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38742阅读:来源:国知局
21的铅垂路径部分。
[0043]再输送部21构成再输送路径L2中从铅垂路径部分向图像形成部5的入口侧的水平路径部分。并且,当在片材的表背两面上形成图像时,首先在一个面(表面)上形成图像。在表面上形成图像后的片材的输送方向由排出辊对12而反转,再被输送到再输送部21。从再输送部21供给到图像形成部5的片材成为背面面对感光鼓7A的状态,因此,在背面形成图像。
[0044]本实施方式的第I导向部件15可在构成输送路径LI的封闭位置(参照图1),和将输送路径LI开放而能够将从定影器11排出的片材沿该排出方向排出的开放位置(图2)之间进行移动。
[0045]S卩,后罩盖3B及第I导向部件15能够以其下端侧为中心而相对于装置主体进行摆动。并且,如图2所示,当后罩盖3B及第I导向部件15被打开时,可使从定影器11排出的片材直线式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I的后方侧。另外,在后罩盖3B及第I导向部件15被打开的状态下,后罩盖3B及第I导向部件15作为排纸托盘发挥功能。
[0046]2.输送辊及排出辊等的构造
[0047]2.1输送辊及其周围的构造
[0048]如图3所示,输送辊对13设在输送路径LI内的与第I导向部件15相向的位置上。如图4所示,这些输送辊对13包括第I输送辊13A及第2输送辊13B的辊部13E。
[0049]第I输送棍13A配置在所输送的片材的表面侧。第2输送棍13B配置在片材的背面侧。上述的所谓“片材的表面”是指定影器11的加热体IlA所接触的面。上述的所谓“片材的背面”,是指定影器11的按压部件IlB所接触的面。
[0050]S卩,第I输送辊13A相对于所输送的片材而位于与加热体IlA相同的一侧。第2输送辊13B相对于所输送的片材而位于与按压部件IlB相同的一侧。
[0051]多个第I输送辊13A绕与所输送的片材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旋转中心线进行旋转。顺便说一下,本实施方式的各第I输送棍13A的直径尺寸是10mm。所谓输送的片材宽度方向是与片材的厚度方向及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
[0052]多个第I输送辊13A中,至少在配置于宽度方向两端侧的第I输送辊13A上分别设有凸部13C。各凸部13C是与所输送的片材宽度方向两端侧接触并在片材上形成波纹形状用的部位。顺便说一下,本实施方式的各凸部13C的直径尺寸是13.5mm。
[0053]所谓形成波纹形状,是指如图4所示的片材那样在片材上形成厚度方向上的凹或凸。顺便说一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2输送辊13B的辊部13E至凸部13C的轴向上的距离是5.8_。
[0054]凸部13C是相比于形成为大致圆柱状或圆筒状的第I输送辊13A的圆周面沿径向突出的凸缘状(凸缘状)的部位,相比于其它部位而言是外径尺寸大的部位。
[0055]如图5(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凸部13C上设有踢出部13D,该踢出部13D具有与直径方向大致平行的端部。如图5(b)所示,踢出部13D在以钩挂于所输送的片材的输送方向后端的方式进行接触的状态下施加将该片材沿输送方向送出的力。
[005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I输送辊13A上全部设有凸部13C。各凸部13C是全等的,且设在各第I输送辊13A的旋转轴线方向端部上。
[0057]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旋转轴线方向一端设有凸部13C的第I输送辊13A,及在旋转轴线方向另一端设有凸部13C的第I输送棍13A作成一组,两组第I输送棍13A即共计四个第I输送辊13A沿旋转轴线方向配置。
[0058]第2输送辊13B具有:与所输送的片材接触的多个辊部13E ;以及对辊部13E进行支承并将驱动力施加给辊部13E的驱动旋转轴13F。在驱动旋转轴13F的长度方向一端设有传递来自电动马达(未图示)的驱动力的齿轮13G。
[0059]沿驱动旋转轴13F设有多个辊部13E。这些辊部13E的至少与片材接触的部位是橡胶制的。顺便说一下,本实施方式的辊部13E的直径尺寸是13mm。
[0060]各辊部13E配置在与所对应的第I输送辊13A相向的位置,即配置在偏离凸部13C的位置。并且,在不存在片材的状态下,各辊部13E成为与所对应的第I输送辊13A的圆筒面接触的状态。
[0061]另外,当由踢出部13D将片材送出时,片材与输送辊对13不接触,各辊部13E与所对应的第I输送辊13A的圆筒面接触。即,当由踢出部13D将片材送出时,各第I输送辊13A接受来自所对应的辊部13E的驱动力而旋转。
[0062]各第I输送辊13A的至少与片材接触的部位是由摩擦系数比构成辊部13E的橡胶小的树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Ρ0Μ)制的。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各第I输送辊13A的与片材接触的圆筒部和凸部13C是由相同的树脂一体形成的。
[0063]如图5(a)所不,在第I导向部件15中比输送棍对13靠输送方向下游侧设有多个突条15A。各突条15A向所输送的片材突出,并且沿片材的输送方向延伸。并且,如图6所示,多个突条15A构成为,将其顶端连接而得到的假想线L3描绘出沿着形成于片材的凹或凸的形状。
[0064]所谓“假想线L3描绘出沿着形成于片材的凹或凸(下面称为波纹形状)的形状”,是指形成于片材的波纹形状和假想线L3所描绘出的波纹形状成为同一相位。
[0065]S卩,假想线L3所描绘的波纹形状,是指不成为将形成于片材的波纹形状抵消的形状。具体来说,例如是指,当片材向突条15A的根部侧成为凸状态时,与成为该凸状态的片材的部位对应的假想线L3的部位也向突条15A的根部侧成为凸状态。
[0066]2.2排出辊
[0067]本实施方式的排出辊对12是与输送辊对13相同的构造。即,在与片材中的接触于加热体IlA的面相同的一侧,配置有在片材上形成波纹形状用的第I排出辊12A。在与片材中的接触于按压部件IlB的面相同的一侧,配置有将输送力施加给片材的第2排出辊12B。
[0068]在各第I排出辊12A上设有凸部12C。第2排出辊12B具有橡胶制的多个辊部12E及驱动旋转轴12F。并且,排出辊对12将与该波纹形状相同相位的波纹形状形成在片材上,而不抵消由输送辊对13形成的波纹形状。
[0069]另外,如图1所示,在第2导向部件16上也设有多个突条16A。并且,将这些突条16A顶端连接而得到的假想线也构成为,描绘出排出辊对12沿形成于片材的波纹形状那样的形状。顺便说一下,多个突条16A设在排出辊对12的输送方向上游侧。
[0070]3.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
[0071]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定影器11排出的片材在到达排出辊对12之前形成厚度方向上的凹或凸(波纹形状)。因此,由于该片材的弯曲刚性提高,所以能够抑制该片材较大程度地弯曲。
[0072]并且,用于在片材上形成波纹形状的力使对产生于该片材的弯曲进行矫正的力作用于片材上。因此,可抑制该片材较大程度地弯曲。
[0073]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加热后的片材产生弯曲,也可抑制产生输送不良。
[0074]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是,排出辊对12配置在相对于定影器11而在上下方向上错开的位置,并且,输送路径LI弯曲成U字状,输送辊对13在输送路径中配置在该输送路径LI的拐点Pl的定影器11侧。
[0075]由此,可抑制较大程度地弯曲的片材突入输送路径LI的拐点PI。S卩,输送路径LI的拐点Pl是片材的输送方向较大程度地转向的部位。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在片材突入拐点Pi之前对片材的弯曲进行矫正,故可抑制片材产生输送不良。
[0076]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是,输送辊对13中的由橡胶构成与片材接触的部位的第2输送棍13B的棍部13E,相对于所输送的片材而配置在与按压部件IlB相同的一侧。
[0077]由此,可防止转印在片材上的显影剂附着在橡胶制的辊部13E上。因此,可防止产生附着在橡胶制的辊部13E上的显影剂附着在片材上的问题。
[0078]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是,将设在第I导向部件15上的多个突条15A的顶端连接而得到的假想线描绘出沿着形成于片材的凹或凸那样的形状。由此,当形成于片材的波纹形状与第I导向部件15滑动接触时,可抑制产生大的摩擦阻力。因此,可顺畅地输送片材。
[0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