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3157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在滤色片基板侧内置有相 位差膜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1个子像素内具有透射部和反射部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一直 被用作便携设备用的显示器。图18、图19是表示现有的IPS方式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1 个子像素的大致结构的要部剖视图。在上述的图18、图19中,SUB1是形成有构成有源元件的薄膜晶 体管、像素电极、对置电极(均未图示)等的玻璃基板(也称为TFT 基板),SUB2是形成有滤色片、黑底等的玻璃基板(也称为滤色片基 板),MR是间隙调整层,RAL是表面形成有凹凸的漫反射层,SPA是 柱状间隔物,P0L1、 POL2是偏振片,RET1、 RET2是相位差片。30是透射部,31是反射部,利用间隙调整层MR将反射部31的单 元间隙长度设定为透射部30的单元间隙长度的大约一半。这是因为, 光在反射部31往返而通过2次,因此要使光程在透射部30和反射部31 大致一致。在图18所示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间隙调整层MR形成于 玻璃基板SUB2侧,与此不同,在图19所示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中,间隙调整层MR形成于玻璃基板SUB1侧。在图18、图19所示的 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玻璃基板SUB2侧的主表面为观察侧。在现有的IPS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18、图19所示,使用 了内置有相位差片RET1、RET2的相位差片内置型偏振片POLl、POL2, 因此存在以下问题相位差片对透过透射部30的光也有影响,而给光
学特性带来不好的影响,难以兼顾透射部30和反射部31的光学特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知仅在玻璃基板SUB2侧的反射部31内置 有内置相位差片的IPS方式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参考下述专利 文献1 )作为与本申请的发明相关的在先技术文献有以下文献。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5-338256号公报发明内容以往,在IPS方式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了相位差 片内置型偏振片,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在透射部也存在相位差片, 会给光学特性带来不好的影响,难以兼顾透射部30和反射部31的 光学特性,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 在玻璃基板SUB2侧内置有相位差片,因此能够谋求兼顾透射部和 反射部的光学特性。但是,可以想到,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结构中,内置相位 差片会因以后的制造工序而受到损伤,将有损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 置的可靠性。此外,还存在以下问题当在玻璃基板SUB1侧形成漫反射层 时,由于凹凸的表面形状,单元间隙长度不均等而使显示特性降低。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将相位差片内置于滤色片基板侧的液晶显示 装置中防止相位差片的损伤等而使可靠性提高的技术。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将相位差片内置于滤 色片基板侧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在滤色片基板侧形成漫反射层来 防止显示特性降低的技术。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新的特征将通过本说明书的记载 和附图得以明确。如简单地说明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有代表性的技术方案的概要, 贝'J:i口下声斤ii。(1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包括一对基板和夹持在上述一对 基板间的液晶的液晶显示面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子像素, 上述多个子像素的各个子像素具有透射部和反射部,上述一对基板 中的一块基板具有在与上述各个子像素的上述反射部对应的部分形 成的漫反射层,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块基板具有像素电极,上述 另 一块基板的与上述液晶相反侧的面是显示面。(2) —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包括一对基板和夹持在上述一对 基板间的液晶的液晶显示面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子像素, 上述多个子像素的各个子像素具有透射部和反射部,上述一对基板 中的一块基板具有在与上述各个子像素的上述反射部对应的部分 形成的漫反射层;在上述漫反射层上形成的取向膜;在上述取向膜 上、并在形成有上述漫反射层的区域形成的相位差膜;在上述相位 差膜上形成的滤色片;以及在上述滤色片上形成的平坦化膜。(3) 在(2)中,上述取向膜仅形成在形成有上述漫反射层的区域。(4) 在(2)或(3)中,具有在上述平坦化膜上形成的间隙调整层。(5) —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包括一对基板和夹持在上述一对 基板间的液晶的液晶显示面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子像素, 上述多个子像素的各个子像素具有透射部和反射部,上述一对基板 中的一块基板具有在与上述各个子像素的上述反射部对应的部分 形成的漫反射层;在上述漫反射层上形成的滤色片;在上述滤色片 上形成的取向膜;在上述取向膜上、并在形成有上述漫反射层的区 域形成的相位差膜;以及在上述相位差膜上形成的保护膜。(6) 在(5)中,具有形成在上述滤色片上的平坦化膜,上述 取向膜形成在上述平坦化膜上。(7) 在(5)或(6)中,上述取向膜仅形成在形成有上述漫反 射层的部分。(8) 在(6)或(7)中,上述平坦化膜兼作上述取向膜。 (9) 在(5) ~ (8)的任意一项中,具有在上述保护膜上形成 的间隙调整层。(10) 在(4)或(9)中,具有在上述间隙调整层上形成的柱 状间隔物。(11 )在(1 ) ~ ( 10)的任意一项中,上述相位差膜用高分子 液晶材4+构成。(12) 在(2) (11 )的任意一项中,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 块基板具有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上述另一块基板的与上述液晶相 反侧的面是显示面。(13) 在(12)中,在上述对置电极上形成有层间绝缘膜,上 述像素电极形成在上述层间绝缘膜上。(14)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具有 包括 一 对基板和夹持在上述 一 对基板间的液晶的液晶显示面板,上 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子像素,上述多个子像素的各个子像素具 有透射部和反射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块基板具有在与上述各 个子像素的上述反射部对应的部分形成的漫反射层;在上述漫反射 层上形成的取向膜;以及在上述取向膜上、并在形成有上述漫反射 层的区域形成的相位差膜,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形成被图形化了的上述漫反射层;在上述漫反 射层上形成取向膜;以及在上述取向膜上形成正型相位差膜用抗蚀 剂,从上述漫反射层侧照射光,并除去被照射了光的曝光部,由此 形成被图形化了的相位差膜。如简单地说明由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有代表性的发明取得的效 果,则如下所述。(1) 按照本发明,能够在将相位差片内置于滤色片基板侧的液 晶显示装置中防止相位差片的损伤等而使可靠性提高。(2) 按照本发明,能够在将相位差片内置于滤色片基板侧的液 晶显示装置中通过在滤色片基板侧形成漫反射层来防止显示特性的 降低。


图l-l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l个子像 素的剖面结构的要部剖视图。图1-2是用于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极结构的俯视图。图2-1是仅表示图1-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结构的图。 图2-2是说明图1-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3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1的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2的结构的图。图5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3的结构的图。图6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4的结构的图。图7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5的结构的图。图8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6的结构的图。图9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7的结构的图。图IO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8的结构 的图。图11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9的结构 的图。图12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IO的结构 的图。图13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11的结构 的图。图14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12的结构 的图。图15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13的结构 的图。图16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14的结构 的图。图17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15的结构 的图。图18是表示现有的IPS方式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1个子 像素的大致结构的要部剖视图。图19是表示现有的IPS方式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1个子 像素的大致结构的要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所有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以同 一标 号,省略其重复说明。图l-l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l个子像 素的剖面结构的要部剖视图。图1 -2是用于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半透 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极结构的俯视图。在本发明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隔着液晶层LC设置一对 玻璃基板SUB1、 SUB2。在本实施例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 玻璃基板SUB1的主表面侧为观察侧。在玻璃基板SUB1 (也称为TFT玻璃基板)的液晶层侧,从玻 璃基板SUB1向液晶层LC按顺序形成有绝缘膜PAS4、栅极绝缘膜 GI、扫描线(也称为栅极线,未图示)GL、层间绝缘膜PAS3、图 像线(也称为源极线或漏极线,未图示)DL、层间绝缘膜PAS1、 对置电极COM (也称为公共电极)、层间绝缘膜PAS2、像素电极 PIX、取向膜AL1。在玻璃基板SUB1的外侧形成有偏振片P0L1。在玻璃基板SUB2 (也称为滤色片基板)的液晶层侧,从玻璃基 板SUB2向液晶层LC按顺序形成有漫反射层RAL、内置相位差膜 用的取向膜AL、内置相位差膜RET、红、绿、蓝滤色片FIR、平坦 化膜OC、间隙调整层MR、取向膜AL2。在玻璃基板SUB2的外侧 形成有偏振片POL2。如图1-2所示,对置电极COM形成为面状,此夕卜,像素电极PIX 和对置电极COM隔着层间绝缘膜PAS2而重叠,像素电极PIX和对 置电极COM例如由ITO (Indium Tin Oxide )膜等透明导电膜构成。 由此形成保持电容。另夕卜,层间绝缘膜PAS2不限于1层,也可以是 2层以上。在本实施例中,漫反射层RAL形成在玻璃基板SUB2侧。形成 有该漫反射层RAL的区域是反射部31,在反射部31,从玻璃基板 SUB1侧入射的光由漫反射层RAL漫反射到与所入射的方向不同的 方向。未形成漫反射层RAL的区域是透射部30,来自配置在玻璃基板 SUB2的背面的背光源的照射光通过透射部30,从玻璃基板SUB1 的主表面侧射出。漫反射层RAL例如可以是金属铝(Al)膜、或下层钼(Mo)和 上层铝(Al)的2层结构。在本实施例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也是隔着层间绝缘膜 PAS2而层叠有像素电极PIX和平面状的对置电极COM,在像素电 极PIX和对置电极C O M之间形成的拱状电力线以贯穿液晶层L C的 方式分布,由此使液晶层LC的取向变化。在本实施例中,玻璃基板SUB1和玻璃基板SUB2由柱状间隔物 SPA设定为预定的间隙长度,而反射部31的单元间隙长由间隙调整 层MR设定为透射部30的单元间隙长的大约一半。这是因为,光在 反射部31往返而通过2次,因此要使光程在透射部30和反射部31大 致一致。在透射部30,利用液晶LC的双折射性显示光的明暗,而在反射部 31,利用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内部的内置相位差膜RET和液晶层LC的 双折射性显示光的明暗。图2-1是仅表示图1-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结构的图。图2-2 是用于说明图1-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的制造方法的图。在本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例如通过以下方法形成。如图2-2的(a)所示,在玻璃基板SUB2上形成漫反射层RAL。 该漫反射层RAL例如使用公知的光刻法形成。接下来,在该漫反射层RAL上形成内置相位差膜用的取向膜 AL,对该取向膜AL利用摩擦法实施取向处理。在此,取向膜AL 具有决定内置相位差膜RET的滞相轴方向的功能。接下来,在取向膜AL上形成正型相位差膜用抗蚀剂,从漫反射 层RAL的下侧照射光(紫外光),使被照射了紫外光的曝光部在有 机溶剂中洗提而显影,由此,如图2-2的(b)所示,形成被图形化 为与漫反射层RAL相同的图案的内置相位差膜RET。即,在取向膜AL上涂敷在分子末端具有丙烯酰基的光反应性液 晶和含有反应开始剂的有机溶剂,并进行加热来除去有机溶剂。在该时刻,光反应性液晶朝取向膜AL的取向处理方向来进行取向。接 下来,利用漫反射层RAL的图案,留下因漫反射层RAL而未被紫 外光照射到的部分,从而形成内置相位差膜RET。接下来,形成滤色片FIR、平坦化膜OC、间隙调整层MR、取 向膜AL2。作为上述有机溶剂,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丙酮、环己酮、环戊 酮、环庚酮、丙二醇曱醚乙酸酯、以及曱醇、乙醇、丙醇、丁醇等 低级醇。尤其优选环己酮、环戊酮、丙二醇甲醚乙酸酯。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例中,在玻璃基板SUB2侧形 成漫反射层RAL,并将玻璃基板SUB1侧作为显示面,因此,能够 排除对单元间隙的影响,能够使间隙均等并使光学特性提高。
并且,利用漫反射层RAL的图案,能够仅在反射部31有选择 地形成内置相位差膜RET,因此,能够实现兼顾透射部30的透射特 性和反射部31的反射效率。即,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兼顾透射部30和反射部31的光学特 性,此外,因为不必在偏振片P0L1、 P0L2上内置相位差片RET1、 RET2,所以能减小产品的厚度。此外,因为在内置相位差膜RET和取向膜AL上形成滤色片FIR 和平坦化膜OC,所以,能够实现耐蚀的内置相位差膜RET ,并且, 例如能够利用现有的膜来获得防止在形成柱状间隔物SPA时在曝光 工序中由UV或DUV照射引起的取向膜的着色、分解的效果。此外,通过与正型相位差膜用抗蚀剂组合来进行背面曝光,能 够利用漫反射层RAL的图案,无掩模地形成内置相位差膜RET,因 此,能够谋求少量多品种生产的低成本化。进而,将玻璃基板SUB1侧作为显示面,并采用对玻璃基板SUB1 侧的电极实施防反射处理等方法,将电极图案用作遮光膜BM,由此, 不必形成用于遮光的遮光膜BM,因此能够省去遮光膜BM。图3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1的结构的图。图3所示的变形例1是在实施例的结构中省略了间隙调整层MR 的例子。在产品制造方面或材料选择方面,例如,利用与内置相位 差膜RET的间隙长度相适应的设计等,在不需要调整反射部31的间 隙长度的情况下不需要间隙调整层MR,从而能够省略间隙调整层 MR,在图3所示的变形例1中能够谋求节省工序。图4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2的结构的 图。图4所示的变形例2是在实施例的结构中仅在反射部31形成取 向膜AL的例子。由此,在变形例2中能够提高透射特性。图5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3的结构的 图。图5所示的变形例3是不需要调整反射部31的间隙时的简化结 构,是在变形例2的结构中省略了间隙调整层MR的例子。 图6是表示图2-l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4的结构的 图。图6所示的变形例4在形成内置相位差膜RET之前形成滤色片 FIR和平坦化膜OC。接着,在形成取向膜AL和内置相位差膜RET 之后,在取向膜AL和内置相位差膜RET上形成透明树脂保护层 POC。在透明树脂保护层POC上形成间隙调整层MR,进一步在间 隙调整层MR上形成柱状间隔物SPA。在变形例4中,当对滤色片FIR的形成产生制约时,因内置相 位差膜RET而在确保与实施例同样的特性方面是有效的,但会失去 工序优势。图7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5的结构的 图。图7所示的变形例5是不需要调整反射部31的间隙时的简化结 构,是在变形例4的结构中省略了间隙调整层MR的例子。图8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6的结构的 图。图8所示的变形例6是减轻变形例4中的工序优势下降的结构, 是在变形例4的结构中除去了平坦化膜OC的例子。能够在形成滤 色片FIR后的膜面是平坦的情况下,除去平坦化膜OC,由此,在变 形例6中,能够谋求节省工序并且能够通过层叠结构的简化来提高 光学特性。图9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7的结构的 图。图9所示的变形例7是不需要调整反射部31的间隙时的简化结 构,是在变形例6的结构中省略了间隙调整层MR的例子。图IO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8的结构 的图。图10所示的变形例8是在变形例4的结构中仅在反射部31 形成取向膜AL的例子。由此,在变形例8中,能够提高透射特性。图11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9的结构 的图。图11所示的变形例9是不需要调整反射部31的间隙时的简 化结构,是在变形例8的结构中省略了间隙调整层MR的例子。图12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IO的结构 的图。图12所示的变形例10是在变形例8的结构中除去了平坦化 膜OC的例子。由此,在变形例10中,能够谋求节省工序,并且能够通过层叠结构的简化来提高光学特性。图13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11的结构 的图。图13所示的变形例11是不需要调整反射部31的间隙时的简 化结构,是在变形例IO的结构中省略了间隙调整层MR的例子。图14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12的结构 的图。图14所示的变形例12是减轻变形例4中的工序优势下降的 结构,是在变形例4的结构中由于使用可取向的平坦化膜OC而不 需要取向膜AL的例子。由此,在变形例12中能够谋求节省工序, 同时,能够通过除去作为着色的主要原因的取向膜AL来提高特性。图15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13的结构 的图。图15所示的变形例13是不需要调整反射部31的间隙时的简 化结构,是在变形例12的结构中省略了间隙调整层MR的例子。图16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14的结构 的图。图16所示的变形例14是在变形例12的结构中仅在需要保护 的反射部31形成保护膜POC的例子。由此,在变形例14中,能够 减少透射部30的层叠结构,因此能够有望提高特性。图17是表示图2-1所示的玻璃基板SUB2侧的变形例15的结构 的图。图17所示的变形例15是不必调整反射部31的间隙时的简化 结构,是在变形例14的结构中省略了间隙调整层MR的例子。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按照本实施例,能够在将内置相位差膜 RET内置于玻璃基板SUB2侧的、玻璃基板SUB1的主表面侧为观 察侧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在玻璃基板SUB2侧形成漫 反射层RAL来防止显示特性的下降。此外,按照本实施例,能够在将内置相位差膜RET内置于玻璃 基板SUB2侧的、玻璃基板SUB1的主表面侧为观察侧的半透射型液 晶显示装置中,防止内置相位差膜RET的损伤等,使可靠性提高。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IPS方式的半透射型 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应用
于ECB方式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或VA方式的半透射型液晶 显示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显然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进 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包括一对基板和夹持在上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的液晶显示 面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子像素, 上述多个子像素的各个子像素具有透射部和反射部, 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块基板具有在与上述各个子像素的上述反 射部对应的部分形成的漫反射层,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块基板具有像素电极, 上述另一块基板的与上述液晶相反侧的面是显示面。
2. —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包括一对基板和夹持在上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的液晶显示 面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子像素, 上述多个子像素的各个子像素具有透射部和反射部, 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块基板具有在与上述各个子像素的上述反射部对应的部分形成的漫反射层;在上述漫反射层上形成的取向膜;在上述取向膜上、并在形成有上述漫反射层的区域形成的相位 差膜;在上述相位差膜上形成的滤色片;以及 在上述滤色片上形成的平坦化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取向膜仅形成在形成有上述漫反射层的区域。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上述平坦化膜上形成的间隙调整层。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上述平坦化膜上形成的间隙调整层。
6. —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包括一对基板和夹持在上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的液晶显示 面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子像素,上述多个子像素的各个子像素具有透射部和反射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 一块基板具有在与上述各个子像素的上述反射部对应的部分形成的漫反射层;在上述漫反射层上形成的滤色片; 在上述滤色片上形成的取向膜;在上述取向膜上、并在形成有上述漫反射层的区域形成的相位 差膜;以及在上述相位差膜上形成的保护膜。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形成在上述滤色片上的平坦化膜, 上述取向膜形成在上述平坦化膜上。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取向膜仅形成在形成有上述漫反射层的部分。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取向膜仅形成在形成有上述漫反射层的部分。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平坦化膜兼作上述取向膜。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平坦化膜兼作上述取向膜。
12.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上述保护膜上形成的间隙调整层。
13.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上述保护膜上形成的间隙调整层。
14.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上述间隙调整层上形成的柱状间隔物。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位差膜用高分子液晶材料构成。
1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位差膜用高分子液晶材料构成。
1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位差膜用高分子液晶材料构成。
1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块基板具有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 上述另一块基板的与上述液晶相反侧的面是显示面。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对置电极上形成有层间绝缘膜, 上述像素电极形成在上述层间绝缘膜上。
20. —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包括一对基板和夹持在上述一对基板间 的液晶的液晶显示面氺反,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子像素, 上述多个子像素的各个子像素具有透射部和反射部, 上述一对基板中的 一块基板具有在与上述各个子像素的上述反射部对应的部分形成的漫反射层;在上述漫反射层上形成的取向膜;以及在上述取向膜上、并在形成有上述漫反射层的区域形成的相位 差膜,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被图形化了的上述漫反射层; 在上述漫反射层上形成取向膜;以及在上述取向膜上形成正型相位差膜用抗蚀剂,从上述漫反射层 侧照射光,并除去被照射了光的曝光部,由此形成被图形化了的相 位差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在将相位差膜内置于滤色片基板侧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防止相位差膜的损伤等使可靠性提高。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包括一对基板和夹持在上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的液晶显示面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子像素,上述多个子像素的各个子像素具有透射部和反射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块基板具有在与上述各个子像素的上述反射部对应的部分形成的漫反射层;在上述漫反射层上形成的取向膜;在上述取向膜上、并在形成有上述漫反射层的区域形成的相位差膜;在上述相位差膜上形成的滤色片;以及在上述滤色片上形成的平坦化膜。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01144927SQ200710147739
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1日
发明者寺本雅博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