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877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单成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复印机、打印机等利用静电潜像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显影装置。
通常,在利用非磁性或磁性的单成分显影剂(色剂)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等的显影装置中,采用对图像载体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方法,已是公知技术,下文叙述这种方法。首先,在显影装置内,让层厚限制部件沿着旋转的显影剂载体长度方向与之接触,使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成为均匀的薄层,同时,把利用这时的摩擦起电进行显影所需要的电荷提供给显影剂。该显影剂薄层被输送到图像载体与显影剂载体接触的显影位置,结果,把显影剂供给图像载体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使该静电潜像显影。
在这种场合,与图像载体的非图像区域对峙的显影剂载体的两端部附近的显影剂不能被消耗掉,或者因显影剂载体的旋转产生的扩散作用而沿着显影剂载体长度方向基本平行地移动到显影剂载体的两端部。这样,出现了显影剂的过多的供给现象,显影剂发生飞散,引起复印机内的污染,带来了使显影剂消耗量增加的负面影响。
鉴于此,日本特开平4-62391号公报揭示了一种能防止显影剂的过量供给、避免因过量显影剂飞散引起的复印机内部的污染的技术。即如图26所示,本公报的显影装置增设了有弹性的板状层厚限制部件101和圆筒状的显影剂载体103,还设置弹性密封体102,该密封体102从层厚限制部件101前端部101b的里侧覆盖其两侧缘101a。另外,弹性密封体102还覆盖着显影剂载体103表面的层厚限制部件101两侧缘101a附近的部分。由此,可以限制显影剂沿着与显影剂载体103旋转轴线平行的轴线向显影剂载体103两端部的移动。
如上文所述,由于层厚限制部件101两侧缘101a与其附近的显影剂载体103的表面由弹性密封体102覆盖,进行限制显影剂沿前述轴线的移动时,层厚限制部件101的两侧缘101a直接推压到显影剂载体103的表面上。在这种状态下继续使用上述显影装置时,显影剂载体103与层厚限制部件101的两侧缘101a的接触部分会发生局部破损。该破损会产生间隙,降低弹性密封体102的密封性能,不能完全限制显影剂的移动,会发生显影剂的过量供给,由此引起显影剂飞散,造成机器内部污染及显影剂消耗量增加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层厚限制部件101使用板状金属材料、显影剂载体103使用滚子状橡胶材料这样的机械特性差异大的材料的场合,上述一系列负面现象会更加显著。
另外如图27所示,层厚限制部件101的前述轴线方向两侧缘101a的前端部分101c与弹性密封体102接触,这样会在弹性密封体102产生台阶,其间隙S会使显影剂泄漏,出现了显影剂向显影剂载体103两端部泄漏的问题。
鉴于前述台阶问题,日本特开平4-249273号公报揭示了如图28所示的技术,即采用把密封体112分割成显影剂载体113用的密封部件112a和层厚限制部件111用的密封部件112b的结构,利用层厚限制部件111消除台阶。
但是,上述密封体112使用材质不同的部件,结构复杂。而且各密封部件112a、112b接合成一体,其接合面的密封性较差,引起显影剂从该接合面泄漏的问题。再者,因必须使用两种密封部件,结果,导致了成本高的问题。
另外,前述特开平4-62391号公报的显影装置中,利用弹性密封部件102限制层厚限制部件101的两侧缘101a,使层厚限制部件101的两侧缘101a的加压量不同于其他部分,结果,在显影剂载体103上不能形成均匀的显影剂层,出现了使前述复印机形成显影剂浓度不均匀的图像的问题。
再者,上述构成的显影装置,用于限制显影剂朝原来输送的输送方向以外的方向的移动的以往技术,在特开平3-109587号公报及特开平2-287471号公报中分别有记载。特开平3-109587号公报的显影装置,用于限制显影剂朝前述输送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的密封部件,用由数种材质的植绒交织而成的植绒密封形成。特开平2-287471号公报的显影装置,备有与显影容器内的显影剂载体外周面接触、以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容器泄漏的防止泄漏座,并且前述防止泄漏座与前述外周面接触的压力在其端部高于该防止泄漏座的中央部。
另外,上述构成的显影装置中,用于防止前述显影剂载体或层厚限制部件破损的以往技术,在特开平4-115271号公报中已有记载。前述公报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显影器内的层厚限制部件,其与显影剂载体的旋转轴平行方向的幅度大于显影剂载体的幅度。但是,即使分别采用上述3个公报中的显影装置及显影器,也很难同时达到既防止显影剂载体或层厚限制部件的局部破损、又能限制显影剂朝前述输送方向以外的方向的移动的目的。
鉴于上文所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消除显影剂载体与层厚限制部件的破损、并能通过形成均匀显影剂层来形成均匀图像的显影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采用使显影剂载体与层厚限制部件的两侧缘不接触的方式来防止其破损的、避免显影剂过多地向显影剂载体两端部的供给、消除显影剂飞散所引起的机器内部的污染及显影剂消耗量增加等负面影响的显影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消除层厚限制部件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所产生的间隙来消除显影剂泄漏的、能防止显影剂过多地向显影剂载体两端部的供给、同时能消除显影剂飞散所引起的机器内部的污染及显影剂消耗量增加等负面影响的显影装置。
第1发明的显影装置,用于对图像载体所保持的图像进行显影,其特点是,包括保持有显影剂并把显影剂输送与前述图像载体对峙的显影位置的显影剂载体;前端部或其附近的表面与前述显影剂载体的表面滑动接触并在显影剂载体上形成规定层厚的显影剂层的层厚限制部件;分别用于限制显影剂向前述显影剂载体的两端部分移动的弹性密封部件;以及设置在前述层厚限制部件里面并与前述弹性密封部件的侧缘部接触的里侧弹性密封部件,用该里侧弹性密封部件和前述弹性密封部件对显影剂进行密封。
根据第1发明,显影装置不会发生对显影剂载体或层厚限制部件造成破损的现象,因而能得到均一的显影剂层,而且,可避免因显影剂的飞散而引起的装置内部的污染以及显影剂消耗量的增加等不合理现象。
第2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在第1发明的基础上做出的,其特点是,前述弹性密封部件由弹性不同的两种密封部件构成,前述两种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大的密封部件比前述两种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小的密封部件配置在更靠向前述显影剂载体两端部的内侧。
第3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在第1发明的基础上做出的,其特点是,前述弹性密封部件由弹性不同的两种密封部件构成,前述两种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大的密封部件比前述两种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小的密封部件配置在更靠向前述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
根据第2和第3发明的显影装置,由于各自的前述两种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大的一个密封部件限制了显影剂向显影剂载体两侧的移动,而两种密封部件中的另一个密封部件擦去未受一个密封部件限制的显影剂,可进一步防止显影剂向显影剂载体两侧的移动,从而可靠地防止因显影剂的飞散而引起的装置内部污染以及显影剂消耗量的增大等不合理现象。另外,上述两种显影装置,即使在随着图像的高精度化使显影剂粒径变小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限制显影剂向显影剂载体两侧的移动。
第4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关于第2或第3发明的显影装置,其特点是,前述两种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小的弹性密封部件由纤维状弹性密封部件构成。
根据第4发明的显影装置,由于没有受到前述两种密封部件中弹性大的一个密封部件的限制的显影剂,由弹性小的纤维状的弹性密封部件进行擦去,因此可有效地擦去没有受到一个密封部件限制的显影剂,可进一步限制显影剂向显影剂载体两侧的移动。
第5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在第1发明的基础上做出的,其特点是还包括容纳前述显影剂载体与前述层厚限制部件并在与图像载体对峙的部分上形成开口部的显影槽;用于密封前述层厚限制部件与前述显影槽内壁的开口部附近部分之间的间隙的第1间隙密封部件;以及用于密封前述显影剂载体与前述显影槽内壁的开口部附近部分之间的间隙的第2间隙密封部件,前述密封部件与第1及第2间隙密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一体。
根据第5发明的显影装置,由于用简单的结构可以消除各密封部件之间的接缝,因此可防止因振动、冲击等所引起的显影剂从显影剂盒的泄漏。
第6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关于第1发明的显影装置,其特点是,前述里侧弹性密封部件比前述弹性密封部件的硬度小。
根据第6发明的显影装置,由于不会发生对显影剂载体或层厚限制部件造成破损的现象,因而即使在使用相应的能得到更精细图像的显影剂的场合,也能得到良好的密封性,得到均一的显影剂层,从而可避免因显影剂的飞散而引起的装置内部的污染以及显影剂消耗量的增加等不合理现象。
第7发明的显影装置,用于对图像载体所保持的图像进行显影,其特征是,包括把显影剂输送到与前述图像载体对峙的显影位置的显影剂载体;与前述显影剂载体的表面滑动接触并在显影剂载体上形成规定层厚的显影剂层的层厚限制部件;以及与层厚限制部件接触、同时与显影剂载体接触、并限制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向与显影剂输送方向垂直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密封体,前述层厚限制部件长度方向的幅度大于显影剂载体长度方向的幅度,前述密封体的侧缘处于比显影剂载体的侧缘更靠近内侧的位置。
根据第7发明的显影装置,由于层厚限制部件长度方向的幅度大于显影剂载体长度方向的幅度,密封体的侧缘处于比显影剂载体的侧缘更靠近内侧的位置,因此不会把多余的显影剂供给显影剂载体两端部,没有用于显影的显影剂也不会飞散,由此可防止具有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污染以及显影剂消耗量的增大等不合理现象。而且层厚限制部件的两侧缘与显影剂载体的表面不直接接触,因而可防止因显影剂载体与层厚限制部件两侧缘的接触所引起的局部破损,避免了因该破损所引起的显影剂飞散等负面影响。
第8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关于第7发明的显影装置,其特点是,前述密封体的内侧缘与前述图像载体上的预定图像区域的侧缘一致。
根据第8发明,由于显影装置的密封体按照上述方式配置,结果,能可靠地抑制把多余的显影剂供给前述显影剂载体的与前述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两侧缘上。由此可缩小显影剂消耗量的增加,防止因多余显影剂的飞散所引起的对具有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污染。
第9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在第7发明的显影装置的基础上做出的,其特点是,还包括显影槽,该显影槽容纳有前述显影剂、前述显影剂载体、前述层厚限制部件以及前述密封体,在该显影槽与图像载体对峙的部分上形成有开口部,前述密封体的一部分配置在前述显影剂载体与显影槽内壁的前述开口部附近部分之间,用于防止显影剂从前述显影槽的泄漏。
根据第9发明,前述显影装置由于把密封体配置成能覆盖前述显影剂载体与显影槽之间的间隙以及层厚限制部件与显影槽之间的间隙的结构,通过密封体来防止显影剂从这些间隙的泄漏。因此,不必设置专用的密封部件,可达到削减部件及安装作业简单化的目的。
第10发明的显影装置,用于对图像载体所保持的图像进行显影,其特点是,包括把显影剂输送到与前述图像载体对峙的显影位置的显影剂载体;前端与前述显影剂载体的表面滑动接触并在显影剂载体上形成规定层厚的显影剂层的层厚限制部件;以及与层厚限制部件的前端接触、同时与显影剂载体接触、并限制显影剂向与显影剂输送方向垂直的分别朝向显影剂载体两侧缘的轴线方向移动的一对密封体,前述层厚限制部件的两侧缘配置在显影剂载体的侧缘外侧或与该侧缘相同的位置,前述密封体以与图像载体的预定图像区域的幅度相同或稍宽的间隔配置,而且前述密封体的内侧缘处于比显影剂载体的侧缘更靠近内侧的位置。
根据第10发明,由于前述显影装置具有上述结构。因此,不会把过多的显影剂供给相当于显影剂载体非图像区域的两端部,没有用于显影的显影剂不会飞散。另外,由于层厚限制部件的两侧缘与显影剂载体的表面不直接接触,因而可防止因显影剂载体与层厚限制部件两侧缘的接触所引起的局部破损。由此,前述显影装置可以防止因该破损以及因显影剂飞散引起的负面影响。
第11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关于第7或第10发明的显影装置,其特点是,前述各密封体由数个弹性不同的密封部件构成。
根据第11发明,由于显影装置的密封体由数个弹性不同的密封部件组合而构成。这样,前述密封体具有限制显影剂朝前述轴线方向的移动的作用以及擦去没有受到限制的显影剂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
第12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关于第11发明的显影装置,其特点是,前述数个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大的密封部件与前述数个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小的密封部件相比配置在更靠前述轴线方向的内侧。
第13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关于第11发明的显影装置,其特点是,前述数个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大的密封部件与前述数个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小的密封部件相比配置在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与前述显影剂载体接触,前述弹性小的密封部件与前述层厚限制部件接触。
根据第12及第13发明,前述显影装置的数个密封部件按照上述顺序并排设置,这样,特别是由于密封体由数个弹性不同的密封部件组合而构成。一个密封体可以起到限制显影剂朝前述轴线方向的移动的作用以及擦去没有受到限制的显影剂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了密封体的功能。
第14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关于第7和第10发明的显影装置,其特点是,前述密封体对前述显影剂载体的推压力大于对前述层厚限制部件的推压力。
根据第14发明,前述显影装置的密封体对前述显影剂载体的推压力大于对前述层厚限制部件的推压力。结果,密封体以大的推压力与显影剂载体接触,可以抑制多余显影剂向显影剂载体的供给,显影剂不会向显影剂载体的两端部移动。另一方面,由于密封体以小的推压力与层厚限制部件接触,可防止层厚限制部件的变形,因而,层厚限制部件对显影剂载体的接触条件一定,能使显影剂的层厚稳定,可避免图像发生紊乱。
第15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关于第14发明的显影装置,其特点是,前述密封体由推压力不同的数个弹性密封部件构成。
根据第15发明,前述显影装置的密封体具有上述结构。结果,可以很容易实现使密封体内的数个位置的推压力不同。
第16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关于第14发明的显影装置,其特点是,前述密封体由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为了使其推压力不同,前述密封体的成形状态在与前述层厚限制部件接触的部分和在与前述图像载体接触的部分不同。
根据第16发明,前述显影装置的密封体具有上述结构。结果,在密封体内没有接缝,密封体内的数个位置的推压力互不相同。由此可防止显影剂从接缝的泄漏,进一步提高密封体的密封性。
第17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关于第7或第10发明的显影装置,其特点是,前述密封体的内侧缘做成倾斜状,把前述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导向靠近前述轴向方向的内侧。
根据第17发明,前述显影装置通过把密封体的内侧缘做倾斜状,能把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导向靠近内侧的位置,从而可靠地限制了显影剂向显影剂载体两端的移动。
第18发明的显影装置,用于对图像载体所保持的图像进行显影,其特点是,包括把显影剂输送到与前述图像载体对峙的显影位置的显影剂载体;与前述显影剂载体的表面滑动接触并在显影剂载体上形成规定层厚的显影剂层的层厚限制部件;与前述显影剂载体接触、并限制显影剂载体上的显影剂向与显影剂输送方向垂直的轴线方向移动的密封体;以及容纳有前述显影剂、前述显影剂载体、前述层厚限制部件以及前述密封体的显影槽,前述层厚限制部件的与前述显影剂载体接触的表面的相反一侧的里面,其轴线方向的端部粘贴在显影槽上。
根据第18发明,前述显影装置的层厚限制部件在与前述显影剂载体接触的表面的相反一侧的里面,其长度方向的端部通过粘接剂或两面有粘接剂的粘接带粘贴在显影槽上,因而,利用层厚限制部件的两端部可以消除显影剂盒与密封体之间的间隙,并对显影剂密封。因此,通过与接触显影剂载体的密封体同时使用,可防止显影剂向显影剂载体两端部的泄漏,不会把多余的显影剂供给显影剂载体的两端部,没有用于显影的显影剂也不会飞散,可防止机器内的污染、显影剂消耗量的增加等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第19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关于第18发明的显影装置,其特点是,利用两面有粘接剂的粘接带把前述层厚限制部件粘贴在显影槽上。
根据第19发明,前述显影装置的层厚限制部件用上述方式粘贴。结果,与用粘接剂粘接层厚限制部件的情况相比较,可以使该层厚限制部件的接合作业容易,可以提高前述显影装置的层厚限制部件粘结的合格率。
第20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关于第18发明的显影装置,其特点是,前述显影剂载体的轴线方向的两端的硬度低于中央的硬度,前述层厚限制部件推压前述显影剂载体。
第21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关于第18发明的显影装置,其特点是,前述显影剂载体的硬度为40度以下(JIS K6301),前述层厚限制部件推压前述显影剂载体。
根据第20及第21发明,前述显影剂装置的显影剂载体的硬度分别具有以上的形式,其理由如下。前述两个显影装置,为了利用层厚限制部件对显影剂进行密封,必须把层厚限制部件推压到显影剂载体上,但是,由于这时的安装精度等偏差,层厚限制部件嵌入显影剂载体中。在这种场合,前述两个显影装置采用了硬度低于规定硬度的显影剂载体,或者采用使显影剂载体长度方向两端部的硬度低于中央部的硬度的措施,由此可防止层厚限制部件与显影剂载体之间的摩擦的增大。结果,由于不会发生因摩擦的增大而使旋转扭矩增大的现象,因而不会把负载作用到显影剂载体的驱动源上,可减少作为驱动源的马达的驱动扭矩,缩小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扭矩,能使用低成本的马达。
第22发明的显影装置是关于第18发明的显影装置,其特点是,前述层厚限制部件被做成其前述轴线方向的中央朝前述显影剂载体那样的弯曲形状,前述层厚限制部件的前述轴线方向的两端以距离前述显影剂载体有间隔的方式配置。
根据第22发明,前述显影装置的层厚限制部件具有上述结构。这样,可增大层厚限制部件与显影剂载体的设置面积,在大的范围内能用同样的力把层厚限制部件推压到前述显影剂载体上。因而,可防止过多的显影剂向显影剂载体两端部的供给。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目的、特色、优点通过下述详细说明和附图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的简要纵剖面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2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3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4的简要纵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5的简要纵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的简要纵剖面图。
图9是表示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10是表示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主要部分的横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7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8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第9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9的简要纵剖面图。
图15是本发明第10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0的简要纵剖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第11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1的简要纵剖面图。
图17利用发明第12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2的密封体49的简要斜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第13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3的简要纵剖面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第14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4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第15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5的简要纵剖面图。
图21是本发明第1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6的简要纵剖面图。
图22是表示第1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6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23是表示第1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6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第17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7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25A及图25B是表示在第17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7内安装显影剂载体3之前及之后的层厚限制部件71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26是表示以往日本特开平4-62391号公报的显影装置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27是表示以往日本特开平4-62391号公报的显影装置的剖面图。
图28是表示以往日本特开平4-249273号公报的显影装置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下文参照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结构的简要纵剖面图。图2及图3是表示显影装置DA1主要部分的侧面图及斜视图。在此,利用图1~图3叙述显影装置DA1的简要结构。显影装置DA1是用于诸如电子照相方式的激光打印机。显影装置DA1包括层厚限制部件1、一对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显影剂载体3、显影剂盒4、里侧弹性密封部件7、上部密封部件8及下部密封部件9。显影剂盒4容纳有显影剂D。在显影剂盒4上形成开口部11。另外,在图2及图3中省略了显影剂盒4、上部及下部密封部件8、9。
圆柱形状的显影剂载体3配设在显影剂盒4的开口部11处,不断地把适量的显影剂D补给其表面。该显影剂载体3可用例如导电性的橡胶材料制成,显影剂D可使用例如平均粒径约15μm的高阻抗色剂。
显影剂载体3以其表面与图像载体5的侧面对峙并且该表面的一部分与图像载体5接触或邻接的方式配置,图像载体5设置在前述激光打印机内。显影剂载体3与图像载体5接触或最接近的位置称作显影位置DP。图像载体5由诸如感光鼓或感光带实现,并沿箭头AR1方向转动。为了防止把显影剂D过多地供给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在显影剂盒4内的开口部10附近的与显影剂载体3的周面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对峙的位置设置有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前述长度方向是指平行于显影剂载体3的旋转轴的方向,并且与显影剂载体3输送显影剂的方向垂直。
显影剂载体3,其两端部通过例如轴21可自由转动地支撑着,以规定的速度沿箭头AR2所示方向转动,并把由显影剂盒4补给的显影剂D保持在其表面,输送到显影位置DP。图像载体5的表面形成用于显影的静电潜像。显影装置DA1利用由显影剂载体3输送到显影位置DP的显影剂D对前述静电潜像进行可视化,形成显影剂图像。
在显影剂盒4的显影剂载体3旋转方向AR2的显影位置DP的下游侧配设有层厚限制部件1,如图2及图3所示,层厚限制部件1的表面前端部22或其附近被配置在与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不接触的位置,该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配置在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
层厚限制部件1的里侧配置有里侧弹性密封部件7,其侧端面与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的侧端面接触,该里侧弹性密封部件7与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对显影剂D进行密封。
这样,通过配置弹性密封部件2、7,使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不会从背面直接挤压层厚限制部件1的两端23。由此,可以避免显影剂载体3的局部破损,从而防止由该破损所引起的显影剂过多供给的现象发生。结果可防止因显影剂的飞散所引起的装置内部的污染以及显影剂的消耗量增加等不合理现象。
层厚限制部件1限制从显影剂盒4供给到显影剂载体3表面上的显影剂D,在该表面上形成显影剂薄层T。
上部密封部件8对显影剂盒4与层厚限制部件1的上部之间进行密封。下部密封部件9对显影剂盒4与层厚限制部件1的下部之间进行密封。
在第1实施例中,显影装置DA1的具体结构如下层厚限制部件1可使用厚度为0.1mm的不锈钢薄板,该层厚限制部件1固定在显影剂盒4上,利用层厚限制部件1自身的弹性,将其前端22或其前端附近的部分压在显影剂载体3上。从层厚限制部件1的固定到显影剂盒4上的部分到与显影剂载体3接触的部分的距离为10mm,弯曲量是1mm。这样,可以用一样的力把层厚限制部件1推压到显影剂载体3上,由此,能得到稳定的显影剂薄层T的层厚及电荷量。
在显影剂载体3的两侧端附近设置有前述一对的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以防止把过多的显影剂D供给显影剂D的显影剂载体3的周围两端部。从显影装置DA1的侧面观察,该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的内侧缘被配置在显影剂载体3的侧缘与图像载体5上形成静电潜像图像区域的侧缘之间的位置,而且还配置成与显影剂载体的表面及层厚限制部件/里面接触的结构。
另外,层厚限制部件/里面粘贴有前述里侧弹性密封部件7,该里侧弹性密封部件7的两侧端与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的侧端通过一定程度的压力接触。更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两面带把由具有挠性的氨基甲酸乙酯海绵所形成的里侧弹性密封部件7粘贴在层厚限制部件/里面来使用。另一方面,前述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利用有一定程度弹性力的长毛绒织物制造。再者,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的里面保持在显影剂盒4内的凸片11上。
在显影剂载体3上所形成的显影剂薄层T输送到图像载体5与显影剂载体3接触或接近的位置、即显影位置DP后,用于对图像载体5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在第1实施例中,在显影剂载体3上施加与显影剂薄层T的带电电压极性相同的电压,利用图像载体5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的电位差进行显影。上文说明了显影装置DA1的具体构成。
下文利用图4~图7分别叙述本发明的第2~5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DA5。第2~5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2~DA5包括与第1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内的部件相同的结构及作用的部件,这些部件以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位置关系配置。因此,在以后的说明中,构成各显影装置DA2~DA5部件中的与第1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相同的部件用同样的标号表示,其说明省略。此外,在图4及图5中省略了显影剂盒4、上部及下部密封部件8、9。
下文用图4的侧面图叙述第2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2。该显影装置DA2与第1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相比较,除了里侧弹性密封部件7用以下结构的里侧弹性密封部件26代替之外,其他结构均相同。
配置在层厚限制部件1里侧的里侧弹性密封部件26做成宽度方向的长度W比上述图像区域的宽度L稍长的结构。因此,能有效地提高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与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的接触压力。结果,通过配置里侧弹性密封部件26,可进一步提高显影剂的密封性能。
接着,利用图5的侧面图叙述第3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3。该显影装置DA3与第1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相比较,除了一对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用以下结构的一对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7代替之,其他结构均相同。
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7由沿着显影剂载体3宽度方向配置的弹性不同的两种密封部件27a和27b构成。密封部件27a和密封部件27b的弹性这样设定在朝着显影剂载体3两端的方向上,使内侧密封部件27a一侧的弹性大于外侧密封部件27b的弹性。
具体地说,在第3实施例中,在朝着显影剂载体3两端的方向上,内侧密封部件27a使用硬度为40度的固体状橡胶,外侧密封部件27b使用硬度为10度的氨基甲酸乙酯海绵,使密封部件27a和密封部件27b的弹性有差别。
由此,向显影剂载体3两端部移动的显影剂D首先由弹性大的密封部件27a限制。然后没有受到密封部件27a限制的显影剂D由弹性小的密封部件27b擦去。结果,可防止把多余的显影剂供给显影剂载体3两端部。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进一步抑制多余显影剂向显影剂载体3的供给,从而可进一步防止因显影剂的飞散而引起的装置内部污染以及显影剂消耗量的增大等。
此外,作为弹性小的密封部件27b使用纤维状的密封部件时能进一步提高对显影剂的擦去作用,结果可进一步防止因显影剂的飞散而引起的装置内部污染以及显影剂消耗量的增大等。
下文,利用图6的纵断面图叙述第4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4。该显影装置DA4与第1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相比较,除了一对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用以下结构的一对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8代替之外,其他结构均相同。
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8由沿着显影剂载体3周面配置的弹性不同的两种密封部件28a和28b构成。各个密封部件28a、28b配置成与显影剂载体3的周面接触的结构。密封部件28a、28b的弹性设定成在相对显影剂载体3的旋转方向上,上游侧密封部件28a一方的弹性大于下游侧密封部件28b的弹性。
具体地说,在第4实施例中,相对于显影剂载体3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密封部件28a使用硬度为40度的固体状橡胶,而下游侧密封部件28b使用硬度为10度的氨基甲酸乙酯海绵,使密封部件28a和密封部件28b的弹性有差别。
由此,向显影剂载体3两端部移动的显影剂D首先由弹性大的密封部件28a限制。然后没有受到密封部件28a限制的显影剂D由弹性小的密封部件28b擦去。结果,可防止把多余的显影剂供给显影剂载体3两端部。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进一步抑制多余显影剂向显影剂载体3的供给,从而可进一步防止因显影剂的飞散而引起的装置内部污染以及显影剂消耗量的增大等。
此外,作为弹性小的下游侧的密封部件28b使用纤维状的密封部件时能进一步提高对显影剂的擦去作用,结果可进一步防止因显影剂的飞散而引起的装置内部污染以及显影剂消耗量的增大等。
下文,利用图7的纵断面图叙述第5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5。该显影装置DA5与第1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相比较,除了3个密封部件2、8、9用以下结构的一个密封部件29代替之外,其他结构均相同。密封部件29是通过把第1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内的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2、用于密封层厚限制部件1与显影剂盒4的上部之间的上部密封部件8以及用于密封层厚限制部件1与显影剂盒4的下部之间的下部密封部件9全部形成一体而构成的。利用这样一体化的密封部件29,可以用简单的结构消除各密封部件2、8、9间的缝隙,从而可避免因振动、冲击等引起的显影剂D从显影剂盒4中的泄漏。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结构的简要纵断面图。图9~图11分别是表示显影装置DA6主要部分的斜视图、侧视图及横断面图。下面利用图8~图11叙述显影装置DA6的简要构成。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包括与第1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内的部件相同的结构及作用的部件,因此,构成显影装置DA6的部件中的与第1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相同的部件用同样的标号表示。
显影装置DA6包括层厚限制部件31、一对密封体32、显影剂载体3、显影剂盒4、上部密封部件8及下部密封部件9。在显影剂盒4内容纳有显影剂D。在显影剂盒4上形成开口部10,另外,还设置有搅拌部件及输送部件等。
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适于电子照相方式的激光打印机。圆柱形状的显影剂载体3配设在显影剂盒4内,不断地把适量的非磁性的单成分的显影剂D补给其表面。该显影剂D可使用例如平均粒径约10μm的高阻抗色剂。该显影剂载体3可使用例如导电性的橡胶材料的滚子,其两端通过轴可转动地支撑在显影剂盒4上,并以规定的速度旋转。于是,显影剂载体3配设成与感光鼓或感光带等的旋转驱动的图像载体5接触或邻接的方式,把从显影剂盒4补给的显影剂D保持在其表面,并输送到与图像载体5对峙的显影位置DP。
此外,在显影剂盒4上设置有层厚限制部件31,用于限制从显影剂盒4供给到显影剂载体3表面上的显影剂D的层厚,形成显影剂D的薄层T。层厚限制部件31使用例如厚度为0.1mm的不锈钢薄板,并且该层厚限制部件31的显影剂盒4侧的一端固定显影剂盒4上。层厚限制部件31相对于显影剂载体3输送显影剂的方向AR1配置在显影位置DP的下游侧,其表面前端33或附近与显影剂载体3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接触。而且层厚限制部件31内的与显影剂盒4固定的部分到与显影剂载体3接触的部分的距离为10mm,弯曲量是1mm。这样,可以用层厚限制部件31自身的弹性把其推压到显影剂载体3上,由此,能用一样的力把层厚限制部件31推压到显影剂载体3上,得到规定的显影剂薄层T的层厚,提供显影剂D摩擦起电所需要的电荷量。
在该结构中,层厚限制部件31与显影剂载体3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接触,这样,层厚限制部件31长度方向的幅度O大于显影剂载体3长度方向的幅度N(O>N),并且,层厚限制部件31的两侧缘31a位于显影剂载体3的两侧缘3a的外侧,而不与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接触。另外,层厚限制部件31长度方向的幅度O也可以与显影剂载体3长度方向的幅度N相同。
再者,为了防止显影剂D过多地供给到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在显影剂盒4内设有一对具有弹性的密封体32。密封体32可使用具有挠性的氨基甲酸乙酯海绵或合成橡胶等弹性体。密封体32配置在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附近,其里面保持在显影剂盒4内的凸片11上,推压到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与层厚限制部件31的里面并与之接触。在这里,由于密封体32具有弹性,与因层厚限制部件31的厚度引起的与显影剂载体3之间的台阶状高度差无关进行随动,并与显影剂载体3及层厚限制部件31无间隙地接触,使层厚限制部件31前端附近的动作不受约束。
此外,从显影装置DA6的侧面观察,密封体32的内侧缘32a位于显影剂载体3的侧缘3a与图像载体5上的图像区域I侧缘延长线之间的位置,使各密封体32彼此分离。也就是说,各密封体32的内侧缘32a之间的幅度M大于图像区域I的幅度L(M>L)。另外,上部密封部件8对显影剂盒4与层厚限制部件31之间进行密封。下部密封部件9用于密封显影剂盒4与显影剂载体3之间。
下文叙述利用上述构成的显影装置DA6使图像载体5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顺序。
在按照箭头AR1所示方向转动的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上,不断地供给显影剂盒4内的适量的显影剂D。这时,显影剂盒4内的显影剂D通过搅拌部件、输送部件等移向显影剂载体3,但是由于密封体32限制了显影剂D向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的移动,因此不会把过量的显影剂D供给该区域。
于是,供给到显影剂载体3周面的两密封体32之间的部分的显影剂D由层厚限制部件31限制其层厚,可在显影剂载体3上形成显影剂薄层T。这时,显影剂D摩擦起电,可提供显影所必要的电荷。该显影剂薄层T通过显影剂载体3的旋转输送到图像载体5与显影剂载体3接触或接近的显影位置DP。把与摩擦起电的显影剂薄层T的极性相同的电压施加给显影剂载体3,并利用与图像载体5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之间的电位差,被供给图像载体5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
这样,由于不会把过多的显影剂D供给相当于显影剂载体3的非图像区域的两端部,因此,没有用来显影的显影剂不会飞散。此外,由于层厚限制部件31的两侧缘31a不直接与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接触,因此,可以避免因显影剂载体3与层厚限制部件31的两侧缘31a的接触而引起的局部破损。结果不会发生因该破损引起过多的显影剂D供给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的现象,可防止因显影剂D的飞散所引起的装置内部的污染以及显影剂D的消耗量增加等不合理现象。
下文利用图12~18分别叙述本发明的第7~15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7~DA15。第7~15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7~DA15包括与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内的部件相同的结构及作用的部件,这些部件以与第6实施例相同的位置关系配置。因此,在以后的说明中,构成各显影装置DA7~DA15部件中的与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相同的部件用同样的标号表示,其说明省略。此外,在图12、图13及图19的侧面图中省略了显影剂盒4、上部及下部密封部件8、9。
接着,用图12的侧面图说明第7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7。该显影装置DA7与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相比较,除了一对密封体32的配置不同之外,其他结构相同。在显影装置DA7中,可以使图像载体5上的图像区域I侧缘的延长线与密封体32的内侧缘32a一致(M=L)。即是说,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各密封体32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图像区域I的幅度相同,使密封体32的内侧缘32a在图像区域I侧缘的延长线上。由此,可进一步抑制把多余的显影剂D供给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从而把因显影剂D的飞散所引起的机器内的污染以及显影剂D消耗量的增加抑制到最小的程度。
图13是第8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8主要部分的侧面图,该显影装置DA8与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相比较,除了一对密封体32用以下结构的一对密封体35来代替之外,其他结构相同。密封体35沿长度方向分割成弹性不同的两种密封部件36、37。密封部件36、37各自的弹性这样设定位于显影剂载体3长度方向内侧的内侧密封部件36比位于外侧的外侧密封部件37的弹性大。例如,内侧密封部件36使用硬度为40度的固体状橡胶,外侧密封部件37使用硬度为10度的氨基甲酸乙酯海绵,两者通过粘合剂等接合成一体,或以彼此密封接触的方式分别安装在显影剂盒4中。密封体35的其他构成及配置与第6实施例的密封体32相同。
由此,向显影剂载体3两端部移动的显影剂D首先由弹性大的内侧密封部件36限制。然后没有受到内侧密封部件36限制的显影剂D被弹性小的外侧密封部件37擦去。特别是随着图像高精度化而使显影剂D尺寸变小时,与把密封体32单纯推压到显影剂载体3上的场合相比较,能发挥该密封体35的效果。
通过利用这样的在长度方向上弹性彼此不同的结构的密封体35,密封体35一方有弹性的部分具有限制显影剂D的作用,而另一方有弹性的部分具有擦去没有受到限制的显影剂D的作用,可进一步抑制过多的显影剂D向显影剂载体3的供给。
此外,弹性小的外侧密封部件37使用纤维状弹性密封部件时,能进一步促进对显影剂D的擦去作用,并可进一步防止因显影剂D的飞散所引起的机器内污染以及显影剂D消耗量的增加等。
图14是第9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9的纵断面图,该显影装置DA9与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相比较,除了一对密封体32用以下结构的一对密封体38来代替之外,其他结构相同。各密封体38沿显影剂载体的旋转方向分别分割成弹性不同的两种密封部件39、40。密封部件39、40各自的弹性这样设定使位于相对于显影剂载体3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上游密封部件39比位于下游侧的下游密封部件40的弹性大。上游密封部件39与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接触,下游密封部件40与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及层厚限制部件31的里面接触,例如,上游密封部件39使用硬度为40度的固体状橡胶,下游密封部件40使用硬度为10度的氨基甲酸乙酯海绵,两者通过粘合剂等接合成一体,或以彼此密封接触的方式分别安装在显影剂盒4中。密封体38的其他构成及配置与第6实施例的密封体32相同。
由此,通过显影剂载体3的旋转而移动的显影剂D首先由弹性大的上游密封部件39限制其沿长度方向的移动。然后没有受到上游密封部件39限制的显影剂D被弹性小的下游密封部件40擦去。
结果,通过采用沿输送方向弹性彼此不同的构造的密封体38,使密封体38一方有弹性的部分具有限制显影剂D的作用,而另一方有弹性的部分具有擦去没有受到限制的显影剂D的作用,可进一步抑制多余的显影剂D向显影剂载体3两端部的供给。
此外,弹性小的下游密封部件40采用纤维状弹性密封部件时,可进一步促进对显影剂D的擦去作用。
图15是第10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0的纵断面图。显影装置DA10与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相比较,除了显影剂盒4用以下结构的显影剂盒42来代替之外,其他结构相同。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0,密封体32的对显影剂载体3的推压力与对层厚限制部件31的推压力不同。其理由如下,要防止显影剂D向显影剂载体3两端部的移动的限制,希望密封体32对显影剂载体3的推压力较大。但是,在这种场合,密封体32对层厚限制部件引的推压力较大,使层厚限制部件31变形,密封体32附近的层厚限制部件31对显影剂载体3的接触条件发生变化。结果,显影剂薄层T的厚度不能变为一定的厚度,前述激光打印机所得到的图像发生紊乱,显影剂载体3或层厚限制部件31发生破损。相反,要得到不紊乱的图像,并能防止显影剂载体3或层厚限制部件31所发生的破损,就要使密封体32对层厚限制部件31的推压力变小,在这种场合,密封体32对显影剂载体3的推压力也变小,显影剂D朝显影剂载体3两端部的移动不会完全受到限制,显影剂D有可能发生飞散。因此,在该实施例中,采用了使密封体32内的数个位置处的推压力彼此不同、通过密封体32分别以适当的推压力推压显影剂载体3及层厚限制部件31的措施。
为此,用于保持密封体32的显影剂盒42内的凸片43的形状做成,在密封体32与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接触的部分变厚、与层厚限制部件31接触的部分变薄的结构。例如,在密封体32用硬度为20度、厚度为6mm的氨基甲酸乙酯海绵的场合,其与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接触的部分的压缩率为50%,而其与层厚限制部件31接触的部分的压缩率为77%。由此,使密封体32对显影剂载体3的推压力大于对层厚限制部件31的推压力。显影剂盒42内的其他构成及配置与第6实施例的显影剂盒4相同。
这样,由于密封体32以大的推压力与显影剂载体3接触,可以抑制多余显影剂D向显影剂载体3的供给,显影剂D不会向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移动。另一方面,由于密封体32以小的推压力与层厚限制部件31接触,因而,不会引起层厚限制部件31的变形,也不会改变密封体32近旁的层厚限制部件31对显影剂载体3的接触条件。这样,能使显影剂薄层T的厚度一定,得到稳定的图像,可避免图像发生紊乱。而且还能防止显影剂载体3与层厚限制部件31的破损。
下文叙述本发明第11~13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1~DA13。显影装置DA11~DA13根据第10实施例说明的理由,各自的密封体45对显影剂载体3的推压力与对层厚限制部件31的推压力不同。
第11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1如图16所示,与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相比较除了一对密封体32用以下结构的一对密封体45来替换以外,其他结构相同。
密封体45分割成与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接触的高压密封部件46和与层厚限制部件31的里面接触的低压密封部件47。例如高压密封部件46用硬度为40度的固体状橡胶,低压密封部件47用硬度为10度的氨基甲酸乙酯海绵,使高压密封部件46的推压力大于低压密封部件47的推压力。
这样,高压密封部件46以大的推压力与显影剂载体3接触,可以抑制多余显影剂D向显影剂载体3的供给。另一方面,由于低压密封部件47以小的推压力与层厚限制部件31接触,因而不会引起层厚限制部件31的变形,可避免图像发生紊乱。而且还能防止显影剂载体3与层厚限制部件31的破损。
第12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2与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相比较,除了一对密封体32用以下结构的一对密封体49来替换以外,其他结构相同。显影装置DA12通过使密封体49内部的压缩率发生变化而使推压力最佳化。例如,如图17所示,密封体49使用硬度为20度的氨基甲酸乙酯海绵并做成阶梯状,其与显影剂载体3接触的区域50的厚度大于与层厚限制部件31接触的区域51的厚度。并且,当利用显影剂盒4的凸片11保持密封体49时,密封体49受压缩厚度变为均一的厚度,成为如图8所示的状态。这时,例如与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接触的区域50的压缩率为50%,而与层厚限制部件31的接触的区域51的压缩率为77%。此外,显影剂盒4的凸片11的形状也可以做成使密封体49压缩时的厚度变成均匀的厚度的阶梯状。
由此,由于密封体49以大的推压力与显影剂载体3接触,可以抑制多余显影剂D向显影剂载体3的供给,又因为该密封体49以小的推压力与层厚限制部件31接触,所以,可防止层厚限制部件31的变形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图像紊乱。此外,也可以防止显影剂载体3和层厚限制部件的破损。而且,由于密封体49是不分割的结构,就不会有接缝,可防止显影剂D从接缝的泄漏,能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第13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3与第6实施的显影装置DA6相比较,除了还设有接触处53与推压部件54、显影剂盒4的凸片11的一部分被切去之外,其他结构相同。在显影装置DA13中,对于第6实施例的密封体32来说,让其与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接触的部分的里面与可移动的接触片53相接触,接触片53由例如螺旋弹簧或板簧所构成的推压部件54推压。这样,使密封体32对显影剂载体3的推压力变大。
图19是第14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4主要部分的侧面图。显影装置DA14与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相比较,除了一对密封体32用以下结构的一对密封体56来替换以外,其他结构相同。密封体56的内侧缘56a的上游内端部被切掉一部分,变成倾斜面57。这样,利用密封体56来限制输送到显影剂载体3上的显影剂D沿长度方向的移动,而没有受到限制的显影剂D由该密封体56的倾斜面57导向到显影剂载体3长度方向的内侧。于是通过这种导向作用,使显影剂D沿倾斜面57向内侧移动,由此,能可靠地限制显影剂D向显影剂载体3两端部的移动,可防止多余显影剂D的供给。
此外,不在密封体56的一部分上设置倾斜面57,也可以把第6实施例的密封体32配置成倾斜的形式,使各密封体32之间的间隔从输送方向上游侧到下游侧逐渐变窄。
图20是第15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5的剖面图。显影装置DA15与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相比较,除了一对密封体32、上部密封部件8及下部密封部件9用以下结构的一个密封体59来替换以外,其他结构相同。密封体59配置在显影剂载体3与显影剂盒4之间,以防止显影剂D从显影剂盒4的泄漏。即是说,密封体59的一端覆盖显影剂盒4与层厚限制部件31的固定部分,另一端覆盖显影剂载体3与显影剂盒4开口之间的间隙。这样,密封体59成为使层厚限制部件31与显影剂盒4之间的上部密封部件8、显影剂载体3与显影剂盒4之间的下部密封部件9一体化的结构。密封体59的其他结构与第6实施例的密封体32相同。
由此,密封体59不但具有限制显影剂D向两端部移动的原来的功能,还具有密封显影剂盒4功能,不用上部密封部件8及下部密封部件9,也能防止输送时振动、冲击等引起的显影剂D从显影剂盒4的泄漏。结果,通过使密封体32与上部密封部件8及下部密封部件9一体化,可以省去密封部件8、9,用简单的结构对显影剂盒4的间隙进行密封。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1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6结构的简要纵断面图。图22及图23是表示显影装置DA16主要部分的斜视图及侧视图。在此利用图21~图23说明显影装置DA16的简要结构。显影装置DA16包括与第1及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DA6内的部件相同结构及作用的部件。因此,构成显影装置DA16的部件中的与第1及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DA6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
显影装置DA16包括显影剂载体3、层厚限制部件61、密封体62、安装板63、显影剂盒64以及下部密封部件9。显影剂盒64与显影剂盒4比较,开口部66附近的形状与凸片67的形状采用了与显影剂盒4不同的结构,其他结构相同。层厚限制部件61与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滑动接触,在显影剂载体3上形成规定层厚的显影剂层T。密封体62与显影剂载体3接触,限制显影剂载体3上的显影剂D向长度方向的移动。
层厚限制部件61的一端沿着显影剂载体3的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通过安装板63固定在显影剂盒64上,该层厚限制部件61的与显影剂载体3不接触的里面的前端部,其长度方向的端部通过粘接部件68与显影剂盒64内突出设置的凸片67粘接在一起。
粘接部件68可以采用环氧系或丙烯酸系树脂的瞬间粘接剂。在此,在采用粘接剂的场合,当进行涂敷作业时,会出现把粘接剂粘到其他地方例如粘到显影剂载体3上的作业不当或使涂敷后的粘接剂流动并粘在其他地方的问题。因此考虑到作业性,最好使用两面有粘接剂的粘接带的所谓两面带。这样,就不用担心粘接剂的滴流。考虑到作业性,首先把两面带粘在层厚限制部件61上,再把该两面带粘在显影剂盒64上,这样作业比较容易,可以消除作业上的不合理现象。与采用粘接剂相比较,能显著地提高合格率。
该层厚限制部件61使用例如厚度为0.1mm的不锈钢薄板,其长度方向的幅度小于显影剂载体3的幅度,其表面前端部或附近沿长度方向与显影剂载体3相接触。并且,层厚限制部件61的与显影剂盒64固定的部分到与显影剂载体3接触的部分的距离为10mm,弯曲量为1mm。这样,利用层厚限制部件61自身的弹性可以以均匀的力把层厚限制部件61推压到显影剂载体3上,由此,能得到稳定的显影剂薄层T的层厚及电荷量。此外,层厚限制部件61的幅度也可以做成与显影剂载体3的幅度相同或更大的结构。
密封体62配置在与层厚限制部件61不重叠但与层厚限制部件61的前端接触的上游侧的显影剂载体3两端部的附近位置,并被显影剂盒64内的凸片67保持在其里面。密封体62的内侧缘62a位于显影剂载体3的侧缘3a与图像载体5上的图像区域I的侧缘延长线之间的位置,使一对密封体62彼此分离。另外,显影装置DA16的其他构成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密封体62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结构,这样,也能发挥其效果。
在上述结构中,层厚限制部件61的两侧缘61a与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直接接触,但是,没有受密封体62的推压,因而,不会因显影剂载体3与层厚限制部件61的两侧缘61a的接触而引起局部破损,可避免过多的显影剂D向显影剂载体3两端部的供给。
采用上述构成的显影装置DA16,用如下顺序使图像载体5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在按照箭头AR1所示方向转动的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上,不断地供给显影剂盒64内的适量的显影剂D,这时,由于密封体62限制了显影剂D的移动,因此不会把过量的显影剂D供给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
于是,供给到显影剂载体3周面的两密封体62之间的部分的显影剂D由层厚限制部件61限定其层厚,可在显影剂载体3上形成显影剂薄层T。由此使显影剂D摩擦起电,可提供显影所必要的电荷。该显影剂薄层T通过显影剂载体3的旋转输送到图像载体5与显影剂载体3接触或接近的显影位置DP,以供显影。这时,在层厚限制部件61的前端部,由于其表面被推压到显影剂载体3,其两端部的里面粘接在显影剂盒4上,因而,在层厚限制部件61的前端部附近不会产生间隙,受到限制的显影剂D不会泄漏。
这样,由于粘接剂或粘接带具有密封的功能,与一对密封体62一起可防止显影剂D向相当于显影剂载体3的非图像区域的两端部移动。结果,由于不会把过多的显影剂D供给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因此,没有用来显影的显影剂D不会飞散。可防止因显影剂D的飞散所引起的装置内部的污染以及显影剂D的消耗量增加等不合理现象。
此外,如果密封体62与层厚限制部件61以重叠方式接触,层厚限制部件61的里面与密封体62直接接触,也能得到同样的显影剂D的密封效果。
下文利用图24、图25A、图25B说明本发明的第17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7。显影装置DA17与第1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6相比较,除了层厚限制部件61由以下结构的层厚限制部件71来替换这一点不同之外,其他结构相同。因此,构成各显影装置DA17部件中的与第1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6相同的部件用同样的标号表示,其说明省略。层厚限制部件71沿显影剂载体3长度方向的中央做成向显影剂载体3弯曲的形状。并且,与第16实施例的层厚限制部件61一样,一端固定在显影剂盒64上,前端部的两端通过粘接固定在显影剂盒64内的凸片67上,但是,两端部以离开显影剂载体3的方式配置,其表面侧与用于支持显影剂载体3的显影剂盒64的支撑部64a接触。即是说,在没有显影剂载体3的场合,如图25A所示,上述长度方向的中央以朝显影剂盒64的外侧突出的状态弯曲,在有显影剂载体3的场合,如图25B所示,成为沿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接触的状态。密封体62等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借此,可增大层厚限制部件71与显影剂载体3的接触面积,使层厚限制部件71在较大的范围以均匀的力推压显影剂载体3。但是,层厚限制部件71与显影剂载体3接触的区域至少大于图像载体5的图像区域I。而且其侧缘71a可以到达密封体62的内侧缘62a的外侧。
结果,即使由层厚限制部件71限制的显影剂D沿层厚限制部件71的里面向两端部移动,由于能通过粘接部件68密封该层厚限制部件71与显影剂盒64之间,因而,显影剂D不会到达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因此,通过这种结构的层厚限制部件71与密封体62,可以防止显影剂D过多地供给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没有用来显影的显影剂D也不会飞散,可避免因显影剂D的飞散而引起的机器内的污染以及显影剂D消耗量的增大等负面影响。
这里,在第16及第17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6、DA17中,上述层厚限制部件61、71的两端部安装在显影剂盒4上,并通过例如弯曲使层厚限制部件61、71推压显影剂载体3。但是,由于显影剂载体3外形的偏差或显影剂盒4粘接面高度的不平整等形状、安装精度的偏差,会使层厚限制部件61、71的两端部与显影剂载体3成为非接触状态,因此为了得到稳定的显影剂层T的层厚,有必要将层厚限制部件61、71嵌入显影剂载体3中,以确保必须接触。
然而,在显影剂载体3的外形很大、并且层厚限制部件61、71的接触面很高的场合,如果层厚限制部件61、71以最大的配合量嵌入显影剂载体3中,就会增加层厚限制部件61、71与显影剂载体3之间的摩擦,使旋转扭矩变大,有可能把大的负载施加给驱动显影剂载体3的马达等的驱动源。
因此,为了不受这种安装精度等偏差的影响,使用导电性的聚氨酯橡胶、丁腈橡胶(NBR)等软质橡胶材料的显影剂载体3的硬度成为重要因素。即是说,利用Ascar C(高分子仪表株式会社制造的橡胶硬度计,根据日本橡胶协会的标准规格SRIS0101)测量的显影剂载体3的硬度为65度以下比较合适。另外,该硬度相当于JIS K6301标准硬度的40度以下,而且还相当于ASTM D2240标准硬度的约26度以下。再者,硬度的下限没有限制,但限于使用软质橡胶材料。
这样,通过把显影剂载体3的硬度降低到规定值以下,在层厚限制部件61以最大程度嵌入显影剂载体3的状态的场合,在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层厚限制部件61、71很容易产生弹性变形,因而,层厚限制部件61、71与显影剂载体3之间的摩擦不会增大,不会加入因摩擦阻力而产生的旋转扭矩。结果,不会把负载作用到显影剂载体3的驱动源上,可减少驱动扭矩。从而,可以减轻包括具有上述硬度的层厚限制部件的显影装置DA16、DA17的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扭矩、使用作为驱动源的低成本的马达。
为了确认关于显影剂载体3硬度的效果,利用第6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6,显影剂载体3采用导电性的聚氨酯橡胶制成的滚筒,把根据Ascar C的聚氨酯橡胶的硬度条件变为50~75度,进行旋转扭矩的测定试验,其结果用表1示出。层厚限制部件31采用厚度为0.1mm的不锈钢薄板,一端固定在显影剂盒4上,利用层厚限制部件31本身的弹性使其推压显影剂载体3。层厚限制部件31的固定到显影剂盒4上的固定部分到与显影剂载体3接触的部分之间的距离为10mm,弯曲量是1mm。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橡胶硬度的增加,显影剂载体3的旋转扭矩增加,当橡胶硬度为65度以上时,旋转扭矩急剧增加。另外,即使象第16、17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6、DA17那样,把层厚限制部件61、71的两端部粘接在显影剂盒上,层厚限制部件61、71也会因自身弹性而推压显影剂载体3,这一方面没有变化,因而,也正好符合上述结果。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显影剂载体3的硬度最好为AscarC标准硬度的65度以下。另外,即使是第1~第15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DA15,由于上述理由,显影剂载体3的硬度最好为Ascar C标准硬度的65度以下。
表1
为了避免前述安装精度等偏差的影响的其他方法,也可以是使显影剂载体3周面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硬度低于其周面长度方向中央部的硬度的方法。具体说,作为显影剂载体3,可以使用一种软质橡胶材料,该材料的硬度具有从中央部向端部逐渐变低的倾斜特性,或者用数种硬度不同的软质橡胶材料接合而构成。在采用后一方法的场合,软质橡胶材料接合的位置如果对应于图像载体5的图像区域I的外侧,即使在显影剂载体3上形成显影剂层T,硬度不同及接合部分也不会影响图像,其理由在下文叙述。
即是说,由于受安装精度等偏差影响最大的地方是层厚限制部件20的两端部,该位置嵌入显影剂载体3,此处比中央部的摩擦阻力大。因此通过采用使两端部的硬度低于中央部的措施,可以减少两端部嵌入显影剂载体3状态下的摩擦,防止旋转扭矩的增大。而且由于中央部具有一定程度的硬度,可良好地维持层厚限制部件71与显影剂载体3的接触状态,得到均匀的推压力,使显影剂层T的层厚稳定。
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可以得到许多对上述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变更的方案。例如,在第6~第17实施例中,密封体的内侧缘可以处于显影剂载体的侧缘与图像区域的侧缘之间,也可以使密封体的外侧缘与显影剂载体的侧缘一致或位于其外侧的位置,也可以让密封体覆盖显影剂载体的两端。
此外,各密封体的一端也可以分别螺纹连接在刻有右螺纹和左螺纹的支撑杆上,支撑杆通过马达等旋转,由此使各密封体以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这样,一对密封体的间隔可根据图像载体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的幅度而变化,能进一步抑制多余的显影剂向显影剂载体的供给。再者,也可以把第1~第17实施例的显影装置DA1~DA17中所叙述的改进之处适当地组合起来,用于单一的显影装置中。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前提下,还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实施形式。因此,前述实施例的所有方面只是示例,本发明的范围应是其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范围,而不受本说明书的约束。
另外,在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等同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形或变更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显影装置,用于对图像载体(5)所保持的图像进行显影,其特征是,包括保持有显影剂并把所述显影剂输送到与所述图像载体对峙的显影位置的显影剂载体(3),前端部或其附近的表面与所述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滑动接触并在所述显影剂载体(3)上形成规定层厚的显影剂层(T)的层厚限制部件(1),用于分别限制显影剂向所述显影剂载体(3)的两端部分移动的弹性密封部件(2、27、28、29),以及设置在所述层厚限制部件(1)里面并与所述弹性密封部件(2、27、28、29)的侧缘部接触的里侧弹性密封部件(7);用所述里例弹性密封部件(7)和所述弹性密封部件(2、27、28、29)对显影剂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密封部件(27)由弹性不同的两种密封部件(27a、27b)构成,所述两种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大的密封部件(27a)比所述两种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小的密封部件(27b)配置在更靠向所述显影剂载体(3)两端部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密封部件(28)由弹性不同的两种密封部件(28a、28b)构成,所述两种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大的密封部件(28a)比所述两种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小的密封部件(28b)配置在更靠向所述显影剂输送方向(AR1)的上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两种弹性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小的弹性密封部件(27a、28a)由纤维状弹性密封部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容纳所述显影剂载体(3)与所述层厚限制部件(1)并在与所述图像载体(5)对峙的部分上形成开口部(10)的显影槽(4),用于密封所述层厚限制部件(1)与所述显影槽(4)内壁的所述开口部(10)附近部分之间的间隙的第1间隙密封部件(8),以及用于密封所述显影剂载体(3)与所述显影槽(4)内壁的所述开口部(10)附近部分之间的间隙的第2间隙密封部件(9);所述弹性密封部件(29)与第1及第2间隙密封部件(8、9)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里侧弹性密封部件(7)比所述弹性密封部件的硬度小。
7.一种显影装置,用于对图像载体(5)所保持的图像进行显影,其特征是,包括把显影剂输送到与所述图像载体(5)对峙的显影位置(DP)的显影剂载体(3),与所述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滑动接触并在显影剂载体(3)上形成规定层厚的显影剂层(T)的层厚限制部件(31),以及与所述层厚限制部件(31)接触、同时与所述显影剂载体(3)接触、并限制显影剂载体(3)上的显影剂向与显影剂输送方向(AR1)垂直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密封体(32、35、38、45、49、56、59);所述层厚限制部件(31)长度方向的幅度(O)大于所述显影剂载体(3)长度方向的幅度(N),所述密封体(32、35、38、45、49、56、59)的侧缘处于比所述显影剂载体(3)的侧缘更靠近内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体(32)的内侧缘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预定图像区域(I)的侧缘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显影槽(4),所述显影槽(4)容纳有所述显影剂、所述显影剂载体(3)、所述层厚限制部件(31)以及所述密封体(59),在其与所述图像载体对峙的部分上形成有开口部,所述密封体(59)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显影剂载体(3)与所述显影槽(4)内壁的所述开口部附近的部分之间,用于防止显影剂从所述显影槽(4)的泄漏。
10.一种显影装置,用于对图像载体(5)所保持的图像进行显影,其特征是,包括把显影剂输送到与所述图像载体(5)对峙的显影位置(DP)的显影剂载体(3),前端与所述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滑动接触并在显影剂载体(3)上形成规定层厚的显影剂层(T)的层厚限制部件(31),以及与所述层厚限制部件(31)的前端接触、同时与所述显影剂载体(3)接触、并限制显影剂向与显影剂输送方向垂直的所述显影剂载体(3)两侧缘的各自轴线方向移动的一对密封体(32、35、38、45、49、56、59);所述层厚限制部件(31)的两侧缘配置在所述显影剂载体(3)的侧缘外侧或与所述侧缘相同的位置;所述密封体(32、35、38、45、49、56、59)以与所述图像载体(5)的预定图像区域(I)的幅度相同或稍宽的间隔配置;所述密封体(32、35、38、45、49、56、59)的内侧缘处于比显影剂载体(3)的侧缘更靠近内侧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各密封体(35、38)由数个弹性不同的密封部件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数个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大的密封部件(36)与所述数个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小的密封部件(37)相比配置在更靠所述轴线方向的内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数个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大的密封部件(39)与所述数个密封部件中的弹性小的密封部件(40)相比配置在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与所述显影剂载体(3)接触,所述弹性小的密封部件(40)与所述层厚限制部件(31)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体(32、45、49)对所述显影剂载体(3)的推压力大于对所述层厚限制部件(31)的推压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体(45)由推压力不同的数个弹性密封部件(46、47)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体(49)由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为了使其推压力不同,所述密封体的成形状态在与所述层厚限制部件接触的部分和在与所述图像载体接触的部分不同。
17.根据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体(56)的内侧缘做成倾斜状,把所述显影剂载体(3)上的显影剂导向靠近所述轴向方向的内侧。
18.一种显影装置,用于对图像载体(5)所保持的图像进行显影,其特征是,包括把显影剂输送到与所述图像载体(5)对峙的显影位置(DP)的显影剂载体(3),与所述显影剂载体(3)的表面滑动接触并在显影剂载体(3)上形成规定层厚的显影剂层(T)的层厚限制部件(61、71),与所述显影剂载体(3)接触、并限制显影剂载体(3)上的显影剂向与显影剂输送方向垂直的轴线方向移动的密封体(62),以及容纳有所述显影剂(D)、所述显影剂载体(3)、所述层厚限制部件(61、71)以及所述密封体(62)的显影槽(64);所述层厚限制部件(61、71)的与所述显影剂载体(3)接触的表面的相反一侧的里面,其所述轴线方向的端部粘贴在所述显影槽(64)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利用两面有粘接剂的粘接带(68)把所述层厚限制部件(61、71)粘贴在所述显影槽(64)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显影剂载体(3)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两端的硬度低于中央的硬度,所述层厚限制部件(61、71)推压所述显影剂载体(3)。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显影剂载体(3)的硬度为40度以下(JIS K6301),所述层厚限制部件推压所述显影剂载体。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层厚限制部件(71)的沿所述轴线方向的中央做成向所述显影剂载体(3)弯曲的形状,所述层厚限制部件(71)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两端以与所述显影剂载体(3)有间隔的方式配置。
全文摘要
一种显影装置,可防止过多的显影剂供给显影剂载体周面的两端部、显影剂载体与层厚限制部件破损及显影剂飞散。显影装置DAl用里侧弹性密封部件和两端部弹性密封部件来密封显影剂。显影装置DA6的层厚限制部件1比显影剂载体3的长度方向幅度大,层厚限制部件1两侧缘1a位于显影剂载体3两侧缘3a的外侧。密封体2内侧缘2a位于显影剂载体3侧缘3a的内侧,同时位于图像载体5的图像区域I侧缘的外侧或与该侧缘的延长线一致。
文档编号G03G15/08GK1201171SQ9810312
公开日1998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7日
发明者木户荣一, 若田茂之, 大越俊秀, 大塚义则, 荒木広重, 今井康雄, 石井洋, 油井勇飞 申请人:夏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