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硬化膜、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固体摄像元件及图像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04337发布日期:2019-11-12 22: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颜料、(B)碱性色素衍生物、(C)下述通式(II)所表示的磷酸系分散剂、(D)将下述通式(IV)所表示的化合物(x)与具有乙烯性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y)共聚合而成的树脂、(E)光聚合引发剂、以及(F)聚合性化合物,

[化1]

通式(II)中,R3表示数量平均分子量为400~30000的聚酯结构,y表示1或2;

在y为2的情形时,多个R3分别可相同也可不同;

通式(IV)中,R4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5表示碳数2或3的亚烷基,R6表示氢原子或可含有苯环的碳数1~20的烷基,n表示1~15的整数;

在n为2以上的情形时,多个R5分别可相同也可不同,

相对于总固体成分,所述(C)磷酸系分散剂的含量为1质量%~30质量%,

相对于总固体成分,所述(D)将通式(IV)所表示的化合物(x)与具有乙烯性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y)共聚合而成的树脂的含量为1质量%~30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B)碱性色素衍生物是具有氨基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颜料是选自由红色颜料、绿色颜料及黄色颜料所组成的组群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II)中,所述R3所表示的聚酯结构的数量平均分子量为1900~10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II)中,所述R3所表示的聚酯结构为将两种以上的不同的内酯单体开环聚合所得的聚酯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还含有(G)在侧链具有聚合性双键的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G)在侧链具有聚合性双键的树脂为使化合物(b)与共聚物(a)反应而成的树脂,所述化合物(b)具有能够与羟基反应的官能基及乙烯性不饱和双键,所述共聚物(a)为具有2个~6个羟基的聚合性单体(p)与其他聚合性单体(q)的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A)颜料100质量份,所述(D)将通式(IV)所表示的化合物(x)与具有乙烯性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y)共聚合而成的树脂的含量为5质量份~80质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是使所述(A)颜料、所述(B)碱性色素衍生物及所述(C)通式(II)所表示的磷酸系分散剂分散后,调配所述(D)将通式(IV)所表示的化合物(x)与具有乙烯性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y)共聚合而成的树脂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用于形成彩色滤光片的着色区域。

11.一种硬化膜,其是使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硬化而成。

12.一种彩色滤光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应用于支持体上而形成着色感光性组合物层的步骤;将所述着色感光性组合物层曝光成图案状的步骤;以及将未曝光部显影去除而形成着色图案的步骤。

13.一种彩色滤光片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应用于支持体上而形成着色感光性组合物层的步骤;

在所述着色感光性组合物层上形成光致抗蚀剂层的步骤;

通过进行曝光及显影而将所述光致抗蚀剂层图案化,获得抗蚀剂图案的步骤;以及

将所述抗蚀剂图案作为蚀刻掩模来对所述着色感光性组合物层进行干式蚀刻的步骤。

14.一种彩色滤光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硬化膜。

15.一种彩色滤光片,其是以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彩色滤光片的制造方法制造而成。

16.一种固体摄像元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彩色滤光片。

17.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彩色滤光片。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