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09118阅读:来源:国知局
B上状态下的中间转印带125的外周面部分,电吸附和回收残留在该外周面上的调色剂。
[0036]清洁装置70具有毛刷71、回收辊72、清洁叶片74、调色剂积留部75和调色剂运送螺杆76。
[0037]毛刷71接触张架在从动辊125B上的状态下的中间转印带125的外周面,电吸附和回收残留在该外周面上的调色剂。毛刷71例如是由树脂性丝线构成的刷毛卷绕在旋转轴的全周而构成。毛刷71的旋转轴在从动辊125B的旋转轴方向上延伸,由外壳51枢轴支撑。
[0038]回收辊72接触毛刷71的表面,从毛刷71电吸附和回收毛刷71回收的调色剂。回收辊72的旋转轴在毛刷71的旋转轴方向上延伸,由外壳51枢轴支撑。
[0039]清洁叶片74由平板状构件构成,在回收辊72的旋转轴方向上延伸。清洁叶片74安装在外壳51上,使得顶端部接触回收辊72的表面。清洁叶片74从回收辊72的表面刮取回收辊72回收的调色剂。该刮取的调色剂下落并积存在调色剂积留部75。
[0040]调色剂积留部75设置有调色剂运送螺杆76。调色剂运送螺杆76在回收辊72的旋转轴方向延伸,其旋转轴由外壳51枢轴支撑。调色剂运送螺杆76的旋转轴的周面上设置有螺旋状调色剂运送叶片(未图示),通过该调色剂运送叶片将调色剂积留部75内的调色剂,收集在旋转轴方向上的规定位置。由此,回收中间转印带125外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
[0041]接着,对刷子部80进行说明。刷子部80配置在清洁装置70的中间转印带125的行进方向上游侧且二次转印辊210的中间转印带125的行进方向下游侧,隔着中间转印带125面向驱动辊125A的位置。刷子部80是固定的刷子,配置在上述的位置,使得其刷面接触中间转印带125的外周面。
[0042]如图3所示,刷子部80与电源装置81连接。在图像形成动作时,刷子部80由电源装置81施加偏压。这里,彩色图像转印在记录纸P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25的外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的带电电荷不均匀。例如,由于记录纸P与中间转印带125分离时发生的剥离放电等,存在以正常带电极性(本实施形态中为正)的相反的极性(本实施的形态中为负)带电的残留调色剂。刷子部80通过由电源装置81施加与正常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的偏压,面向刷子部80的位置的残留调色剂以正常带电极性带电。由此,能够使残留调色剂的带电电荷均匀,改善清洁装置70的残留调色剂的回收性能。
[0043]二次转印辊210配置在隔着中间转印带125面向驱动辊125A的位置。二次转印辊210具有在与从动辊125B的旋转轴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211,二次转印辊210以该旋转轴为旋转中心,朝与从动辊125B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0044]二次转印辊210具有接地部82,通过框架接地等来电气接地。由此,与电源装置81连接的施加有与正常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的偏压的刷子部80与二次转印辊210之间产生电位差。通过该电位差,产生从刷子部80通过驱动辊125A流向二次转印辊210的与正常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流,将与正常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荷赋予位于刷子部80与二次转印辊210之间的中间转印带125上的残留调色剂,后面详细描述。
[0045]接着,对驱动棍125A周围的调色剂以及记录纸P的带电进行说明。首先,对未设置刷子部80、电源装置81以及接地部82的常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4是示意显示常规图像形成装置涉及的驱动辊125A周围调色剂以及记录纸P的带电的图。
[0046]如图4所示,进入由驱动辊125A和二次转印辊210构成的狭缝部N的调色剂,如图中的TO所示,以正常带电极性(正)带电,保持该调色剂的转印带的表面也带正电。另夕卜,在从送纸部14经运送路径190运送的记录纸P上转印调色剂后,记录纸P与中间转印带125分离时,发生剥离放电。通过该剥离放电,记录纸P的表面带正电,如图中的T2所示。而在对记录纸P的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25上的残留调色剂的一部分因上述的剥离放电,如图中的Tl所示以正常带电极性的相反的极性带负电。其结果是,保持该残留调色剂的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带负电。
[0047]如上述那样,转印后的记录纸P的表面的极性(正)与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的极性(负)为相反的极性,记录纸P与中间转印带125之间产生静电引力F1。其结果是,记录纸P与中间转印带125不分离,卷绕在中间转印带125上发生分离不良。
[0048]接着,对本实施的形态的情况进行说明。图5是示意显示本实施形态涉及的驱动辊125A周围的调色剂以及记录纸P的带电的图。
[0049]本实施的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I中,电源装置81和接地部82作为在刷子部80与二次转印辊210之间赋予电位差的电位差赋予部发挥作用。在通过该电位差赋予部赋予的电位差的作用下,产生从刷子部80通过驱动辊125A流向二次转印辊210的与正常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正)的电流(E1,E2)。该电流的流动沿着两个路径。第一个路径是指从刷子部80穿过中间转印带125经过驱动辊125A的内部到达二次转印辊210的电流的流动(El)。第二个路径是指从刷子部80在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传递而到达二次转印辊210的电流的流动(E2)。其中,第二个的电流的流动E2具有如下功能:给位于刷子部80与二次转印辊210之间的中间转印带125上的与正常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带负电的残留调色剂赋予与正常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荷,使得残留调色剂以正常带电极性带电。由此,如图中的T4所示,残留调色剂以正常带电极性带电,保持该残留调色剂的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以与正常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带电。转印后的记录纸P的表面的极性(正)与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的极性(正)变为相同的极性,记录纸P与中间转印带125之间产生排斥力F2。其结果是,中间转印带125与记录纸P良好地分离。
[0050]另外,如图中的T5所示,位于刷子部80与二次转印辊210之间的中间转印带125上的残留调色剂中,存在虽然通过电流的流动E2赋予电荷但仍然以与正常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即负极性带电的残留调色剂。该残留调色剂到达面向刷子部80的位置时,被施加有与正常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的偏压的刷子部80电吸附,且被赋予与正常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荷。被赋予与正常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荷,以与正常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带电后,刷子部80排出残留调色剂。由此,可以使残留调色剂的带电电荷均匀,改善清洁装置70的残留调色剂的回收性能。
[0051]< 实验 >
[0052]发明人进行了确认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清洁性能以及记录纸P的分离性能的实验。在确认清洁性能的情况下,利用高电阻纸张,进行高印字率的双面打印,确认清洁装置70的中间转印带125的行进方向下游侧是否残留调色剂。另外,在确认记录纸P的分离性能的情况下,利用薄纸(52g/m2)进行20次印刷,调查与中间转印带125分离的张数。
[0053]以下显示本实验利用的刷子部80、中间转印带125、驱动辊125A以及二次转印辊210等条件。
[0054][刷子部80]
[0055]毛长:4.8 [mm],体积电阻值:2E+7?2E+9 [Ω.cm],毛的纤细度:6.5 [d],密度:20±5[KF/inch2],施加电压:3.2[kV]
[0056][中间转印带125]
[0057]表面电阻值:1E+10?1E+11[D/Sq],体积电阻值:1Ε+9[Ω.cm],厚度:400 [ μ 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