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157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现今的扫描器、传真机、影印机或事务机的资料影像输入皆须借由光 源的扫描过程才能达成。因之,扫描装置的光源的发光效率、稳定度及驱 动时间乃攸关扫描装置整体的效能及品质。
请参阅图1所示, 一种现有习知技术的扫描装置1包含一影像感应元
件ll、 一光源12、以及一透明载板13。其中,扫描装置l为一扫描器。影 像感应元件11为一电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 CCD),而透明载 板13则为一玻璃载板。光源12为一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的线性光源,并设置于透明载板13与影像感应元 件11之间。当扫描装置1扫描置放于透明载板13上方的一文件14时,光源 12所发光的光线是扫过将文件14的表面,以便影像感应元件11接受文件 14所反射的光线,以完成扫描装置1的扫描过程。
然而,现有习知技术以冷阴极焚光灯管作为光源时,扫描装置的驱动时 间及发光效率皆不如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扫描装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既可缩短光源模组的驱动 时间,亦可增加光源模组的发光效率,以提升扫描装置的扫描速度及扫描 品质,实为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扫描装置的光源存在的缺陷,而提供 一种新型结构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缩短 光源模组的驱动时间、延长光源模组的工作寿命及提升扫描装置整体的扫 描速度及品质,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模组,包i: 一第丄导光i,是具有一 第一入光面设置于一第一端部; 一第二导光柱,是具有一第二入光面设置 于一第二端部;以及一发光二极管,是设置于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第一导光柱更具有与该第一 端部相对的一第三端部,该第二导光柱更具有与该第二端部相对的一第四端部。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第一端部及该第二端部的厚 度是分别大于该第三端部及该第四端部。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第一导光柱更具有一第一底 面,该第二导光柱更具有一第二底面。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第一导光柱更具有一第三底 面,该第一底面与该第三底面是形成一角度。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第二导光柱更具有一第四底 面,该第二底面与该第四底面是形成一角度。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更包含 一反射片,是邻设于该第一 导光柱的该第一底面及该第二导光柱的该第二底面。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第一导光柱更具有一第一出 光面,该第一出光面是与该第一底面相对设置,该第二导光柱更具有一第 二出光面,该第二出光面是与该第二底面相对设置。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第一出光面与该第二出光面 是分别具有复数双凸透镜、复数凸部及/或复数凹坑。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第一底面及该第二底面是具 有复数棱镜、至少一菲涅尔透镜或复数网点。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的棱镜的顶角角度是不相同。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中各该棱镜的沟槽深度是不相同。
前述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更包含 一导光透镜,是覆设该发光 二极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 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包含一第一导光柱、一 第二导光柱以及一发光二极管。第一导光柱是具有一第一入光面设置于一 第一端部。第二导光柱是具有一第二入光面设置于一第二端部。发光二极 管是设置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借由将发光二极管设置于二导光柱 的端部间,使发光二极管的光线经由二导光柱均匀出光,以取代现有习知 的冷阴极荧光灯管。与现有习知技术相较,本发明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 不仅可提高出光效能,且能缩短光源模组的驱动时间,亦延长光源模组的 工作寿命,提升扫描装置的整体扫描速度及品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 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 效果,且较现有的扫描装置的光源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 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习知的一种扫描装置及其光源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的示意图。
1:扫描装置11:影像感应元件
12:光源13:透明载板
14:文件2、3:光源才莫组
21、 31:第一导光柱211、311:第一入光面
212、 312:第一底面213、313:第一出光面
22、 32:第二导光柱221、321:第二入光面
222、 322:第二底面223、323:第二出光面
23、 33:发光二极管231、331:封胶体
24、 34:导光透镜312, 第三底面
322,第四底面El:第一端部
E2:第二端部E3、E3,第三端部
E4、 E4,第四端部N:双凸透镜
P:棱镜R:反射片
Tl、 T2:厚度e:角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 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2包 含一第一导光柱21、 一第二导光柱22以及一发光二极管23。第一导光柱 21及第二导光柱22可为底面为平面的一方条形导光柱或一楔形导光柱,亦
可为底面具弧面的一弧形导光柱。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柱21及第二导 光柱22是以一方条形导光柱为例,且第一导光柱21与第二导光柱22是呈 一直线排列。其中,第一导光柱21是具有一第一入光面211设置于一第一 端部El;第二导光柱22是.具有一第二入光面221设置于一第二端部E2,且 第一端部E1与第二端部E2是对向设置。
发光二极管23可为一发光二极管元件或一棵晶(die),并设置于第一 端部El与第二端部E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23除具有一封胶 体231封装之外,光源模组2更包含一导光透镜24是覆设发光二极管23,使 光形可往二侧射出。
第一导光柱21更具有与第一端部E1相对的一第三端部E3;第二导光 柱22更具有与第二端部E2相对的一第四端部E4。另外,第一导光柱21更 具有一第一底面212及一第一出光面213,第一出光面213是与第一底面212 相对设置;第二导光柱22更具有一第二底面222及一第二出光面223,第二出 光面223是与第二底面222相对设置。
第 一底面212及第二底面222可具有复数棱镜P、至少 一菲涅尔透镜(图 中未显示)或复数网点,且第一出光面213与第二出光面223是可具有复数 双凸透镜(lenticular lens) N、复数凸部及/或复数凹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 出光面213与第二出光面223是具有复数双凸透镜N,且第一底面212及 第二底面222是具有复数棱镜P平行排列。需注意的是,依照设计需求,至 少一部份的该些棱镜P的顶角及各棱镜P的沟槽深度可不相同。另外,光 源模组2更包含一反射片R是邻设于第一导光柱21的第一底面212与第三 端部E3及第二导光柱22的第二底面222与第四端部E4。
发光二极管23所发出的光线,是由第一入光面211及第二入光面221 进入第一导光柱21及第二导光柱22。借由第一底面212及第二底面222的 该些棱镜P反射后,光线可由第一出光面213及第二出光面223出光。由 于第一出光面213及第二出光面223具有双凸透镜N,故使出射光均匀分 布。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3包 含一第一导光柱31、 一第二导光柱32以及一发光二极管33。与第一实施 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柱31及第二导光柱32是分别以 一楔形导光柱为例。第一端部El及第二端部E2的厚度Tl是分别大于第三 端部E3,及第四端部E4,的厚度T2。另外,第一导光柱31更具有一第三底 面312',且第一底面312与第三底面312,是形成一角度0;第二导光柱32 更具有一第四底面322,,且第二底面322与第四底面322,是形成一角度e,角
度e较佳为小于5度。
综上所述,依本发明的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借由将发光二极管设 置于二导光柱的端部间,使发光二极管的光线经由二导光柱均匀出光,以 取代现有习知的冷阴极荧光灯管。与现有习知技术相较,本发明的扫描装 置的光源模组不仅可提高出光效能,且能缩短光源模组的驱动时间,亦延 长光源模组的工作寿命,提升扫描装置的整体扫描速度及品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第一导光柱,是具有一第一入光面设置于一第一端部;一第二导光柱,是具有一第二入光面设置于一第二端部;以及一发光二极管,是设置于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导光柱更 具有与该第一端部相对的一第三端部,该第二导光柱更具有与该第二端部相对的一第四端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端部及该 第二端部的厚度是分别大于该第三端部及该第四端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导光柱更 具有一第一底面,该第二导光柱更具有一第二底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导光柱更 具有一第三底面,该第一底面与该第三底面是形成一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导光柱更 具有一第四底面,该第二底面与该第四底面是形成一角度。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 一反射片,是邻设于该第一导光柱的该第一底面及该第二导光柱的该第二底面。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导光柱更 具有一第一出光面,该第一出光面是与该第一底面相对设置,该第二导光柱更具有一第二出光面,该第二出光面是与该第二底面相对设置。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出光面与 该第二出光面是分别具有复数双凸透镜、复数凸部及/或复数凹坑。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底面及 该第二底面是具有复数棱镜、至少 一 菲涅尔透镜或复数网点。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棱镜的顶 角角度是不相同。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棱镜的沟槽 深度是不相同。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 一导光透镜,是覆设该发光二极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其包含一第一导光柱、一第二导光柱以及一发光二极管。第一导光柱是具有一第一入光面设置于一第一端部。第二导光柱是具有一第二入光面设置于一第二端部。发光二极管是设置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本发明借由将发光二极管设置于二导光柱的端部间,使发光二极管的光线经由二导光柱均匀出光,以取代现有习知的冷阴极荧光灯管。与现有习知技术相较,本发明的扫描装置的光源模组不仅可提高出光效能,且能缩短光源模组的驱动时间,亦延长光源模组的工作寿命,提升扫描装置的整体扫描速度及品质。
文档编号G02B6/00GK101378439SQ200710147979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0日
发明者周彦均, 陈景聪 申请人: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