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794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英文: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背面的背光源(英文:Back Light),背光源分为直下式背光源和侧入式背光源。

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的侧入式背光源通常包括导光板11、胶框12、背板13、设置在导光板11入光面一侧的发光单元(图中未画出)以及设置在导光板11的侧面中除入光面以外的其他面上的反射片14等。在背光源中,各结构之间的间隙越小,背光源的结构越稳定,但是由于导光板受热后会发生膨胀,为了避免导光板受热膨胀后挤压胶框,出现导光板变形或碎裂等现象,参见图1,通常在导光板11和胶框12之间设置间隙。

但是,由于相关技术中导光板和胶框之间设置有间隙,背光源发生振动时,导光板易与设置在导光板的出光面一侧的光学膜材发生摩擦,导致导光板和光学膜材划伤,从而影响背光源的光学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导光板和胶框之间设置有间隙,影响背光源的光学稳定性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

导光板,光学膜材,背板以及弹性隔垫物;

其中,所述弹性隔垫物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其它侧面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光学膜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所述背板包覆在所述导光板的非出光侧,所述其它侧面为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中除入光面以外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导光板的其它侧面与所述背板之间设置有T形弹性隔垫物;

其中,所述T形弹性隔垫物包括第一条状结构和第二条状结构,所述第一条状结构与所述第二条状结构垂直,且所述第一条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条状结构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条状结构搭接在所述光学膜材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条状结构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背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二条状结构贴附在所述背板上。

可选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发光单元和弹性弯折隔垫物;

其中,所述弹性弯折隔垫物包括与所述背板连接的第三条状结构和搭接在所述光学膜材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的第四条状结构,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弹性弯折隔垫物、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围成的腔体内,所述第三条状结构和所述第四条状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条状结构的厚度与所述第四条状结构的厚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反射片和胶框,所述胶框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与所述背板之间的第五条状结构,所述反射片贴附在所述导光板的其它侧面上,所述弹性隔垫物设置在所述反射片与所述第五条状结构之间。

可选的,所述弹性隔垫物与所述反射片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隔垫物由非透明材质制成。

可选的,所述弹性隔垫物的材质为硅胶或泡棉。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一方面任一所述的背光源。

可选的,所述导光板的其它侧面与所述背板之间设置有T形弹性隔垫物;

其中,所述T形弹性隔垫物包括第一条状结构和第二条状结构,所述第一条状结构与所述第二条状结构垂直,且所述第一条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条状结构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条状结构搭接在所述光学膜材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条状结构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背板之间;

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发光单元和弹性弯折隔垫物;

其中,所述弹性弯折隔垫物包括与所述背板连接的第三条状结构和搭接在所述光学膜材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的第四条状结构,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弹性弯折隔垫物、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围成的腔体内,所述第三条状结构和所述第四条状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条状结构的厚度与所述第四条状结构的厚度相同;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搭接在所述第一条状结构和所述第四条状结构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及显示装置,导光板的侧面与背板之间设置有弹性隔垫物,一方面,导光板在受热膨胀后挤压弹性隔垫物时,弹性隔垫物可以发生弹性形变,避免导光板受力过大出现变形或碎裂等现象,另一方面,弹性隔垫物可以固定导光板,避免背光源发生振动时,导光板与光学膜材发生摩擦,与相关技术中的背光源相比,提高了背光源的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背光源的光学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如图2所示,该背光源可以包括:

导光板201,光学膜材202,背板203以及弹性隔垫物204。

其中,弹性隔垫物204设置在导光板201的其它侧面与背板203之间,光学膜材202设置在导光板201的出光侧,背板203包覆在导光板201的非出光侧,其它侧面为导光板的侧面中除入光面以外的侧面。

可选的,光学膜材可以包括增光片和扩散片等,弹性隔垫物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或泡棉等可发生弹性形变的材料。

参见图2,背板203可以包括底板203a和位于该底板203a至少一端的条形结构203b,导光板201位于光学膜材202与该底板203b之间。

可选的,背板可以为镀铝锌板,也可以为铝板,还可以为不锈钢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背板的材质不做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导光板的侧面与背板之间设置有弹性隔垫物,一方面,导光板在受热膨胀后挤压弹性隔垫物时,弹性隔垫物可以发生弹性形变,避免导光板受力过大出现变形或碎裂等现象,另一方面,弹性隔垫物可以固定导光板,避免背光源发生振动时,导光板与光学膜材发生摩擦,与相关技术中的背光源相比,提高了背光源的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背光源的光学稳定性。

进一步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背光源还可以包括反射片205和胶框206,胶框206包括设置在导光板201的侧面与背板203之间的第五条状结构2061,反射片205贴附在导光板201的其它侧面上,弹性隔垫物204设置在反射片205与第五条状结构2061之间。反射片用于将在导光板中传输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中,提高光线的利用率。胶框的材质可以为聚碳酸酯。

其中,弹性隔垫物可以与反射片固定连接。反射片的两面都涂覆有胶层,一面与导光板的侧面贴合,另一面贴附有弹性隔垫物,可以对弹性隔垫物起到固定作用。

可选的,图4-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1所示,导光板201的其它侧面与背板203之间可以设置有T形弹性隔垫物204。

其中,T形弹性隔垫物204可以包括第一条状结构204a和第二条状结构204b,第一条状结构204a与第二条状结构204b垂直,且第一条状结构204a的一端与第二条状结构204b的中部连接(第二条状结构的中部即为第二条状结构的非两端),第一条状结构204a搭接在光学膜材202远离导光板201的一侧,第二条状结构204b的一部分位于导光板201与背板203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条状结构的一部分设置在导光板与背板之间,可以固定导光板,且导光板在受热膨胀后挤压第二条状结构时,第二条状结构可以发生弹性形变,避免导光板受力过大出现变形或碎裂等现象,提高了背光源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的,第二条状结构可以贴附在背板上,参见图4-1,第二条状结构可以贴附在背板203的条形结构203b上,以对T形弹性隔垫物起到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图4-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2所示,背光源还可以包括发光单元207和弹性弯折隔垫物208。

其中,弹性弯折隔垫物208包括与背板203连接的第三条状结构208a和搭接在光学膜材远离导光板的一侧的第四条状结构208b,发光单元207设置在弹性弯折隔垫物208、背板与导光板围成的腔体内,第三条状结构208a和第四条状结构208b连接,且第一条状结构204a的厚度与第四条状结构208b的厚度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弯折隔垫物的材质与弹性隔垫物的材质相同,弹性弯折隔垫物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或泡棉等可发生弹性形变的材料。

在如图4-2所示的背光源中,多个发光单元207可以沿垂直于图4-2所示的纸面方向阵列排布在衬底基板209上,多个发光单元207与衬底基板209组成发光模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弯折隔垫物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上述发光模组的结构确定,当发光模组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导光板及光学膜材的厚度之和时,弹性弯折隔垫物可以为L型弹性弯折结构;当发光模组的高度大于导光板及光学膜材的厚度之和时,弹性弯折隔垫物可以为Z形弹性隔垫物,其中,发光模组的高度方向平行于导光板及光学膜材的厚度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弹性弯折隔垫物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示例的,参见图4-2,弹性弯折隔垫物可以为Z形弹性隔垫物,则弹性弯折隔垫物还可以包括第六条状结构208c,第六条状结构208c的一端与第三条状结构208a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条状结构208b连接,以达到连接第三条状结构208a和第四条状结构208b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条状结构与第四条状结构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则第三条状结构与第四条状结构直接连接。

进一步的,在组装显示装置时,第一条状结构和第四条状结构可以用于承载显示面板,且第二条状结构的另一部分和第六条状结构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侧面,显示面板晃动时,第二条状结构的另一部分和和第六条状结构可以对显示面板起到缓冲固定的作用,因此,T形弹性隔垫物和弹性弯折隔垫物可以替代胶框,在背光源中,无需使用胶框,实现了背光源的窄边框,从而实现了显示装置的窄边框。

在组装如图4-2所示的背光源的过程中,可以在背板中依次安装发光模组、导光板和光学膜材,再分别在背板上贴附T形弹性隔垫物和Z形弹性隔垫物,以完成背光源的组装。

可选的,弹性隔垫物和弹性弯折隔垫物可以由非透明材质制成。例如采用黑色硅胶制成弹性隔垫物和弹性弯折隔垫物,可以起到遮光作用,防止背光源的侧面漏光,进一步提高背光源的光学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导光板的侧面与背板之间设置有弹性隔垫物,一方面,导光板在受热膨胀后挤压弹性隔垫物时,弹性隔垫物可以发生弹性形变,避免导光板受力过大出现变形或碎裂等现象,另一方面,弹性隔垫物可以固定导光板,避免背光源发生振动时,导光板与光学膜材发生摩擦,与相关技术中的背光源相比,提高了背光源的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背光源的光学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图2至4-2任一所示的背光源。

示例的,如图5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30和如图4-2所示的背光源,在该背光源中,导光板201的其它侧面与背板203之间可以设置有T形弹性隔垫物204,且背光源还包括发光单元207和弹性弯折隔垫物208。

其中,T形弹性隔垫物204可以包括第一条状结构和第二条状结构,第一条状结构与第二条状结构垂直,且第一条状结构的一端与第二条状结构的中部连接(第二条状结构的中部即为第二条状结构的非两端),第一条状结构搭接在光学膜材202远离导光板201的一侧,第二条状结构的一部分位于导光板201与背板203之间;弹性弯折隔垫物208包括与背板203连接的第三条状结构和搭接在光学膜材202远离导光板201的一侧的第四条状结构,发光单元207设置在弹性弯折隔垫物208、背板203与导光板201围成的腔体内,第三条状结构和第四条状结构连接,且第一条状结构的厚度与第四条状结构的厚度相同。

参见图5,显示面板30的边缘可以搭接在第一条状结构和第四条状结构远离导光板的一侧。因此,T形弹性隔垫物和弹性弯折隔垫物可以替代胶框,在背光源中,无需使用胶框,实现了背光源的窄边框,从而实现了显示装置的窄边框。

进一步的,参见图5,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框体40,该框体对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源起到保护作用,该框体可以为铁框。

在组装如图5所示的显示装置的过程中,可以在背光源中的第一条形结构和第四条形结构上放置显示面板,再安装框体,以完成显示装置的组装。

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导光板的侧面与背板之间设置有弹性隔垫物,一方面,导光板在受热膨胀后挤压弹性隔垫物时,弹性隔垫物可以发生弹性形变,避免导光板受力过大出现变形或碎裂等现象,另一方面,弹性隔垫物可以固定导光板,避免背光源发生振动时,导光板与光学膜材发生摩擦,与相关技术中的背光源相比,提高了背光源的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背光源的光学稳定性。同时可以取消胶框,实现了显示装置的窄边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