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板及显示装置,该基板包括:衬底,设置在衬底上的金属走线,设置在衬底上且围绕金属走线设置的接地保护电路,设置在衬底上且位于接地保护电路和金属走线之间的至少一个静电释放结构;其中,静电释放结构由多个重复结构相互连接组成,且在静电释放结构中存在至少一个电阻最大的区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板,静电释放结构中存在至少一个电阻最大的区域,使静电在电阻最大的区域释放,该静电释放结构设置在接地保护电路和金属走线之间,当静电能量过高时,静电跳过接地保护电路在静电释放结构上释放,从而不会对产品产生影响,增强了产品的抗静电能力。
【专利说明】
一种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基板及显示装置。【背景技术】
[0002]随着触控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抗静电释放(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触控产品不同于半导体产品,后者可以通过制程制作半导体结(junc t i on ),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抗静电释放的能力,而触控产品均为类金属制程,对于抗静电释放能力很少能有手段可以提高。[〇〇〇3]通常的抗静电释放方面的设计,都是考虑如何将静电安全的引出,但当静电能量过高时,总会在产品最薄处释放,造成功能不良。最薄弱处通常有两个特点,一是整个产品回路当中阻抗最大的位置,二是尖端位置。所以静电能量过高时很容易在产品回路中释放能量,影响产品性能。【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静电能量过高时容易在产品回路中释放能量,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板,包括:衬底,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金属走线, 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且围绕所述金属走线设置的接地保护电路,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接地保护电路和所述金属走线之间的至少一个静电释放结构;其中,
[0006]所述静电释放结构由多个重复结构相互连接组成,且在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中存在至少一个电阻最大的区域。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基板中,所述静电释放结构由多个重复结构相互连接组成一围绕所述金属走线的网格状结构;在所述电阻最大的区域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线宽最小。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基板中,在各所述重复结构相互连接的位置,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线宽最小。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基板中,各所述重复结构具有至少一个尖端结构。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基板中,各所述重复结构的尖端结构与各所述重复结构相互连接的位置互不重叠。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基板中,所述重复结构的形状为菱形。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基板中,所述静电释放结构具有至少一个断口。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基板中,所述接地保护电路具有至少一个断口;当所述静电释放结构具有与所述接地保护电路具有的断口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的断口时,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的所述静电释放结构具有的断口与所述接地保护电路具有的断口连线的延长线与所述基板相邻的两个边缘均相交;和/或,所述静电释放结构具有的断口与所述接地保护电路具有的断口分别位于所述基板的不同侧。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基板中,所述基板为显不基板或触控基板。
[00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基板。
[0016]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板及显示装置,该基板包括:衬底,设置在衬底上的金属走线,设置在衬底上且围绕金属走线设置的接地保护电路,设置在衬底上且位于接地保护电路和金属走线之间的至少一个静电释放结构;其中,静电释放结构由多个重复结构相互连接组成,且在静电释放结构中存在至少一个电阻最大的区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板,静电释放结构中存在至少一个电阻最大的区域,使静电在电阻最大的区域释放, 该静电释放结构设置在接地保护电路和金属走线之间,当静电能量过高时,静电跳过接地保护电路在静电释放结构上释放,从而不会对产品产生影响,增强了产品的抗静电能力。【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板的示意图之一;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板的示意图之二;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板的示意图之三;[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重复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断口的示意图;[〇〇23]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板的示意图之四;[〇〇24]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板的示意图之五。【具体实施方式】
[002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静电能量过高时容易在产品回路中释放能量,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板及显示装置。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板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该基板包括:衬底100,设置在衬底100上的金属走线300,设置在衬底100上且围绕金属走线300设置的接地保护电路200,设置在衬底100上且位于接地保护电路200和金属走线300之间的至少一个静电释放结构400;其中,静电释放结构400由多个重复结构410相互连接组成,且在静电释放结构400中存在至少一个电阻最大的区域。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板,静电释放结构中存在至少一个电阻最大的区域,使静电在电阻最大的区域释放,该静电释放结构设置在接地保护电路和金属走线之间,当静电能量过高时,静电跳过接地保护电路在静电释放结构上释放,从而不会对产品产生影响, 增强了产品的抗静电能力。
[0028]上述金属走线可以是触控基板上的触控电路,也可以是阵列基板上的驱动电路, 或者是其他产品中的电路。一般产品中的围绕金属走线设置有接地保护电路,接地保护电路可以起到将静电导出的作用,但静电的能量过高时,静电容易跳过接地保护电路在产品最薄处释放,产品最薄处一般为产品回路中阻抗最大的位置或尖端位置。通过在接地保护电路和金属走线之间设置静电释放结构,静电能量过高时,静电跳过接地保护电路在静电释放结构上释放,而静电释放结构受到静电释放的损坏也不会影响产品的性能。
[0029]由图1可以看出,静电释放结构400由多个重复结构410相互连接组成,且在静电释放结构400中存在至少一个电阻最大的区域,从而使静电容易在静电释放结构400的电阻最大的区域处击穿而释放,避免静电跳过静电释放结构400而在金属走线300中释放。
[0030]同样参照图1,静电释放结构400由多个重复结构410相互连接组成一围绕金属走线300的网格状结构,静电释放结构400围绕金属走线300设置可以防止各个方向的静电对金属走线300产生破坏。图1中以重复结构410为菱形进行示意,在实际应用中,重复结构410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三角形、六边形等,此处不对其形状进行限定。图1中静电释放结构400是由重复结构410首尾相连组成网格状结构,如图2所示,静电释放结构400也可以由多行或多列首尾相连的重复结构410组成网状结构,图2以两行和两列重复结构410首尾相连的重复结构410进行示意,此处并不对重复结构410的行数和列数进行限定。
[0031]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基板中,可以在接地保护电路和金属走线之间设置多个静电释放结构,多个静电释放结构可以同层设置,如图3所示,图3是以两个静电释放结构400进行示意,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衬底上的空间来决定静电释放的数量,此处不对静电释放结构的数量进行限定。此外,多个静电释放结构之间也可以是异层设置,异层设置时各静电释放结构之间要设置绝缘层。设置多个静电释放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尚广品的抗静电能力。
[0032 ]上述静电释放结构400中,在电阻最大的区域网格状结构的线宽最小。在具体实施时,使电阻最大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改变材料的电阻率、改变金属走线300的长度或改变金属走线300的线宽等,本实用新型优选为采用改变线宽的方式,使该区域线宽最小以实现该区域的电阻最大。优选地,在各重复结构410相互连接的位置,如图4中411所示的位置,网格状结构的线宽最小。
[0033]进一步地,参照图4,各重复结构410具有至少一个尖端结构412。优选的,各重复结构410的尖端结构412与各重复结构410相互连接的位置互不重叠。
[0034]尖端结构曲率半径大,单位面积积聚电荷多,导致场强大,因而,静电容易在尖端结构处释放。由于各重复结构相互连接的位置处线宽最窄,该位置容易产生静电释放,将尖端结构设置在与各重复结构相互连接的位置互不重叠,可以使静电释放结构容易释放静电的位置分布更加均匀,更有利于保护金属走线。
[0035]具体地,上述重复结构的形状优选为菱形,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此处不对重复结构的形状进行限定。
[0036]更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上述静电释放结构400具有至少一个断口 420。上述静电释放结构具有至少一个断口,可以防止静电释放结构形成闭合环路,对产品信号产生影响。断口太多会影响产品抗静电的能力,因此,断口优选为一个。并且当静电释放结构400具有与接地保护电路具有的断口420位于所述基板100的同一侧的断口时,位于基板100的同一侧的静电释放结构具有的断口 420与接地保护电路200具有的断口连线的延长线与基板100相邻的两个边缘均相交;和/或,静电释放结构具有的断口 420与所述接地保护电路200具有的断口分别位于基板100的不同侧。这样可以防止静电跳过两个断口而在金属走线处释放,从而避免金属走线由于静电释放而被击伤,影响产品性能。因此,静电释放结构的断口和接地保护电路的断口距离越远越好。
[0037]如图6a所示,以静电释放结构400具有一个断口为例,当静电释放结构的断口 420和接地保护电路的断口 210位于基板的同一侧时,图6a以位于基板右侧为例,静电释放结构具有的断口 420与接地保护电路具有的断口 210连线的延长线与基板的上边缘和右边缘均相交,即在平行于基板上侧(或下侧)的方向上,静电释放结构的断口420和接地保护电路的断口 210不平齐。当静电释放结构400具有多个断口时,若只有一个断口和接地保护电路具有的断口 210位于基板的同一侧,则和图6a所示的情况类似,此处不再赘述。若静电释放结构400存在多个和接地保护电路具有的断口 210位于基板的同一侧(例如基板的右侧),则在平行于基板上侧(或下侧)的方向上,静电释放结构的各断口 420和接地保护电路的断口 210不平齐。
[0038]如图6b所示,静电释放结构的断口 420和接地保护电路的断口 210优选为不在同一侦U,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抗静电能力。以接地保护电路的断口 210在右侧中间为例,则静电释放结构的断口 420的位置优选为位于基板的上、下或左侧,图6b中以静电释放结构的断口 420位于下侧为例进行示意。
[0039]具体地,上述基板优选为显示基板或触控基板。对应的,上述金属走线可以是显示基板中的显示驱动电路,也可以是触控基板上的触控电路。
[004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简明的示意重复结构的具体结构,图4和图5只是截取了静电释放结构中的一部分进行示意。并且,图1到图6b中所示意的各部分的形状和大小并不反映真实比例,只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示意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各部分的具体形状和大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0041]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基板,该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由于该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基板相似,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基板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00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板及显示装置,静电释放结构中存在至少一个电阻最大的区域,使静电在电阻最大的区域释放,该静电释放结构设置在接地保护电路和金属走线之间,当静电能量过高时,静电跳过接地保护电路在静电释放结构上释放,从而不会对产品产生影响。并且,该静电释放结构还具有至少一个断口,从而避免静电释放结构形成闭合环路,对产品信号产生影响。
[004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金属走线,设置在所述衬底 上且围绕所述金属走线设置的接地保护电路,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接地保护电路 和所述金属走线之间的至少一个静电释放结构;其中,所述静电释放结构由多个重复结构相互连接组成,且在所述静电释放结构中存在至少 一个电阻最大的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结构由多个重复结构相互连接 组成一围绕所述金属走线的网格状结构;在所述电阻最大的区域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线宽最 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重复结构相互连接的位置,所述网 格状结构的线宽最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重复结构具有至少一个尖端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重复结构的尖端结构与各所述重复结 构相互连接的位置互不重叠。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结构的形状为菱形。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结构具有至少一个断□ 〇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保护电路具有至少一个断口;当所 述静电释放结构具有与所述接地保护电路具有的断口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的断口时,位 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的所述静电释放结构具有的断口与所述接地保护电路具有的断口连 线的延长线与所述基板相邻的两个边缘均相交;和/或,所述静电释放结构具有的断口与所 述接地保护电路具有的断口分别位于所述基板的不同侧。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显示基板或触控基板。10.—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板。
【文档编号】G02F1/1333GK205691902SQ201620666959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7日 公开号201620666959.3, CN 201620666959, CN 205691902 U, CN 205691902U, CN-U-205691902, CN201620666959, CN201620666959.3, CN205691902 U, CN205691902U
【发明人】王准, 董钊, 李必生, 王庆浦, 张雷, 乔恺
【申请人】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