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设备与处理卡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948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影设备与处理卡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设备与处理卡盒。
在使用电摄影成像法的电摄影成像设备中,所用的处理卡盒,包含电摄影感光件及能在该电摄影感光件上作用的处理装置,且可以作为一个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处理卡盒型)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有了这种处理卡盒类型,该设备的维护可由用户有效进行而不依赖于维修人员。因此,该处理卡盒类型目前广泛用于电摄影成像设备中。
在处理卡盒的这种显影器中,在可转动的显影剂承载件(显影辊)相反两端的每一端上,配有一个密封件用以防止显影剂(墨粉)从显影区漏出。按照常规,这种密封件是弹性件,例如毡垫圈或泡沫橡胶。
显影辊里有一根固定的磁辊,它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承在显影盒上。因此,由墨粉盒供应的墨粉,就被磁辊所提供的磁力沉淀在显影辊表面。显影片调节沉淀在显影辊圆周表面上的墨粉的层厚度。此后,墨粉随着显影辊的转动而被送往电摄影感光鼓,沉淀在形成于感光鼓的潜像上面显而图像。显影辊的相反两端的每一端上配有弹性密封件。通过将密封件压接触在显影套筒外表面上,就能防止墨粉漏出。
另一方面,有人已建议在显影套筒相反两端的每一端上以预定间隙配上磁材料所制密封件(磁性密封件),以防止墨粉漏出。
使用磁性密封件,显影辊与密封件彼此可不接触。这样,显影辊的转动扭矩可明显减小。因此,驱动电机的尺寸可缩小且费用可降低。转动扭矩的偏差微小,且显影辊与感光鼓可按均匀速度转动。因此,可防止因转动不均匀而导致的图像质量变坏。另外,还可避免磨损。
本发明旨在进一步改进此种处理卡盒。
相应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可防止显影剂泄漏的一种显影器及一种卡盒。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可防止穿过显影剂承载件与磁性密封件之间间隙的显影剂再进入该间隙的一种显影器以及一种处理卡盒。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有着与显影剂承载件圆周表面相接处,以防止已穿过显影剂承载件与磁性密封件之间一个间隙的显影剂再进入该间隙这样一种显影器及处理卡盒。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与其他目的、特性及优点,一旦考虑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推荐实施例所做的下述说明,就会比较明显。
图1是电摄影成像设备的竖剖面图;图2是图1所示设备的外形透视图;图3是处理卡盒的横剖面图;图4是图3所示处理卡盒从右上方看去的外观透视图;图5是图3所示处理卡盒从左上方看去的外观透视图;图6是图3所示处理卡盒左下侧的外观透视图;图7是图1所示设备的主组件中处理卡盒容纳部分的外观透视图;图8是图1所示设备的主组件中处理卡盒容纳部分的外观透视图;图9是图像显影组件的透视图;图10是显影组件的一部分的纵剖视图;图11是从前侧看去的(右手一侧)显影器框分解透视图,显示显影片及墨粉刮擦件;图12是从前侧看去的(左侧)显影器框分解透视图,显示显影片及墨粉刮擦件;图13是磁性密封件透视图;图14是磁性密封件的安装部分透视图;图15是显示磁性密封件安装情况的侧视图;图16是显示磁性密封件安装情况的侧视图17是显示磁性密封件安装情况的侧视图;图18是墨粉刮擦件的透视略图。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
接着,要对本发明可说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在下文中,处理卡盒B的“横”向,指的是处理卡盒B装入或拆离成像设备主组件的方向,且该方向与记录媒介被传送的方向一致。处理卡盒B的“纵”向,指的是与处理卡盒B装入或拆离主组件14的方向相交(实际上是相垂直)的方向。该方向与记录媒介的表面平行,且与记录媒介的传送方向相交(实际上是相垂直)。另外,“左”或“右”指的是从上方看去,相对于记录媒介传送方向的左或右。
图1是体现本发明的电摄影成像设备(激光束打印机),显示其基本结构;图2是其外观透视图;图3至图6是体现本发明的几个处理卡盒的视图。更具体地说,图3是处理卡盒的横剖视图;图4是处理卡盒的外观透视图;图5是从左上方向看去的处理卡盒透视图;图6是从左下方向看去的处理卡盒透视图。在下文中,处理卡盒B的“顶部”表面,指的是处理卡盒B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14中时朝上的表面;“底部”表面指的是朝下的那个表面。
(电摄影成像设备A与处理卡盒B)首先,参照图1与图2,说明体现本发明而作为电摄影成像设备用的激光束打印机A。图3是也体现本发明的处理卡盒的横剖面图。
参照图1,激光束打印机A,是一台通过电摄影成像方法而在记录媒介(例如记录带、OHP带以及纤维)上形成图像的设备,它以鼓的形式在电摄影感光鼓(下文称为“感光鼓”)上形成墨粉图像。更具体地说,感光鼓由于用充电装置而被充电,由靶图像的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束从光学装置上投在感光鼓充了电的圆周表面上,在那儿形成与图像数据一致的潜像。该潜像被显影装置显为墨粉图像。同时,位于供纸盒3a中的记录媒介,被一根拾取辊3b、一个输送辊对3c与3d以及一个套准辊对3e与墨粉形成同步地回动及输送。然后,电压施于作为把形成于处理卡盒B感光鼓7上的墨粉图像加以转换的装置而用的图像转换辊4上,从而将墨粉图像转换到记录媒介2上。此后,墨粉图像已被转换到其上面的记录媒介2,由导向传送带3f送往定影装置5。定影装置5具有一根驱动辊5c与一根含有加热器5a的定影辊5b,且当记录媒介2通过定影装置5时对其加热与施压,从而,已被转换到记录媒介2上的图像就被固定在记录媒介2上。接着,记录媒介2又被输送,并由排放辊对3g、3h及3i经由一条回行路经3j而排入输送盘6中。输送盘6位于成像装置A主组件14的顶部。应当注意。此处可让一个枢转挡板3k与排放辊对2m协调,使记录媒介2无须经过回行路经3j而被排放。拾取辊3b、输送辊对3c与3d、套准辊对3e、导向传送带3f、排放辊对3g、3h与3i,以及排放辊对3m,共同构成一个输送装置3。
参照图3至图6,另一方面,在处理卡盒B中,带有感光层的感光鼓7,由于作为感光鼓充电装置而用的充电辊8被施以电压,被转动得表面均匀充电。然后,随图像数据而调制的激光束,从一个光学系统1中通过一个曝光孔口而投射到感光鼓7上,在感光鼓7上形成潜像。这样形成的潜像,被用墨粉与显影装置9而显影。更具体地说,充电辊8被安置得与感光鼓7接触从而使感光鼓7充电。充电辊由于感光鼓7的转动而转动。显影装置9提供带墨粉的感光鼓7圆周表面区域(要被显影的区域),从而使形成于感光鼓7上的潜像被显影。光学系统1包括一个激光二极管1a、一个多面棱镜1b、一块透镜1c以及一块折射镜1d。
在显影装置9中,装在墨粉盒中的墨粉,由于墨粉输送件9b的转动而被送往一根显影辊9c。显影辊9c含有一块静止的磁铁9n。它也被转动,从而,一层不带摩擦电荷的墨粉形成于显影辊9c的圆周表面上。感光鼓7的图像显影区域带有这层墨粉所供的墨粉,该墨粉被以反映潜像的方式而转换到感光鼓7的圆周表面上,将潜像显影为墨粉图像。显影片9d是一块调节附在显影辊9c圆周表面上的墨粉量并对墨粉充以摩擦电荷的叶片。一个墨粉搅拌件9d邻接着显影辊9c,它被转动地处置以在图像显影室内循环搅拌墨粉。
当形成于感光鼓7上的墨粉图像,由于施以极性与墨粉图像极性相反的电压给图像转换辊4而被转换到记录媒介2上之后,残留在感光鼓7上的墨粉就被清洁装置10清除。清洁装置10包括被装得与感光鼓7接触的一块弹性清洁片10a,且残留在感光鼓7上的墨粉被弹性清洁片10a刮擦,被收进一个废墨粉收集器10b中。
处理卡盒B按如下方式形成。首先,包括用以贮藏墨粉的墨粉盒(墨粉贮藏部分)11A的墨粉室框11,与一个装着图像显影装置9例如一根图像显影辊9c的图像显影室(显影盒)12结合,然后,其中装有感光鼓7、清洁装置10例如清洁片10a以及充电辊8的清洁室框13,与前面两个框11与12结合而完成一个处理卡盒B。如此形成的处理卡盒B,可拆卸地装入成像设备A的主组件14中。
处理卡盒B带有一个供被图像数据调制的光束经过而投射到感光鼓7上所用的曝光开口,以及一个供感光鼓7穿过而与记录媒介2对着的转换开口13n。曝光开口1e是清洁室框13的一部分,而转换开口13n则位于图像显影室框12与清洁室框13之间。
下面,说明一下此实施例中处理卡盒B的外壳结构。
此实施例中的处理卡盒按如下方式形成。首先,将墨粉室框11与图像显影室框12结合起来,接着将清洁室框13转动地与前两个框11与12结合起来而完成外壳。在此外壳中,上述感光鼓7、充电辊8、显影装置9、清洁装置10,以及如此之类,被安装成一完整的处理卡盒B。如此形成的处理卡盒B,可拆卸地装入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4所带卡盒容纳装置中。
(处理卡盒B的外壳结构)如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处理卡盒B的外壳,是将墨粉室框11、图像显影室框12以及清洁室框13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下面,说明如此形成的外壳的结构。
参照图3,在墨粉室框11中,转动地装有墨粉输送件9b。在图像显影室框12中,装有图像显影辊9c与显影片9d,而搅拌件9c则邻接着显影辊9c转动地安装以便在图像显影室内循环搅拌墨粉。参照图3,在图像显影室框12中,装有顺显影辊9c的纵向而延伸、基本上与显影辊9c平行的一根棒状天线9h。按上述方式组配的墨粉室框11与显影室框12,被焊接在一起(在此实施例中是用超声波焊接),以形成一个构成图像显影组件(见图9)的第二框。
处理卡盒B的图像显影组件D,带有一个鼓形光闸组件18,它覆盖着感光鼓7,以便处理卡盒B从成像设备的主组件14中拆卸时或拆卸后,防止感光鼓暴露在光下一段延长的时间,或防止其与外部物体接触。
参照图6,鼓形光闸组件18具有一个光闸盖18a以覆盖或暴露图3所示的转换开口13n,以及支承着光闸盖18a的连接件18b与18c。在相对于记录媒介2输送方向的上游一侧,右手一侧连接件18c的一端如图4所示固定在显影装置齿轮架40的一个孔40g中,而左手一侧连接件18c的一端则如图5所示固定在墨粉室框11底部11b的一个轴套11h中。左手与右手连接件18c的其他末端,则在相对于记录媒介输送方向的上游一侧,连接在光闸盖18a的相应纵向末端上。连接件18c由金属棒制成。实际上,左手与右手连接件18c是通过光闸盖18a而连接的,换句话说,左手与右手连接件18c是单个连接件18c的左手与右手末端。连接件18b仅配在光闸盖18a的一个纵向末端上。连接件18b的一端,在相对于记录媒介输送方向的下游一侧连接着光闸盖18a,其位置处于连接件18c与光闸盖18a连接处;而连接件18b的另一端,则围着图像显影室框12的一个榫钉12d而固定。连接件18b由合成树脂制成。
长度不同的连接件18b与18c,形成与光闸盖18a及墨粉室框11相连接的4件连接结构。当处理卡盒B插入成像设备中时,连接件18c的部分18c1这个从处理卡盒B上突出的部分,与配置在成像设备主组件14的卡盒容纳空间S的横向壁上的静止接触件(未显示)接触,且激活鼓形光闸组件18打开光闸盖18a。
由光闸盖18a及连接件18b与18c构成的鼓形光闸组件18,受到来自未显示的围榫钉12d而固定的扭矩盘簧挤压。该盘簧的一端紧固在连接件18b上,另一端则紧固在图像显影室框12上,从而顺着这个方向产生的压力使光闸盖18a盖住转换开口13n。
再参照图3,清洁室框13随在感光鼓7、充电辊8以及清洁装置10的其他部件而装配,以形成作为清洁组件c的第一框(见图3)。
然后,以彼此可枢转的方式用连接件22将上述显像组件D与清洁组件C结合起来,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处理卡盒B。更具体地说,参照图9,图像显影室框12的两个纵向(显影辊9c的轴向)末端,均配有臂部分19,该部分带有与显影辊9c平行的圆孔20(见图9)。另一方面,用以容纳臂部分19的凹部,配置在清洁室框的每个纵向末端(未显示)。臂部分19插入此凹部中,连接件22则被压入清洁室框13的装配孔13e中,被压得穿过臂部分19端部的孔20,再被压入一个隔板13t的孔13e(见图3)中,从而,图像显影组件D与清洁组件C就被结合成围着连接件22彼此相对可枢转了。在结合图像显影组件D与清洁组件C的过程中,一个压缩型盘簧22a置于这两个组件之间,该盘簧的一端围着未显示的从臂部分19的底部竖起的一个榫钉而固定,另一端则被压靠在清洁室框13的凹部21的顶壁上。因此,图像显影室框12就被朝下压得可靠地使显影辊9c被压得向下朝着感光鼓7。更具体地说,参照图9,其直径大于显影辊9c直径的一根辊9i,连接在显影辊9c的每个纵向末端上,该辊9i被压得靠在感光鼓7上,以保持感光鼓7与显影辊9c之间的预定间隙(约为300fm)。清洁室框13凹部12的顶面倾斜,以便图像显影组件D与清洁组件C被结合时,压缩型盘簧22a被逐渐压缩。也就是说,图像显影组件D与清洁组件C围着连接件22可以彼此枢转,其中,感光鼓7圆周表面与显影辊9c圆周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间隙),由压缩型盘簧22a的弹力而精确地保持。
(处理卡盒B的导向装置结构)接着,说明当处理卡盒B被装入或卸出成像设备主组件14时,为处理卡盒B导向的装置。该导向装置显示于图7与图8中。图7是导向装置左手一侧的透视图,是从(顺箭头X所指方向)一侧看去的视图,处理卡盒B是从这一侧装入成像装置A的主组件14的(从图像显影组件D侧边这一侧看去)。图8是该导向装置的右手一侧透视图,是从同一侧看去的视图。
参照图4、图5与图6,清洁框部分13的每一纵向末端,均带有当处理卡盒B装入或卸出设备主组件14时充当导向器的装置。这种导向装置,由卡盘定位导向件充当的筒形导向器13aR与13aL,以及当处理卡盒B装入或卸出时控制处理卡盒B位置的装置充当的转动控制导向器13bR与13bL构成。
如图4所示,筒心导向器13aR是空心的筒形件。转动控制导向器13bR与筒形导向器13aR合为一体地形成,且从筒形导向器13aR圆周表面上径向外突。筒形导向器13aR配有也与筒形导向器13aR合为一体的安装凸缘13aR1。因此,筒形导向器13aR、转动控制导向器13bR以及安装凸缘13aR1,构成右手一侧的导向件13R,该导向件是用小螺栓穿入安装凸缘13aR1的螺孔而固定在清洁室框13上的。随着右手一侧的导向件13R被固定在清洁室框13上,转动控制导向器13bR就伸到固定于图像显影室框12上的显影装置齿轮座40的横向壁上。
如图5所示,固定于清洁室13上通常为平坦的凸缘29,配有一个向外突出的筒形导向器13aL。前述转动支承着围着感光鼓7安装的正齿轮7n的静止鼓轴7a,从凸缘29(见图6)向内伸。筒形导向器13aL与鼓轴7a同轴。凸缘29、筒形导向器13aL以及鼓轴7a,均合为一体地由金属材料例如钢制成。
参照图5与图6,有一个转动控制导向器13bL微微离开筒形导向器13aL。它又窄又长,基本上顺筒形导向器13aL的径向而延伸,且从清洁室框13向外突出。它与清洁室框13合为一体地形成。为了容纳这个转动控制导向器13bL,凸缘29带有一个凹口部。转动控制导向器13bL向外突出的距离,使得其端面基本上与筒形导向器13aL的端面齐平。转动控制导向器13bL伸到固定在图像显影室框12上的显影辊轴承箱9v的侧壁上。从以上说明显然可见,左手一侧的导向件13L,由分开的两个部件构成金属的筒形导向器13aL与合成树脂制成的转动控制导向器13bL。
下面,说明调整接触部分13i,它是清洁室框13的一部分。在以下对调整接触部分13j的说明中,“顶面”指的是当处理卡盒B位于成像装置主组件14中时朝上对着的那个表面。
参照图4与图5,清洁组件C顶面13i的两个部分13j,是相对于与处理卡盒B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而言紧邻右前角与左前角13p与13q的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构成了调整接触部分13j,它们在处理卡盒B被装入主组件14时调整处理卡盒B的位置与姿态。换句话说,当处理卡盒B被装入主组件14时调整接触部分13j就与成像设备主组件14中所配固定的接触件25(见图7与图8)相接触,且调整处理卡盒B围筒形导向器13aR与13aL所做的转动。
下面,说明主组件14上的导向装置。参照图1,当成像设备主组件14的唇部35顺着逆时针方向围着支承点35a而转动打开,主组件14的顶部就暴露,且处理卡盒容纳部分呈现图7与图8所示的样子。相对于处理卡盒B插入方向,成像设备主组件14的左内壁与右内壁,分别带有导向件16L(见图7)与16R(见图8),这两个导向件从与支承点35a相反的一侧斜对着向下延伸。
如图中所示,导向件16L与16R包括导向部分16a与16c,以及分别与导向部分16a与16c连接的定位槽16b与16d。导向部分16a与16c从箭头X所指方向斜对着向下延伸,此方向即处理卡盒B插入的方向。定位槽16b与16d剖面为半圆形的,此形状最好与处理卡盒B的筒形导向器13aL或13aR的剖面相匹配。当处理卡盒B完全装入设备主组件14中后,定位槽16b与16d的半圆形剖面,就分别与处理卡盒B的筒形导向器13aL与13aR的轴线相一致,从而与感光鼓7的轴线相一致。
从处理卡盒B装入卸出的方向看去的导向部分16a与16c的宽度,宽得足以让筒形导向器13aL与13aR有很大的间距搭在它们上面。因此,比筒形导向器13aL和13aR的直径窄的转动控制导向器13bL与13bR,比起筒形导向器13aL与13aR来,自然会更松驰地装配进导向部分16a与16c中。然而它们的转动却受到导向部分16a与16c的控制。换句话说,当处理卡盒B装入时,处理卡盒B的角度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当处理卡盒B装入成像设备主组件14之后,处理卡盒B的筒形导向器13aL与13aR就与导向件13L与13R的定位槽16b与16d啮合,且位于相对于卡盒插入方向处理卡盒B清洁室框13前部的左、右调整接触部分13j,就分别与固定的定位件25相接触。
为了从设备主组件14中卸下处理卡盒B,要按与上述步骤相反的步骤进行。更具体地说,首先,将设备主组件14的唇部35打开,用手抓住处理卡盒的顶上与底下肋状部分11c即手持部分,将处理卡盒B朝上拉。然后,处理卡盒B的筒形导向器13aL与13aR在设备主组件14的定位槽16b与16d中转动。因而处理卡盒B的调整接触部分13j就与对应的静止定位件25分开。接着,再拉处理卡盒B,随后,筒形导向器13aL与13aR就出了定位槽16b与16d,分别进入固定在设备主组件14上的导向件16L与16R的导向部分16a与16c。在此情况下,再抽拉处理卡盒B。接着,处理卡盒B的筒形导向器13aL与13aR及转动控制导向器13bL与13bR穿过设备主组件14的定位部分16a与16b而朝上斜对着滑动,使处理卡盒B的角度受控制,从而可以完全将处理卡盒B取出设备主组件14之外,除了与导向部分16a与16c接触之外无须与其他部分接触。
参照图6,正齿轮7n围着感光鼓7的一个纵向末端装配,这个末端与装有螺旋鼓齿轮7b的那个末端反向。当处理卡盒B插入设备主组件14时,正齿轮与一个与位于设备主组件中的转换辊4同轴的齿轮(未显示)啮合,并将使转换辊4转动的驱力从处理卡盒B传送给转换辊4。
(墨粉室框)参照图3与图10,详细说明墨粉室框。
参照图3,墨粉室框11由两个部分组成顶上部分与底下部分11a与11b。参照图1,顶上部分11a朝上鼓起,占据着成像设备主组件14中光学系统1左手一侧的空间,因而处理卡盒B的墨粉容量,无须加大成像设备A的尺寸就可增大。参照图3、图4与图5,墨粉室框11的顶上部分11a有一凹部17,此凹部位于顶上部分11a的纵向中部,它充当手柄用。成像设备的操作者,可抓住顶上部分11a的凹部17及底下部分11b朝下的一侧而拿住处理卡盒B。顺底下部分11b的纵向在底下部分11b朝下的表面上延伸的肋道,用以防止处理卡盒滑出操作者的手。再参照图3,顶上部分11a的凸缘11a1与底下部分11b的边凸缘11b1对齐,凸缘11a1被装配在底下部分11b1凸缘11b1的抬边中,从而墨粉室框11顶上部分及底下部分的壁最好会合在焊接面上,然后,用超声波熔化焊条而将墨粉室框11的顶上部分11a与底下部分11b焊接在一起。将墨粉室框11的顶上部分11a与底下部分11b结合起来的方法,无需受限于用超声波焊接。
参照图3与图10,墨粉从墨粉室框部分11送入显影室部分所经过的那个开口11i,位于墨粉室框部分11与显影室框部分12二者之间的连接处。该开口11i被一个凹陷面11k包围,而此凹陷面又被墨粉室框11的凸缘底上部分与底下部分11j与11j1包围。顶上部分11j的纵向外(上)缘及底下部分11j1的纵向外(下)缘,分别带有槽11n,这些槽彼此平行。在凹陷面11k上方的凸缘的顶上部分11j为门的形式,而凸缘底下部分11j1的表面则与凹陷面11k的表面相垂直。参见图10,槽11n底下部分11n2的平面,位于凹陷面11k表面的向外(向着图像显影室框)一侧上。
参见图10,字母数字标号12u标指图像显影室框12的一个平坦表面,该表面面对着墨粉室框11。与平坦表面12u平行且像画框一样围绕着此平坦表面12u所有四个边的凸缘12e,被配置于从平坦表面12u微微凹下之处。凸缘12e的纵向边缘,带有装配在墨粉室框11的槽11n中的舌12v。舌12v的顶面配有一个供超声焊接所用的尖角脊12v1。当各种部件组装入墨粉室框11及图像显影室框12之后,图像显影室框12的舌就装配入墨粉室框11的槽中,且这两个框11与12被沿着舌12v与槽11n焊接在一起。
参照图10。一块能顺处理卡盒B的纵向容易撕下来的覆盖膜51,贴在凹陷面11k上,以便密封墨粉室框11的开口11i;它是沿着开口11i的四边,贴在墨粉室框11的凹陷面11k上的。为了撕开覆盖膜51而使开口11i解封,为处理卡盒B配有撕开带52,该撕开带焊接在覆盖膜51上。撕开带52是从开口11i的纵向末端52b上双面粘贴的,被放入弹性密封件例如一块毡圈(未显示)与末端52b反向末端处的墨粉室框11的反面之间,并微微从处理卡盒B上延伸出。微微伸出撕开带52的末端部分52a,接在未被手抓的拉片11t(未显示)上。
墨粉室框11与显影室框12的制作材料可以是合成树脂材料,例如聚苯乙烯、ABS树脂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树脂材料、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树脂材料、或如此之类。
如图9所示,在显影辊9c相反两端恰好在隔离辊9i(纵向)内设置一磁性密封件41。磁性密封件41设置得与显影辊9c的外表面形成一个间隙g,它安装在显影室框12上。如图10所示,在与磁性密封件41相对的位置上,在显影辊9c中设置一个磁性件48。在磁性密封件41和显影辊9c中的磁性件48的磁极之间形成集中磁场。通过这样的作法,一个磁刷在间隙g中用墨粉形成。借助磁刷防止墨粉从显影区漏出。固定磁铁9n的一端通常用作磁性件48。
(磁性密封件的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图13,14和15的立体图详细表示磁性密封件41。
磁铁43和磁板44具有半圆的弧形部分43a,44a(磁性密封件41的半圆弧形部分),在内侧与显影辊9c形成间隙g1。每个表面部分43b,44b分别从部分43a,44a的上部伸向显影室框12,与半圆的弧形部分43a,44a的中心偏置。磁铁43具有矩形横截面。磁铁43和磁板44的组合的横截面也是矩形的。磁板44的顶端与在磁铁43的端面部分43b上形成的台阶部分43c接触。磁铁43和磁板44的端面部分43b,44b在台阶部分43c每侧在侧表面和前表面中相互齐平。稍许在台阶部分43c的上方,磁铁43从弧形表面43d缩回。因此,磁铁43具有一个在侧向测量的小宽度。缩回的前侧面43h和弯曲部分43e向纵向弯曲。磁铁43的端面部分43b和弯曲部分43e形成直角。弯曲部分43e在纵向上指向外侧。
磁铁43和磁板44的外周面(后表面)设有弹性材料如像胶的弹性衬层47。弹性衬层47的纵向宽度基本等于磁铁43的纵向宽度加上磁板44的纵向宽度。下端从磁勿43的底部端面43f和磁板44的底部端面44f伸出。伸出的部分构成一个密封端部47f。衬层的顶部端面47g与磁铁43的顶部端面43g基本齐平。
衬层47借助双面涂覆的带粘合在磁铁43和磁板44的后表面和下端面上,或通过硫化粘合法装在其上。
如图14所示,显影器框12设有一条用于按装磁性密封件41的槽42,该槽从平面12i延伸至弧面12j。槽42包括一条沿弧面12j延伸的弧形槽42a、沿平面12i延伸的直形槽42b和一条定位槽42d,通过该定位槽接合磁性密封件41的弯曲部分43e。这里,槽42a与端面部分43b接合。在槽42中,上部的槽42d的深度和槽42b的深度比弯曲部分的宽度w1加上衬层47的厚度小一个衬层47的压缩边缘。槽42a的底部端面42f和顶部端面42g处于一个位置,它们在该位置上,当磁性密封件41与槽42接合时,与磁性密封件41的底部端面41f和顶部端面41g相接触。槽42的底端设有一个定位表面41f,以便通过抵靠底部端面41f而定位。还设有一条密封槽42a1,在该槽中安装和压缩从表面41f缩回的密封部分47f。如图15箭头所示,磁性密封件41接合在槽42中。如图16所示,部分41a装配有槽42a中。端面部分41b装配在槽42b中。当衬层47的底部下部47a在该方向轻微受压时,它由槽42a1接纳并受到压缩。磁性密封件41的底部端面41f压迫槽42的底部端面。因此,磁性密封件41的顶部端面与槽42的顶部端面42g齐平。当操作者将磁性密封件41的上部沿与箭头相交的方向推向后侧时,如图17所示,磁性密封件41与槽42接合。在这种状态中,端面部分43b,44b的前侧面超出显影器框12一个量e(e在端面部分的下部较小)。
在这种状态中,由于衬层47的弹性作用,磁性密封件41的底部端面41f和顶部端面41g分别压迫槽42的底部端面42f和顶部端面42g。因此,密封件41支承在槽42中。衬层47的底部端面47f被压向槽42a1的壁。
以这种方式可以独立地进行使磁性密封件41与槽42接合的操作。但是,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修改下一个显影片9d的安装过程而完成。
在图16的状态中,显影片9d右移使其与磁性密封件41接触。显影片9d的板9d1接触磁性密封件41的前侧面。弹性片9d2接触端面部分41b。然后,当将板9d1通向磁性密封件41时,极9d1被降下。这样使板9d1抵靠磁铁43的顶部端面部分43h和上端面43g。因此,板9d1通过摩擦力向下压迫磁性密封件41的上部。磁性密封件41中的衬层47的密封部分47f被压入槽42a1。顶部端面41g与槽42的顶部端面42g齐平。因此,磁性密封件41通过压迫显影片9d的力与槽42的上部接合。
然后,将显影片9d安装在显影器框12上。在安装中,在显影片9d的板9d1上形成的圆孔9d3和长孔9d4(图11,图12)装配在显影器框12的凸台12i1上。然后,墨粉刮件15遮盖在板9d1上,这将在下文中详述。这样,当显影片9d紧密接触显影器框12的平面12i时,磁铁43的前侧面43h受到显影片9d的板9d1的压迫。这样,将磁性密封件41的上部压入槽42中。
这使磁性密封件41的上部绕底部端面41f转入显影器框12的槽42中。因此,衬层47受到向后的压缩,其反作用力由磁性密封件41的底部端面41f所接触的槽42的定位面42f接受,并且被前侧面43h部分所接触的板9d1接受。
然后,安装显影辊组件G,这在图9中表示。通过安装显影辊组件G使显影片9d的弹性片9d2弯曲。因此,板9d1对显影器框12的压触力得以增加,从而使磁性密封件41安装得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有上述的结构,因而只要将磁性密封件41接合在槽42中就可以将其固定,而且只要用板9d1压迫其上部就可以正确安装。在本实施例中,磁铁43的弯曲部分43e在侧向上的宽度w1和接合弯曲部分43e的槽42d的宽度是相等的。另外,从弯曲部分43e的基部的一端到自由端的长度43L等于槽42的总长度42L。磁性密封件41的弯曲部分43e受板9d1限制以便接合在槽42d中。因此,磁性密封件41在垂直于显影辊9c的轴线的方向上正确地支承在显影辊9c上。
衬层47的底端被压入槽42a1中。因此,墨粉不会通过槽42的底端和磁性密封件41的底端之间的小间隙。槽42a1的宽度小于槽42宽度。因此,槽42的底部端面同时满足了磁性密封件41底端的定位。
(显影片和墨粉刮件)显影片9d在装好磁性密封件41之后安装在显影器框12上。墨粉刮件15重叠地安装在显影片9d上。显影片9d和墨粉刮件15紧固在一起。
显影片9d的弹性片9d2设置在设于显影辊9c每端的磁性密封件41之间。弹性片9d2的两相反端基本与磁性密封件41的磁铁43的侧面齐平。用于安装显影片9d的板9d1延伸至在每侧的臂19的相对表面的附近。
显影片9d包括一个厚度为1-2mm的板9d1和一个聚氨酯、橡胶或类似材料的弹性片9d2,它是通过热熔合、双面涂覆的粘合带、粘合材料或类似物安装的。通过使弹性片9d2接触显影辊9c的母线,显影辊9c的圆周面上的墨粉量受到调节。弹性片9d2的材料可以是硅橡胶。
凸台12i1,12i2和螺纹12j3在设在显影器框12中的片安装表面12i的每个纵向端部形成。此处,片安装表面12i是平面。
凸台12i1,12i2的高度大于显影片9d的板9d1的厚度。更具体来说,圆台12i1和12i2的自由端被斜削。除斜削部分以外,从安装面12i的高度大于显影片9d的板9d1的厚度加上墨粉刮件的厚度。
凸台12i1相应于在弹性片9d2范围内的端部附近。凸台12i2的位置在凸台12i1的纵向向外的斜下方。凸台12i2的位置相应于板9d1的纵向端部的内侧,在没有板9d1的地方。板9d1的圆孔9d3和长孔9d4装配在凸台12i1上。然后,板9d1的圆孔9d3滑配在邻近于显影器框12一端的凸台12i1上。因此,在显影片9d的一侧,纵向和横向(基本竖直)位置是确定的。(在板9d1的纵向上为长形的)长孔9d4装配在邻近显影器框12另一端的凸台12i1上。因此,显影片9d的横向位置是在邻近于另一端被确定的。在这种状态中,板9d1的长孔9d5和圆孔9d6与显影器框12平面12i上设置的螺丝12i3的位置对准。长孔9d5在板9d1的纵向上是长的。
显影片9d设有相应于每端的凸台12i2的切除部分。凸台12i1,12i2装配在显影器或墨粉刮件15上形成的圆孔15a和长孔15b内。长孔15b在连接凸台12i1和12i2的方向上长的。墨粉刮片15设有一个孔15c,一螺丝穿入其中。当圆孔15a与凸台12i1接合且长孔15b与凸台12i2接合时,孔15c与长孔9d5,圆孔9b6及与显影器框12上形成的螺孔12i3对准。孔15c在圆形凹座15d的中心形成。
墨粉刮件15具有一个平板部分15p,它比其它部分厚且设有圆孔15a,长孔15b和凹座15d。平板部分切去其基本呈矩形的一角以免与弹性片9d2的角干涉。刮件15有一自由端15e,在基本与下文将详述的磁性密封件41在纵向上对准时,该自由端与显影辊9c弹性接触。自由端15e薄且设置在平板部分15c的前侧面(显影片9d的侧面不与板9d1接触)。
如图10所示,墨粉刮件15相关于显影辊9c的圆周面的运动方向在感光鼓7上的潜像显影的区域上游邻近于间隙g的出口部分g1设置。如前所述,自由端15e的纵向位置与磁性密封件41相同。如图18所示。墨粉刮件15的自由端15e相关于显影辊9c的转向逆向地与显影辊9c接触。自由端15e是倾斜的,以便当显影辊9c转动时纵向向内地刮去显影辊9c表面上的墨粉,从而防止在磁性密封区域在显影辊9c相对于感光鼓7的表面上形成墨粉层。因此,防止墨粉在磁性密封的间隙g的入口部分g2处滞留。甚至在用户操纵过程中防止墨粉泄漏的密封性能也是高的,而且耐用度高。
刮件15与显影辊9c的表面接触,但是,由于接触面积不大,转动所需转矩并不增加。因此,使用磁性密封件41并不影响所需转矩降低的优点。刮件15是用聚缩醛、聚碳酸酯或类似的树脂材料注塑成形的。
当磁性密封件41和显影片9安装在显影器框12上时,凸台12i1从圆孔9d3和长孔9d4伸出、凸台12i2在每个端部在板9d1的切除部分超出板9d1的表面。长孔9d4在板9d1的每端的位置与螺孔12i3在安装片12i的平面上形成的位置对准。但是,磁性密封件41和显影片9d并不固定在显影器框12上。
墨粉刮件15的圆孔15a装配在显影器框12的凸台12i1上。然后,长孔15b装配在具有两个平面凸台12i2。然后,墨粉刮件15的孔15c、板9d1的长孔9d5及平面12i上的螺孔12i3沿一条直线对准。
然后,一个小螺丝25穿过墨粉刮件15的孔15c和板9d1的长孔9d5拧入平面12i的螺孔12i3中。这样,使板9d1压在磁性密封件41的上端面部分43h上。这样使磁性密封件41受到压缩。磁性密封件41被压入槽42中。这使板9d1压触平面12i。另外,墨粉刮件15压触板9d1。因此,显影片9d和墨粉刮件15固定在显影器框12上。
如前所述,磁性密封件41接合在槽42中。显影片相对于凸台12i1定位。另外,墨粉刮件15接合在凸台12i1,12i2中。显影片9d和墨粉刮件15由螺丝23紧固在一起。因此,显影片和墨粉刮件通过两个螺丝将其紧固而固定。磁性密封件通过槽固定。因此,装配过程简单。
墨粉刮件直接设置在显影器框上,因此,其与相对于显影器框定位的磁性密封件的相对位置是正确的。
按照这个实施例,显影剂刮件相对于显影容器直接定位。显影剂刮件相对于磁性密封件和显影辊的定位是正确的。
板和显影剂刮件是借助同一个凸台定位的,因而进一步提高了显影剂刮件相对于显影片的定位精度。
显影片的板和显影剂刮件紧固在一起,因而使用的螺丝的数目小于当它们分别安装时的情况。由于装配性能好,从而缩短了装配所需要的时间。
显影剂刮件相对于磁性密封件来说安装在显影剂承载件的转向和出口处。因此,可缩短薄的部分,从而使安装部分有更大的刚度。因此,自由端以高稳定性接触显影剂承载件。
薄的部分从安装部分的表面延伸。因此,薄的部分的基部处于远离显影片安装表面的位置上,离开的距离为板加上显影剂刮件的安装部分的厚度。因此,薄的部分可朝向磁性密封件挠曲。
在显影辊的纵向上,薄的部分与磁性密封件基本在相同的位置上。因此,可以减少移至显影辊和磁性密封件之间的间隙的显影剂量。
上述结构设置在显影器或处理卡盒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如前所述,按照本发明能够可靠地防止显影剂的泄漏。
处理卡盒作为一个组件能够可卸式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作为一个组件它装有电摄影感光件和显影装置以及充电装置或清洁装置。
处理卡盒作为一个组件能够可卸式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作为一个组件它装有电摄影感光件和显影装置以及显影装置和清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处理卡盒作为一个组件能够可卸式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作为一个组件它装有电摄影感光件和显影装置。
虽然针对上述各种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细节,本申请意图覆盖可落入改进目的或权利要求书范围的各种修改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显影设备,其用于使在电摄影感光件上形成的潜像显影,它包括(a)一个显影剂承载件,其用于供送磁性显影剂,以便用磁性显影剂使在电摄影感光件上形成的潜像显影,其中,一磁铁设置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上;(b)设置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一个和另一个纵向端部中的每一个上,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有一间隙的磁性密封件,其用于防止显影剂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纵向上的泄漏;(c)一个显影剂调节件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接触地设置,以便防止已通过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和所述磁性密封件之间的间隙的显影剂的再进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调节件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转动方向上设置在设有间隙的位置的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调节件相对于一个显影框定位,该显影框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剂承载件安装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框设有一个定位凸起,通过将一个所述显影剂调节件上的孔装配在所述凸起上,使所述显影剂调节件相对于显影框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显影片上设置的孔装配在所述凸起上,从而使所述显影片相对于所述显影框定位,其中,所述显影片用于调节沉积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上的显影剂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显影框中,夹在所述显影框和所述显影片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调节件是用树脂材料注塑成形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调节件拧在显影框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个墨粉框连接于所述显影框,该墨粉框包括一个用于容纳显影所用磁性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
10.一种可卸式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的处理卡盒,它包括(a)一个电摄影感光件;(b)一个显影器,它包括一个显影剂承载件,其用于供送磁性显影剂,以便用磁性显影剂使在电摄影感光件上形成的潜像显影,其中,一磁铁设置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内;设置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一个和另一个纵向端部中的每一个上,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有一间隙的磁性密封件,其用于防止显影剂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纵向上的泄漏;一个显影剂调节件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接触地设置,以便防止已通过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和所述磁性密封件之间的间隙的显影剂的再进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调节件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转动方向上,设置在设有间隙的位置的下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调节件相对于一个显影框定位,该显影框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剂承载件安装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框设有一个定位凸起,通过将一个所述显影剂调节件上的孔装配在所述凸起上,使所述显影剂调节件相对于显影框定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显影片上设置的孔装配在所述凸起上,从而使所述显影片相对于所述显影框定位,其中,所述显影片用于调节沉积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上的显影剂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显影框中,夹在所述显影框和所述显影片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调节件是用树脂材料注塑成形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调节件拧在所述显影框上。
18.一种显影设备,其用于使在电摄影感光件上形成的潜像显影,它包括(a)一个显影框;(b)一个显影剂承载件,其用于供送磁性显影剂,以便用磁性显影剂使在电摄影感光件上形成的潜像显影,其中,一磁铁设置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上;(c)设置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一个和另一个纵向端部中的每一个上,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有一间隙的磁性密封件,其用于防止显影剂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纵向上的泄漏;(d)一个显影剂调节件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接触地设置,以便防止已通过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和所述磁性密封件之间的间隙的显影剂的再进入,其中,所述显影剂调节件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转动方向上设置在设有间隙的位置的下游,所述显影剂调节件相对于所述显影框定位,所述显影框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剂承载件安装部分;(e)一个用于调节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上沉积的显影剂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框设有一个定位凸起,通过将一个所述显影剂调节件上的孔装配在所述凸起上,使所述显影剂调节件相对于显影框定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显影片上设置的孔装配在所述凸起上,从而使所述显影片相对于所述显影框定位,其中,所述显影片用于调节沉积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上的显影剂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显影框中,夹在所述显影框和所述显影片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调节件是用树脂材料注塑成形的。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调节件拧在显影框上。
24.根据权利要求18或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调节件拧在显影框上。
25.一种可卸式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的处理卡盒,它包括(a)一个电摄影感光件;(b)一个显影框;(c)一个显影器,它包括一个显影剂承载件,其用于供送磁性显影剂,以便用磁性显影剂使在电摄影感光件上形成的潜像显影,其中,一磁铁设置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内;设置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一个和另一个纵向端部中的每一个上,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有一间隙的磁性密封件,其用于防止显影剂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纵向上的泄漏;一个显影剂调节件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接触地设置,以便防止已通过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和所述磁性密封件之间的间隙的显影剂的再进入,所述显影剂调节件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转动方向上设置在设有间隙的位置的下游,所述显影剂调节件相对于所述显影框定位,所述显影框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剂承载件安装部分;以及一个显影片,其用于调节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上沉积的显影剂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框设有一个定位凸起,通过将一个所述显影剂调节件上的孔装配在所述凸起上,使所述显影剂调节件相对于显影框定位。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显影片上设置的孔装配在所述凸起上,从而使所述显影片相对于所述显影框定位,其中,所述显影片用于调节沉积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上的显影剂量。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显影框中,夹在所述显影框和所述显影片之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调节件是用树脂材料注塑成形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5或29所述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调节件拧在所述显影框上。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充电件,其用于使所述电摄影感光件充电。
32.根据权利要求25或31所述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清洁件,其用于从所述电摄影感光件清除显影剂。
全文摘要
使电摄影感光件上形成的潜像显影的显影设备包括用于供送使电摄影感光件上的潜像显影的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件;设在显影剂承载件每个纵向端上,与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有间隙,用于防止显影剂在显影剂承载件纵向上泄漏的磁性密封件;与显影剂承载件的圆周面接触地设置以防止已通过显影剂承载件和磁性密封件之间的间隙再进入的显影剂调节件。
文档编号G03G15/08GK1217486SQ9812420
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11日
发明者沼上敦, 唐镰俊之, 小熊彻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