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文档序号:271052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图像形成部,该第一图像形成部使用含有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第二图像形成部,该第二图像形成部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以及定影部,该定影部利用热将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与要定影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情况相比,在要定影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情况下,所述定影部施加至所述图像的热量被增大。
【专利说明】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 2004-29194描述了这样一种构造,其中,由挤压单元 施加的挤压力在第一定影(在正面上的定影)和第二定影(在背面上的定影)之间改变,以便 抑制正面上的图像和背面上的图像之间的光泽度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形成图像的扁平形状的颜料颗粒(扁平颜料颗粒)采取其中颜 料颗粒的平坦表面沿着记录介质的片材表面延伸的姿势。
[000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图 像形成部,该第一图像形成部使用含有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第二图像形成部,该第二 图像形成部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以及定影部,该定影部利用热将形成 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其中,与要定影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 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情况相比,在要定影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 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情况下,所述定影部施加至所述图像的热量被增 大。
[0005]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使用 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被定影所在的定影温度下, 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比在该定影温度下含有所述扁平颜料 颗粒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高。
[0006]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基于 表示所述记录介质是涂布纸的纸张类型信息而将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和 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与形成不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 粒的色调剂而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色 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相比,形成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 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色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被减小。
[0007]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基于 表示所述记录介质是涂布纸的纸张类型信息而将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和 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与形成不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 粒的色调剂而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色 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相比,形成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 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色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被减小。
[0008]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基于 表示所述记录介质是普通纸的纸张类型信息而将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和 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与形成不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 粒的色调剂而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色 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相比,形成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 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色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被增大。
[0009]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基于 表示所述记录介质是普通纸的纸张类型信息而将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和 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与形成不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 粒的色调剂而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色 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相比,形成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 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色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被增大。
[001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 设备还包括:转印部,该转印部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定影部在输 送所述记录介质的同时将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并且在已经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 粒的色调剂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所述转印部或所述定影部向所述图像施 加沿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剪切力。
[0011]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 设备还包括:转印部,该转印部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定影部在输 送所述记录介质的同时将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并且在已经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 粒的色调剂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所述转印部或所述定影部向所述图像施 加沿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剪切力
[0012]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三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 设备还包括:转印部,该转印部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定影部在输 送所述记录介质的同时将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并且在已经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 粒的色调剂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所述转印部或所述定影部向所述图像施 加沿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剪切力。
[0013]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五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 设备还包括:转印部,该转印部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定影部在输 送所述记录介质的同时将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并且在已经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 粒的色调剂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所述转印部或所述定影部向所述图像施 加沿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剪切力。
[0014]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使用 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动态指数值大于使用不 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动态指数值。
[0015] 根据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方法包括:在记录 介质上使用含有扁平颜料颗粒的第一色调剂形成第一图像并且使用不含有扁平颜料颗粒 的第二色调剂形成第二图像;以及利用热将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 质,其中,定影包括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所使用的热量比定影不包括所述第一图像但包括 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三图像所使用的热量大。
[0016]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十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在 定影所述第三图像所使用的定影温度下所述第二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比在该定影温度 下所述第一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高。
[0017]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将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所用的热量总是恒定的情况相 t匕,可以使形成图像的扁平颜料采取其中所述颜料颗粒的平坦表面沿着记录介质的片材表 面延伸的姿势。
[0018]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定影温度下不含有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 模量和在该定影温度下含有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彼此相同的情况相比, 可以适当地重现颜色色调。
[0019]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方面,在使用涂布纸的情况下,与形成使用不含有扁平 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色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是恒定的情况 相比,可以适当地重现颜色色调。
[0020]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和第六方面,在使用普通纸的情况下,与形成使用不含有扁平 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色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是恒定的情况 相比,可以适当地重现颜色色调。
[0021]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至第十方面,在使用含有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在记录介质上 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与在定影部中不向图像施加沿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剪切力的情况形 成对比,可以使形成图像的扁平颜料颗粒采取其中颜料颗粒的平坦表面沿着记录介质的片 材表面延伸的姿势。
[0022]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利用扁平颜料颗粒形成的图像和利用不含有扁平颜料 颗粒的颜料形成的图像看起来彼此不同,并且利用扁平颜料颗粒形成的图像看起来更有优 势。
[0023]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与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所用的热量总是恒定的情况形 成对比,可以使形成图像的扁平颜料颗粒采取其中颜料颗粒的平坦表面沿着记录介质的片 材表面延伸的姿势。
[0024]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与在定影温度下不含有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的储能 弹性模量和在该定影温度下含有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彼此相同的情况 相比,可以适当地重现颜色色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0026] 图1A和图1B均为示出了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 形成的色调剂图像中包含的扁平颜料颗粒的姿势的剖视图,这些扁平颜料颗粒的姿势是与 由根据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形成的色调剂图像中包含的扁平颜料颗粒的姿势一起示出 的;
[0027] 图2A和图2B均为示出了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 形成的色调剂图像中包含的扁平颜料颗粒的姿势的平面图,这些扁平颜料颗粒的姿势是与 由根据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形成的色调剂图像中包含的扁平颜料颗粒的姿势一起示出 的;
[0028] 图3A和图3B分别为在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使用 的色调剂中包含的扁平颜料颗粒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0029] 图4为示出了在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形成的色 调剂图像的定影过程中动态指数值与热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0030] 图5A和图5B均为示出了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形 成的色调剂图像的动态指数值与定影速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动态指数值与定影速度之 间的该关系是与根据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动态指数值与定影速度 之间的关系一起不出的;
[0031] 图6示出了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色调 剂图像形成部的构造;
[0032] 图7示出了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图像 形成部的构造;
[0033]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构造;
[0034] 图9A和图9B均为用来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 的颜色差的曲线图;
[0035] 图10A和图10B均为用来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 中的光泽度的曲线图;
[0036] 图11A和图11B均为用来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 中的图像的总体波动值的曲线图;
[0037] 图12A至图12D用来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 定影至片材构件的色调剂的形状;
[0038] 图13A和图13B用来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 转印到片材构件的色调剂的形状;
[0039]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构造;
[0040] 图15A和图15B均为用来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 备中图像的总体波动值的曲线图;
[0041] 图16A和图16B均为分别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 设备的比较例中转印到片材构件P的色调剂和定影至片材构件P的色调剂的剖视图;
[0042] 图17A和图17B均为分别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 设备中转印到片材构件P的色调剂和定影至片材构件P的色调剂的剖视图;以及
[0043] 图18是示出了设置在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控制器 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0045] 将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在附图中, 箭头Η表示坚直方向,而箭头W表示与设备宽度方向对应的水平方向。
[0046] 〈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构造〉
[0047] 图8是示出了当从前侧看时图像形成设备10的总体构造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 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通过电子照相系统在用作记录介质的片材构件Ρ上形成图像的图像 形成部12 ;输送片材构件P的介质输送装置50 ;以及在已经形成有图像的片材构件P上进 行后处理等的后处理部60。
[0048] 图像形成设备10还包括:控制较早讨论的各个部分和稍后讨论的电源部80的控 制器70 ;以及该电源部80,该电源部80向以上讨论的包括控制器70的各个部分供电。
[0049] 图像形成部12包括:形成色调剂图像的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 ;将由色调剂图像形 成部20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构件P的转印装置30 ;以及将转印到片材构件P的 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片材构件P的定影装置40。
[0050] 介质输送装置50包括:将片材构件P供给到图像形成部12的介质供给部52 ;以 及将已经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构件P排出的介质排出部54。介质输送装置50还包括: 用于在片材构件P的两个表面上都形成图像的介质返回部56 ;以及稍后将讨论的中间输送 部58。
[0051] 后处理部60包括:对已在图像形成部12中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构件P进行 冷却的介质冷却部62 ;校正片材构件P的卷曲的校正装置64 ;以及检查形成在片材构件P 上的图像的图像检查部66。形成后处理部60的各个部分布置在介质输送装置50的介质排 出部54中。
[0052] 图像形成设备10的各个部分除了形成介质输送装置50的介质排出部54的排出 介质收纳部541之外都被容纳在壳体90中。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壳体90能被分成在 设备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壳体91和第二壳体92。这降低了图像形成设备10在设备 宽度方向上的输送尺寸。
[0053] 第一壳体91容纳图像形成部12的主要部分(不包括稍后将讨论的定影装置40) 以及介质供给部52。第二壳体92容纳:形成图像形成部12的定影装置40 ;介质排出部54 (不包括排出介质收纳部541);介质冷却部62 ;图像检查部66 ;介质返回部56 ;控制器70 ; 以及电源部80。第一壳体91和第二壳体92例如通过诸如螺栓和螺母之类的紧固单元(未 示出)彼此联接。通过将第一壳体91和第二壳体92彼此联接,在第一壳体91和第二壳体 92之间形成:用于片材构件P的连通开口部90C1,该连通开口部90C1从稍后描述的图像形 成部12的转印压区NT延伸到定影压区NF ;以及用于片材构件P的连通通道90C2,该连通 通道90C2从介质返回部56延伸到介质供给部52。
[0054] (图像形成部)
[0055] 如稍早讨论的,图像形成部12包括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转印装置30和定影装置 40。设置了多个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来形成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在该示例性实施方 式中,设置了用于六种颜色即第一特殊颜色(V)、第二特殊颜色(W)、黄色(Y)、洋红色(M)、 青色(C)和黑色(K)的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图8中使用的符号(V)、(W)、(Y)、(M)、(CWP (K)表示以上描述的各个颜色。转印装置30将六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从转印带31 (彼此 叠置的六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已经通过一次转印而被转印到该转印带31)转印到位于转印 压区NT处的片材构件P (如稍后详细讨论的那样)。
[0056]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特殊颜色(V)是银色,使用包含扁平颜料颗粒 的色调剂用于该银色以赋予图像金属光泽。同时,第二特殊颜色(W)是相比于其他颜色频 繁使用的用户专用的企业颜色。稍后将描述银色色调剂的细节以及为了使用银色色调剂形 成图像而由控制器70对各个部分进行的控制。
[0057] [色调剂图像形成部]
[0058] 除了所使用的色调剂之外,用于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基本以相同方 式形成。因而,下面将在彼此不明确区分的情况下描述用于各个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4。 如图6中所示,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的图像形成单元14包括:用作图像保持元件的示例的 感光鼓21 ;充电单元22 ;曝光装置23 ;用作显影单元的示例的显影装置24 ;清洁装置25 ; 以及静电消除装置26。
[0059] [感光鼓]
[0060] 感光鼓21形成为圆筒形状,接地并由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从而围绕其自身的 轴线旋转。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形成例如提供负充电极性的感光层。如图8所示,用于各 个颜色的感光鼓21当从前方看时沿着设备宽度方向彼此呈直线布置。
[0061] [充电单元]
[0062] 如图6所示,充电单元22将感光鼓21的表面(感光层)充电至负极性。在该示例 性实施方式中,充电单元22是电晕放电类型(非接触充电类型)的反电晕充电单元。
[0063] [曝光装置]
[0064] 曝光装置23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具体地说,曝光装置23根据从 形成控制器70的图像信号处理部71 (参见图8)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向已经由充电单元22 充电的感光鼓21的表面照射调制曝光光L。借助由曝光装置23照射的曝光光L在感光鼓 2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0065] [显影装置]
[0066] 显影装置24使用含有色调剂的显影剂G将形成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 显影以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形成色调剂图像。
[0067] 从存储色调剂的色调剂盒27向显影装置24供应色调剂。
[0068][清洁装置]
[0069] 清洁装置25被形成为刮刀,该刮刀将在色调剂图像被从感光鼓21的表面转印到 转印装置30之后留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刮除。
[0070] [静电消除装置]
[0071] 静电消除装置26在转印之后通过向感光鼓21照射光来消除静电。这致使感光鼓 21的表面的充电历史被取消。
[0072] [转印装置]
[0073] 转印装置30进行用于各个颜色的感光鼓21上的色调剂图像彼此叠置地到转印带 31上的一次转印,并且进行叠置的色调剂图像到片材构件P上的二次转印。下面将具体描 述转印装置30。
[0074] [转印带]
[0075] 如图7所示,转印带31具有环带形状,并围绕多个辊32缠绕以确定其姿势。在该 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从前方看时,转印带31具有在设备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倒钝角三角形 姿势。在多个辊32当中,图7中所示的辊32D用作施加马达(未示出)的动力以使转印带 31在箭头A的方向上环行的驱动辊。
[0076] 在多个辊32当中,图7中所示的辊32T用作向转印带31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辊。 在多个辊32当中,图7中所示的辊32B用作用于稍后描述的二次转印辊34的对置辊。转 印带31的下端顶点(其在如稍早讨论的倒置钝角三角形的姿势中形成定影带31的钝角)围 绕辊32B缠绕。在转印带31处于稍早讨论的姿势中的情况下,该转印带31的在设备宽度 方向上延伸的上侧从下方接触用于各个颜色的感光鼓21。
[0077] [-次转印辊]
[0078] 用作将每个感光鼓21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带31的转印构件的示例的一次 转印辊33布置在转印带31的内侧。一次转印辊33隔着转印带31与用于对应颜色的感光 鼓21相对地布置。一次转印辊33被施加有极性与色调剂极性相反的转印偏压。转印偏压 的施加致使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转印带31。
[0079][二次转印辊]
[0080] 转印装置30还包括将转印带31上的叠置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构件P的二次 转印辊34。二次转印辊34被布置成使得转印带31夹设在辊32B和二次转印辊34之间以 在转印带31和二次转印棍34之间形成转印压区NT。片材构件P在适当时刻被从介质供给 部52供给到转印压区NT。二次转印辊34由电源部(未示出)施加有极性与色调剂极性相 反的转印偏压。转印偏压的施加致使色调剂图像从转印带31被转印到经过转印压区NT的 片材构件P。
[0081] [清洁装置]
[0082] 转印装置30还包括在二次转印之后对转印带31进行清洁的清洁装置35。清洁装 置35在转印带31的环行方向上布置在进行二次转印的位置(转印压区NT)的下游以及进 行一次转印的位置的上游。清洁装置35包括刮刀351,该刮刀351将留在转印带31的表面 上的色调剂从转印带31的表面刮除。
[0083] [定影装置:概述]
[0084] 定影装置40将在转印装置30中转印到片材构件P的色调剂图像定影至片材构件 P。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定影装置40被构造成通过在由围绕多个辊413缠绕的定影带 411和加压辊42形成的定影压区NF处对色调剂图像加热和加压而将色调剂图像定影至片 材构件P。辊413H用作加热辊,该加热辊例如包括内置加热器,并且该加热器借助从马达 (未示出)传递来的驱动力旋转。这使得定影带411沿箭头R的方向环行。
[0085] 加压辊42也借助从马达(未示出)传递来的驱动力而以与定影带411的周向速度 大体上相同的周向速度旋转。稍后将详细地讨论由控制器70控制的定影装置40的定影温 度、定影压力、定影时间等等。
[0086] (介质输送装置)
[0087] 如图8所示,介质输送装置50包括介质供给部52、介质排出部54、介质返回部56 和中间输送部58。
[0088][介质供给部]
[0089] 介质供给部52包括存储彼此堆叠的片材构件P的容器521。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 中,两个容器521在转印装置30的下方沿着设备宽度方向并排地布置。
[0090] 介质供给通道52P由多个输送辊对522、引导件(未示出)等形成,从而从每个容器 521延伸到作为二次转印位置的转印压区NT。介质供给通道52P在升高的同时在两个转向 部52P1和52P2处在设备宽度方向上转向,从而形成通向转印压区NT的形状(大体为"S" 形状)。
[0091] 供送存储在容器521中的片材构件P中的最上面一个片材构件P的供送辊523布 置在每个容器521的上侧。在多个输送棍对522当中,在片材构件P的输送方向上位于最 上游侧的输送辊对522S用作分离辊,所述分离辊将由供送辊523以彼此叠置的状态从容器 521供送的片材构件P彼此分离。在多个输送棍对522当中,在片材构件P的输送方向上紧 接转印压区NT的上游定位的输送辊对522R操作而使得转印带31上的色调剂图像的运动 时刻与片材构件P的输送时刻彼此匹配。
[0092] 介质供给部52包括预备输送通道52Pr。预备输送通道52Pr开始于第一壳体91 的与第二壳体92相对地设置的开口部91W以与介质供给通道52P的转向部52P2汇合。该 预备输送通道52Pr用作将从可选的记录介质供给装置(未示出,其与第一壳体91的开口部 91W相邻地布置)供送的片材构件P供送到图像形成部12的输送通道。
[0093] [中间输送部]
[0094] 如图7所示,中间输送部58被布置成从转印装置30的转印压区NT延伸到定影装 置40的定影压区NF,并且包括多个带输送构件581,其中每个带输送构件581都包括围绕 辊缠绕的环状输送带。
[0095] 在输送构件581抽吸空气(以产生负压)以将片材构件P吸引到输送带的表面的情 况下,中间输送部58通过使输送带环行来输送片材构件P。
[0096][介质排出部]
[0097] 如图8所示,介质排出部54将色调剂图像已经由图像形成部12的定影装置40定 影的片材构件P从形成在第二壳体92的与第一壳体91相对的端部处的排出端口 92W排出 到壳体90的外部。
[0098] 介质排出部54包括收纳从排出端口 92W排出的片材构件P的排出介质收纳部 541。
[0099] 介质排出部54具有介质排出通道54P,片材构件P从定影装置40 (定影压区NF) 通过该介质排出通道54P被输送到排出端口 92W。介质排出通道54P由带输送构件543、多 个辊对542和引导件(未示出)等形成。在多个辊对542当中,在片材构件P的排出方向上 布置在最下游侧的辊对542E用作将片材构件P排出到排出介质收纳部541上的排出辊。 [0100][介质返回部]
[0101] 介质返回部56包括多个辊对561。这多个辊对561形成了翻转通道56P,在请求 在片材构件P的两个表面上都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已经经过图像检查部66的片材构件P被 供送到该翻转通道56P。该翻转通道56P具有分支路径56P1、输送路径56P2和翻转路径 56P3。分支路径56P1从介质排出通道54P分支出。输送路径56P2将从分支路径56P1接 收到的片材构件P供送到介质供给通道52P。翻转路径56P3被设置在输送路径56P2的中 间,并且通过将穿过输送路径56P2输送的片材构件P的输送方向改变成相反方向(通过转 回输送)将片材构件P的正面和背面翻转。
[0102] (后处理部)
[0103] 形成后处理部60的介质冷却部62、校正装置64和图像检查部66布置在介质排出 部54的介质排出通道54P的在片材构件P的排出方向上设置在分支路径56P1的分支部的 上游的部分上,并且以它们被提及的顺序在排出方向上从上游侧顺序地布置。
[0104] [介质冷却部]
[0105] 介质冷却部62包括:吸收片材构件P的热的热吸收装置621 ;以及将片材构件P 压靠在热吸收装置621上的挤压装置622。热吸收装置621布置在介质排出通道54P的上 侦k挤压装置622布置在介质排出通道54P的下侧。
[0106] 热吸收装置621包括:环状热吸收带6211 ;支撑热吸收带6211的多个辊6212 ;布 置在热吸收带6211的内侧的散热片6213 ;以及冷却散热片6213的风扇6214。
[0107] 热吸收带6211的外周表面接触片材构件P,从而能够与片材构件P交换热。在多 个辊6212当中,辊6212D用作将驱动力传递到热吸收带6211的驱动辊。散热片6213在沿 着介质排出通道54P的预定范围上与热吸收带6211的内周表面进行可滑动的表面接触。
[0108] 挤压装置622包括环状挤压带6221和支撑挤压带6221的多个辊6222。挤压带 6221围绕多个辊6222缠绕。挤压装置622与热吸收带6211 -起输送片材构件P,同时将 片材构件P压靠在热吸收带6211 (散热片6213)上。
[0109][校正装置]
[0110] 校正装置64设置在介质排出部54中的介质冷却部62的下游。校正装置64校正 从介质冷却部62接收的片材构件P的卷曲。
[0111] [图像检查部]
[0112] 形成图像检查部66的主要部分的嵌入式传感器661布置在介质排出部54中的校 正装置64的下游。该嵌入式传感器661基于照射到片材构件P并从片材构件P反射的光 来检测所定影的色调剂图像是否存在色调剂浓度缺陷、图像缺陷、图像位置缺陷以及这些 缺陷的程度等。
[0113] 〈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形成操作(作用)>
[0114] 接下来,将描述由图像形成设备10在片材构件P上进行的图像形成过程和后处理 过程的综述。
[0115] 如图8所示,当收到图像形成指令时,控制器70启动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转印 装置30和定影装置40。这使得用于各个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4的感光鼓21和显影装置 24的显影辊242旋转以使得转印带31环行,如图7所示。这还使得加压辊42旋转而使定 影带411环行。与这些操作同步的是,控制器70还启动介质输送装置50等。
[0116] 这使得用于各个颜色的感光鼓21在被旋转的同时由充电单兀22充电。控制器70 将已经经受了由图像信号处理部进行的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发送到每个曝光装置23。曝 光装置23根据该图像数据输出曝光光L以将带电的感光鼓21暴露于该曝光光。之后,在 感光鼓2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静电潜像利用从显影装置24供 给的显影剂显影。因而,在第一特殊颜色(V)、第二特殊颜色(W)、黄色(Y)、洋红色(M)、青色 (C)和黑色(K)当中的对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被形成在用于各颜色的感光鼓21上。
[0117] 通过借助用于各种颜色的一次转印辊33施加转印偏压而将形成在用于各种颜色 的感光鼓21上的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顺序地转印到环行的转印带31。这使得在转印带 31上形成通过将六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叠置而获得的叠置的色调剂图像。叠置的色调剂图 像通过转印带31的环行而被输送到转印压区NT。
[0118] 如图8所示,片材构件P在与叠置的色调剂图像的输送匹配的时刻由介质供给部 52的输送辊对522R供给至转印压区NT。在转印压区NT处转印偏压的施加使得叠置的色 调剂图像被从片材带31转印到片材构件P。
[0119] 已经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构件P由中间输送部58从转印装置30的转印压区 NT输送到定影装置40的定影压区NF。定影装置40向正在经过定影压区NF的片材构件P 施加热和压力。这使得所转印的色调剂图像被定影到片材构件P。
[0120] 从定影装置40排出的片材构件P由后处理部60处理,同时被介质排出部54输送 到位于设备外部的排出介质收纳部541。在定影过程中被加热的片材构件P首先在介质冷 却部62中被冷却。之后,由校正装置64对片材构件P的卷曲进行校正。图像检查部66检 测定影至片材构件P的色调剂图像是否存在色调剂浓度缺陷、图像缺陷、图像位置缺陷以 及这些缺陷的程度等。片材构件P被排出到介质排出部54。
[0121] 同时,在要在片材构件P的没有形成图像的非图像表面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在 双面打印的情况下),控制器70在片材构件P经过图像检查部66之后将用于片材构件P的 输送通道从介质排出部54的介质排出通道54P切换到介质返回部56的分支路径56P1。这 使得片材构件P在其正面和背面借助于翻转通道56P翻转的情况下被供送到介质供给通道 52P。以与稍前讨论的在正表面上进行的图像形成过程相同的过程在片材构件P的背表面 上形成(定影)图像。片材构件P通过与稍前讨论的在正表面上形成图像之后进行的过程相 同的过程由介质排出部54排出到位于设备外部的排出介质收纳部541。
[0122] 〈主要部分的构造〉
[0123]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第一特殊颜色(V)的银色色调剂以及为了利用银色色调剂形 成图像而由控制器70对定影装置40进行的控制。
[0124] (色调剂)
[0125] 如图1B所示,用于第一特殊颜色(V)的银色色调剂包含粘结剂树脂111和用作扁 平颜料颗粒的示例的颜料颗粒110,并且用来向图像赋予金属光泽。被赋予金属光泽的图像 的示例包括使用银色色调剂和银色颜色之外的其他颜色的色调剂形成的图像以及仅使用 银色色调剂形成的图像。
[0126] 颜料颗粒110由铝制成。如图3B所示,颜料颗粒110被成形为使得当被放置在平 坦表面上并从一侧观看时,它们在附图的水平方向上的尺寸比它们在附图的坚直方向上的 尺寸大。
[0127] 当从附图中的上侧观看图3B中所示的颜料颗粒110时,颜料颗粒110具有如图3A 中所示的比其当从侧面观看时的形状更伸展的形状。颜料颗粒110具有一对反射表面110A (平坦表面),在颜料颗粒110被放置在平坦表面上时,这对反射表面面向上和面向下(参见 图3B)。因而,该颜料颗粒110具有扁平形状。
[0128] 另一方面,银色色调剂之外的用于第二特殊颜色(W)、黄色(Y)、洋红色(M)、青色 (C)和黑色(K)的其他颜色的色调剂(以下简称为"其他颜色色调剂")含有不包含扁平颜料 颗粒的颜料颗粒(例如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和粘结剂树脂。
[0129] (控制器)
[0130] 在接收到赋予图像的至少一部分金属光泽的图像形成指令的情况下,控制器70 使得银色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V (第一图像形成部的示例)以与用于其他颜色的色调剂图 像形成部20 (第二图像形成部的示例)相同的方式操作。控制器70的其他部件将与稍后 讨论的主要部分的作用一起来描述。
[0131] 〈主要部分的作用〉
[0132] 接下来将描述主要部分的作用。
[0133] 当接收到要赋予图像的至少一部分金属光泽的图像形成指令时,控制器70使得 银色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V以与用于其他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形成部20相同的方式操作,如 图7中所示。
[0134] 具体地说,在感光鼓21V的表面上形成与图像的将被赋予金属光泽的部分对应的 静电潜像。也就是说,在要赋予片材构件P的整个表面金属光泽的情况下,静电潜像形成在 感光鼓21V的整个表面上。在要赋予片材构件P的表面的一部分金属光泽的情况下,静电 潜像形成在感光鼓2IV的表面的对应部分上。
[0135] 形成在感光鼓21V上的静电潜像利用从显影装置24V供给的含有银色色调剂的显 影剂进行显影。这使得在感光鼓21V上形成银色色调剂图像。
[0136] 银色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环行的转印带31上,并且其他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在银 色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转印带31之后被顺序地转印到该转印带31。这使得在转印带31上 形成通过叠置六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获得的叠置的色调剂图像。叠置的色调剂图像(以下 简称为"色调剂图像")在转印压区NT处被从转印带31转印到片材构件P。
[0137] 已经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构件P由中间输送部58从转印装置30的转印压区 NT输送到定影装置40的定影压区NF。定影装置40向正经过定影压区NF的片材构件P施 加热和压力。这使得所转印的色调剂图像被定影至片材构件P。
[0138] 控制器70控制定影装置40,从而相比于接收到不赋予图像金属光泽的图像形成 指令的情况(在不使用银色色调剂的情况下)在定影过程中增加施加至图像的热量。换言 之,与没有使用含有颜料颗粒110的色调剂在片材构件P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定影相比, 控制器70在使用含有颜料颗粒110的色调剂在片材构件P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定影过 程中增加施加至该色调剂图像的热量。
[0139] 具体地说,控制器70通过控制定影装置40从而改变定影温度、定影压力和定影时 间中的至少一者来在增加定影过程中施加至色调剂图像的热量。
[0140] 如果与仅利用其他颜色的色调剂形成的图像相比使用大量热量将利用银色色调 剂形成的图像定影,则利用银色色调剂形成的图像和仅利用其他颜色的色调剂形成的图像 在定影之后可能看起来不同,这使得利用银色色调剂形成的图像更为显著。
[0141] 〈评估〉
[0142] 接下来,根据ASTM E2194测量使用银色色调剂在片材构件P上形成的图像的动态 指数(FI)值。动态指数值是表示金属光泽的指数。较大的动态指数值表示增强的金属光 泽。
[0143] [评估 1]
[0144] 1.使用0S涂布纸W (由Fuji Xerox InterField有限公司制造,具有127[g/m2] 的基重和根据4735的JISP8119测量的光滑度[Sec])作为片材构件P。
[0145] 2.只使用银色色调剂作为色调剂。
[0146] 3.定影带411的周向速度和加压棍42的周向速度(下文简称为"定影速度")被设 定为160 [mm/s]、266 [mm/s]或445 [mm/s],并针对每个定影速度进行评估。
[0147] 4.定影带411的温度(以下简称为"定影温度")被设定为155[°C ]或185[°C ], 并针对每个定影温度进行评估。
[0148] 定影速度为445 [mm/s]和定影温度为155 [°C ]的定影相当于用于不赋予图像金属 光泽的情况的定影条件的示例(以下简称为"标准定影条件")。定影速度为266 [mm/s]和定 影温度为185 [°C ]的定影相当于用于赋予图像金属光泽的情况的定影条件的示例(以下简 称为"光泽定影条件")。
[0149] 其他条件在各个评估中都相同。
[0150] [评估1的结果]
[0151] 使用图5A的曲线图描述评估结果1。
[0152] 在图5A的曲线图中,水平轴表示定影速度,坚直轴表示动态指数值。在该曲线图 中,白色三角符号表示定影温度为155 [°C ]时的值,黑色三角符号表示定影温度为185 [°C ] 时的值。
[0153] [评估1的简要概括]
[0154] 从该曲线图可以看出,当定影速度较低时动态指数值提高,并且当定影温度较高 时动态指数值提高。
[0155] [评估 2]
[0156] 1.使用J纸(由Fuji Xerox InterField有限公司制造,具有82 [g/m2]的基重和 根据112的JISP8119测量的光滑度[Sec])作为片材构件P。
[0157] 2.其他条件与"评估1"中的相同。
[0158] [评估2的结果]
[0159] 使用图5B的曲线图描述评估2的结果。
[0160] 在图5B的曲线图中,水平轴表示定影速度,坚直轴表示动态指数值。在该曲线 图中,白色圆形符号表示定影温度为155[°C ]时的值,而黑色圆形符号表示定影温度为 185[°C ]时的值。
[0161] [评估2的简要概括]
[0162] 从该曲线图可以看出,当定影速度较低时动态指数值提高,并且当定影温度较高 时动态指数值提高。
[0163] [从评估1和2得出的结论]
[0164] 从评估1和2可以看出,当定影速度较低时动态指数值提高,并且当定影温度较高 时动态指数值提高。也就是说,已经发现,相比于如图4的曲线图中所示的那样热量较小的 情况,增加将色调剂图像定影至片材构件P所用的热量提高了动态指数值(增强了金属光 泽)。
[0165] 下面将描述通过增加将色调剂图像定影至片材构件P所用的热量来提高动态指 数值的原因。
[0166] 增加将色调剂图像定影至片材构件P所用的热量软化了形成色调剂的粘结剂树 月旨,这便于形成色调剂的呈扁平形状的颜料颗粒110的运动。在该状态下,色调剂图像被加 压辊42朝向定影带411加压。因而,如图1B所示,颜料颗粒110的反射表面110A面向与 片材构件P的片材表面正交的方向(附图中的X方向)。颜料颗粒110被布置在沿着片材构 件P的片材表面的方向上(附图中的Y方向)。如图2B所示,颜料颗粒110在反射表面110A 面向与片材表面正交的方向的情况下被均匀地分布在片材构件P上。
[0167] 如图1B所示,当颜料颗粒110在反射表面110A面向与片材表面正交的方向的情 况下被布置在沿着片材表面的方向上时,相比于如图1A所示颜料颗粒110的反射表面110A 不面向均匀方向的情况,抑制了从图像反射的光的散射。这提高了动态指数值。
[0168] 如图2B所示,当颜料颗粒110在反射表面110A面向与片材表面正交的方向的情 况下被均匀地布置在片材构件P上时,与如图2A所示颜料颗粒110在反射表面110A不面 向均匀方向的情况下被布置在片材构件P上的情况相比,提高了覆盖率,该覆盖率为片材 构件P的被颜料颗粒110覆盖的比例。换言之,从片材构件P的表面输入的光由颜料颗粒 110在较大反射面积上反射。这也提高了动态指数值。
[0169] 〈从主要部分得出的结论〉
[0170] 如从以上描述的评估结果可以发现,如果与不赋予图像金属光泽的情况相比在要 赋予图像的至少一部分金属光泽的情况下在定影过程中控制器70增加施加至色调剂图像 的热量,则使颜料颗粒110采取其中该颜料颗粒110的反射表面110A沿着片材构件P的片 材表面延伸的姿势。
[0171] 当使颜料颗粒110采取其中颜料颗粒110的反射表面110A沿着片材构件P的片 材表面延伸的姿势时,提高了动态指数值。
[0172]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0173] 接下来,将参照图9和10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 备。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那些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以省略对它 们的描述,并且将主要描述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部件不同的那些部件。
[0174]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显影装置24使用以将感光鼓2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的显影剂G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在银色色调剂与其他颜色的色调剂之间变化。
[0175] 具体地说,在光泽定影条件时的定影温度下其他颜色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 被设定为比该定影温度下银色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高。
[0176] 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表示在测量温度T[°C ]下的复数剪切弹性模量G*的实 部。具体地说,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是根据在JIS K7244 - 6 "塑性一动态机械特性 的确定一部分6 :剪切振动一非共振方法"中规定的方法由粘弹性测量装置测量到的值。
[0177] 储能弹性模量G'可以通过改变粘结剂所用的树脂来改变。
[0178] [色差]
[0179] 接下来,将使用根据JIS K5101测量到的色差(Λ E)来描述通过改变储能弹性模 量G'所获得的作用。
[0180] 在图9A中,坚轴表示当使用其他颜色的色调剂时引起的色差(ΛΕ)。用于红色 (R)、绿色(G)和蓝色(B)的色差被示出来仅供参考。用于第二特殊颜色(W)的色差没有示 出。
[0181] 具体地说,参照在标准定影条件下将其他颜色的色调剂定影至0S涂布纸W的情 况来表示在光泽定影条件下将其他颜色的色调剂定影至0S涂布纸W的情况中引起的色差 (Λ E)。
[0182] 定影温度下其他颜色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被设定成大体等于该定影温度 下银色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
[0183] 对于其他颜色的色调剂,如从图9A中看到的,通过将定影条件从标准定影条件改 变为光泽定影条件,即通过增加定影过程中施加至色调剂图像的热量,来改变颜色色调以 造成色差(Λ E)。这是因为增加定影过程中施加至色调剂图像的热量软化了其他颜色的色 调剂中的粘结剂,从而便于其他颜色的色调剂的流动,这改变了图像的表面形状(诸如粗糙 度),并因而改变了被图像反射的光,从而改变了颜色色调。
[0184] 然而,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稍早所述的,定影温度下其他颜色的色调剂的 储能弹性模量G'被设定成比该该定影温度下银色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高。也就是说, 相比于定影过程中的银色色调剂,对于定影过程中的其他颜色的色调剂来说难以流动。在 定影过程中增加其他颜色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使得其他颜色的色调剂难以流动,这 降低了稍早讨论的色差(Λ E),如从图9B的曲线图所看到的。
[0185] 也就是说,与定影温度下银色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相比,通过增加该定影温 度下其他颜色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适当地重现了颜色色调。
[0186] [光泽度]
[0187] 接下来将使用光泽度描述通过改变储能弹性模量G'获得的作用。
[0188] 在图10A的曲线图中,坚轴表示使用其他颜色的色调剂获得的光泽度值(根据 JIS-Z-8741限定的60度角的镜面光泽度)。用于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光泽度值 被示出来仅供参考。用于第二特殊颜色(W)的光泽度值没有示出。
[0189] 具体地说,示出了在标准定影条件下将其他颜色的色调剂定影至0S涂布纸W的情 况下获得的光泽度值和在光泽定影条件下将其他颜色的色调剂定影至0S涂布纸W的情况 下获得光泽度值。定影温度下其他颜色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被设定成大体等于该 定影温度下银色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
[0190] 如从图10A看到的,对于其他颜色的色调剂,通过将定影条件从标准定影条件改 变为光泽定影条件,即通过增加定影过程中施加至色调剂图像的热量,来改变光泽度值。
[0191] 具体地说,相比于标准定影条件下的光泽度值,光泽定影条件下的光泽度值上升。 这是因为增加定影过程中施加至色调剂图像的热量软化了其他颜色的色调剂中的粘结剂, 从而便于其他颜色的色调剂的流动,这改变了图像的表面形状(诸如粗糙度),并因而改变 了被图像反射的光。
[0192] 然而,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稍早讨论的,定影温度下其他颜色的色调剂的 储能弹性模量G'被设定成比该定影温度下银色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高。也就是说, 相比于定影过程中的银色色调剂,定影过程中的其他颜色的色调剂难以流动。增加定影过 程中的其他颜色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使得其他颜色的色调剂难以流动,这降低了稍 早讨论的光泽度值的上升,如从图10B的曲线图看到的。
[0193] 也就是说,相比于定影温度下银色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通过增加该定影温 度下其他颜色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适当地重现了色泽。
[0194] [结论]
[0195] 如上所述,使用色差(ΛΕ)和光泽度值,相比于定影温度下银色色调剂的储能弹性 模量G',通过增加该定影温度下其他颜色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G',适当地重现了色彩 色调和光泽。
[0196] 其他作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作用相同。
[0197] 〈〈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
[0198] 接下来,将参照图11至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 设备。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那些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以省略对 它们的描述,并且将主要描述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部件不同的那些部件。
[0199] 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20包括选择屏幕122,该选择屏幕122 允许选择将要在上面形成图像的片材构件P是涂布纸还是普通纸。具体地说,如图14所示, 该选择屏幕被布置在壳体92的上表面的下部上。在选择屏幕122上显示表示"涂布纸"的 文字和表示"普通纸"的文字,以允许操作员选择其中一种文字。在操作员没有进行选择的 情况下,将选择"普通纸"。
[0200] (当选择涂布纸时进行的控制)
[0201] 在使用选择屏幕122选择了"涂布纸"并且接收到赋予图像的至少一部分金属光 泽的图像形成指令的情况下,相比于接收到不赋予图像金属色泽的图像形成指令的情况, 控制器70将用于其他颜色的每单位面积的色调剂质量(TMA)设定成较小。
[0202] TMA表示转印到片材构件P的色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g/m2]。TMA是通过测 量在色调剂图像被定影至片材构件P之前通过吸附从预定尺寸的区块收集的色调剂的质 量来获得的。
[0203] 涂布纸是通过向基纸施加涂料、合成树脂等以便赋予片材表面光泽而制备的纸。 涂布纸的示例包括稍早讨论的0S涂布纸W (由Fuji Xerox InterField有限公司制造,并 且具有127[g/m2]的基重以及根据4735的JISP8119测量的光滑度[sec])。
[0204] [当选择涂布纸时获得的作用]
[0205] 接下来,将描述当选择涂布纸时通过改变TMA获得的作用。
[0206] 在图11A和图11B的曲线图中,坚轴表示颜色色调的总体波动值(粒度),而水平轴 表示根据JIS Z8729测量的亮度L*。
[0207] 总体波动值是通过根据JIS Z8729测量亮度L*、色相a*和色相b*并且基于测量 值将颜色色调中的微小不均匀性数字化而获得的。也就是说,更大的总体波动值表示的非 均匀性比由更小的总体波动值表示的非均匀性大。
[0208] 同时,更大的亮度L*的值表示的颜色比由更小的亮度L*的值表示的颜色稀疏。
[0209] 图11A示出了用于在标准定影条件下将TMA为4.5[g/m2]的色调剂定影至0S涂 布纸W的情况的总体波动值(图中的实线)以及用于在光泽定影条件下将TMA为4. 5[g/m2] 的色调剂定影至0S涂布纸W的情况的总体波动值(图中的虚线)。
[0210] 相比而言,图11B示出了用于在标准定影条件下将TMA为4. 0[g/m2]的色调剂定 影至0S涂布纸W的情况的总体波动值(图中的实线)以及用于在光泽定影条件下将TMA为 4. 0[g/m2]的色调剂定影至0S涂布纸W的情况的总体波动值(图中的虚线)。
[0211] 对于TMA为4. 5[g/m2]的色调剂来说,如从图11A中看到的,通过将定影条件从标 准定影条件改变到光泽定影条件,即通过增加定影过程中施加至色调剂图像的热量,来增 加总体波动值。,当亮度L*在60到90的范围内时,总体波动值尤其增加。这是因为增加定 影过程中施加至色调剂图像的热量软化了色调剂中的粘结剂,从而便于其他颜色的色调剂 的流动。
[0212] 下面将具体地描述增加总体波动值的因素。
[0213] 图12A和图12b分别是在标准定影条件下定影至涂布纸(0S涂布纸W)的TMA为 4. 5[g/m2]的色调剂124的平面图和剖视图。在这种情况下,色调剂124的剖面在附图中的 水平方向上对称。
[0214] 相比而言,图12C和图12D分别是在光泽定影条件下定影至涂布纸(0S涂布纸W) 的TMA为4.5[g/m 2]的色调剂124的平面图和剖视图。在这种情况下,色调剂124的剖面在 附图中的水平方向上不对称,并且在一侧(图中的左侧)引起所谓的图像偏移。这种图像偏 移是因为色调剂便于流动而引起一部分色调剂124向一侧流动而引起的。对于涂布纸(其 光滑度比普通纸高)来说,这种趋势尤其显著。
[0215] 认为将定影条件从标准定影条件改变到光泽定影条件导致图像偏移而增加了总 体波动值。
[0216] 相比而言,对于TMA为4. 0[g/m2]的色调剂,如从图11B中看到的,总体波动值并 没有通过将定影条件从标准定影条件改变到光泽定影条件即通过增加定影过程中施加至 色调剂图像的热量而增加,这与TMA为4. 5 [g/m2]的色调剂不同。
[0217] 下面将具体地描述对于具有较小TMA的色调剂来说总体波动值没有通过将定影 条件从标准定影条件改变到光泽定影条件而增加的原因。
[0218] 图13A示出了定影之前TMA为4. 5 [g/m2]的色调剂124的剖视图。图13B示出了 定影之前TMA为4. 0 [g/m2]的色调剂126的剖视图。如稍早讨论的,由于TMA不同,因此TMA 为4. 0 [g/m2]的色调剂126到高度比TMA为4. 5 [g/m2]的色调剂124的高度小。也就是说, TMA不同导致色调剂的高度不同。
[0219] 结果,即使通过将定影条件改变到光泽定影条件而方便了色调剂的流动,也防止 了色调剂126部分地流向一侧。因此,对于TMA为4.0[g/m 2]的色调剂来说,总体波动值不 会通过将定影条件从标准定影条件改变到光泽定影条件而增加,这与TMA为4. 5 [g/m2]的 色调剂不同。换言之,在使用涂布纸的情况下,与其中TMA不小的情况相比,当TMA较小时 总体波动值不会通过将定影条件从标准定影条件改变到光泽定影条件而增加。
[0220] 如稍早讨论的,在使用选择屏幕122选择"涂布纸"并且接收到向图像的至少一部 分赋予金属光泽的图像形成指令的情况下,相比于接收到不赋予图像金属光泽的图像形成 指令的情况,控制器70将用于其他颜色的TMA设定成较小。
[0221] 因此,总体波动值不会通过将定影条件从标准定影条件改变至光泽定影条件而增 力口。这抑制了颜色色调的不均匀性。
[0222] 其他作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同。
[0223] 〈〈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
[0224] 接下来,将参照图15至图1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 设备。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那些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以省略对 它们的描述。将主要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部件不同的那些部件。
[0225] 与在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样,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20 包括选择屏幕122,该选择屏幕122允许选择将要在上面形成图像的片材构件P是涂布纸还 是普通纸。在操作员没有进行选择的情况下,将选择"普通纸"。
[0226] (选择普通纸时进行的控制)
[0227] 在使用选择屏幕122选择"普通纸"并且接收到赋予图像的至少一部分金属光泽 的图像形成指令的情况下,相比于没有接收到赋予图像金属光泽的图像形成指令的情况, 控制器70将用于其他颜色的TMA设定成较大。
[0228] 普通纸是用于普通打印的纸张。普通纸的示例包括稍早讨论的J纸(由Fuji Xerox InterField有限公司制造,并且具有82[g/m2]的基重以及根据112的JISP8119测量的光 滑度[Sec])。
[0229] [当选择普通纸时获得作用]
[0230] 接下来将描述选择普通纸时通过改变TMA获得的作用。
[0231] 在图15A和图15B的曲线图中,坚轴表示颜色色调的总体波动值(粒度),水平轴表 示根据Jis Z8729测量的亮度L*。
[0232] 图15A示出了用于在标准定影条件下将TMA为4. 8 [g/m2]的色调剂定影至J纸的 情况的总体波动值(图中的实线)以及用于在光泽定影条件下将TMA为4. 8[g/m2]的色调剂 定影至J纸的情况的总体波动值(图中的虚线)。
[0233] 相比之下,图15B示出了用于在标准定影条件下将TMA为5. 3 [g/m2]的色调剂定影 至J纸的情况的总体波动值(图中的实线)以及用于在光泽定影条件下将TMA为5. 3[g/m2] 的色调剂定影至J纸的情况的总体波动值(图中的虚线)。
[0234] 对于TMA为4. 8 [g/m2]的色调剂来说,如从图15A看到的,总体波动值通过将定影 条件从标准定影条件改变到光泽定影条件即通过增加定影过程中施加至色调剂图像的热 量而增加。当亮度L*在45到60的范围内时,该总体波动值尤其增加。这是因为增加定 影过程中施加至色调剂图像的热量软化了色调剂中的粘结剂,从而便于色调剂穿透到J纸 中。
[0235] 下面具体地描述通过增加定影过程中施加至色调剂图像的热量增加总体波动值 的因素。
[0236] 图16A示出了定影之前TMA为4. 8 [g/m2]的色调剂130的剖面。图16B示出了在 光泽定影条件下定影之后TMA为4. 8[g/m2]的色调剂130的剖面。
[0237] J纸(普通纸)的光滑度比涂布纸的光滑度低。J纸的表面比涂布纸的表面更不均 匀。在粘结剂通过将定影条件从标准定影条件改变到光泽定影条件而软化的情况下,TMA为 4. 8[g/m2]的粘结剂130容易穿透J纸。因此,因此,如图16B所示,在TMA为4. 8[g/m2]的 色调剂130穿透J纸并且被定影至J纸的情况下,将不均匀的J纸的表面的一部分暴露出。 因此,总体波动值通过增加定影过程中施加至色调剂图像的热量而增加。
[0238] 相比而言,对于TMA为5. 3 [g/m2]的色调剂,如从图15B看出的,总体波动值没有 通过将定影条件从标准定影条件改变到光泽定影条件即通过增加定影过程中施加至色调 剂图像的热量而增加,这与TMA为4.8[g/m 2]的色调剂不同。这是因为TMA不同。
[0239] 换言之,在使用J纸的情况下,当TMA较大时,总体波动纸不会通过将定影条件从 标准定影条件改变到光泽定影条件而增加。
[0240] 下面将具体地描述在使用J纸的情况下当TMA较大时总体波动值不会通过增加定 影过程中施加至色调剂图像的热量而增加的原因。
[0241] 图17A示出了定影之前TMA为5. 3[g/m2]的色调剂132的剖面。图17B示出了在 光泽定影条件下定影之后TMA为5. 3[g/m2]的色调剂132的剖面。
[0242] 如稍前讨论的,如图17A所示,因为TMA不同,所以TMA为5. 3 [g/m2]的色调剂132 的高度比TMA为4. 8[g/m2]的色调剂130的高度大。因此,如图17B所示,在TMA为5.3[g/ m2]的色调剂132穿透J纸并且被定影至J纸的情况下,不均匀的J纸的表面没有被暴露出。 因而,在使用J纸的情况下当TMA较大时总体波动值不会通过增加定影过程中施加至色调 剂图像的热量而增加。
[0243] 在使用选择屏幕122选择"普通纸"并接收到赋予图像的至少一部分金属光泽的 图像形成指令的情况下,如稍早讨论的,相比于接收到不赋予图像金属光泽的图像形成指 令的情况,控制器70将用于其他颜色的TMA设定为较大。
[0244] 因此,总体波动值不会通过增加定影过程中施加至色调剂图像的热量而增加。这 抑制了颜色色调的不均匀性。
[0245] 其他作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同。
[0246] 〈〈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
[0247] 接下来将参照图1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与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那些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以省略对它们的 描述。主要描述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部件不同的那些部件。
[0248] 在控制器140接收到赋予图像的至少一部分金属光泽的图像形成指令的情况下, 如图18所示,控制器140控制向定影带411施加驱动力的马达142和向挤压辊42施加驱 动力的马达144,从而在定影带411的周向速度与挤压辊42的周向速度之间提供速度差。
[0249] 这向待被定影至片材构件P的色调剂图像的色调剂施加了沿片材构件P的输送方 向的剪切力,这致使颜料颗粒110布置在沿着片材表面的方向上,其中反射表面110A面向 与片材构件P的片材表面正交的方向(参见图1B)。
[0250] 这有效地使得颜料颗粒110采取其中该颜料颗粒110的反射表面110A沿着片材 构件P的片材表面延伸的姿势。
[0251] 其他作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同。
[0252] 尽管以上已经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 些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各种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也可 以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在上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 到转印带31。然而,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可以直接转印到片材构件P,各个颜色的色调剂 图像可以共同转印到转印带31或片材构件P,并且银色色调剂图像和其他颜色的色调剂可 以同时定影至片材构件P。
[0253] 上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仅仅是例示性的,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 明的技术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删除、增添和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 根据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认识到这些修改、删除、增添和组合。具体地说,例如可以将 第一至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组合。
【权利要求】
1.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第一图像形成部,该第一图像形成部使用含有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 第二图像形成部,该第二图像形成部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以及 定影部,该定影部利用热将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 其中,所述定影部施加至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的图像的热量比所述定影部施加至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 录介质上的图像的热量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 其中,在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被定影所 在的定影温度下,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比在该定影温度下含 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高。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 在基于表示所述记录介质是涂布纸的纸张类型信息而将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 的色调剂和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与形成不使用含有所述 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而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的图像的色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相比,形成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 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色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被减小。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 在基于表示所述记录介质是涂布纸的纸张类型信息而将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 的色调剂和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与形成不使用含有所述 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而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的图像的色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相比,形成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 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色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被减小。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 在基于表示所述记录介质是普通纸的纸张类型信息而将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 的色调剂和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与形成不使用含有所述 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而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的图像的色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相比,形成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 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色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被增大。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 在基于表示所述记录介质是普通纸的纸张类型信息而将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 的色调剂和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与形成不使用含有所述 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而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的图像的色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相比,形成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形 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色调剂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被增大。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转印部,该转印部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 其中,所述定影部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同时将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并且 在已经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所 述转印部或所述定影部向所述图像施加沿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剪切力。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转印部,该转印部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 其中,所述定影部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同时将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并且 在已经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所 述转印部或所述定影部向所述图像施加沿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剪切力。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转印部,该转印部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 其中,所述定影部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同时将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并且 在已经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所 述转印部或所述定影部向所述图像施加沿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剪切力。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转印部,该转印部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 其中,所述定影部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同时将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并且 在已经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所 述转印部或所述定影部向所述图像施加沿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剪切力。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 其中,使用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动态指数 值大于使用不含有所述扁平颜料颗粒的色调剂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动态指数 值。
12. -种图像形成方法,该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在记录介质上使用含有扁平颜料颗粒的第一色调剂形成第一图像并且使用不含有扁 平颜料颗粒的第二色调剂形成第二图像;以及 利用热将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 其中,定影包括所述第一图像的图像所使用的热量比定影不包括所述第一图像但包括 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三图像所使用的热量大。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 其中,在定影所述第三图像所使用的定影温度下所述第二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比在 该定影温度下所述第一色调剂的储能弹性模量高。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4216257SQ201410047280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3日
【发明者】原岛康充, 原瞳子, 木内丰, 池田美穗, 中岛崇晴, 汤浅宏一郎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