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3303发布日期:2018-09-21 21:05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因为光源可以布置在侧边、生产工艺简单,所以液晶显示器使用的背光模组多为侧光式背光模组。为了提高液晶显示器的现实亮度和色彩饱和度,需要保证背光模组的出射面光强度达到一定要求。为提高背光模组出射面光强度,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除了提高光源的功率外,还在扩散片之上设置棱镜片,以利用棱镜片将光线约束在特定的角度范围内,提高光线的利用效率。

在背光模组的光源为线光源的情况下,采用棱镜片的背光模组能够较好地保证出光面的光线均匀度;但是如果将光源换成点光源时,采用光照度计测量背光模组不同区域,光强度的数值并不相同;并且光强度的分布和点光源的位置分布有着对应关系。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的棱镜片结构造成的出光面光线强度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位于所述导光板侧面的点光源、贴合在所述导光板下表面的反射板、贴合在所述导光板上表面的第一扩散片和贴合在所述第一扩散片上表面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棱镜片的表面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柱状棱形凸起和由相邻所述棱形凸起形成的棱形槽;所述棱形凸起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点光源的排布方向;

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点光源之间的所述棱形凸起的高度各不相同并且随机设置。

可选的,在所述棱镜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所述棱形凸起和由所述棱形凸起形成的棱形槽。

可选的,相邻所述棱形凸起的棱角角度在90°-110°之间。

可选的,所述棱形凸起间距在24.0um-110.0um之间。

可选的,所述棱镜片包括PET材质的基板和丙烯酸树脂材质的棱镜层;

所述棱镜层贴合所述基板设置;

所述棱形凸起设置在所述棱镜层上。

可选的,所述基板和所述棱镜层的厚度之和在0.065mm-0.072mm之间。

可选的,还包括贴合所述棱镜片上表面的第二扩散片。

可选的,所述导光板为楔形;

从靠近所述点光源侧到远离所述点光源侧,所述导光板的厚度逐渐减小。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因为在两个点光源之间的棱形凸起的高度随机设置并且各不相同,所以经过棱镜片的光线被随机地折射,在进入到棱镜片的光线均匀度达到预定要求的前提下,从棱镜片射出的光线均匀度也就达到预设的均匀度,避免光线强度分布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截面示意图;

其中:11-导光板,12-点光源,13-反射板,14-第一扩散片,15-棱镜片,151-棱形凸起,152-棱形槽。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截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截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侧光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1、反射板13、第一扩散片14和棱镜片15。

其中,点光源12位于导光板11的侧面,反射板13贴合在导光板11的下表面,第一扩散板贴合在导光板11的上表面,棱镜片15贴合第一扩散片14的上表面。点光源12射出的光线进入到导光板11后,由导光板11和反射片的反射作用和折射作用进入到第一扩散片14内,经过第一扩散片14散射后进入到棱镜片15,并被棱镜片15限制在设定的角度内。

本实施例中,侧光式背光模组的棱镜片15表面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柱状棱形凸起151,相邻的棱形凸起151之间形成棱形槽152;棱形凸起151和棱形槽152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点光源12的排布方向。另外,本实施例中,位于相邻两个点光源12之间的棱形凸起151的高度各不相同,并且高度随机设置。

因为在两个点光源12之间的棱形凸起151的高度随机设置并且各不相同,所以经过棱镜片15的光线被随机地折射,在进入到棱镜片15的光线均匀度达到预定要求的前提下,从棱镜片15射出的光线均匀度也就达到预设的均匀度,避免光线强度分布不均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仅在棱镜片15的上表面设置前述的棱形凸起151和由棱形凸起151形成的棱形槽152。在其他实施例中,棱镜片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前述棱形凸起151和棱形槽152。

本实施例中,棱形凸起151的棱角角度可以在90°-110°之间,优选设置在100°。棱形凸起151的间距可以在24.0um-110.um之间。

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棱镜片15可以是包括PET材质的基板和由丙烯酸树脂材质的棱镜层;棱镜层贴合前述基板,棱形凸起151设置在前述棱镜层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棱镜片15也可以直接采用PET材质的基板制作而成,而不再设置单独的棱镜层。

在棱镜片15采用基板和棱镜层组合结构的基础上,基板和棱镜层的厚度之和优选在0.065mm-0.072mm之间。

本实施例中,棱镜片15即为背光模组的最上层,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棱镜片15的上表面还可以设置第二扩散片,使经过棱镜片15的光线被第二扩散片再适当的散射,避免棱镜片15造成光线强度瑕疵。

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1为厚度均匀的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光板11也可以是楔形,并且从靠近点光源12的一侧到远离点光源12的一侧,导光板11的厚度逐渐减小。

除了具有前述结构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11还具有外侧的塑胶框和包围塑胶框的金属框,以使前述各个片状组件能够相互固定并且保护各个片状组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