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330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源模组及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 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针对多媒体社会的急速进步,多半受惠于半导体元件或人机显示装置的 飞跃性进步。就显示器而言,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因具有 优异的显示品质与其经济性, 一直独占近年来的显示器市场。然而,对于个 人在桌上操作多数终端机/显示器装置的环境,或是以环保的观点切入,若以 节省能源的潮流加以预测,阴极射线管因空间利用以及能源消耗上仍存在很 多问题,而对于轻、薄、短、小以及低消耗功率的需求无法有效提供解决的 道。因此,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 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液晶显示器主要由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背光模组所构成。由于液晶面板 中所注入的液晶本身不会发光,因此,必须透过背光模组所提供的面光源来 点亮液晶面板,以使液晶显示器达到显示的效果。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通常 是由背板、 一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 LGP)、 一光源、 一反射板及一 胶框所构成。其中,背板是用以承载上述的导光板、光源以及反射板,而胶 框用以承载上述的液晶面板。
当此种背光模组受到外力冲击时,导光板便可能撞倒背板或是光源,而 使导光板破裂或者使光源损伤。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当背光模 组受外力冲击时,导光板较不易破裂。本发明并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当液晶显示器受外力冲击时,其背光模 组中的导光板较不易破裂。
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光源与胶框。导光板配 置于背板内。光源配置于背板内,并位于导光板旁。胶框配置于背板上,且 胶框包括胶框本体与多个支撑部,而支撑部分别位于胶框本体靠近光源的一 侧的两端,其中支撑部隔开导光板与光源,且支撑部适于支撑导光板。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支撑部还包括位于胶框本体相对于光源的一侧的两端。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支撑部的一第一端与胶框本体连接,而支撑部的一 第二端为悬空。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支撑部的截面积自第一端往第二端逐渐增加。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支撑部的截面积自第一端往第二端大致相同。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胶框更包括多个加强部,加强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 相对应的支撑部与胶框本体,且支撑部位于导光板与相对应的加强部之间。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加强部与相对应的支撑部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胶框还包括多个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 相对应的支撑部与胶框本体。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弹性件包括弹簧。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支撑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均连接至胶框本体,而支 撑部的中央区域适于支撑导光板。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支撑部的形状为V形。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模组 包括背板、导光板、光源与胶框。导光板配置于背板内。光源配置于背板内, 并位于导光板旁。胶框配置于背板上,且胶框包括胶框本体与多个支撑部, 而支撑部分别位于胶框本体靠近光源的一侧的两端,其中支撑部隔开导光板 与光源,且支撑部适于支撑导光板。液晶显示面板配置在背光模组上方。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支撑部还包括位于胶框本体相对于光源的一侧的两
_^山顿。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支撑部的一第一端与胶框本体连接,而支撑部的一第二端为悬空。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支撑部的截面积自第一端往第二端逐渐增加。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支撑部的截面积自第一端往第二端大致相同。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胶框更包括多个加强部,加强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
相对应的支撑部与胶框本体,且支撑部位于导光板与相对应的加强部之间。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加强部与相对应的支撑部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胶框还包括多个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
相对应的支撑部与胶框本体。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弹性件包括弹簧。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支撑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均连接至胶框本体,而支 撑部的中央区域适于支撑导光板。
在本发明中,上述的支撑部的形状为V形。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胶框具有支撑部,以支撑导光板,因此当此种背光 模组受到外力冲击时,导光板较不容易产生破裂。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较佳实施例,并 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是绘示图l所示液晶显示器的分解图。
图3是绘示图1所示液晶显示器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绘示图1所示液晶显示器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 一实施例的胶框的部分俯视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胶框的俯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胶框的俯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胶框的俯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胶框的俯视图。
图io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胶框的俯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胶框的俯视图。
6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胶框的俯视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0:液晶显示器
110:背光模组
112:背板
114:光源
116:导光板
118:反射板
120:胶框
120a:胶框本体
120b:支撑部
122:光学膜片
124:扩散膜
130:液晶显示面板
132:上偏光片
134:彩色滤光基板
136:主动元件阵列基板
138:下偏光片
140:电路板
220:胶框
220a:胶框本体 220b:支撑部 220c:加强部 320:胶框 320a:胶框本体 320b:支撑部 320c:弹性件 420:胶框 420a:胶框本体420b:支撑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俯视图,图2是绘示图1
所示液晶显示器的分解图,图3是绘示图1所示液晶显示器沿A-A方向的剖 面图并且图4是绘示图1所示液晶显示器沿B-B方向的剖面图。
请参照图1、图2、图3与图4,液晶显示器100包括一背光模组110与 一液晶显示面板130。背光模组IIO包括一背板112、 一光源114、 一导光板 116、 一反射板118、 一胶框120、 一光学膜片122与一扩散膜124。其中, 背板112是用以容纳背光模组110中的元件。光源114是配置于背板112内, 并且提供液晶显示面板130所需的光源,光源114例如是发光二极管 (lighting emitting diode, LED)或是冷阴极荧光灯管。导光板116是位 于背板112内并且在光源1M旁,其用以导引光线方向,以提高面板光辉度 及控制亮度均匀。 一般来说,导光板116是用射出成型的方法将丙烯压制成 表面光滑的楔形板块,然后用具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材料,在导光板116底 面用网版印刷印上圆形或方形的扩散点。
反射板118是配置在导光板116下方,用以将自底面漏出的光反射回导 光板116中,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胶框120用以承载液晶显示面板130。 光学膜片122是配置在导光板116上方,用以修正光的方向,并提高背光模 组的辉度。光学膜片122的材料包括多元酯(polyester)或聚碳酸酯 (polycarbonate)。扩散膜124是配置在光学膜片122上方,用以提供液晶面 板组均匀的面光源。
液晶显示面板130是配置在背光模组110的胶框120上。液晶显示面板 130包括一上偏光片132、 一彩色滤光基板134、 一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36、 一下偏光片138与一电路板140。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36是配置在下偏光片 138的上方,而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36包括薄膜晶体管、双载子晶体管或其 他具有三端子的主动元件。彩色滤光基板134是配置在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36 之上,更详细来说,彩色滤光基板134与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36之间还包括液晶层(未绘示)。上偏光片132是配置在彩色滤光基板134的上方。上偏 光片132与下偏光片138的材料包括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 及其衍生的化合物。电路板140是用以控制液晶显示面板130的运作。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胶框的部分仰视立体图,并且图6是根
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胶框的俯视图。
请参照图5与图6,胶框120包括一胶框本体120a与多个支撑部120b。 多个支撑部120b分别位于胶框本体120a靠近光源114的一侧的两端上,其 中支撑部120b会隔开导光板116与光源114,且支撑部120b可支撑导光板 116。其中支撑部120b的一第一端是与胶框本体120a连接,而支撑部120b 的一第二端为悬空。也就是,支撑部120b是以一悬臂梁结构来形成,其中支 撑部120b的截面积自第一端往第二端大致相同。
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部120b还可配置在胶框本体120a相对于光源114 的一侧的两端上,如图7所示。更详细来说,可在胶框本体120a的四端皆可 配置支撑部120b,以更保护导光板116。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部120b' 的截面积会自连接至胶框本体120a的第一端往其第二端逐渐减少,如图8 所示。由于支撑部120b'在连接胶框本体120a的第一端的部分面积较大, 因此可增加支撑部120b'的承载力。
第二实施例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胶框的俯视图。
请参照图9,胶框220包括一胶框本体220a、多个支撑部220b与加强 部220c。多个支撑部220b与多个加强部220c是配置在胶框本体220a靠近 光源114的一侧的两端上。支撑部220b会隔开导光板116与光源114,并且 可支撑导光板116。其中,支撑部220b的一第一端是与胶框本体220a连接, 而支撑部220b的一第二端为悬空。也就是,支撑部220b是以一悬臂梁结构 来形成,其中支撑部220b的截面积自第一端往第二端大致相同。
加强部220c的两端是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支撑部220b与胶框本体220a, 并且支撑部220b是配置在导光板116与对应的加强部220c之间。特别是, 加强部220c与相对应的支撑部220b之间的夹角6是小于90度。在本实施例
9中,由于还提供加强部220c来连接支撑部220b与胶框本体220a,所以可增 加支撑部220b的承载力。此外,夹角e的不同将改变支撑部220b对于导光 板116的承载力。
支撑部220b与加强部220c更可配置在胶框本体220a相对于光源114 的一恻的两端上。更详细来说,可在胶框本体220a的四端皆可配置支撑部 220b与加强部220c,以更保护导光板116 (类似图7所示)。
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部220b'的截面积会自连接至胶框本体220a的 第一端往其第二端逐渐减少,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支撑部220b' 在连接胶框本体220a的第一端的部分面积较大,因此可增加支撑部220b' 的承载力。
第三实施例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胶框的俯视图。
请参照图ll,胶框320包括一胶框本体320a与多个支撑部320b。多个 支撑部320b分别位于胶框本体320a靠近光源114的一侧的两端上,其中支 撑部320b会隔开导光板116与光源114,且支撑部320b可支撑导光板116。 其中支撑部320b的一第一端是与胶框本体320a连接,而支撑部320b的一第 二端为悬空。也就是,支撑部320b是以一悬臂梁结构来形成,其中支撑部 320b的截面积自第一端往第二端大致相同。在本实施例中,胶框320更包括 多个弹性件320c,其分别位于胶框本体320a与支撑部320b之间。弹性件320c 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支撑部320b与胶框本体320a。透过弹性件320c的 作用支撑部320b可更具有弹性,由此更保护导光板116。弹性件320c例如 是弹簧或其他适当材料。
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部320b与弹性件320c还可配置在胶框本体320a 相对于光源114的一侧的两端上(类似图7所示)。更详细来说,可在胶框 本体320a的四端皆配置支撑部320b与弹性件320c,以更保护导光板116。
第四实施例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胶框的俯视图。请参照图1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胶框420包括一胶框本体420a与多个 支撑部420b。多个支撑部420b分别配置在胶框本体420a靠近光源114的一 侧的两端上。支撑部420b会隔开导光板116与光源114,并且可支撑导光板 116。其中支撑部420b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皆与胶框本体420a连接。其中, 支撑部420b的中央区域可适于支撑导光板116。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20b 的形状为V形。然而,必须了解的是支撑部420b也可以是U形、W形或其他 适于支撑导光板116的形状。
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部420b更可配置位于胶框本体420a相对于光源 114的一侧的两端上(类似图7所示)。更详细来说,可在胶框本体420a的 四端皆配置支撑部420b,以更保护导光板116。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胶框因具有多个支撑部,因此可改善导光板 因震动撞击胶框而破裂的问题,并且此支撑部亦可防止导光板因震动而撞击 光源。此外,本发明所提出的胶框包括多个加强部,因此可强化支撑部的支 撑。再者,本发明所提出的胶框包括多个弹性件,因此可强化支撑部的弹性, 以更保护导光板。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 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作 一些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1权利要求
1.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背板;一导光板,配置于所述背板内;一光源,配置于所述背板内,并位于所述导光板旁;以及一胶框,配置于所述背板上,且该胶框包括一胶框本体与多个支撑部,而各支撑部分别位于所述胶框本体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的两端,其中各支撑部隔开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源,且各支撑部适于支撑所述导光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支撑部还包括位于 所述胶框本体相对于所述光源的一侧的两端。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部的一第 一端与所述胶框本体连接,而各所述支撑部的一第二端为悬空。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还包括多个 加强部,各所述加强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相对应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胶框本 体,且各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导光板与相对应的所述加强部之间。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还包括多个 弹性件,各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相对应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胶框本 体。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部的一第 一端与一第二端均连接至所述胶框本体,而各所述支撑部的中央区域适于支撑所述导光板。
7. —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背光模组,包括一背板;一导光板,配置于所述背板内; 一光源,配置于所述背板内,并位 于所述导光板旁;以及一胶框,配置于所述背板上,且所述胶框包括一胶框本体与多个支撑部,而各支撑部分别位于所述胶框本体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的两端,其中 各支撑部隔开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源,且各支撑部适于支撑所述导光板;以 及一液晶显示面板,配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方。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各支撑部还包括位于所述胶框本体相对于所述光源的一侧的两端。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部的一 第一端与所述胶框本体连接,而各所述支撑部的一第二端为悬空。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还包括多 个加强部,各所述加强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相对应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胶框 本体,且各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导光板与相对应的所述加强部之间。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还包括多 个弹性件,各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相对应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胶框 本体。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部的一第 一端与一第二端均连接至所述胶框本体,而各所述支撑部的中央区域适于支 撑所述导光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光源与胶框。液晶显示器包括含上述部件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模组的导光板配置于背板内。光源配置于背板内,并位于导光板旁。胶框配置于背板上,且胶框包括胶框本体与多个支撑部,而支撑部分别位于胶框本体靠近光源的一侧的两端,其中支撑部隔开导光板与光源,且支撑部适于支撑导光板。因此,可降低当背光模组受外力震动时导光板破裂的机率。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452148SQ20071019884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5日
发明者陈信宏 申请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