像形成部中显影剂的细微颗粒被以图像样式排列。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设备广为人知,该设备被配置成使用由细微颗粒组成的具有充电特征的显影剂形成图像。该图像形成设备被配置成通过使显影剂带电并且将带电的显影剂由静电作用按照图像样式排列从而在特定的记录介质上用显影剂形成图像。
图像形成设备中容纳显影装置。在用作显影装置盒的箱体中形成显影剂容纳室。在显影剂容纳室中容纳具有正充电特性的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
在所述箱体中设置与显影剂容纳室连通的显影室。在显影室中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显影辊被配置成能够在其圆周表面携带显影剂。此外,层厚控制刮片被附接在所述箱体上。层厚控制刮片由具有弹力的薄板状构件构成并且能够控制显影辊上携带的显影剂的数量使其达到预定的数量。
在这种图像形成设备中,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例如显影剂从显影装置中泄漏(尤其是从显影辊的两端部分泄漏),这样,正在形成的图像被打乱。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显影装置中设置侧面密封构件。侧面密封构件用双面带附贴在所述箱体的两端部分上。
作为这种类型的一种常规技术,认知一种在第2001-134080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中披露的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在该专利申请中披露的侧面密封构件包括海绵层和毛毡构件。
海绵层由具有预定厚度的、足够弹性的、在压缩时很少持久变形的聚氨酯海绵构成。毛毡构件是构成侧面密封构件的顶层的构件。毛毡构件和海绵层粘结在一起。毛毡构件通过海绵层以预定的压力压靠显影辊。
在具有上述配置的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中,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显影辊旋转的同时毛毡构件在显影辊的两端部分的圆周表面上摩擦滑动。在这种情形下,圆周表面和毛毡构件之间的滑动部抑制显影剂向显影装置外部泄漏。
然而,在上面提及的第2001-134080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中描述的常规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中,存在着在图像形成操作重复进行期间显影剂进入(侵入)滑动部中的可能。如果在这种情形下长时间连续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滑动部的温度可能会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而升高,这样,进入到滑动部中的显影剂可能被熔化。
由于摩擦热引起的滑动部的高温使之熔化的显影剂可能会凝固并且结块(粘)到毛毡构件上。这可能会引起显影辊的两端部分的圆周表面和毛毡构件之间的滑动部中的紧密接触条件退化。该紧密接触条件的退化可能会引起显影剂从滑动部泄漏。也即,显影剂可能会从显影装置中的显影辊的两端部分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现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中显影剂的泄漏被尽可能抑制。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被配置成能够向图像形成设备中的预定的图像形成部提供显影剂并且能够尽可能抑制显影剂泄漏。
(1)应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被配置成在图像形成部中按照图像样式排列显影剂的细微颗粒以在记录介质上用显影剂形成图像。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体框架,显影剂供给部和记录介质传送机构。
记录介质传送机构被配置成沿预定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与此同时将显影剂吸附到记录介质上。显影剂供给部容纳在主体框架内。显影剂供给部被配置成能够容纳显影剂并且向图像形成部提供所容纳的显影剂。
具体地,显影剂供给部包括显影剂携带构件,显影剂容纳部和密封构件。显影剂携带构件形成为具有基本圆柱形的形状,圆柱的中心轴垂至于通过记录介质传送机构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显影剂容纳部被配置成能够容纳显影剂携带构件和显影剂。在显影剂容纳部设置开口部,该开口部使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的一部分能够沿显影剂携带构件的中心轴方向从中暴露。密封构件被设置成插在显影剂携带构件的中心轴方向的端部与显影剂容纳部之间。密封构件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即密封构件在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上滑动,由此可以抑制显影剂从(或通过)开口部泄漏到显影剂容纳部外面。
(1-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显影剂供给部进一步包括散热构件。这里,散热构件由具有良好热传导性的构件构成。此外,散热构件被设置成从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和密封构件的滑动部向外延伸。散热构件被配置成能够释放在滑动部的密封构件处产生的摩擦热。
在本发明的这样配置成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在滑动部的密封构件上摩擦滑动。摩擦滑动在滑动部上产生摩擦热。同时,如上文所述,散热构件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并且被设置成从滑动部向外延伸。相应地,在滑动部上产生的摩擦热通过散热构件释放到滑动部外面。
根据这种配置,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滑动部的温度升高被抑制。因此,可以抑制进入(侵入)滑动部中的显影剂熔化并且结块(粘)到密封构件上。相应地,可以抑制滑动部中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和密封构件之间紧密接触条件退化。结果,可以尽可能抑制滑动部处显影剂泄漏。
(1-2)显影剂供给部可以按照下面的描述配置。显影剂供给部进一步包括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该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包括控制构件主体部和显影剂携带量控制部。用作散热构件的控制构件主体部由金属板构成。显影剂携带量控制部设置在控制构件主体部的尖端部上。显影剂携带量控制部被配置成能够通过与圆周表面接触而调整(或控制)显影剂在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上的携带量。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以密封构件与控制构件主体部接触的方式被固定到显影剂容纳部上。
在具有上述配置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图像形成操作期间,设置在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的控制构件主体部的尖端部上的显影剂携带量控制部与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接触。相应地,所述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的携带量得到调整。此外,控制构件主体部与密封构件接触。相应地,滑动部产生的摩擦热通过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的控制构件主体部释放到外面。
根据这种图像形成设备,用极简单的设备配置实现抑制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滑动部的温度升高。相应地,可以用这种极简单的设备配置有效抑制滑动部处显影剂泄漏。
(1-3)显影剂供给部可以按照下面的描述配置。密封构件包括滑动构件和密封主体。滑动构件是具有低摩擦系数表面的片状构件。滑动构件被设置成在显影剂携带构件的端部与所述圆周表面接触。密封主体被附贴到滑动构件和显影剂容纳部上。密封主体由具有弹性的可发泡的合成树脂构成,从而能够将滑动构件偏向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以控制构件主体部与滑动构件接触这样的方式放置(或设置)。
在具有上述配置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滑动构件通过密封主体有弹性地偏向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相应地,在滑动部,该圆周表面与滑动构件紧密接触。同时,如上文所述,滑动部的摩擦热可以通过散热构件释放到外面。因此,可以抑制由于摩擦热导致滑动构件温度升高引起显影剂熔化以及熔化的显影剂在密封构件上结块。
根据这种配置,可以在滑动部处的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和密封构件件之间保持非常好的紧密接触。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抑制滑动部处显影剂泄漏。
(1-4)显影剂供给部可以进一步包括插在控制构件主体部和显影剂携带构件之间的辅助密封构件。
在具有上述配置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辅助密封构件被设置在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中的控制构件主体部和显影剂携带构件之间的间隙中。因此,通过这种配置,可以尽可能抑制显影剂从间隙中泄漏。
(1-5)显影剂供给部可以按照下面的描述配置。密封构件包括滑动构件,用于散热的金属片和密封主体。滑动构件是具有低摩擦系数表面的片状构件。滑动构件被放置(或被设置)在显影剂携带构件的端部与所述圆周表面接触。用作散热构件的金属片由金属板构成并被设置为附贴到滑动构件上。密封主体被附接到金属板和显影剂容纳部上。密封主体由具有弹性的可发泡的合成树脂构成,从而能够将滑动构件偏向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
在具有上述配置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在滑动构件上摩擦滑动。摩擦滑动在滑动构件上产生摩擦热。同时,如上文所述,滑动构件被设置为附贴到金属片上。相应地,滑动构件上产生的摩擦热通过金属片从滑动构件和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的滑动部释放到外面。此外,滑动构件被密封主体有弹性地偏向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相应地,滑动构件与所述圆周表面非常好地紧密接触。
通过这种配置,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滑动构件的温度升高被抑制。相应地,可以抑制进入(侵入)滑动构件和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中的显影剂熔化以及结块(粘)到密封构件上。因此,可以抑制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和密封构件之间的紧密接触条件退化。此外,密封主体有弹性地使滑动构件偏向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由此提高所述圆周表面和滑动构件之间的紧密接触条件。相应地,可以尽可能抑制显影剂从滑动构件和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中泄漏。
(1-6)密封构件可以被配置成这种形式,即金属片向开口部外面的显影剂容纳部外的空间暴露。
在具有上述配置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图像形成操作期间在滑动构件上产生的摩擦热被传递到金属片。传递到金属片的热量可以从暴露到显影剂容纳部外的空间的用于散热的金属片中的位置向同一空间释放。也即,金属片可以通过向所述空间放热而被冷却。
根据这种配置,通过极简单的设备配置有效抑制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滑动构件温度升高。因此,可以用极简单的设备配置有效抑制显影剂从滑动构件和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中泄漏。
(2)本发明的显影剂盒被配置成可移动地(或可拆卸地)附接到主体框架上。该显影剂盒被配置成容纳显影剂并且能够将显影剂提供到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框架中的图像形成部,在图像形成部显影剂被按照图像样式排列。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显影剂盒包括显影剂携带构件,显影剂容纳部,密封构件和散热构件。
根据这种配置,可以很好地抑制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显影剂从显影剂盒泄漏。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它的目标、特征和优点将从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显而易见。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施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截面侧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显影剂盒的从该显影剂盒的后侧观看的外观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显影剂盒的从斜下方(从显影辊暴露开口的一侧)观看的外观图;图4是沿图3中的线A-A得到的截面图;图5是图3中所示的显影剂盒箱体的在显影辊和侧面保护构件被拆卸的状态下的外观图;图6是说明图4中所示的显影剂盒的修改例的结构的截面图;图7是图6中所示的修改后的显影剂盒的重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申请人相信在提交本专利申请书时该实施例是最好的实施例)。
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总体构造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施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100的截面侧视图。在下面的描述中,图1中的右侧被称为彩色激光打印机100的“前侧”。图1中的左侧被称为彩色激光打印机100的“后侧”。图1中的垂直方向被称为彩色激光打印机100的“高度方向”。图1中的水平方向被称为彩色激光打印机100的“前后方向”。此外,垂至于画图1的纸张的方向被称为“宽度方向”。
本实施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100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即可以在用作片状记录介质的纸张P上形成多色图像,同时沿着预定的纸张路径PP传送纸张P,如下文所述。
彩色激光打印机100包括4个图像形成单元101。也即,在构成彩色激光打印机100的主体框架的主体机箱110中容纳黄色图像形成单元101Y,品红色图像形成单元101M,青绿色图像形成单元101C,和黑色图像形成单元101K。黄色图像形成单元101Y,品红色图像形成单元101M,青绿色图像形成单元101C和黑色图像形成单元101K以这样的顺序沿前后方向从前侧到后侧排列。
主体机箱110包括上盖111和前盖112。
收集盘(或者出纸盘)111b形成于上盖111的上表面111a上的后侧部分。收集盘111b由从前侧到后侧倾斜向下延伸的斜面形成。出纸口111C形成于收集盘111b的低端部分(后侧末端部)的上方。也即,收集盘111b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即从出纸口111c发出的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纸张P在收集盘111b上堆放(或保持)。
前盖112被配置成沿着前后方向绕其下部翻转(或转动),由此可以打开或者关闭主体机箱110的前侧。前盖112以这样一种方式配置,即当黄色图像形成单元101Y,品红色图像形成单元101M,青绿色图像形成单元101C和黑色图像形成单元101K被安放(安装)到主体机箱110或者从主体机箱110中移走时,前盖112沿着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允许主体机箱110的前侧被打开。
进纸盒在主体机箱110的底部可分离地设置进纸盒(或进纸单元)120。进纸盒120被配置成能够以层叠方式堆积纸张P。
进纸盒120包括盒匣121。盒匣121是构成进纸盒120的盒体的盒状构件,并且被配置成其上部向上敞开。在盒匣121内部设置压纸板,纸张就放置在压纸板上面。压纸板122被配置成能够绕作为后侧末端部的压纸板后端部122a枢轴转动,与此同时,作为前侧末端部的压纸板前端部122b作为自由端沿着高度方向移动。压纸板偏置弹簧123设置在压纸板前端部122b下面从而能够使压纸板前端部122b向上偏置。
分离垫124设置于邻近盒匣121的前侧末端部并且是纸传送方向上压纸板前端部122b的下游的位置。分离垫124的上表面是由诸如橡胶的摩擦系数比纸的摩擦系数大的材料构成。分离垫124通过未图示的弹簧从分离垫124的下面往上偏置。
夹纸辊125设置于盒匣121前侧的上端部,处在纸传送方向上分离垫124的下游。夹纸辊125由盒匣121可转动地支撑。
显影剂盒的总体构造用作本发明的显影剂供给部的多个显影剂盒130(黄色显影剂盒130Y,品红色显影剂盒130M,青绿色显影剂盒130C和黑色显影剂盒130K)被设置于主体机箱110内进纸盒120的上方。显影剂盒130组成前述的图像形成单元101。
黄色显影剂盒130Y,品红色显影剂盒130M,青绿色显影剂盒130C和黑色显影剂盒130K按照这样的顺序从彩色激光打印机100的前侧到后侧设置。黄色显影剂盒130Y、品红色显影剂盒130M、青绿色显影剂盒130C和黑色显影剂盒130K中各自容纳由黄色、品红色、青绿色和黑色细微颗粒组成的色粉(显影剂)。
参考图1中所示的黄色显影剂盒130Y内部,构成显影剂盒130的盒体的显影剂盒盒体131是由合成树脂板构成的盒状构件。构成本发明的显影剂容纳部的显影剂盒盒体131被配置成容纳色粉。具体地,显影剂盒盒体131包括色粉容器131a和辊支撑部131b。
上文提及的色粉被容纳于色粉容器131a内的空间中。辊支撑部131b以与色粉容器131a连通的方式设置。辊支撑部131b被配置成容纳显影辊132和供给辊133,该两种辊将在后面叙述。
作为本发明的开口部的显影辊暴露开口131c形成于辊支撑部131b的末端部,该末端部处于辊支撑部131b靠近色粉容器131a的一侧的相对侧。显影辊暴露开口131c设置成沿着宽度方向在显影剂盒盒体131的基本整个区域上延伸。
上文提及的构成本发明的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显影辊132由辊支撑部131b可转动地支撑。显影辊132是基本圆柱形状的构件,其中心轴与宽度方向平行并与纸张传送方向垂直。具体地,显影辊132由金属旋转中心轴和在旋转中心轴周围(或包围旋转中心轴)形成的半导电合成橡胶层构成。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显影剂盒130的从显影剂盒130的后侧观看的外观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显影剂盒130的从斜向下侧(从显影辊暴露开口131c一侧)观看的外观图。
参考图2和3,显影辊132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即其圆周表面沿着中心轴方向也即宽度方向朝向显影辊暴露开口131c的外面暴露。在本实施例中,显影辊132在宽度方向上的整个圆周表面从(或通过)显影辊暴露开口131c暴露到外面。此外,显影辊132在旋转方向上(圆柱形状中的圆周方向)基本一半的圆周表面从(或通过)显影辊暴露开口131c暴露到外面。
回到参考图1,上文提及的供给辊133由辊支撑部131b可转动地支撑。供给辊133由金属旋转中心轴和在旋转中心轴周围(或者包围旋转中心轴)形成的海绵层构成。供给辊133与显影辊132平行设置,以预定的压力参照显影辊132在显影剂盒盒体131内部的位置(在比显影辊132更靠近色粉容器131a的一侧)与显影辊132接触。
显影辊132和供给辊133被配置成通过沿着图1中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旋转从而使两者的接触部分的色粉带电并且能够在显影辊132的圆周表面携带带电的色粉。
用作本发明的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的色粉层厚控制刮片134被固定到辊支撑部131b上。色粉层厚控制刮片134包括构成本发明的控制构件主体部和散热构件的刮片主体部134a,和构成本发明的显影剂携带量控制部的橡胶尖端134b(见图1中品红色显影剂盒130M的内部)。
刮片主体部134a由具有良好热传导性的薄金属板构成。刮片主体部134a形成在上文提及的在宽度方向具有纵向的长方形形状。橡胶尖端134b由薄的长条状的(或长鳞片状的)合成橡胶制成的板构成,在上文提及的宽度方向具有纵向。橡胶尖端134b被固定在刮片主体部134a的尖端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如后文所述,橡胶尖端134b的宽度(纵向上的尺寸)被设计为比刮片主体部134a的宽度稍窄(或稍短)。也即,色粉层厚控制刮片134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即在橡胶尖端134b被固定在刮片主体部134a的尖端上的状态下在刮片主体部134a的尖端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形成不设置橡胶尖端134b的部分。
色粉层厚控制刮片134被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在辊支撑部131b上,即显影辊132的圆周表面的邻近显影辊132和供给辊133的接触部并且位于显影辊132的旋转方向上该接触部的下游的一部分能够通过刮片主体部134a的弯曲以预定的压力与橡胶尖端134b弹性接触。色粉层厚控制刮片134被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即橡胶尖端134b和沿着图1中的箭头所示方向旋转的显影辊132的圆周表面在反向上彼此接触从而控制(或者调整)圆周表面上携带的色粉量或者色粉的电荷量。
回到参考图2和3,一对侧面保护构件135被安装到显影剂盒盒体131上。侧面保护构件135被设置成在显影辊暴露开口131c的宽度方向上与显影剂盒盒体131的两个端部相对应。侧面保护构件135以这样的方式配置,也即,即使色粉从显影剂盒盒体13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和显影辊132之间的间隙中泄漏,它们也可以接纳泄漏的色粉。
抑制色粉从显影辊132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和显影辊暴露开口131c之间的间隙中泄漏的结构将在后面详细描述。这些结构构成显影剂盒130(尤其是显影剂盒盒体131)的重要部分。
鼓单元回到参考图1,组成上文提及的图像形成单元101的4个鼓单元140沿着前后方向以每个鼓单元140与每个显影剂盒130中的显影辊132相对的方式设置。每个鼓单元140包括鼓单元容器141,光导鼓142和栅控式电晕型充电器143。
鼓单元容器141是由合成树脂板构成的框状构件。鼓单元容器141被配置成能够可移动地保持上面提及的显影剂盒130。
光导鼓142由鼓单元容器141可转动地支撑。光导鼓以能够在其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方式配置。光导鼓142被放置成在图像形成部D与显影剂盒130中的显影辊132相对。
栅控式电晕型充电器143被固定到鼓单元容器141上。栅控式电晕型充电器143被设置成与光导鼓142的一部分圆周表面相对,光导鼓142的该部分圆周表面处于光导鼓142的旋转方向(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上显影辊132与光导鼓142相对的位置的上游。栅控式电晕型充电器143被配置成能够均一地(或者平均地)使光电鼓142的表面带电。扫描单元扫描单元150被配置成能够在被栅控式电晕型充电器143均一地充电的光导鼓142的圆周表面的宽度方向上扫描在未图示的激光发射部根据图像数据生成/调制的激光束(图1中由点划线表示)。也即,扫描单元150被配置成能够在光导鼓142的圆周表面上通过扫描激光束形成静电潜像。
进纸部进纸部160被设置在主体机箱110中。进纸部160被配置成能够向显影剂盒130和鼓单元140馈送纸张P。进纸部160包括捡拾辊161,进纸辊162,套准驱动辊163,套准从动辊164和纸张引导165。
捡拾辊161在主体机箱110中被可旋转地支撑。捡拾辊161被配置成通过主体机箱110中设置的未图示的驱动力传送机构沿着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旋转。此外,捡拾辊161被设置成当形成图像时以预定的压力与通过进纸板122中的压纸板前端部122b和压纸板偏置弹簧123向上偏置的纸张P接触。此外,拾捡辊161被设置成与分离垫124相对。
进纸辊162被设置于纸张沿着纸张路径PP从拾捡辊161被传送往的位置。进纸辊162被设置成与夹纸辊125相对。进纸辊162在主体机箱110中被可旋转地支撑。此外,进纸辊162被配置成通过主体机箱110中设置的驱动力传递机构沿着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转动。
套准驱动辊163被设置于进纸辊162上方纸张沿着纸张路径PP被传送往的位置。套准驱动辊163在主体机箱110中被可旋转地支撑。套准驱动辊163被配置成通过主体机箱110中设置的驱动力传递机构沿着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转动。
套准从动辊164被设置于夹纸辊125上方纸张沿着纸张路径PP被传送往的位置。套准从动辊164被设置成与套准驱动辊163相对。套准从动辊164由前盖112可旋转地支撑。
转印部在主体机箱110中,用作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传送机构的转印部170被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01的下方。转印部170包括纸张传送带171,转印框架172,带驱动辊173,带支撑辊174和带清洁器176。
进纸传送带171由通过将诸如碳等的导电颗粒分散到由聚碳酸酯、聚酰亚胺等制成的树脂中形成的导电塑料制成的薄膜构成。纸张传送带171被形成为环形带。
转印框架172是由合成树脂板构成的框架状构件。带驱动辊173在转印框架172的后侧末端部处被可旋转地支撑。带驱动辊173被设置于比与多个显影剂盒130中位于最后侧的黑色显影剂盒130K相对的光电鼓142更靠后侧处。带驱动辊173被配置成通过主体机箱110中设置的驱动力传递机构沿着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旋转。
带支撑辊174在转印框架172的前表面侧的末端部处被可旋转地支撑。带支撑辊174被设置于比与多个显影剂盒130中位于最前表面侧的黄色显影剂盒130Y相对的光电鼓142更靠前侧处。
上文提及的被支撑的纸张传送带171以预定的张力在带支撑辊174和带驱动辊173之间张紧。也就是说,纸张传送带171以这样的方式张紧,即作为其外表面的纸张传送表面与多个鼓单元140中的光电鼓142相对。带支撑辊174被转印框架172支撑,使其能够与纸张传送带171的回转运动一起转动,所述纸张传送带171的回转运动由带驱动辊173在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的旋转引起。
转印辊175由转印框架172可转动地支撑。转印辊175被设置成与多个光导鼓142中的每一个相对而将纸张传送带171夹在两者之间。此外,高压电源的输出终端被电连接到转印辊175上。也即,转印辊175被配置成能够将用来将光导鼓142的圆周表面上的色粉转印到纸张传送带171上的纸张P上的转印偏置电压施加到转印辊175与光导鼓142相对的转印位置T。
带清洁器176被设置在纸张传送带171的在每个转印辊175下张紧的一部分的下方。带清洁器176被配置成能够清洁经过图像形成部D的纸张传送带171的纸张传送表面在宽度方向上的整个部分。
定影部定影部180被设置于主体机箱110的内部并且是纸张传送方向上的转印部170的下游处。定影部180被配置成能够将纸张P上用色粉形成的图像固定到纸张P上。定影部180包括加热辊181和压力辊182。
加热辊181包括由表面脱落的金属制成的薄壁圆柱构件构成的辊主体,和辊主体中容纳的卤灯。加热辊181被配置成通过主体机箱110中设置的驱动力传递机构沿着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旋转。作为由硅橡胶制成的辊体的压力辊182被设置成以预定压力压靠加热辊181。压力辊182被配置成在纸张P被夹在压力辊182和加热辊181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加热辊181的旋转被驱动旋转,从而能够将由色粉形成的图像固定到纸张P上并且向出纸口111c传送纸张P。
出纸部出纸部190被设置于主体机箱110中的最后侧并且在定影部180的上方。出纸部190被配置成能够将经过定影部180的纸张P排出到主体机箱110的外面。
出纸部190包括已定影纸张传送辊191,夹纸辊192,出纸辊193和出纸跟随辊194。
已定影纸张传送辊191和夹纸辊192被设置于由加热辊181和压力辊182将纸张P传送往的位置处。已定影纸张传送辊191被可旋转地支撑从而能够沿着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旋转。夹纸辊192被设置成与已定影纸张传送辊191相对。夹纸辊192被以这样的方式支撑,即它可以自由旋转而跟随已定影纸张传送辊191的沿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的旋转。已定影纸张传送辊191和夹纸辊192被配置成能够通过已定影纸张传送辊191沿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的旋转向出纸口111c传送已定影纸张P。
出纸辊193和出纸跟随辊194被设置于出纸口111c的邻近处从而面向出纸口111c。出纸辊193被可旋转地支撑从而能够沿着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旋转。出纸跟随辊194被设置成与出纸辊193相对。出纸跟随辊194被可旋转地支撑从而跟随出纸辊193沿着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的旋转而旋转。出纸辊193和出纸跟随辊194被配置成能够通过出纸辊193在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上的旋转将已定影纸张P从出纸口111c排出到主体机箱110的外部。
整个彩色激光打印机的结构的概述如上文所述,本实施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100被配置成通过扫描单元150在光导鼓142的圆周表面上扫描基于图像数据生成/调制的激光束,并且由此能够在该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此外,彩色激光打印机100被配置成向在图像形成部D光导鼓142的圆周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提供由显影剂盒130使之带电的色粉,由此能够将色粉吸附到带有与静电潜像相对应的图形的光导鼓142的圆周表面上。也即,彩色激光打印机100被配置成能够在图像形成部D将色粉以图像样式排列。
此外,彩色激光打印机100被配置成将吸附在光导鼓142的圆周表面上的色粉转印到纸张P上,同时通过转印部170沿着纸张路径PP传送纸张P,由此能够将色粉以图像样式排列在纸张P上。此外,彩色激光打印机100被配置成通过用定影部180加热/加压纸张P而固定吸附在纸张P上的色粉,从而能够在纸张P上形成由色粉形成的图像。显影剂盒的重要部分的详细构造图4是图3中沿线A-A方向得到的截面图(应该注意到,图4中也显示了包括刮片主体部134a的尖端部分的放大图(圆圈中的部分))。图5是图3中所示的显影剂盒盒体131在显影辊132和侧面保护构件135被移走的状态下的外观图。
参考图4和5,下面将解释用于抑制色粉从显影辊132的宽度方向上的末端部和显影辊暴露开口131c之间的间隙中泄漏的详细构造。
一对侧面密封构件136被设置在显影剂盒盒体131(显影辊暴露开口131c)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每个侧面密封构件136被设置成插在显影辊13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和显影剂盒盒体131(辊支撑部131b)之间。
侧面密封构件136被配置成在显影辊132的圆周表面上滑动,从而能够抑制色粉通过(或者从)显影辊暴露开口131c泄漏到显影剂盒盒体131的外面。具体地,侧面密封构件136包括构成本发明的密封主体的侧面密封主体136a和构成本发明的滑动构件的毛毡构件136b。
侧面密封主体136a由接近5mm厚度的有弹性的泡沫海绵层构成。侧面密封主体136a通过使用双面带被固定在显影剂盒盒体131中的辊支撑部131b上。
毛毡构件136b由具有低摩擦系数表面的座位状构件构成。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毛毡构件136b由厚度为大约0.5到1mm的并且处于凸起状态的氟系列合成树脂构成。毛毡构件136b被设置成覆盖与显影辊132相对的侧面密封主体136a的基本上整个表面。此外,毛毡构件136b被设置成进一步向显影辊132的旋转方向(图4中箭头所示)上侧面密封构件136a的末端部的上游位置延伸,并且回转而到达显影剂盒盒体131的后侧。
毛毡构件136b通过使用双面带被附贴并且固定到侧面密封主体136a上。也即,侧面密封主体136a和毛毡构件136b通过使用双面带彼此层叠。每个毛毡构件136b被设置成与显影辊13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末端部中的每一个处的圆周表面接触。此外,毛毡构件136b通过侧面密封主体136a被弹性偏向显影辊132的圆周表面。
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橡胶尖端134b的宽度被设计为稍许窄于刮片主体部134a的宽度(或者被设置为小于一个短长度的尺寸)。也即,在刮片主体部134a的尖端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形成不设置橡胶尖端134b的部分。用作辅助密封构件的刮片侧密封构件137被附贴并且固定到不设置橡胶尖端134b的部分中的每个部分上。
参考图4,刮片侧密封构件137被设置成插在显影辊132和刮片主体部134a之间的间隙中。刮片侧密封构件137由厚度为几毫米的泡沫海绵层构成。刮片侧密封构件137的尖端部(图4中的下端部)被设置成能够与显影辊132的圆周表面轻微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色粉层厚控制刮片134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即刮片主体部134a的与刮片侧密封构件137被附贴并且固定的表面相反的表面的处在尖端部并且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末端部的部分与毛毡构件136b接触。也即,刮片主体部134a的尖端部(图4中的下端部)被设置成在显影辊132的圆周表面和毛毡构件136b的滑动部旁边与毛毡构件136b接触。此外,刮片主体部134a被设置成从滑动部向外侧(向图4中的上侧)延伸。刮片主体部134a被配置成能够向外释放在滑动部的毛毡构件136b处产生的摩擦热。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色粉层厚控制刮片134被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到显影剂盒盒体131(辊支撑部131b)上,即侧面密封构件136通过刮片主体部134a的尖端部有弹性地接收压缩力。也即,刮片主体部134a被设置成从上方达到侧面密封主体136a和毛毡构件136b的层叠主体的末端部(显影辊132的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的末端部图4中的上端部),并且由此压制该层叠主体的末端部。
对本实施例的构造的操作的解释下面参考图1描述通过本实施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100进行的图像形成操作。
进纸操作当捡拾辊161被驱动沿着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旋转时,堆叠在盒匣121中的纸张P的尖端被送入到捡拾辊161和分离垫124之间的位置。捡拾辊161被驱动沿着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旋转,相应地,只有堆叠纸张的最上面的纸张P被送入到进纸辊162和夹纸辊125之间的位置。
被进纸辊162向纸张传送方向送入的纸张P被进一步送到套准驱动辊163和套准从动辊164之间的位置。当在上述位置进行纸张P的歪斜纠正和进纸时间调整之后,纸张P被送入黄色图像形成单元101Y和转印部170之间的转印位置T。
显影操作显影剂盒盒体131中的色粉通过供给辊133沿着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上的旋转被传向显影辊132。然后,显影剂在显影辊132接触供给辊133的位置处被摩擦带电,并且被可脱离地吸附到显影辊132的圆周表面上。显影辊132的圆周表面通过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上的旋转与色粉层厚控制刮片134的橡胶尖端134b反向邻接(或接触)。这种反向邻接(或反向接触)使色粉层厚控制刮片134将被可脱离地吸附到显影辊132的圆周表面上的色粉的层厚和电荷量分别调整到预定的层厚和预定的电荷量。此后,色粉通过显影辊132的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的旋转被提供到显影辊132与光导鼓142相对的图像形成部142。
在被栅控式电晕型充电器143均一地(或者均匀地)充电后,光导鼓142的圆周表面通过扫描单元150暴露于与图像信息相对应的激光束(或者接收激光束曝光)。相应地,与图像信息相对应的静电潜像在光导鼓142的圆周表面上形成。在图像形成部D,使上面形成静电潜像的光导鼓142的圆周表面与吸附具有预定密度和电荷量的色粉的显影辊132的圆周表面相对。相应地,光导鼓142的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由色粉显影。也即,色粉以与静电潜像对应排列的图像样式被可脱离地吸附到光导鼓142的圆周表面上。
转印操作被馈送到转印部170的纸张P通过被支撑在纸张传送带171上而从前表面侧传送到后侧(在图1中从右到左)。当纸张P被传送到光导鼓142和转印辊175之间的转印位置T时,光导鼓142的圆周表面上的色粉被转印辊175和光导鼓142之间的转印偏压转印到纸张P上。也即,色粉被以图像样式的排列吸附到纸张P的表面上。
定影/出纸操作通过转印部170其表面吸附了色粉的纸张被传送到定影部180。然后,纸张P在加热辊181和压力辊182间加热。相应地,纸张P表面上的色粉被熔化以固定到该表面上。此后,纸张P被出纸辊193向主体机箱110外部的收集盘111b排出。
通过本实施例的构造的操作/效果下面,参考图4和5描述通过本实施例的构造的操作/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图像形成操作期间,当使显影辊132旋转时,在显影辊132的圆周表面和毛毡构件136b的滑动部上产生摩擦热。该摩擦热被传递到在滑动部附近与毛毡构件136b接触的刮片主体部134a的尖端部。传递到刮片主体部134a的尖端部的热量通过作为被设置成从滑动部向外部延伸的金属板的刮片主体部134a释放到外部。也即,滑动部被由金属板构成的刮片主体部134a冷却。
根据这种配置,在图像形成期间,滑动部的温度升高被更有效地抑制。因此,可以抑制进入(或侵入)滑动部的色粉熔化,以及由此结块(或者粘)到毛毡构件136b上。因而抑制显影辊132的圆周表面和毛毡构件136b的紧密接触条件退化。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以通过非常简单的设备配置尽可能抑制滑动部处显影剂泄漏。相应地,可以尽可能抑制纸张P上形成的图像由于纸张传送带171或者其上支撑的纸张P被泄漏的色粉污染而被打乱。此外,可以尽可能抑制发生这样的问题,即泄漏的色粉侵入到位于回转的(回转前进的)纸张传送带171的运动方向上的其他颜色的显影剂盒130中,并且由此发生所形成的图像被打乱或者产生一连串色粉泄漏。
在本实施例的配置中,毛毡构件136b处产生的摩擦热通过色粉层厚控制刮片134中的被设置成到达侧面密封构件136的刮片主体部134a释放。因此,可以有效释放毛毡构件1 36b处产生的摩擦热,而不使侧面密封构件136的结构变复杂。
在本实施例的配置中,侧面密封构件136受到刮片主体部134a的尖端部压制。相应地抑制沿侧面密封构件136的宽度方向的剪切变形。因此,可以保持侧面密封构件136(毛毡构件136b)和显影辊132的圆周部分的良好的紧密接触条件。也即,可以很好地保持侧面密封构件136的密封性能。
在本实施例的配置中,用作辅助密封构件的刮片侧密封构件137被设置成插在刮片主体部134a和显影辊132之间的间隙中。相应地,可以尽可能抑制显影剂从该间隙处泄漏。
几个经修改的实施例的实例
如上文所述,应该注意到,上面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实例,在提交申请时本发明的申请人相信所述实施例是最好的实例。因此,本发明不应被限制在上述的实施例。相应地,很明显可以进行关于上述实施例的各种修改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下面描述典型的修改实施例。在下面的对修改实施例的解释中,相关于具有与上面提及的实施例的描述相同的配置和功能的构件的同样的参考符号指定同样的或者相对应的部分(构件)。
关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中的这些构件的描述只要它们不是技术上不相容就可以被结合在下文的解释中。
不言自明,本发明的修改实施例不应被限于下文的描述。此外,只要没有技术上的不相容,多个修改可以适当地进行组合。
也可以理解,本发明(尤其是操作上和/或者功能上进行过解说并且构成或者对应于本发明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各种元件或构造)不应被解释成局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和下面描述的基于该描述的修改。这种局限的解释或者局限的构造不公平地损害了申请人(在第一申请下加紧提交申请的申请人)的利益并且不公平地有利于模仿者,因此不应被允许,因为这违反了专利法保护和利用发明的目的。
(i)应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不局限于彩色激光打印机。例如,本发明可以优选应用到电子照相型的图像形成设备,诸如彩色普通纸传真机,单色激光打印机,单色普通纸传真机等。此外,本发明可以优选应用到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设备之外的使用色粉(显影剂)型的图像形成设备。
(ii)参考图1,将显影剂盒130与鼓单元140结合起来的图像形成单元101可以由主体机箱110可分离地支撑。此外,主体机箱110可以用上盖111在安装/拆除显影剂盒130或图像形成单元101时打开/关闭这样的方式配置。
(iii)替代在转印部170的纸张传送带171,可以使用色粉图像从光导鼓142转印到其上的中间转印带。在这种情形下,进纸盒120和进纸部160以纸张P被馈送到与带驱动辊173相对的位置这样的方式配置。
(iv)图6是说明图4中所示的显影剂盒130的修改例的构造的截面图。图7是图6中所示的修改后的显影剂盒130的重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参考图6和7,本修改例中的刮片主体部134a被设置于相对于侧面密封构件件136中的侧面密封主体136a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也即,在本修改例中,刮片主体部134a的尖端部不设置于从侧面密封主体136a的上侧向其施压的位置处。换句话说,在本修改例中,刮片主体部134a的尖端部不与毛毡构件136b接触。
本修改例的构造包括散热金属片136c。散热金属片136c由具有良好热传导性的铜制成的薄板构成。散热金属片136c被层叠到毛毡构件136b上。处于显影辊132的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图6和7中的上侧)的散热金属片136c和毛毡构件136b的层叠主体的末端部被附贴并且固定到刮片侧密封构件137上。
散热金属片136c和毛毡构件136b的层叠主体的处在所述旋转方向的上游一侧的另一端从侧面密封主体136a的端部向外延伸并且回转而到达显影剂盒盒体131的后侧。该散热金属片136c的端部被暴露到外部。
也即,散热金属片136c形成为比毛毡构件136b更长从而该散热金属片136c的末端部能够从毛毡构件136b向外暴露。散热金属片136c被暴露到在显影辊暴露开口131c外的显影剂盒盒体131外部的空间。
在上述的修改例的构造中,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毛毡构件136b处产生的摩擦热被传递到散热金属片136c。传递到散热金属片136c的热量向显影剂盒盒体131的后侧的暴露散热金属片136c的显影剂盒盒131外部的空间释放。也即,通过该空间散热金属片136c被冷却。
此外,在该修改例的构造中,可以优选使用商业可得的铜箔作为散热金属片136c。由铜箔构成的散热金属片136c可以非常容易被加工。而且,散热金属片136c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使用双面带,粘合剂等的附贴工艺被非常容易地层叠到毛毡构件136b上。
此外,在本修改例的构造中,仅通过使散热金属片136c的末端部比毛毡构件136b稍长并且将该末端部暴露到显影剂盒盒体131后侧显影剂盒盒体131外部的空间,就可以有效方便地进行通过散热金属片136c从密封构件136b散热。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修改例,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毛毡构件136b的温度升高通过极简单的设备构造被有效抑制。相应地,通过极简单的设备结构可以有效抑制色粉从毛毡构件136b和显影辊132的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泄漏。
(v)图6中所示的散热金属片136c可以被设置成经延伸到达刮片主体部134a并且与刮片主体部134a接触。根据这种构造,不仅散热金属片136c而且刮片主体部134a都用作本发明的散热构件。相应地,显影辊132的圆周表面和毛毡构件136b的滑动部被更加有效而方便地被冷却。
(vi)对应于构成本发明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每个元件的在操作上和功能上进行表述的元件包括在上面的实施例和修改例中披露的具体结构,也包括实现这些操作和功能的任何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被配置成在图像形成部以图像样式排列显影剂的细微颗粒、以在记录介质上由所述显影剂形成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体框架;在所述主体框架中容纳的显影剂供给部,所述显影剂供给部被配置成能够容纳所述显影剂,并且将所述被容纳的显影剂提供到所述图像形成部;和记录介质传送机构,所述记录介质传送机构配置成在将所述显影剂吸附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同时,沿着预定的传送路径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显影剂供给部包括显影剂携带构件,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形成为具有与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述记录介质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中心轴的基本圆柱形状;显影剂容纳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配置成能够容纳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和所述显影剂,并且具有能够使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的一部分沿着所述中心轴暴露的开口部;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设置成插在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中心轴的所述方向上的末端部和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之间,并且被配置成在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圆周表面上滑动,使得能够抑制所述显影剂从所述开口部向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外面泄漏;和具有良好热传导性的散热构件,所述散热构件被设置成从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圆周表面和所述密封构件的滑动部向外侧延伸,使得能够释放在所述滑动部处的所述密封构件上产生的摩擦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显影剂供给部进一步包括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所述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包括由金属板构成的作为所述散热构件的控制构件主体部,和在所述控制构件主体部的尖端部设置的并且被配置成能够通过与所述圆周表面接触而调整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圆周表面上所述显影剂的携带量的显影剂携带量控制部,以及所述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以所述密封构件与所述控制构件主体部接触的方式被固定到所述显影剂容纳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包括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作为具有低摩擦系数表面的片状构件,并且被设置成在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末端部与所述圆周表面接触;和密封主体,所述密封主体被附贴于所述滑动构件和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并且由具有弹性的可发泡的合成树脂构成,使得能将所述滑动构件偏向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圆周表面,以及其中所述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以所述控制构件主体部与所述滑动构件接触的方式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设置成插在所述控制构件主体部和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之间的辅助密封构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辅助密封构件,所述辅助密封构件设置成插在所述控制构件主体部和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包括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作为具有低摩擦系数表面的片状构件,并且被设置成在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末端部与所述圆周表面接触;作为所述散热构件的用于散热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由设置成附贴到所述滑动构件上的薄金属板构成;和密封主体,所述密封主体由具有弹性的可发泡的合成树脂构成,使得能够将所述滑动构件偏向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圆周表面、并且被附贴到所述金属片和所述显影剂容纳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密封构件以所述金属片向所述开口部外的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外部的空间暴露的方式配置。
8.一种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被配置成容纳显影剂,并且能够向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框架中的图像形成部提供所述显影剂,所述显影剂的细微颗粒在所述图像形成部以图像样式排列,所述显影剂盒被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显影剂盒包括形成为具有基本圆柱形状的显影剂携带构件;显影剂容纳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配置成能够容纳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和所述显影剂,并且具有能够使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圆周表面的一部分沿着所述基本圆柱形状的所述中心轴暴露的开口部;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设置成插在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中心轴的所述方向上的末端部和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之间,并且被配置成在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圆周表面上滑动,使得能够抑制所述显影剂从所述开口部分向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外泄漏;和散热构件,所述散热构件具有良好热传导性,并且被设置成从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圆周表面和所述密封构件的滑动部向外侧延伸,使得能够释放在所述滑动部处所述密封构件上产生的摩擦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进一步包括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所述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包括由金属板构成的作为所述散热构件的控制构件主体部,和在所述控制构件主体部的尖端部设置的并且被配置成能够通过与所述圆周表面接触、而调整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圆周表面上所述显影剂的携带量的显影剂携带量控制部,以及其中所述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以所述密封构件与所述控制构件主体部接触的方式被固定到所述显影剂容纳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包括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作为具有低摩擦系数表面的片状构件,并且被设置成在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末端部与所述圆周表面接触;和密封主体,所述密封主体被附贴于所述滑动构件和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并且由具有弹性的可发泡的合成树脂构成,使得能够将所述滑动构件偏向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圆周表面,以及其中所述显影剂携带量控制构件以所述控制构件主体部与所述滑动构件接触的方式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进一步包括被设置成插在所述控制构件主体部和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之间的辅助密封构件。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盒进一步包括被设置成插在所述控制构件主体部和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之间的辅助密封构件。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包括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作为具有低摩擦系数表面的片状构件,并且被设置成在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末端部与所述圆周表面接触;作为所述散热构件的用于散热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由设置成附贴到所述滑动构件上的薄金属板构成;和密封主体,所述密封主体由具有弹性的可发泡的合成树脂构成,使得能够将所述滑动构件偏向所述显影剂携带构件的所述圆周表面、并且被附贴到所述金属片和所述显影剂容纳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密封构件以所述金属片向所述开口部外的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外部的空间暴露的方式配置。
全文摘要
一种显影剂盒包括容纳显影剂、显影辊、色粉层厚控制刮片和侧面密封构件的显影剂盒盒体。显影辊由显影剂盒盒体支撑而使其圆周表面沿着宽度方向暴露到显影剂盒盒体的外部。色粉层厚控制刮片包括由金属板制成的刮片主体部。刮片主体部的尖端部被设置于显影辊和侧面密封构件的滑动部处从而与侧面密封构件接触。滑动部上产生的摩擦热通过刮片主体部被释放到显影剂盒盒体的外部从而尽可能抑制显影剂的泄漏。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1046647SQ20071008969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7日
发明者森启城, 堀之江满, 中谷裕希子, 松下雄一, 徐帆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