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395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部、套准调节辊、偏移检测部、偏移校正部、摆动量检测部、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参照摆动控制表,根据与偏移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应的摆动指令值使偏移校正部动作,并且在规定的定时获取摆动指令值与纸张的摆动量的关系,基于该关系来更新摆动控制表。在更新摆动控制表时,控制部判定通过摆动控制表的更新是否能够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在能够校正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更新摆动控制表,在不能校正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不更新摆动控制表。
【专利说明】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在利用了电子照相工艺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中,通过将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照射(曝光)到均匀带电的感光体(例如感光鼓),来在感光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对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供给调色剂,来使静电潜像可视化而形成调色剂像。在该调色剂像直接或者经由中间转印体间接转印到纸张后,通过在定影装置中对其进行加热、加压,由此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0003]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将由供纸托盘、手动进纸托盘或者外部供纸装置提供的纸张输送给图像形成部的纸张输送部。在纸张输送部配置有例如中间输送辊、环辊以及套准调节辊等多个输送辊。
[0004]在通过纸张输送部输送纸张时,有时纸张向纸宽方向(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主扫描方向)偏移。作为该原因,例如可举出棍径由于制造时的误差而在轴向不均一、辊径由于经年老化而变化、以及纸张偏移地装载于供纸托盘等。这样,若在纸张向纸宽方向偏移的状态下进行图像形成,则导致纸张中的图像的形成区域错位。
[0005]鉴于此,作为考虑纸张的宽度方向的偏移而高精度地将图像和纸张对位的方法,提出了基于套准调节摆动的偏移校正(例如专利文献1、2)。具体而言,通过在套准调节辊夹持着纸张的状态下,一边在纸宽方向(套准调节辊的轴向)摆动一边输送纸张,来校正纸张的偏移。
[0006]基于在套准调节辊R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配置的偏移检测传感器85 (例如线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偏移量、从基准位置的错位)来实施该套准调节摆动动作(参照图1)。如图1所示,若将在纸宽方向没有偏移时的纸张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将此时偏移检测传感器85的检测值作为检测基准值X0,则被输送的纸张的偏移量Λ X由检测基准值XO-检测值Xi表示。在图1中,输送来的纸张的位置相对于基准位置向-侧(在图1中为右侧)偏移了 ΛΧ。该偏移量ΛΧ成为为了将宽度方向的位置返回到基准位置所需要的纸张的摆动量(以下称为“需要摆动量”)。
[0007]该情况下,为了纸张的宽度方向左端部成为端部基准位置,使套准调节辊R向+侧(在图1中为左侧)摆动。这时,若纸张相对于套准调节辊R的摆动响应性(追随性)高,纸张摆动与套准调节辊R相同的量,则只要使套准调节辊R向左侧摆动偏移量ΛΧ的量即可。
[0008]但实际上,基于摆动指令值的套准调节辊R的摆动量与实际的纸张的摆动量(实测值)不一致。这是由于摆动响应性根据套准调节辊部的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输送路径、驱动机构的松动、或者驱动时的负荷而变化。例如,图2的表示摆动响应性的直线L的斜率al、a2依赖于纸张的种类以及输送路径,截距bl、b2依赖于驱动机构的松动以及驱动时的负荷。这里,“摆动指令值”,是指为了使套准调节辊R摆动规定的摆动量而向套准调节辊R的驱动马达输入的信息(脉冲信号)。在本说明书中,“摆动指令值”与“套准调节辊的摆动量”意思相同。
[0009]通常如图2所示,成为纸张的摆动量比套准调节辊的摆动量小那样的摆动响应性。例如,若按照图2所示的摆动响应性,则在摆动指令值被设定为“+4mm”,套准调节辊摆动+4mm的情况下,实际的纸张的摆动量为“+3mm”。
[0010]因此,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准备对需要摆动量与摆动指令值(套准调节辊的摆动量)的关系进行表示的查阅表(以下称为“摆动控制表”),通过基于该摆动控制表决定摆动指令值,来使纸张摆动所希望的量。如图3所示,摆动控制表由以表示摆动响应性的直线L的反函数所表示的摆动控制直线M来规定。根据由摆动控制直线M规定的摆动控制表,例如在需要摆动量为“向+侧3mm”的情况下,摆动指令值为“向+侧4mm”。
[0011]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阶段,实际上使多张纸张在向宽度方向偏移了的状态下进行输送,通过测定根据此时的偏移量设定了摆动指令值的情况下的实际的纸张的摆动量(实测值)并计算摆动响应直线L,来求出摆动控制直线M。
[001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2680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6643号公报
[0014]忧郁若套准调节辊、套准调节辊的轴承由于磨损而劣化,则套准调节辊的辊隙压降低,或者驱动机构的松动变大,所以摆动响应性随时间的经过而降低(参照图2)。然而,摆动控制表是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阶段设定的表,未考虑摆动响应性的经时变化。即,在摆动响应性因图像形成装置的运转状况(打印张数等)等变化了的情况下,即使根据初始的摆动控制表使套准调节辊摆动,也无法使纸张摆动需要摆动量,存在无法进行适当的偏移校正的可能性。
[0015]以往,通过在预先设定的运行条件(例如总打印张数为100万枚)下,进行包括套准调节辊以及套准调节辊的轴承在内的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的更换,来对应于摆动响应性的经时变化。然而,由于即使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根据使用环境能够继续使用但也被更换,所以导致每I张的打印成本(CPP:Cost Per Print:每印成本)增大。


【发明内容】

[001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CPP的增大,并且能够根据装置的运转状况,即使在部件劣化的情况下也进行适当的偏移校正,可高精度地将图像和纸张对位的图像形成装置。
[0017]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图像形成部,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套准调节辊,其被配置在上述图像形成部的纸张输送方向上游,向上述图像形成部输送纸张;偏移检测部,其检测通过上述套准调节辊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校正部,其使上述套准调节辊沿纸宽方向摆动,将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返回到基准位置;摆动量检测部,其检测由上述偏移校正部进行偏移校正时的纸张的摆动量;以及控制部,其参照用于使纸张返回到上述基准位置的需要摆动量、与用于使上述偏移校正部动作以便纸张摆动需要摆动量的摆动指令值建立了对应的摆动控制表,根据与上述偏移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应的摆动指令值来使上述偏移校正部动作,并且在规定的定时获取上述摆动指令值与上述纸张的摆动量的关系,基于该关系来更新上述摆动控制表,
[0018]在更新上述摆动控制表时,上述控制部判定通过上述摆动控制表的更新是否能够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在能够校正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更新上述摆动控制表,在不能校正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不更新上述摆动控制表。
[0019]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部件根据运转状况而劣化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适当的偏移校正,可高精度地将图像和纸张对位。此外,由于能够尽可能地继续使用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实现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的长寿命化,所以可抑制CPP的增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表示具备套准调节摆动功能的套准调节辊部的图。
[0021]图2是表示摆动指令值与实测值的关系(摆动响应性)的图。
[0022]图3是表示对摆动控制表进行规定的摆动控制直线的图。
[0023]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
[0024]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图。
[0025]图6是从上方(Z方向基端侧)观察套准调节辊部的图。
[0026]图7是从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Y方向基端侧)观察套准调节辊部的图。
[0027]图8是表示摆动响应性降低的情况下的能够偏移校正的范围的图。
[0028]图9是表示摆动响应性进一步降低的情况下的能够偏移校正的范围的图。
[0029]图10是表不偏移校正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0030]图11是表示摆动控制表更新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0031]图12是表示通过摆动控制表更新处理获取的摆动响应直线的图。
[0032]图13是表示通过摆动控制表更新处理获取的摆动控制直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0034]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整体构成的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图。
[0035]图4、5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I是利用了电子照相工艺技术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I采用了将与CMYK这4色对应的感光鼓413串联配置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行进方向(垂直方向)上,以一次的工序使中间转印带421依次转印各色调色剂像的纵型串联方式。
[0036]S卩,图像形成装置I通过将形成在感光鼓413上的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的各色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在中间转印带421上使4色的调色剂像重合后,二次转印到纸张,来形成图像。
[0037]如图4、5所示,图像形成装置I具备:图像读取部10、操作显示部20、图像处理部30、图像形成部40、纸张输送部50、定影部60、以及控制部100。
[0038]控制部100 具备: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01、ROM (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02、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3 等。CPUlOl从R0M102或存储部72读出与处理内容对应的程序并将其展开到RAM103,与展开的程序协作来集中控制图像形成装置I的各模块的动作。
[0039]存储部72例如由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所谓的闪存存储器)、或硬盘驱动器构成。存储部72中存放有例如在控制各模块的动作时所参照的查阅表LUT。查阅表LUT之一是偏移校正处理时参照的摆动控制表。在摆动控制表中,需要摆动量、与用于使偏移校正部动作以使纸张摆动需要摆动量的摆动指令值建立了对应。在图像形成装置I的制造阶段设定该摆动控制表,并根据图像形成装置I的运转状况(例如总打印张数)对该摆动控制表进行适当更新。
[0040]摆动控制表中包括在对纸张的第I面(表面)形成图像时所参照的数据、和在对纸张的第2面(背面)形成图像时所参照的数据。在对第2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由于在对第I面进行了图像形成的基础上向第2输送部54过纸,所以也存在纸张产生卡纸(paperhabit)的情况。这样,在对纸张的第I面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和对第2面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若向套准调节辊R过纸的纸张的状态不同,则由于纸张的摆动响应性不同,所以准备与它们分别对应的摆动控制表。
[0041]另外,由于摆动响应性还根据图像形成所使用的纸张的种类(包括坪量、纸张大小等)、使用环境(LL:低温低湿(10°C,20% RH), NN:常温常湿(20 °C, 50% RH)、HH:高温高湿(30°C,80% RH))而不同,所以准备与它们分别对应的摆动控制表。纸张的种类是指普通纸、涂层(coat)纸、亚光纸等纸张的种类,根据坪量、纸张大小、厚度或者刚度等被细化。
[0042]另外,控制部100经由通信部71与连接到LAN (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等通信网络的外部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接收。控制部100例如接收从外部装置发送来的页面描述语言(PDL:Page Descript1n Language),基于PDL所包含的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来使图像形成在纸张上。通信部71例如由NIC (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MODEM (MOdulator-DEModulator:调制解调器)、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等各种接口构成。
[0043]图像读取部10具备被称作ADF(Auto Document Feeder:自动送纸机)的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以及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扫描仪)等。
[0044]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通过输送机构来输送载置于原稿托盘的原稿,将其送出至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通过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能够连续地读取载置于原稿托盘的多张原稿的图像(包含双面)。
[0045]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对从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输送到接触玻璃上的原稿或者载置在接触玻璃上的原稿进行光学扫描,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在CCD (Charge CoupledDevice)传感器12a的受光面上成像,来读取原稿图像。图像读取部10基于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的读取结果来生成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30中,对该输入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
[0046]操作显示部20例如由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构成,作为显示部21和操作部22发挥作用。显示部21根据由控制部100输入的显示控制信号来进行各种操作画面、图像的状态显示、各功能的动作状况等的显示。操作部22具备数字键、开始键等各种操作键,其受理由用户进行的各种输入操作,并将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00。
[0047]用户对操作显示部20进行操作,能够进行原稿设定、画质设定、倍率设定、应用设定、输出设定、单面/双面设定、纸张设定、以及摆动量调整等与图像形成相关的设定。
[0048]图像处理部30具备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初始设定或者进行与用户设定对应的数字图像处理的电路等。例如,图像处理部30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下,基于灰度校正数据(灰度校正表)来进行灰度校正(图像浓度控制)。另外,图像处理部30对输入图像数据实施颜色校正、阴影校正等各种校正处理、压缩处理等。基于被实施了这些处理的图像数据,控制图像形成部40。
[0049]图像形成部40具备用于根据输入图像数据来形成基于Y成分、M成分、C成分、K成分的各有色调色剂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41、以及中间转印单元42等。由图像形成部40形成的图像的写入范围被预先设定。
[0050]图像形成单元41由Y成分用、M成分用、C成分用、K成分用的4个图像形成单元41Y、41M、41C、41K构成。由于图像形成单元41Y、41M、41C、41K具有相同的构成,所以为了图示和说明的方便,以相同的符号表示共同的构成要素,在区别它们的情况下对符号添加Y、M、C、或K来表示。在图4中,仅对Y成分用的图像形成单元41Y的构成要素赋予符号,省略了关于其他图像形成单元41M、41C、41K的构成要素的符号。
[0051]图像形成单元41具备:曝光装置411、显影装置412、感光鼓413、带电装置414、以及鼓清洁装置415等。
[0052]感光鼓413例如是在铝制的导电性圆筒体(铝基管)的周面依次层叠了底涂层(UCL:Under Coat Layer)、电荷产生层(CGL:Charge Generat1n Layer)、电荷输送层(CTL:Charge Transport Layer)的负带电型的有机感光体(0PC:OrganicPhoto-conductor)。
[0053]电荷产生层由使电荷产生材料(例如酞菁颜料)分散到树脂粘合剂(例如聚碳酸酯)的有机半导体构成,其受到由曝光装置411进行的曝光而产生一对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输送层由使空穴输送性材料(供电子性含氮化合物)分散到树脂粘合剂(例如聚碳酸酯树脂)的材质构成,将在电荷产生层产生的正电荷输送到电荷输送层的表面。
[0054]带电装置414例如由电晕带电装置或电晕管带电装置等电晕放电发生器构成。带电装置414通过电晕放电来使感光鼓413的表面均匀地带有负极性的电。
[0055]曝光装置411例如由半导体激光器构成。曝光装置411对感光鼓413照射与各颜色成分的图像对应的激光。通过将在感光鼓413的电荷产生层产生的正电荷输送到电荷输送层的表面,来中和感光鼓413的表面电荷(负电荷)。由此,根据与周围的电位差,在感光鼓413的表面形成各颜色成分的静电潜像。
[0056]显影装置412收纳有各颜色成分的显影剂(由小粒径的调色剂和磁性载体构成的双成分显影剂),通过使感光鼓413的表面附着各颜色成分的调色剂,来将静电潜像可视化而形成调色剂像。具体而言,对显影剂担承体(显影辊)施加显影偏置电压,显影剂担承体上的带电调色剂根据感光鼓413的表面与显影剂担承体之间的电位差移动并附着到感光鼓413的表面的被曝光的部分。其中,针对显影装置412将随后详细叙述。
[0057]鼓清洁装置415具有与感光鼓413的表面滑动接触的鼓清洁刮板等,除去在一次转印后残留于感光鼓413的表面的转印残调色剂。
[0058]中间转印单元42具备:中间转印带421、一次转印辊422、多个支承辊423、二次转印辊424、以及带清洁装置426等。
[0059]中间转印带421由环状带构成,被多个支承辊423架设成环状。多个支承辊423中的至少一个由驱动辊构成,其他由从动辊构成。例如,优选在比K成分用的一次转印辊422更靠带行进方向下游侧配置的辊423A为驱动辊。由此,易于将一次转印部中的带的行进速度保持为恒定。通过驱动辊423A旋转,中间转印带421向箭头A方向以恒定速度行进。
[0060]一次转印辊422与各颜色成分的感光鼓413对置地被配置在中间转印带421的内周面侧。通过一次转印辊422以夹着中间转印带421的方式与感光鼓413压接,形成用于将调色剂像从感光鼓413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的一次转印辊隙。
[0061]二次转印辊424与在驱动辊423A的带行进方向下游侧配置的辊423B(支承辊)对置地被配置在中间转印带421的外周面侧。通过二次转印辊424以夹着中间转印带421的方式与支承辊423B压接,形成用于将调色剂像从中间转印带421转印到纸张的二次转印辊隙。
[0062]在中间转印带421通过一次转印辊隙时,感光鼓413上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到中间转印带421而被一次转印。具体而言,通过向一次转印辊422施加一次转印偏压,对中间转印带421的背面侧(与一次转印辊422抵接的侧)赋予极性与调色剂相反的电荷,来将调色剂像以静电的形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
[0063]然后,在纸张通过二次转印辊隙时,中间转印带421上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到纸张。具体而言,通过向二次转印辊424施加二次转印偏压,对纸张的背面侧(与二次转印辊424抵接的侧)赋予极性与调色剂相反的电荷,来将调色剂像以静电的形式转印到纸张上。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被输送至定影部60。
[0064]带清洁装置426具有与中间转印带421的表面滑动接触的带清洁刮板等,除去在二次转印后残留于中间转印带421的表面的转印残调色剂。
[0065]此外,在中间转印单元42中,也可以代替二次转印辊424而采用二次转印带被包括二次转印辊的多个支承辊架设成环状的构成(所谓的带式的二次转印单元)。
[0066]定影部60具备:上侧定影部60A,其具有被配置在纸张的定影面(形成有调色剂像的面)侧的定影面侧部件;下侧定影部60B,其具有被配置在纸张的背面(与定影面相反的面)侧的背面侧支承部件;以及加热源60C等。
[0067]在上侧定影部60A是带加热方式的情况下(参照图4),定影带成为定影面侧部件,在是棍加热方式的情况下,定影棍成为定影面侧部件。另外,在下侧定影部60B是棍加压方式的情况下(参照图4),加压辊成为背面侧支承部件,在是带加压方式的情况下,加压带成为背面侧支承部件。通过背面侧支承部件被定影面侧部件压接,形成夹持纸张来进行输送的定影辊隙。
[0068]定影部60通过利用定影辊隙对被二次转印调色剂像后输送来的纸张进行加热、加压,来使调色剂像定影到纸张上。定影部60作为单元被配置在定影器F内。也可以配置有通过对定影器F吹空气来使纸张与定影面侧部件或者背面侧支承部件分离的空气分离单元。
[0069]纸张输送部50具备:供纸部51、排纸部52、第I输送部53、以及第2输送部54等。
[0070]在构成供纸部51的三个供纸托盘单元511?513中,按照预先设定的每一个种类收纳基于坪量、大小等来识别的纸张(标准纸张、特殊纸张)。
[0071]第I输送部53具备包括中间输送辊部531、环辊部532、以及套准调节辊部533的多个输送辊部。第I输送部53将由供纸部51或者外部供纸装置(省略图示)提供的纸张输送到图像形成部40 ( 二次转印部)。
[0072]环辊部532具有一对环辊,输送从上游侧的中间输送辊部531交接到的纸张而交接给下游侧的套准调节辊部533,并且使纸张在与套准调节辊部533之间的环形成部挠曲。
[0073]套准调节辊部533具有一对套准调节辊(后述的驱动辊81、从动辊82),在图像形成部40 ( 二次转印部)的上游侧被配置在环辊部532的下游侧。套准调节辊部533校正纸张的倾斜以及纸宽方向(主扫描方向)的位置。
[0074]第2输送部54具备配置有多个输送棍部的转回(switchback)路径541以及背面用输送路542。第2输送部54在将纸张暂时输送到转回路径541后,通过使其转回而输送到背面用输送路542,来使纸张反转,向第I输送部53 (环辊部532的上游)供给。
[0075]由供纸部51或者外部供纸装置(省略图示)提供的纸张被第I输送部53输送到图像形成部40。这时,在纸张的前端到达套准调节辊部533后,也维持套准调节辊部533 (驱动辊81)的旋转驱动停止的状态继续由环辊部532进行输送。由此,处于纸张的前端被套准调节辊隙抵挡的状态,在环形成部形成纸张的挠曲。然后,基于纸张产生的应力来校正纸张的倾斜。
[0076]在校正了纸张的倾斜后,开始由套准调节辊部533进行纸张的输送(驱动辊81的旋转驱动),将纸张向图像形成部40的二次转印部输送。这时,在由偏移检测传感器85检测到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在被套准调节辊部533输送的过程中校正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套准调节摆动)。
[0077]然后,在纸张通过二次转印辊隙时,中间转印带421上的调色剂像被统一地二次转印到纸张的一个面(表面),在定影部60中被实施定影处理。形成了图像的纸张被具备排纸辊52a的排纸部52排出到设备外。
[0078]图6是从上方(Z方向基端侧)观察套准调节辊部533的图。图7是从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Y方向基端侧)观察套准调节辊部533的图。在图6、7中,X轴是水平方向(套准调节辊的轴向),Z轴是铅垂方向,Y轴是与X轴和Z轴正交的纸张输送方向。
[0079]如图6、7所示,套准调节辊部533具有由驱动辊81、和与驱动辊81对置配置的从动辊82构成的一对套准调节辊R。驱动辊81例如由橡胶辊构成,从动辊82例如由金属辊构成。从动辊82被保持为始终与驱动辊81压接的状态。通过从动辊82被驱动辊81压接,形成夹持纸张来进行输送的辊隙部(套准调节辊隙)。
[0080]驱动辊81和从动辊82被形成于框架88的轴承插通,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通过在固定了驱动辊81和从动辊82的状态下使框架88沿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摆动,能够保持驱动辊81与从动辊82的位置关系地调整轴向。
[0081]驱动辊81的辊轴81b和从动辊82的辊轴82b通过连结部件87连结。由此,在校正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时,驱动辊81与从动辊82 —起沿纸宽方向摆动。
[0082]驱动辊81经由包括齿轮81a、86a的动力传递部与驱动用马达86连接。齿轮81a具有规定的长度,以使在套准调节摆动时即使驱动辊81沿轴向摆动也可传递驱动力。通过经由齿轮86a、81a将驱动用马达86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辊81,使得驱动辊81和从动辊82旋转。套准调节辊部533中的纸张输送动作(驱动用马达86的驱动)由控制部100控制。
[0083]另外,驱动辊81经由由齿条84b和小齿轮84a构成的动力传递部84与摆动用马达83连接。即,由动力传递部84和摆动用马达83构成使套准调节辊R沿纸宽方向摆动来校正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的偏移校正部。
[0084]齿条84b是在内面具有轴承的圆筒状的部件,被辊轴81b插通。通过利用固定于棍轴81b的两个垫圈(例如E环)夹住齿条84b的两端,来将齿条84b固定到齿轮81a的附近。即,齿条84b允许驱动辊81的旋转,另一方面,在轴向被固定为不能摆动。
[0085]在套准调节辊部533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配置有对通过套准调节辊R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进行检测的偏移检测传感器85。偏移检测传感器85与套准调节辊R平行地配置在框架88中的套准调节辊R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区域。
[0086]偏移检测传感器85例如由将受像元件并排设置成横向I列(或者多列)的线传感器构成,其检测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通过由线传感器构成偏移检测传感器85,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即偏移量(从基准位置的错位)(例如数十Pm单位)。
[0087]此外,偏移检测传感器85也能够应用将受像元件配置成矩阵状的图像传感器。
[0088]偏移检测传感器85通过在纸张通过检测区域时点亮照明(例如LED),由受像元件进行拍摄,来检测纸张的宽度方向的偏移量。具体而言,偏移检测传感器85通过在纸张的前端部到达的定时进行拍摄,来检测偏移校正前的纸张的偏移量Λ XI。该偏移量Λ Xl为需要摆动量。
[0089]另外,偏移检测传感器85通过在偏移校正部的偏移校正完成的定时进行拍摄,来检测偏移校正后的纸张的偏移量ΛΧ2。若通过偏移校正使纸张摆动需要摆动量,则偏移校正后的纸张的偏移量ΛΧ2为“O”。通过比较偏移校正前后的纸张的偏移量ΛΧ1、ΛΧ2,能够计算出实际的纸张的摆动量。
[0090]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通过套准调节辊R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进行检测的偏移检测部的偏移检测传感器85还作为对偏移校正时的纸张的摆动量进行检测的摆动量检测部发挥作用。由此,由于无需重新设置摆动量检测部用的传感器,所以能够降低装置成本,并且能够以简单的构成来实现本发明。
[0091]由偏移检测传感器85检测的偏移量例如被从规定的端部基准位置(摆动目标位置)起的错位量规定(参照图1)。端部基准位置由从图像中心(纸宽方向中央)沿宽度方向离开纸宽的1/2的位置来表示。另外,基于图像中心的位置和纸宽来设定图像的写入范围。图像中心的位置和图像的写入范围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出厂时设定。
[0092]控制部100基于偏移检测传感器85的检测结果来驱动摆动用马达83,控制套准调节辊R的摆动动作。这时,控制部100参照存储部72中存放的摆动控制表,获取与需要摆动量对应的摆动指令值,并根据该摆动指令值来驱动摆动驱动用马达83。
[0093]摆动用马达83的旋转运动被小齿轮84a和齿条84b转换成直线运动,并传递到驱动辊81。由此,由驱动辊81和从动辊82构成的套准调节辊R沿轴向摆动规定量(与摆动指令值对应的摆动量)。
[0094]通过驱动辊81和从动辊82 —边旋转、即一边输送纸张一边沿纸宽方向摆动,来校正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由此,在纸张的规定的位置形成图像。
[0095]其中,在偏移检测传感器85的检测结果超过通过套准调节摆动能够偏移校正的范围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完全地校正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所以发生卡纸而停止图像形成处理。
[0096]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I具备:图像形成部40,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套准调节辊R,其被配置在图像形成部40的纸张输送方向上游,向图像形成部40输送纸张;偏移检测部(偏移检测传感器85),其检测通过套准调节辊R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校正部(摆动用马达83、动力传递部84),其使套准调节辊R沿纸宽方向摆动,将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返回到基准位置;摆动量检测部(偏移检测传感器85),其检测由偏移校正部(83、84)进行偏移校正时的纸张的摆动量;以及控制部100,其参照将用于使纸张返回到基准位置的需要摆动量、与用于使偏移校正部(83、84)动作以便纸张摆动需要摆动量的摆动指令值建立了对应的摆动控制表,根据与偏移检测部(85)的检测结果(从基准位置起的错位量)对应的摆动指令值来使偏移校正部(83、84)动作。
[0097]在图像形成装置I中,由于通过根据与需要摆动量对应的摆动指令值来进行偏移校正,来使纸张摆动需要摆动量,所以纸张应该在基准位置通过。然而,若摆动响应性由于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包括套准调节辊R、套准调节辊R的轴承)的劣化而经时降低,则存在纸张未摆动需要摆动量而无法使纸张在基准位置通过的可能性。鉴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图像形成装置I的运转状况,在规定的定时更新摆动控制表。
[0098]这里,在如图8所示,以摆动响应直线K表示摆动响应性的情况下,若将套准调节辊R的可摆动范围(摆动指令值的上限值、下限值)设为_5mm?+5mm,则可偏移校正的范围为K(-5)?Κ(+5)。由于预先决定了套准调节辊R的可摆动范围,所以更新了摆动控制表后的可偏移校正的范围与更新前相比变窄。
[0099]然后,若如图9所示,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进一步劣化而使摆动响应性更加降低,则对应于此,可偏移校正的范围也变窄。即,由摆动响应直线J表示摆动响应性的情况下的可偏移校正的范围变为J(-5)?J(+5)。该情况下,即使更新摆动控制表,也不能够可靠地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例如_2mm?+2mm)。另外,即使更新摆动控制表,由于也超过可摆动范围地驱动套准调节辊R,所以成为误动作的原因。
[0100]鉴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摆动响应性降低,即使更新摆动控制表也不能够偏移校正的情况下,不进行摆动控制表的更新。而且,催促部件更换,以便由用户及时地进行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的更换。
[0101]图10是表示偏移校正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例如,伴随着图像形成处理开始,通过CPUlOl执行R0M102中存放的规定的程序来实现图10所示的偏移校正处理。其中,根据图像形成时的纸张的种类、使用环境,来变更所参照的摆动控制表。
[0102]在图10的步骤SlOl中,控制部100判定图像形成装置I中的总打印张数是否达到了规定张数。例如按每10000张设定规定张数。总打印张数例如由CPUlOl进行计数,并将其存放于RAM103。
[0103]在总打印张数达到规定张数的情况下(在步骤SlOl中为“是”),处理移至步骤S102。另一方面,在总打印张数未达到规定张数的情况下(步骤SlOl中为“否”),处理移至步骤S105,进行通常的偏移校正处理。
[0104]其中,在一系列图像形成的中途变为规定的定时的情况下,图像形成处理被中断。“一系列图像形成处理”是指以根据指示图像形成的信号(例如打印作业)而设定的张数进行图像形成的处理。
[0105]在步骤S102中,控制部100测定针对规定的摆动指令值的摆动量(实测值)。例如,作为规定的摆动指令值,获取针对摆动指令值的上限值(例如+5mm)的摆动量。具体而言,控制部100将纸张从基准位置移动+5_进行输送,以与后述的图11的步骤S122?S124相同的方式获取纸张的摆动量。
[0106]在步骤S103中,控制部100通过基于在步骤S102中获取的纸张的摆动量更新摆动控制表,来判定是否能够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即是否能够继续使用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
[0107]例如,控制部100将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的上限值作为阈值,将该阈值与针对摆动指令值的上限值的纸张的摆动量进行比较。若针对摆动指令值的上限值的纸张的摆动量为阈值以上,则通过使套准调节辊R在可摆动范围内摆动,能够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即,通过使用摆动指令值的上限值作为用于判定是否能够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的规定阈值,能够容易地进行合适的判定。
[0108]控制部100在针对摆动指令值的上限值的纸张的摆动量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能够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在比阈值小的情况下判定为不能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在能够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步骤S103中为“是”),处理移至步骤S104,进行摆动控制表更新处理。另一方面,在不能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步骤S103中为“否”),处理移至步骤S108。
[0109]根据图11所示的流程图来进行步骤S104的摆动控制表更新处理。即,在图11的步骤S121中,控制部100在-5mm?+5_的范围内将纸张从基准位置错移来进行输送。例如,向从基准位置向+侧以Imm间隔错移了的位置(+lmm、+2mm、…+5mm)依次输送纸张,然后,向从基准位置向-侧以Imm间隔错移了的位置(-1mm、_2mm、----5mm)依次输送纸张。
所输送的纸张在被第2输送部54反转后,被错移到规定的位置而重新输送。即,在将第I面(表面)作为图像形成面输送纸张后,将第2面(背面)作为图像形成面进行输送。这时,也可以在纸张的第I面形成了规定的覆盖图像后,使纸张反转。
[0110]其中,所输送的纸张被用于获取制作摆动控制表用的数据,被直接排出到设备外。
[0111]在步骤S122中,控制部100基于在纸张的前端部到达的时刻进行的由偏移检测传感器85 (偏移检测部)检测的结果,来获取偏移校正前的纸张的偏移量。
[0112]在步骤S123中,控制部100从当前的摆动控制表读出与偏移量(需要摆动量)对应的摆动指令值,并根据该摆动指令值进行套准调节摆动动作。由于该处理用于获知针对摆动指令值的实际的纸张摆动量,所以也可以直接将偏移量作为摆动指令值。
[0113]在步骤S124中,控制部100基于在偏移校正完成的定时进行的由偏移检测传感器85 (摆动量检测部)检测的结果,来获取实际的纸张摆动量。具体而言,通过比较在步骤S122中检测到的偏移校正前的纸张的偏移量和在步骤S114中检测到的偏移校正后的偏移量,来计算出实际的纸张的摆动量。
[0114]在步骤S125中,控制部100判定是否完成了需要数量的数据(针对摆动指令值的纸张的摆动量(实测值))的获取。“需要数量的数据”是指为了得到准确地反映了 _5mm?+5mm范围中的当前的摆动响应性的摆动响应直线而足够的数据。例如,对于将纸张输送到以规定的间隔(例如Imm)均等地分割了 -5mm?+5mm的范围的多个位置的情况,获取至少一个数据,优选获取多个数据。在获取多个数据的情况下,只要使多张纸张分别在多个位置过纸,进行套准调节摆动动作(步骤S123)即可。由此,能够使摆动响应直线准确地反映当前的摆动响应性。
[0115]在完成了需要数量的数据的获取的情况下(步骤S125中为“是”),处理移至步骤S126。另一方面,在未完成需要数量的数据的收集的情况下(步骤S125中为“否”),处理移至步骤S121。然后,反复进行步骤S121?S125的处理。
[0116]例如,首先获取从基准位置向+侧错移Imm来输送纸张时的数据,在使相同的纸张反转后,获取从基准位置向+侧错移Imm重新进行了输送时的数据。接着,获取从基准位置向+侧错移2mm输送纸张时的数据,在使相同的纸张反转后,获取从基准位置向+侧错移2_重新进行了输送时的数据。这样,若获取从基准位置向-侧错移5_来输送纸张时的数据,并在使相同的纸张反转后,获取从基准位置向-侧错移5_重新进行了输送时的数据,则可获取需要数量的数据。
[0117]在步骤S126中,控制部100根据在步骤S121?S125中获取的数据,计算出摆动响应直线。例如,如图12所示,得到摆动响应性比作为当前的摆动控制表的基础的摆动响应直线L低(针对摆动指令值的纸张的摆动量(实测值)较小)的摆动响应直线K。
[0118]在步骤S127中,控制部100基于由在步骤S126中计算出的摆动响应直线K的反函数赋予的摆动控制直线N(参照图13),来更新对应的摆动控制表。在更新了摆动控制表后,处理移至图10的步骤S105,开始图像形成处理(在被中断的情况下再次开始)。
[0119]在图10的步骤S105中,控制部100开始(再次开始)纸张的输送,基于在纸张的前端部到达的定时进行的由偏移检测传感器85检测的结果,来获取纸张的偏移量。
[0120]在步骤S106中,控制部100从摆动控制表读出与偏移量(需要摆动量)对应的摆动指令值,并根据该摆动指令值进行套准调节摆动动作。由于摆动控制表成为反映了摆动响应性的经时变化的最新的表,所以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被准确地返回至基准位置。
[0121]在步骤S107中,控制部100判定一系列的图像形成处理是否结束。在一系列的图像形成处理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07中为“是”),偏移校正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一系列的图像形成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07中为“否”),反复进行步骤SlOl以后的处理。
[0122]当在步骤S103中判定为不能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时,在步骤S108中,控制部100使操作显示部20显示催促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的更换的画面。该情况下,不进行摆动控制表的更新。
[0123]其中,在催促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的更换的画面中,包括用户用于选择是否继续图像形成动作的操作按钮。
[0124]这样,控制部100在不能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进行催促偏移校正部的构成部件(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的更换的通知。由此,用户能够容易地得知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达到寿命而需要更换。
[0125]在步骤S109中,控制部100判定是否继续图像形成动作。该判定基于操作显示部20中的用户操作来进行。S卩,控制部100在不能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禁止针对该纸张的图像形成动作,基于用户操作来解除针对该纸张的图像形成动作的禁止。
[0126]由于在不能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禁止图像形成动作,所以能够通过不进行适当的偏移校正,来将图像未形成在纸张的所希望区域这一不良情况防患于未然。另外,通过能够解除图像形成动作的禁止,可应对与图像品质相比更优先生产率的情况。总之,优先尽早更换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
[0127]在继续图像形成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109中为“是”),处理移至步骤S105,进行步骤S105以后的偏移校正处理。该情况下,在步骤S106中,参照目前的摆动控制表。其中,优选在图像形成动作中也显示催促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的更换的画面。另外,在进行了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的更换的情况下,重新设定摆动控制表。例如,可以设定在图像形成装置I的制造阶段准备的初始的摆动控制表,也可以进行步骤S104的摆动控制表更新处理,来重新设定摆动控制表。另一方面,在不继续图像形成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109中为“否”),处理移至步骤S110。
[0128]在步骤SllO中,控制部100判定是否进行了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的更换。在进行了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的更换的情况下(步骤SllO中为“是”),处理移至步骤S105,进行步骤S105以后的偏移校正处理。该情况下,重新设定摆动控制表,在步骤S106中进行参照。在未进行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的更换的情况下(步骤SllO中为“否”),处理移至步骤S109。
[0129]这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I中,控制部100在规定的定时(图10的步骤SlOl中为“是”)获取摆动指令值与纸张的摆动量的关系(摆动响应性),基于该关系来更新摆动控制表(图10的步骤S104、图11)。并且,在更新摆动控制表时,控制部100判定通过摆动控制表的更新是否能够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图10的步骤S103),在能够校正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更新摆动控制表(图10的步骤S104),在不能校正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不更新摆动控制表(图10的步骤S103中为“否”)。
[0130]具体而言,控制部100设定与规定的摆动指令值对应的阈值,通过将根据规定的摆动指令值使纸张摆动时的纸张的摆动量和上述阈值比较,来判定是否能够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图10的步骤S103)。
[0131]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在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根据运转状况而劣化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适当的偏移校正,并能够高精度地将图像和纸张对位。另外,能够尽可能地继续使用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即,与如现有技术那样在预先设定的运行条件(例如总打印张数为100万张)下进行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的更换的情况相比,能够大幅延长更换时期,可实现套准调节摆动机构部件的长寿命化。因此,能够抑制CPP的增大。
[0132]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由本发明人的发明具体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变更。
[0133]例如,在实施方式中,将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的上限值作为阈值,来比较该阈值与针对摆动指令值的上限值的纸张的摆动量,但也可以将规定范围的纸张偏移的下限值作为阈值,来比较该阈值与针对摆动指令值的下限值的纸张的摆动量。
[0134]另外,也可以设定分别与多个摆动指令值对应的阈值,并比较针对多个摆动指令值的纸张的摆动量与阈值,来综合地判断是否能够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
[0135]并且,也可以比较根据规定的摆动指令值使多张纸张摆动时的纸张的摆动量的平均值与阈值。
[0136]在实施方式中,使作为偏移检测部的偏移检测传感器85还作为摆动量检测部发挥作用,但也可以重新设置作为摆动量检测部发挥作用的传感器(例如线传感器)。
[0137]在实施方式中,根据纸张的种类(包括坪量、纸张大小等)、使用环境(温湿度)来设定摆动控制表,在规定的定时进行更新,但也可以当纸张的种类、使用环境变化时,每次生成摆动控制表并进行更新。
[0138]在变更了纸张的种类的定时生成摆动控制表的情况下,能够基于例如操作部22中的用户的纸张设定操作、或者打印作业所包含的与纸张相关的信息,来判断是否变更了纸张的种类。
[0139]另外,在使用环境变化了的定时生成摆动控制表的情况下,例如在一定时间的温度变化或者湿度变化变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可判断为使用环境已变化。
[0140]并且,也可以在制造阶段预先设定与进行摆动控制表更新处理的规定的定时相关的信息,还可以通过操作部22中的用户操作来进行设定。“与规定的定时相关的信息”包括规定的定时的种类(总打印张数达到规定张数时、纸张种类的变更时、使用环境的变化时等)、判断是否到达了规定的定时的条件。
[0141]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被认为是对所有的点进行例示而非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不由上述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同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142]附图标记说明:
[0143]1: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读取部;20:操作显示部;30:图像处理部;40:图像形成部;50:纸张输送部;53 --第I输送部;533:套准调节辊部;60:定影部;81:驱动辊(套准调节辊);82:从动辊(套准调节辊);83:摆动用马达;84:动力传递部;85:偏移检测传感器(偏移检测部、摆动量检测部);86:驱动用马达;87:连结部件;88:框架;100:控制部;LUT:查阅表(摆动控制表);K、L:摆动响应直线;Μ、Ν:摆动控制直线;R:套准调节辊。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部,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套准调节辊,其被配置在所述图像形成部的纸张输送方向上游,向所述图像形成部输送纸张; 偏移检测部,其检测经过所述套准调节辊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 偏移校正部,其使所述套准调节辊沿纸宽方向摆动,将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返回到基准位置; 摆动量检测部,其检测由所述偏移校正部进行偏移校正时的纸张的摆动量;以及 控制部,其参照将用于使纸张返回到所述基准位置的需要摆动量、与用于使所述偏移校正部动作以便纸张摆动需要摆动量的摆动指令值建立了对应的摆动控制表,根据与所述偏移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应的摆动指令值来使所述偏移校正部动作,并且在规定的定时获取所述摆动指令值与所述纸张的摆动量的关系,基于该关系来更新所述摆动控制表, 在更新所述摆动控制表时,所述控制部判定通过所述摆动控制表的更新是否能够校正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在能够校正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更新所述摆动控制表,在不能校正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不更新所述摆动控制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设定与规定的摆动指令值对应的阈值,通过比较根据所述规定的摆动指令值使纸张摆动时的纸张的摆动量与所述阈值,来判定是否能够校正所述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摆动指令值是所述偏移校正部的可摆动范围的上限值或者下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比较根据所述规定的摆动指令值使多张纸张摆动时的纸张的摆动量的平均值与所述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不能校正所述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行催促更换所述偏移校正部的构成部件的通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不能校正所述规定范围的纸张的偏移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禁止针对该纸张的图像形成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用户操作来解除针对该纸张的图像形成动作的禁止。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4298089SQ201410340284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7日
【发明者】川端真一, 川中子悠介, 大久保贵弘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