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卡盒及图象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65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处理卡盒及图象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象的图象形成装置和与这种图象形成装置一起使用的处理卡盒。这种类型的图象形成装置可包括激光束打印机、发光二极管(LED)打印机、电子照相复印机,传真机系统等。
现以处理卡盒可以装在图象形成装置内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说明处理卡盒和图象形成装置时应该指出,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子,例如可应用没有处理卡盒的图象形成装置。
顺便说一下,诸如打印机等的图象形成装置是这样设计的响应图象信息,有选择地使承载图象部件曝光,在均匀充电的承载图象部件上形成一个潜象,然后这样形成的潜象利用色粉显象为一个着色图象,而该着色图象转印到记录媒体上,从而形成一个图象。在这样的图象形成装置中,当色粉用完时,必须再装满;经常的再装色粉是很麻烦的,而且有时产生染污的现象。还有,由于图象形成装置的各个部件的维护只能由专门的业务人员进行,所以使用者经常感到不方便。
为避免上述缺陷,业已提出一种卡盒,其内的承载图象部件、充电器、显象装置、清理装置等一体地设置成为一个单元,该单元可由操作者可更换地装入图象形成装置内,从而便于再装色粉,便于更换诸如已损坏或已磨损的图象支撑部件,还便于维修。
以前,卡盒中的色粉用完时就将该卡盒废弃掉。这样,任何可再用的部件如各种辊也与该卡盒一起弃掉了。近来,为了节省资源和能源并考虑全球环境保护而减少抛弃的材料,需再重复利用这些单元。为此,各种电气和电子设备内的已损坏的和已磨损的部件的单元都将收集起来,不再弃掉了。
例如,在卡盘中的螺钉和齿轮都被收集起来和再使用。再有,制造卡盘盖的塑料材料被熔化并用作模压新的卡盘盖的材料。还有,制造卡盘的铝材也被熔化并用于构成任何部件的铝材。
但是,关于功能部件,由于很难判断或确定功能部件的工作寿命是否已到期,所以在过去功能部件不重复使用。现在,对于那些在电气或光学功能上可以维持一个给定的持续时间的部件,例如处理卡盒中的充电辊、显象套筒和清理辊,都可认为是这种功能部件,并把图象形成装置中的传送辊、固定辊和输送辊也认为是这种功能部件。
由于上述的诸如辊的功能部件具有长的工作寿命,即使卡盒中的色粉已用完(或完全消耗),这种功能部件可以照样使用。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观点看,应将可再用的功能部件充分地重复使用。
鉴于上述的情况,本发明人提出卓有成效的技术,亦即提供一种有关可再使用部件的信息装置,以通知操作者这类部件使用的量值,以实现重复使用的有效率(参见与1992年5月11日公开的日本专利公开4-136866号相应的1990年9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257133号)。
本发明是对上述技术的改进。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卡盒以及能够非常有效地对一些部件进行重复使用的一种图象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卡盒和一种图象形成装置,该图象形成装置通过提供用于通知在部件轴上的部件使用量值的信息装置通知可再用部件使用量值,而不损害这些部件的能力。
本发明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卡盒和一种图象形成装置,该图象形成装置可对用于通知在部件轴上的可再用部件使用的量值的信息装置保持其工作能力,而不会由于部件的磨损而损坏信息装置。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卡盒和一种图象形成装置,通过提供信息装置,以通知在部件轴上的部件使用量值,可以简单地判别每个再用的部使用的次数。


图1是里面装有处理卡盒的图象形成装置的垂直剖面图;
图2是处理卡盒的截面图;
图3是辊清理器的前视图;
图4是图3的清理器的侧视图;
图5表示包括在辊轴的外围表面上形成的环状槽的重复使用次数通知装置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在辊轴上形成凸台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A和7B表示包括在辊轴的一端面上形成同心环形槽的重复使用次数信息装置的视图;
图8是表示在功能部件的工作寿命和处理卡盒的工作寿命之间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曲线。
首先,在说明本发有的实施例之前,在图8中示出了作为功能部件或制品的充电辊的工作寿命和处理卡盒的工作寿命之间的关系。
图8所示的处理卡盒的工作寿命允许约3000份的图象信息;另一方面,作为功能部件或另件的辊插入到处理卡盒中并且工作寿命比处理卡盒本身大三倍或更多倍。顺便说一下,在图8中虚线表示其功能级减到最小的辊,而点划线表示其功能级减到最大的辊,而实线表示的取样值平均值。
随着复印数量的增加每个辊的功能量级逐渐地减少。这是因为辊的接触性和表面的平滑性由于色粉粘附在辊的外围表面而降低。但是,即使辊的功能量级下降,该辊可以在处理卡盒本身的工作寿命内提供足够合适的功能。
在收集用过的卡盒并对有关用过的辊进行如清洁的复原操作之后,这些辊的功能量级恢复了。但是,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在对具有低功能量级的辊进行三次复原操作之后,如果这种辊组合入新的处理卡盒中,那么可以预料功能量级下降到低于处理卡盒本身的工作寿命。这是因为辊的材料磨损了很长时间。因此,在功能如辊的零件中,它的重复使用次数是根据它的耐用年限确定的,因此,必须避免超过耐用年限使用。
现在,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根据上面的考虑,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处理卡盒和图象形成装置将参照附图全面地叙述。顺便说一下,下面在描述的图象形成装置使用一个处理卡盒时,还必须指出,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没有处理卡盒的任何图象形成装置。
首先,说明图象形成装置的整个结构,处理卡盒装入在该装置中。图1是作为图象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激光束打印机的截面图,图2是该处理卡盒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设计该图象形成装置A,响应图象信息,从光学系统1来的光照亮图象,通过对感光鼓(承载图象部件)上形成的潜象进行显影(显像)而形成显象的(下面称为“着色”的)图象。与着色图象的形成同步地使记录媒体2由输送装置3馈送,使得在处理卡盒13中的图象形成装置的感光鼓上形成的着色图象由转印装置4传送到记录媒体2上。然后,记录媒体2被传送到定象装置5,此处,转印的着色图象永久地定象在记录媒体上。之后,排出记录媒体到排出部分6。
如图2所示,构成图象形成装置的处理卡盒13是这样设计的旋转的感光鼓7由充电装置8均匀地充电,然后从光学系统1来的照图象的光使鼓在曝光装置9处曝光,在感光鼓7上形成潜象,之后用显象装置10对潜象进行显象,使潜象变为着色图象,在着色图象由转印装置4转印到记录媒体2上之后,遗留在感光鼓7上的残余色粉由清理装置11清除掉。顺便说一下,如感光鼓等部件是装在(作为外壳的)框架12中以构成一个卡盒。
下面说明图象形成装置A和处理卡盒B的各个构成零件。
图象形成装置首先,关于图象形成装置A,将按序描述光学系统、输送装置、转印装置、定象装置和卡盒安装装配装置。
光学系统光学系统1用来响应从外部装置来的图象信息、在感光鼓7上照射图象光。如图1所示,激光二极管1b、多角镜1c、扫描器马达1d、聚焦透镜1e和反射镜1f组装成为设置在图象形成装置A的框架13中的光学单元1a。当从外部设备如计算机、字符处理器等发送一个图象信号到图象形成装置时,激光二极管1b响应该图象信号而工作,将图象发送到多角镜1c。该多角镜1c由扫描器马达1d进行高速旋转,使得由多角镜1c反射的图象光通过聚焦透镜1e和反射镜1f照射在旋转的感光鼓7上,因此选择地使感光鼓7的表面曝光以形成相应于该图象信息的潜象。
记录媒体输送装置下面将描述用以输送记录媒体2(例如记录薄片,OHP薄片或薄膜)的输送装置3。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记录薄片2可以用人工插入或从供纸盒提供。如图1所示,在人工插入方式下,一个或多个记录媒体2被人工地放置在供纸盘3a,图象形成从此开始。此后,拾取辊3b旋转,以向该装置供应在供纸盘3a的记录媒体。当在该盘中放置许多记录媒体2时,该记录媒体由一对分离辊3c1、3c2一张一张地分开。提供该记录媒体2直到记录媒体的前端接近一对定位辊3d1、3d2之间的辊隙为止。成对的定位辊3d1,3d2响应图象形成操作而旋转,将记录媒体2输送到该图象形成装置。其上形成图象的记录媒体被送到定象装置5,然后记录媒体在排出部分6由一对中间排出辊3e和一对排出辊3f1,3f2排出。顺便说一下,在辊对之间放置导向部件3g,而供纸盘3a不用的时候起着一个盖的作用。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当从供纸盘提供记录媒体时,供纸盘3h插入到在该装置的框架13下部形成的一个盘安装装配部分。当不是人工提供记录媒体2时,记录媒体由拾取辊3i和馈送辊3j从供纸盘3h(从该叠的最上一张开始)一张一张地提供给该对定位辊3d1、3d2。之后,记录媒体以在人工插入方式中的相同方法输送。顺便说一下,探测器3k用于检测在供纸盘3h中的记录媒体2是否存在。
转印装置
转印装置4用于将在感光鼓7上形成的着色图象转印到记录媒体2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转印装置4包括一个传送辊4。亦即,记录媒体2利用传送辊4推动贴到处理卡盒B中的感光鼓7上,所述的处理卡盒是插入到图象形成装置中的,并在传送辊4上施加电压,该电压极性与着色图象的极性相反,感光鼓7上的着色图象被转印到记录媒体2。
定象装置定象装置5用以对于传送辊4传送的记录媒体2上的着色图象定象在记录媒体2上。如图1所示,定象装置包括一个驱动辊5a和一个驱动固定辊5c,驱动固定辊内有一个加热器5b而被推向驱动辊5a。即,当在转印装置中着色图象转印到记录媒体2上时,该记录媒体2又通过驱动辊5a和固定辊5c之间的辊隙时,利用辊之间的压力和固定辊5c的热量,着色图象永久地被定象在记录媒体2上。
处理卡盒安装装配装置在图象形成装置A中提供用于装配处理卡盒B的卡盒安装装配装置。在盖14打开之后,处理卡盒B对该装置的框架13进行装配和拆装。即,打开/关闭的盖14通过一个铰链14a被轴转动地装配在框架的上部。当盖14打开时,框架13中的卡盒装配空间向操作者敞开。左和右导向部件(未画出)在框架的左和右侧壁上。导向部件具有沿着处理卡盒插入到框架的导向部分。因此,通过将处理卡盒B沿着导向部件插入并闭合盖14,处理卡盒B可以装入图象形成装置A内。
处理卡盒下面将说明装入图象形成装置A内的处理卡盒B的部件。
处理卡盒B包括一个承载图象部件和至少一个处理装置。处理装置例如可包括一个充电装置,用于对承载图象部件的表面充电;一个显象装置,用于在承载图象部件上形成着色图象;一个清理装置,用于从承载图象部件上除去残余的色粉;等等。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处理卡盒B包括构成框架12的第一和第二框架12a、12b;在框架12内的充电装置8、暴光装置9、显象装置10和清理装置11设置在电子照像感光鼓7的周围作为承载图象部件,借此提供了可活动地装配在该装置的框架13内的一个单元。
下面依序说明处理卡盒的感光鼓7、充电装置8、暴光装置9、显象装置10和清理装置11。
感光鼓根据本实施例的感光鼓包括一个圆柱形的鼓芯和在该鼓芯周围涂复的有机感光层,感光鼓7可旋转地固定在框架12上,感光鼓7响应“图象形成操作”以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这是经过固定在该鼓一端的一个齿轮(未画出)将图象形成装置的驱动马达的驱动力传递给感光鼓实现的。
充电装置充电装置用于对感光鼓7的表面进行均匀地充电。在所示的实它们之间有小的间隔。当在显象套管10d上形成着色层时,通过色粉和显象套筒10d之间的摩擦可以在感光鼓7上得到足以显象静电潜象的摩擦电荷。此外,提供显象叶片10c用于调整着色层的厚度。
清理装置如图2所示,清理装置11包括与感光鼓7的表面接触的清理叶片11a,用于将残留在鼓7上的残余色粉刮去;放在清理叶片11a下面并且稍与感光鼓接触和适于接收由该叶片从该滚筒上刮下的色粉的斜板(dipsheet)11b;和用于收集由斜板接收的废弃的色粉的废弃色粉容器11c。
顺便说一下,根据所示的实施列当装在处理卡盒B中的色粉用完了(或完全消耗)时,处理卡盒被收集,而且该卡盒的可再用部件重复使用。所以,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一个信息装置,用于通知功能部件使用的次数量。
处理卡盒的重复使用过程现在,在说明用于通知功能部件使用的数量的信息装置之前,说明处理卡盒的重复使用过程。
重复使用过程包括(1)收集,(2)分类,(3)分解,(4)挑选,(5)清理,(6)检查,和(7)再装配。
(1)收集借助于使用者和业务人员将用过的处理卡盒收集到收集中心。
(2)分类
收集到各个收集中心的用过的处理卡盒被运送到回收工厂。根据其类别将收集的处理卡盒进行分类。
(3)分解已分类的处理卡盒被分解并收集。
(4)挑选检查收集的部件,部件被分类为可再用部件和非可再用部件,非可再用部件是损坏的或其工作寿命到期的。
(5)清理只有可再用的部件进行清理以允许它们作为新的卡盒中的部件再使用。
(6)检查检查清理的部件其功能是否恢复以及这些部件能否再使用。
(7)再装配通过该检查的部件或新的部件被再装配在新的处理卡盒中。
现在,根据上述过程,作为一个例子具体地说明作为可再用功能部件的充电辊和传送辊的重复使用。
顺便说一下,在上述的过程中,(1)收集、(2)分类、(3)分解、和(7)再装配从说明中省略去,因为它们与前述的过程是相同的。
首先,将说明检查充电辊和传送辊以及挑选它们是可再用的或者是由于损坏或工作寿命到期而不能再用的方法。
在挑选过程中的检查是通过操作者的直观检查或使用从后面叙述的实施例所使用的信息装置得到的复原的次数进行的。直观检查是通过操作者将被检查的部件与“表示辊损坏极限的样表”进行直观比较来进行的。如果检查的辊的损坏大于“表示辊损坏极限的样表”时,判定检查的辊不适于再用;因而,如果检查的辊的损坏小于“表示辊损坏极限的样表”时,判定检查的辊可被再用下面说明通过该检查的充电辊和传送辊的清洁。顺便说一下,本发明人已提出一种辊清理机,它可有效地清理各种辊如充电辊,传送辊等等(参见1992年6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4-194985号)。因此,关于充电辊和传送辊的清理,将说明使用这种辊清理机的一个例子。
图3是这种辊清理机的前视图,即图4是从图3中的箭头方向看的侧视图。
在基座15上,安排了由多个支柱16a支持的并适于装清理剂的一个清理剂槽16。此外,在基座上,安排了用于以箭头所示的方向或以相反的方向绕轴转动导向轨15a的摇板17,上述方向基本上与清法剂槽16平行。摇板17的一侧面与固定在基座16上的圆柱体18的活塞杆18a联接。
垂直装配在清洁剂槽16两侧的基座15上的一对清理辊支柱19b的上部伸出在该槽16的上表面,而清理辊19的辊轴19a由支柱19b的上端部分可转动地支持。选择清理辊19的直径和纵向长度,使得清理辊19的至少外围表面的一部分与端槽15中的清理剂施例中,所谓的接触型的充电辊8是可转动地固定在框架12上的。充电辊8包括一个辊轴8a、包着辊轴的弹性导电层、包着导电层的弹性高阻层、和包着电阻层的保护层。弹性导电层是由弹性橡胶如扩散碳粉的EPDM、NBR构成的,其作用是传送“加到辊轴8a的偏压”。弹性高阻层是由包括少量导电细粉的尿脘构成的,用以限制漏电流流到感光鼓7上,因而即使在充电辊具有高导电性如针孔(pinhole)对着感光鼓时,仍能防止偏压的突然降低。此外,保护层是由甲基甲氧基尼龙构成的,用于防止弹性导电层和弹性高阻层的塑料材料的损坏。
充电辊8与感光鼓接触,当进行图象形成操作时,在给充电辊8辊上重叠的AC电流和DC电流的同时,通过感光鼓7的转动旋转轩驱动充电辊,因而对感光鼓7的表面均匀地充电。
暴光装置曝光装置9利用光系统1发射的图象照射均匀地充电的感光鼓在感光鼓7上形成静电潜象,暴光装置具有在卡盒框架12上形成的暴光开口9,用于引导图象的光。
显象装置如在图2中所示的,显象装置10具有用于装色粉的色粉容器10a和放在色粉容器10a中并以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以供给色粉的色粉馈给部件10b。此外,显象装置具有在其中磁铁10c和旋转以在其上形成薄着色层的显象套管10d。显象套管10d对着感光鼓7,接触。此外,皮带22a绕在固定在辊轴19a的滑轮20和固定在清理辊马达21的输出轴21a的滑轮(未画出)上并架在它们之间。
另一方面,一对支柱23a、23b分别经过转轴24a、24b直立装在可转动地支持摆动部件25a、25b的摇板17的两纵向端部分。两个摆动部件25a、25b通过连接杆25c互连。驱动轴26a由摆动部件25a的上面部分可转动地支持,而转轴26b由摆动件26b的上面部分可转动地支持以便轴向运动。这样,这对摆动部件25a、25b可以绕各自的转轴24a、24b整体地摆动直到这两部件的下端靠着一对挡板27a、27b(直到虚线所示的位置)。
此外,在摇板17和分别在转轴24a、24b上面的摆动部件上形成的销钉28a、28b之间连接着拉簧29a、29b。因此,当这对摆动部件25a、25b以图4中的箭头b所示的方向转动时,拉簧29a、29b产生指向相同方向b的弹力;而当摆动部件25a、25b以图4的箭头c所示方向转动时,拉簧29a、29b产生指向相同方向c的弹力。此外,皮带22b绕在固定在驱动轴26a的滑轮30和固定在清理辊马达31的输出轴31a并架在它们之间。
下面说明清理机的工作情况。
首先,当这对摆动部件25a、25b以图4中的方向c转动时,在拉簧29b的作用下,摆动部件25a、25b的下端靠在挡板27a。在这种情况下,转轴26b在轴向偏移了,而从被清理的辊伸出的轴部分被装在驱动轴26a和转轴26b之间。
然后,这对摆动部件25a、25b以方向b转动,因而被清理的辊33靠在清理辊19。结果,摆动部件25a、25b受到拉簧29a、29b弹力作用,从而将摆动部件以预定的压力推向方向b,因此以预定的力将被清理的辊33推向清理辊19。
此后,清理辊马达21启动以转动清理辊19,被清理的辊的马达31启动以与清理辊19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被清理的辊33。这样,由于辊19、33之间的接触,在将清洁剂加在辊33的外围表面时,被清理的辊33由清理辊19进行清理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清理辊19至少有一部分与清洁剂槽16中的清洁剂接触,所以清理辊19与经常保持新的清理剂的辊33接触,因而有效地清理了辊33。
此外,除了上述的转动之外,摇杆板17借助于圆柱体18在基座15上以方向a和相反的方向摆动,因而辊33在轴向相对于清理辊19偏移了。这样,进一步增进了清理的效率。
顺便说一下,清理辊19和被清理的辊33的转动方向之间的关系为如下三种情况(1)清理辊正向转动/被清理的辊正向转动,(2)清理辊正向转动/被清理的辊反向转动,和(3)清理辊停转/被清理的辊正向转动。
上述组合的试验结果证明为了除去被清理的辊33上的污物,(2)和(3)是适合的,但是(1)不适于除去污物而且残留大量的污物。
清理部件的种类的实验结果证明在清理辊上涂复的清洁物要求它不损坏或磨损被清理的辊,而且它不被清洁剂熔化、膨胀或变硬,它能够适当地吸收和保持清洁剂。
满足上述各项要求的材料可以是合成树脂泡沫,毡(felt)、合成树脂刷或类似物。合成树脂泡沫可以是聚乙烯泡沫、聚氨式甲酸脂泡沫或聚硅酮泡沫;然而,更可取地是利用对清洁剂具有耐用性的聚乙烯材料或聚氨基甲酸脂材料作为合成树脂泡沫。另外,毡可以是尼龙薄毡料,聚脂毡料,聚丙烯长毛毡料或类似物;然而,更可取地是利用对清洁剂具有耐用性的尼龙毡料或聚炳烯泡沫作为毡料;此外,合成树脂可以由聚炳烯或尼龙制作的刷结构成,然而,从对清洁剂的耐用性和抗弯刚性角度来看,尼龙刷更可取。
另一方面,各种有机溶剂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用作清洁剂。另外,诸如表面活性剂、无机酸、有机酸、碱或研磨剂的洗涤剂可以与清洁剂混合,只要不便被清洁的辊表面熔化,损坏或溶胀即可。
在上述的清理机中,当说明如下的范例时,即将一对摇动部件25a、25b和连接到该摇动部件的拉簧29a、29b用作移动被清洁的辊的移动装置,以预定压力将被清洁的辊33推向清理辊19的支撑装置时,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个例子,而摇动部件柯以由液压汽缸等驱动。另外,可以省去摇动板17。然而,当利用摇动板17时,它可以通过一个齿条/齿轮连接由一个可反转的电机进行摇动。另外,替代清理辊与在清洁剂槽中的清洁剂相接触,可以从清理辊上的喷嘴中喷射清洁剂或者清洁剂通过与清洁剂源接触的一个中间输送辊加到清理辊上。
按照上述的清理机,充电辊和传送辊(作为被清洁的辊)可以很容易地和有效地进行清洁。
下面将说明利用清理机对充电辊和传送辊进行清洁的其它结果。
首先,描述关于充电辊的测试结果。与一个激光束打印机(由佳能有限公司(Canon.Co,Ltd)制造的激光片LBP-A404)一起使用的处理卡盒充电辊由上述的辊清理机进行清理。充电辊从已获得3200件复制件的处理卡盒进行收集。已弄清了粉末显象剂(色粉)是粘附在收集的充电辊表面的(顺便地说,充电辊表面层是由聚酰胺树脂形成的,辊的外径为12mm)。清洁条件如下清洁剂甲基乙基酮(MEK);
清理辊外径60mm(包含清洁部件,而核心由SUS304构成);
清理部件尼龙薄毡料;
辊的转次/分(RPM)清理辊停止;
被清理的辊90转/分;
(充电辊)清洁时间15秒。
清洁之后,可以直观地确定色粉不附着在充电辊表面上了。
下面将描述关于充电辊的测试结果。利用一个聚氨基甲酸酯泡沫辊(具有18mm的外径)作为激光束打印机(由佳能有限公司制造的激光片LBP-A404)的转印装置的传送辊。在达到120,000复制件之后,这种传送辊就由上述的辊清洁机进行清洁。已弄清了色粉是附在传送辊的表面的。清洁条件如下清洁剂异丙醇;
清理辊外径60mm(包括清理部件);
清理部件辊形的尼龙刷(丝径0.8mm);
辊KPM清理辊120rpm(正常)被清理的辊(传送辊)90rpm(反转)清理时间20秒。
清理之后,可以直观地确定色粉不粘附在电辊表面上了。
下面将说明检查已清洁的充电辊和传送辊是否具有足够的复原的功能和能否再使用的方法。操作员执行以下检查或检验(1)用标尺测量辊的外径利用一个标尺在其两端部分和中心部分测量每个辊的直径。在该情况下,如果测得的直径值超出了标准或额定范围,则判断该辊不适于再使用;反之,若测得的值是在标准范围之内,就判断该辊可以再使用。
(2)测量辊表面的粗糙度利用一个表面粗糙度测量装置(例如由日本的KosskaKenkyusho制造的“SrufCorderES-30H),根据“十点平均粗糙度”(R2)(JISBO601)测量每个辊的表面粗糙度。在该情况下,如果测得的值超出标准或额定范围,则判断该辊不适于再使用;反之,若测得的值在标准范围之内,就判断该辊可以再使用。
(3)测量辊的硬度利用一个橡胶硬度测量表在其两端部分和中心部分测量每个辊的硬度。在该情况下,如果测得的值超出标准或额定范围,则判断该辊不适于再使用;反之,若测得的值在标准范围之内,则判断该辊可以再使用。
(4)测量辊的耐压寿命通过对每个辊施加一个电压测量漏电的存在/不存在,从而检查辊是否损坏。如果确定漏电,则判断该辊不适于再使用;反之,若确定不漏电,则判断该辊可再使用。
下面将描述关于上述检查的具体测试结果。首先,说明关于充电辊的检查结果。分别测量关于一个新的充电辊(尚未使用)的电流值,被清洁前的一个充电辊(达到3,200复制件之后)的电流值,以及清洁之后的充电辊的电流值。电流值的测量是通过以下手段实现铝鼓(具有30mm的外径)以500g的压力造造着充电辊并加上将具有350Hz频率的500V峰峰值交流(AC)电压与-200V的直流(DC)电压叠加获得的电压,以及测量直流电流值和交流电流值(在23℃,60%RH的测量环境下)。
DC值AC值新充电辊(未使用的)180μA220μA
清洁前的充电辊60μA140μA清洁后的充电辊170μA210μA作为电流值的测量结果,可以确定清洁后的充电辊的电流值恢复到新的充电辊的电流值的量值。
下面将说明关于传送辊的检查结果。分别测量关于一个新的传送辊(尚未使用)的电阻值,一个清洁前的传送辊(达到120,000复制件以后)的电阻值和一个清洁后的传送辊的电阻值。电阻值的测量是通过以下手段实现的铝鼓(具有30mm的外径)以500g的压力靠着传送辊,并施加一个2000VDC电压,以及测量电流值以确定电阻值(在23℃,60%RH的测量环境下)。
电阻值新的充电辊(未使用的) 8×109Ω清洁前的充电辊(变脏的) 2×109Ω清洁后的充电辊 7×109Ω作为电阻值的测量结果,可以确定清洁后的充电辊的电阻值被恢复到新的充电辊电阻值的量值。
用于通知功能部件使用的次数的信息装置按照所说明的实施例的处理卡盒是再使用的。即,第一和第二框架12a和12b通过使用一个工具而彼此分开,充电辊8和显象装置8以及类似构件从卡盒上拆卸下来,而且,如果任何部件的使用寿命尚未期满的话,该部件则按照上述再使用的过程进行复原。所以,被复原的部件与通知该部件的使用次数的信息装置有关。顺便地说,在确定该部件的检查通过了上述的检查步骤(6)之后,在该部件上最好安装信息装置。
下面将说明用于通知使用次数的信息装置。首先,将描述用于充电辊8的信息装置。当充电辊8被复原重复使用时,如图5所示,一旦充电辊复原了,则通过定个车床或钻床在充电辊8的辊轴8a的外围表面上形成一个环形槽34;该槽或一些槽构成用于通知充电辊使用次数的信息装置。
当信息装置被安装在诸如充电辊的一个辊上时,如前所述,最好在这种辊的辊轴上形成这种装置。因为,当该部件是一个橡胶辊时,该辊筒部分确定外径、硬度、电气特性和辊的滑动性,并与其它辊、感光鼓和记录媒体2相接触。因此,如果信息装置在辊筒部分上形成,则辊的任何功能都被劣化,或者由于辊及其它部分之间的接触而使信息装置被消除。因此,当信息装置在辊上形成时,则希望它在辊轴上形成。
这就是说,当辊的复原次数例如可以在图象形成装置写入复原的次数来进行检查时,令人担心的是在辊从该装置或处理卡盒上卸下之后,不能检查辊的复原次数。因此,在诸如辊的部件情况下,希望部件的复原次数能够容易地由部件本身确定。另外,当信息装置安装在辊轴上时,希望该信息装置在辊轴的一个部分上形成,在此处一个轴承或齿轮被安装在轴上,这是因为担心信息装置被辊轴与轴承间的摩擦而损坏,或者由于信息装置充满了齿轮的润滑油(油,润滑脂)的事实,使信息装置不容易定位的原因。
为了防止这个缺点,在已说明的实施例中,如前所述,沟槽(34)是利用车床或钻床在充电辊8的辊轴8a的一部上形成,而不是在安装轴承和齿轮的那部分上形成。
顺便地说,如果信息装置是由一个诸如涂复的凸出部分构成时,由于这种凸出部分会因为凸出部分与其它部件之间的摩擦而被除去或磨损,因此,希望信息装置由沟槽构成。然而,信息装置不限于上述的沟槽,信息装置可以在考虑到上色的材料和上色位置的情况下,通过给一个记号上色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复原的次数可以由一种上色的颜色通知。另外,如图6所示,可以在辊轴上预先形成多个凸起35,一旦辊被复原,就除去一个凸起35。
在充电辊轴8a的外围表面形成具有0.2mm宽和0.05mm深的一个槽沟34之后,当信息装置和充电辊装入处理卡盒以及图象形成操作实施时,就发现由于辊轴8a的原因,即使在达到3,200复制件之后也不会产生不好的图象。另外,图象形成操作以后,当把充电辊8从卡盒卸下并检查在辊轴8a形成的作为信息标志的沟槽34之后,就发现沟槽的形状是不变的。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
在上述的第一个实施例中,说明在充电辊8的充电轴8a上形成通知使用次数的信息装置范例时,可将该信息装置安装在辊轴的一端表面。下面将描述作为第二实施例的将信息装置安装在传送辊的辊的辊轴的一端表面的一个范例。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7A和7B所示,在传送辊4的辊轴4a的一端表面上形成了同心的环形沟槽36。这种沟槽36是在一旦复原传送辊时,利用车床或钻床在该端表面上形成的,正如在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中那样。还是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辊轴的端表面并不与轴承或类似物件接触,则同心槽36作为信息装置就不再受到损坏。
具有直径经6mm和深度0.06mm的一个沟槽36及直径约3mm和深度为0.03mm的一个槽36在传送辊轴4a的端表面形成之后,由于信息装置和传送辊4被装入处理卡盒以及图象形成操作被实施时,就发现由于辊轴4a的原因,即使达到150,000复制件之后,也不会产生不好的图象。另外,在图象形成操作之后,当把传送辊4从卡盒上卸下并检查在辊轴4a形成的作为信息标志的槽36之后,就发现槽36的结构不变化。顺便地说,如前所述,用于通知使用次数的信息装置可以在充电辊8的辊轴8a的一个端表面形成。同样在该情况下,可以在辊轴8a的端表面形成环形槽,或者可以将合成树脂涂料涂敷在辊轴表面。在后者情况中,合成树脂涂料最好具有良好的涂敷能力,良好的耐药性和耐压性。
最后,说明其它的实施例。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说明了充电辊8和传送辊4作为被复原的部件,显然本发明并不限于充电辊8或传送辊4,而可以用于诸如清理辊和输送辊等其它辊以复原它们。当然,本发明也不限于具有一个处理卡盒的图象形成装置,而可以用于无处理卡盒的任何图象形成装置。也就是说,本发明可用于一个充电辊、显象轴套、清理辊、传送辊、定象辊或输送辊。
此外,辊轴不限于诸如铁、铜或类似物的金属,例如也可以由硬塑料构成。另外,辊可以是固定地卡紧到辊轴上,或者可以是可转动地安装在辊轴上,只要辊轴与辊的中心轴成对齐就行。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卡盒B可用于由多个显象装置10形成的多种彩色图象(两色图象,三色图象或全彩色图象)的情况,以及如上所述形成的单色图象的情况。
另外,关于显象的方法,传统的双部件磁刷方法(two-compo-nentmagneticbrushmethod)、级连显象方法、接地显象方法(toudg-doundevelopingmethod)或朦胧显象方法(Clouddevelopingmethod)也都可以使用。
另外,关于充电装置,在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中使用了所谓的接触型充电装置,应注意到该充电装置可以利用钨丝形成的三个侧壁及复盖侧壁的一个金属(例如铝)护罩构成,从而,通过在钨丝上施加高电压而产生的正离子或负离子被转移到感光鼓7的表面,因此感光鼓表面产均匀充电。
顺便地说,充电装置可以是叶片型(充电叶片)、垫片型、块型、杆型或线型、以及上述的辊型。
另外,上述的处理卡盒包括一个电子照象感光体作为图象形成部件,和至少一个处理装置。因此,处理卡盒整体制造可以作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图象形成装置中的一个单元,其内包括承载图象部件和充电装置;或者整体制造作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图象形成装置中的一个单元,其内承载图象部件和显象装置;或者整体制造作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图象形成装置中的一个单元,其内包括承载图象部件和清理装置;或者整体制造作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图象形成装置中的一个单元,其内包括承载图象部件和两个或更多个处理装置;以及上面提到的卡盒。
也就是说,一个处理卡盒可以整体制造作为一个可拆卸地安装在图象形成装置中的一个单元,其内包括承载图象部件和充电装置或显象装置或清理装置;或者整体制造作为一个可拆卸地安装在图象形成装置中的一个单元,其内包括承载在图象部件和下列装置至少其中之一充电装置、显象装置和清洁装置;或者整体制造作为一个可拆卸地安装在图象形成装置中的一个单元,其中包括承载图象部件和至少一个显象装置。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例中,在说明一个激光束打印机作为图象形成装置时,本发明不限于激光束打印机,而可以应用于其它的图象形成装置,例如LED打印机、电子照象复印机、传真系统或字符处理器(wordprossor)。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可再用部件的一个轴上形成用于通知使用次数的信息装置,所以即使把该部件从卡盒或装置上拆下时,该部件的使用次数也可以容易地进行识别,因此,方便了复原操作。另外,当重新使用一个辊时,由于信息装置安装在辊轴上,就能够阻止信息装置由于再用复原的辊而磨损,并阻止辊的功能劣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安装在一个图象形成装置上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框架;和安装在所说的框架中并适于促使图象生成的处理装置;其中在部件中的一个可再使用的部件的轴上安装有一个用于通知使用次数的信息装置,以与所说的处理装置一起使用。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预定时间具有机械功能的部件。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在预定时间具有电功能的功能部件。
4.按照权利要求1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在预定时间具有光学功能的功能部件。
5.按照权利要求1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感光鼓,用以作为所说的处理装置的功能部件。
6.按照权利要求1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充电辊,用以作为所说的处理装置的功能部件。
7.按照权利要求1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显象辊,用以作为所说的处理装置的功能部件。
8.按照权利要求1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清理辊,用以作为所说的处理装置的功能部件。
9.按照权利要求1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信息装置是在一个功能部件的辊轴中形成的一个切削槽。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信息装置是在一个功能部件的辊轴中形成的一个切口。
11.按照权利要求1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信息装置是涂复在一个功能部件的辊轴上的上色的部分。
12.按照权利要求1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处理卡盒整体制造作为一个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中的一个单元,其内包括一个电子照象感光部件和一个充电装置戒一个显象装置或一个清理装置。
13.按照权利要求1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处理卡盒整体制造作为一个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中的一个单元,其中包括一个电子照象感光部件和以下装置至少其中之一充电装置、显象装置和清理装置。
14.按照权利要求1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处理卡盒整体制造作为一个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中的一个单元,其中包括在一个电子照象感光部件和至少一个显象装置。
15.一个图象形成装置,它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处理卡盒并在记录媒体上形成一个图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安装装置,能够安装包括一个框架和处理装置的处理卡盒,该处理装置被安装在所说的框架中并适于促使图象的生成,而且在部件上中的一个可再使用的部件轴上提供用于通知使用次数的信息装置,以与所说的处理装置一起使用。一个转印装置,用于将在一个承载图象部件上形成的一个图象转印到记录媒体上,该承载图象部件包括在安装于所说的安装装置上的处理卡盒中;和一个输送装置,用于输送记录媒体。
16.按照权利要求15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传送辊,用以作为所说的传送装置的功能部件。
17.按照权利要求15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输送辊,用以作为所说的输送装置的功能部件。
18.按照权利要求15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是一个激光束打印机。
19.按照权利要求15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是一个LED打印机。
20.按照权利要求15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是一个电子照象复印机。
21.按照权利要求15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图象形成装置是一个传真机。
22.一种用于在记录媒体上形成一个图象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承载图象装置;一个图象形成装置,用以在所说的承载图象装置上形成一个潜象;一个显象装置,用以在所说的承载图象装置上将潜象显象成为一个着色图象;一个转印装置,用以将在所说的承载图象装置上形成的着色图象转印到记录媒体上;一个清理装置,用于从所说的承载图象装置上除去残余的色粉;一个定象装置,利用所说的转印装置将转印到记录媒体的着色图象定象到所说的记录媒体上;一个输送装置,用于输送记录媒体;其中,一个信息装置,用以通知使用次数,设置在上述的各装置内所使用的各部件中。
23.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在一个对预定时间具有机械功能的功能部件。
24.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在一个对预定时间具有电气功能的功能部件。
25.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对预定时间具有光学功能的功能部件。
26.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感光鼓,用以作为所说的承载图象装置的功能部件。
27.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中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充电辊,用以作为所说的充电装置的功能部件。
28.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显象辊,用以一作为所说的显象装置的功能部件。
29.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传送辊,它是一作为所说的转印装置的功能部件。
30.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定象辊,用以作为所说的定象装置的功能部件。
31.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清理辊,用以作为所说的清理装置的功能部件。
32.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再使用的部件是一个输送辊,用以作为所说的输送装置的功能部件。
33.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信息装置是在一个功能部件的辊轴内形成的一个切削槽。
34.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信息装置是在一个功能部件的辊轴内形成的一个切口。
35.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信息装置是在一个功能部件的辊轴上涂复的上色的部分。
36.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图象形成装置是一个激光束打印机。
37.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图象形成装置是一个LED打印机。
38.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图象形成装置是一个电子照象复印机。
39.按照权利要求22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图象形成装置是一个传真机。
全文摘要
安装在图象形成装置中的处理卡盒包括框架和在框架中促使图象的生成的处理装置,内设一个用于通知使用次数的信息装置。图象形成装置其内可拆卸地装有处理卡盒,用以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象,包括安装处理卡盒的安装装置;转印装置用以将承载图象部件上形成的潜象转印到记录媒体上,该承载图象部件包括在安装于安装装置上的处理卡盒中;和输送记录媒体的输送装置。在再使用部件轴上设置信息装置可维持信息装置的通知能力。
文档编号G03G21/18GK1086024SQ9310342
公开日1994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22日
发明者笛井直喜, 吉岡真人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