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780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模组按背光源的不同分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两大类。平面显示装置正在向轻薄化发展,随着显示装置厚度的降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也相应变短,混光距离的变短会使混光的效果受到影响,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点亮使用混光距离较短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屏后,液晶显示屏的边缘位置的亮度会明显较高,产生边缘亮框问题。

采用蓝光led作为背光源可以有效提升背光模组的亮度,通过量子点膜将蓝光转化成白光,可以将显示颜色占ntsc色域的比例从75%提升到100%,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因此蓝光led背光模组会逐渐成为行业趋势。

目前蓝光led+量子点膜的技术主要应用于中大尺寸,如tv和monitor等边框较宽的液晶显示产品中,这是由于蓝光led+量子点膜技术的背光模组周边存在一定宽度的发蓝区域,在宽边框产品中,四周发蓝的区域可以通过背光源及液晶模组的整体结构设计,将其隐藏在可视区域以外。在窄边框的小尺寸产品中,采用蓝光led+量子点膜技术的背光源以及采用此背光源构成的液晶模组,背光源和液晶模组周边发蓝区域通过结构设计不能完全隐藏在刻蚀区域以外,导致背光源以及液晶模组的四周都存在一定宽度的发蓝区域,十分影响显示效果。

因此,如何改善窄边框液晶显示产品周边区域发蓝的现象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周边区域发蓝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led光源、量子点薄膜和至少一种光学膜;

所述背光模组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外围区,在所述显示区的边缘区域设置有至少一层补偿层,所述至少一层补偿层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的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达到了如下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外围区,在显示区的边缘区域设置至少一层补偿层,而且补偿层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本发明在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设置至少一层补偿层,且将补偿层设置在显示区的边缘区域,通过补偿层对背光模组周边发出的蓝光进行补偿,从而能够改善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周边区域发蓝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俯视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补偿单元的第一种分布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补偿单元的第二种分布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补偿单元的第三种分布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补偿单元的第四种分布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补偿单元的第五种分布图;

图11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补偿单元的第六种分布图;

图12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的补偿单元的第七种分布图;

图13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16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图1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俯视图,其中,图1所示实施例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100,包括led光源10、量子点薄膜20和至少一种光学膜30;背光模组100具有显示区11和围绕显示区11的外围区12,在显示区11的边缘区域设置有至少一层补偿层40,至少一层补偿层40位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方向(图1中箭头所指方向)。

本发明在背光模组100的出光方向设置至少一层补偿层40,且将补偿层40设置在显示区11的边缘区域,通过补偿层40对背光模组100周边发出的蓝光进行补偿,从而能够改善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发蓝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本申请中至少一层补偿层40设置在量子点薄膜20或至少一种光学膜30的一侧或两侧。以下通过几个实施例对此进行说明。

具体地,图1所示实施例中,在量子点薄膜20的入光面的一侧设置有补偿层40,led光源10发出的光在入射到量子点薄膜20时,位于量子点薄膜20入光面的一侧边缘区域的补偿层40将会发挥补偿作用,将蓝光吸收或将蓝光中和为白光,从而有利于改善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发蓝的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说的入光面是相关膜层上光进入该膜层的一面,出光面是相关膜层上光射出该膜层的一面,例如图1中的面21为入光面,面22为出光面。

图3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所示实施例中,在量子点薄膜20的两侧均设置有补偿层40,即在量子点薄膜20的入光面和出光面的边缘区域均设置补偿层40,当led光源10发出的光从量子点膜20的入光面入射进量子点薄膜20时,位于量子点薄膜20入光面上的补偿层40将会对光源中的蓝光进行吸收或将蓝光中和为白光,当光线从量子点薄膜20中射出时,位于量子点薄膜20出光面周边的补偿层会对光线进行进一步处理,将蓝光进行吸收或中和为白光后再射出,从而进一步减小了从量子点薄膜20周边射出的光线呈现发蓝的现象,双层补偿层40共同作用更加有利于改善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发蓝的现象,更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图4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实施例中,在光学膜30的一侧设置有补偿层40,即在光学膜30的入光面的边缘设置补偿层40,在光学膜30的边缘区域对蓝光进行吸收或将蓝光中和为白光,此种方式能够改善从光学膜30射出的光呈现周边发蓝的现象,从而也有利于改善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发蓝的现象。当然,除了图4所示实施例外,还可在光学膜的两侧同时设置补偿层,即在光学膜的入光面和出光面的边缘位置均设置补偿层,光线在到达光学膜的入光面时,位于入光面的补偿层可对入射的蓝光进行吸收或将蓝光中和为白光;当光线从光学膜的出光面射出时,位于出光面周边位置的补偿层又能进一步对蓝光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改善从光学膜射出的光呈现发蓝的现象,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善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发蓝的现象。

可选地,本申请中至少一层补偿层40设置在量子点薄膜20和至少一种光学膜30的一侧或两侧。

具体地,图5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实施例中,包括两个光学膜,分别为光学膜30和光学膜30’,该实施例中,在量子点薄膜20的两侧的边缘区域、光学膜30的两侧的边缘区域、以及光学膜30’的两侧的边缘区域均设置补偿层40,led光源10所发出的光在入射到量子点薄膜20的过程、从量子点没薄膜20中射出的过程、再入射到光学膜30和光学膜30’的过程以及从光学膜40和光学膜30’射出的过程均会受到位于各个膜层40周边区域的补偿层40的处理,多层补偿层40共同作用对蓝光进行吸收或中和,大大改善了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发蓝的现象。

可选地,在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至少一层补偿层40包括荧光粉层和彩色涂层。例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可将量子点薄膜20的入光面的补偿层40设计为荧光粉层,将出光面的补偿层40设计为彩色涂层,荧光粉层和彩色涂层共同发挥补偿作用,当然也可将位于量子点薄膜20的同一侧的补偿层40设计为同时包括荧光粉层和彩色涂层,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将荧光粉层和彩色涂层作为本申请中的补偿层40,由于荧光粉层和彩色涂层均对水分和氧气不敏感,在背光模组工作的过程中,即使外界的水分或氧气与本申请中的补偿层40接触,也不会对本申请中的补偿层40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从而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整体抗水分和氧气的能力,有利于延长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此外,本申请将荧光粉层或彩色涂层作为补偿层40,还能够有效将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中的蓝光进行吸收或将蓝光中和为白光,有利于改善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出现发蓝的现象,从而能够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在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至少一层补偿层40包括荧光粉层或彩色涂层。例如图5所示实施例中,可将量子点薄膜20两侧的补偿层40均设计为荧光粉层,或均设计为彩色涂层,或将光学膜30两侧的补偿层均设计为荧光粉层,或均设计为彩色涂层,或将光学膜30’两侧的补偿层均设计为荧光粉层,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本申请将荧光粉层或彩色涂层作为补偿层40,能够有效将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中的蓝光进行吸收或将蓝光中和为白光,改善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出现发蓝的现象,有效提高显示效果。此外,由于荧光粉层和彩色涂层均对水分和氧气不敏感,本申请中的补偿层无论采用荧光粉层还是采用彩色涂层的方式实现,在背光模组工作的过程中,即使外界的水分或氧气与本申请中的补偿层40接触,也不会对本申请中的补偿层40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从而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整体抗水分和氧气的能力,有利于延长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通过将荧光粉掺杂到油墨中,再将掺杂有荧光粉的油墨涂布到相应的位置的方式来形成荧光粉层,当然也可将荧光粉掺杂到uv胶等光固化胶中,或掺杂到热固化胶中,再将掺杂有荧光粉的光固化胶或热固化胶涂布到相应的位置以形成荧光粉层。类似地,可通过将彩色颜料掺杂到油墨中,再将掺杂有颜料的油墨涂布到相应的位置以形成彩色涂层,当然也可将彩色颜料掺杂到uv胶等光固化胶中,或掺杂到热固化胶中,再将掺杂有彩色颜料的光固化胶或热固化胶涂布到相应的位置形成彩色涂层。上述实现方式仅为举例说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本申请的补偿层40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其他实现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的荧光粉层例如可包括红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或黄色荧光粉或这些荧光粉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利用一种荧光粉或多种荧光粉的组合将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的蓝光进行吸收或将蓝光中和为白光,能够改善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发蓝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本申请中的至少一层补偿层40包括荧光粉层,荧光粉为混色荧光粉。此处的混色荧光粉例如可以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荧光粉同时掺杂到油墨中,再将掺杂有荧光粉的油墨涂布到相应的位置的方式形成荧光粉层,当然也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荧光粉同时掺杂到uv胶等光固化胶中,或掺杂到热固化胶中,再将掺杂有荧光粉的光固化胶或热固化胶涂布到相应的位置以形成荧光粉层。与单一颜色的荧光粉层相比,直接采用混色荧光粉形成荧光粉层,例如红色荧光粉和绿色荧光粉组合的混色荧光粉层,相比采用多种单一颜色的荧光粉形成荧光粉层的过程,有利于简化补偿层的生产流程,进而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整体的生产效率,此外,本申请采用混色荧光粉层同样能够将背光模组周边区域的蓝光进行吸收或将蓝光中和为白光,有利于改善背光模组周边区域发蓝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指的混合荧光粉还可以为ksf氟化物荧光粉,本申请对于混合荧光粉层的具体成分不做限定,只要是混合有可以发出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光的荧光粉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选地,本申请中的至少一层补偿层包括至少一个补偿单元50,至少一个补偿单元50包括红色补偿单元51、绿色补偿单元52、黄色补偿单元53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具体地,图6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补偿单元的第一种分布图,图7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补偿单元的第二种分布图,图8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补偿单元的第三种分布图。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补偿层包括红色补偿单元51和绿色补偿单元52,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补偿层包括黄色补偿单元53,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补偿层包括红色补偿单元51、绿色补偿单元52和黄色补偿单元53。图6-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补偿单元50呈不规则分布,这些补偿单元50可位于量子点薄膜20的一侧或两侧的周边区域,和/或光学膜30的一侧或两侧的周边区域。图6所示实施例中,蓝光进入补偿单元中时,蓝色的光在经过红色补偿单元51和绿色补偿单元52过程中,与红色补偿单元51发出的红光和绿色补偿单元52发出的绿光混合,形成白光,从而使得透过补偿单元的光为白光。图7所示实施例中,蓝光进入补偿单元中时,蓝色的光在经过黄色补偿单元53的过程中,与黄色补偿单元53发出的黄光混合,形成白光,从而使得透过补偿单元的光变为白光。本申请利用一种颜色的补偿单元50或几种不同颜色的补偿单元50的组合将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的蓝光进行吸收或将蓝光中和为白光,能够改善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发蓝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本申请中的至少一个补偿单元50呈点状、线状或波浪状分布。例如,图6-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补偿单元50呈点状分布,而且呈不规则分布。图9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补偿单元的第四种分布图,图10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补偿单元的第五种分布图。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补偿单元50包括两种颜色的补偿单元50,分别为红色补偿单元51和绿色补偿单元52,呈点状分布而且呈阵列排布;图10所示实施例中的补偿单元50包括一种颜色的补偿单元50,为黄色补偿单元53,呈点状分布而且呈阵列排布。图11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补偿单元的第六种分布图,图12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的补偿单元的第七种分布图。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补偿单元50呈呈波浪状分布,图12所示实施例中的补偿单元50呈线状分布;图11和图12所示实施例中的补偿层40可包括红色补偿单元51、黄色补偿单元53、绿色补偿单元52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图9-图12给出了本申请补偿层40上的补偿单元50的几种不同排布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排布,本申请中的补偿层40均能够对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的蓝光吸收或将蓝光中和为白光,避免背光模组100周边出现发蓝的现象,有利于提升显示效果。

申请人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本申请中至少一层补偿层40的宽度为d,0<d≤5mm。以图2所示实施方式为例,显示区11具有第一边界41,补偿层40具有与显示区11的第一边界41不重叠的第二边界42,第一边界41和第二边界42之间的最短距离即为补偿层40的宽度d。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宽度范围是申请人在进行了深入的基础上得出的解决本申请指出的背光模组100周边出现发蓝的现象的较佳佳宽度范围,在背光模组中设置0-5mm宽度的补偿层40,可以显著的改善背光模组或显示模组周边出现发蓝的现象,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将补偿层40的宽度设计为0<d≤5mm时,该宽度范围的补偿层40既能够将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中的蓝光中和为白光或将蓝光吸收,提升显示效果,还不会影响背光模组100显示区11其他部分的正常显示。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补偿层40的具体宽度可根据不同尺寸类型的背光模组的需求进行灵活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本申请中的背光模组100还包括反射片60。具体地,图13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100还包括反射片60。反射片60设置于led光源10一侧,led光源10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进入量子点薄膜20,另一部分经过反射片60反射后进入量子点薄膜20,从而使得led光源10发出的光能够最大限度地进入量子点薄膜20,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100的光源的利用效率。

可选地,图14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从图14所示实施例可看出,本申请中至少一种光学膜30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扩散片31、增亮膜32和下扩散片33,下扩散片33靠近量子点薄膜20设置。本申请中上扩散片31和下扩散片33的基本组成是扩散层+基材+保护层,其中基材是透过率高的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等,扩散层和保护层通常采用亚克力树脂。本申请通过设置上扩散片31和下扩散片33能够让光线透过扩散涂层产生漫反射,使光线均匀分布,保证背光源模组面内亮度均一化。本申请在上扩散片31和下扩散片33之间引入增亮膜32,能够从整体上提升背光模组100的亮度。在本申请中的光学膜30上设置补偿层40时,补偿层40可设置在上扩散片31、增亮膜32和下扩散片33三者中的任意一层、两层或三层均设置,而且补偿层40可设置在光学膜30任意膜层的一侧或两侧,以实现对背光模组100周边区域中蓝光的吸收或将蓝光中和为白光,提升显示效果。

图1、图3、图4、图5、和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100均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实施例,除直下式背光模组外,本发明还适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

可选地,本申请中的背光模组100还包括反射片60和导光板70。图15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图15所示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图15所示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100包括led光源10、反射片60、导光板70、量子点薄膜20、光学膜30,其中光学膜30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扩散片31、增亮膜32和下扩散片33,下扩散片33靠近量子点薄膜20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反射片60设置于导光板的底部,led光源10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进入导光板70,另一部分通过反射片60反射后进入导光板70,使得led光源10发出的光能够最大限度地进入导光板70,以提高背光模组100的光源利用效率。导光板70能够将led光源10发出的光以及通过反射片60反射进入导光板70的光通过全反射分布到背光模组100的整个面上,以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100的光源利用率。该实施例中,在量子点薄膜20入光面和出光面的边缘位置、下扩散片33的出光面的边缘位置、增亮膜32的出光面的边缘位置以及上扩散片31的出光面的边缘位置分别设置有补偿层40,通过多层补偿层40共同作用,分别对处于量子点薄膜20、光学膜30中的下扩散片33、增亮膜32以及上扩散片31周边区域的蓝光进行处理,从而最大限度改善背光模组周边区域发蓝的现象。图15所示实施例仅示出了本申请补偿层40的一种分布形式,除此种形式外,补偿层还可仅位于量子点薄膜20、下扩散片33、增亮膜32和上扩散片31中的其中一层、两层或三层膜层上,而且可位于任一膜层的一侧或两侧,此处不再对补偿层40的详细排布方式做一一说明。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300,图16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显示模组300包括背光模组100以及显示面板200,其中显示面板200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201和彩膜基板202,其中,背光模组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阵列基板201和彩膜基板202之间设置有液晶203。本申请显示模组300的实施例可参见背光模组100的实施例,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7所示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400包括本申请的显示模组300。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4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申请中显示装置400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显示模组300的实施例,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外围区,在显示区的边缘区域设置至少一层补偿层,而且补偿层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本发明在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设置至少一层补偿层,且将补偿层设置在显示区的边缘区域,通过补偿层对背光模组周边发出的蓝光进行补偿,从而能够改善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周边区域发蓝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