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30980阅读:来源:国知局
避免不均匀亮度的发生。
[0060]弹性层22b能够是固体橡胶;然而,如果压力辊22内没有热源,则海绵橡胶也能够被使用。海绵橡胶是更优选的,因为热隔离特性被增强,且定影带21的热更不可能被吸收。而且,定影旋转体及其相对旋转体不限于彼此压接;可替换地,它们能够被配置为仅彼此接触而非彼此压接。
[0061]每个卤素加热器23的两个末端部都固定到定影装置20的侧板(未示出)。卤素加热器23经配置以被控制从而通过安装在成像设备内的电源单元输出并产生热。而且,除了卤素加热器,例如,IH加热器、电阻加热元件或碳加热器也能够用作加热定影带21的热源。
[0062]夹持形成部件24是沿定影带21的轴向方向或压力辊22的轴向方向纵向设置的,并且被托盘25固定和支撑。这防止发生夹持形成部件24由于来自压力辊22的压力而弯曲,且获得沿压力辊22的轴向方向的均匀夹持宽度。稍后将描述夹持形成部件24的细节。
[0063]偏转部件26被设置在托盘25和卤素加热器2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偏转部件26被固定到托盘25。而且,偏转部件26被卤素加热器23直接加热;因此,优选的是偏转部件26由高熔点金属材料或类似物形成。由于偏转部件26以该方式设置,从卤素加热器23发出到托盘25侧的光被偏转到定影带21上。这能够增加发射到定影带21的光量,并且因此能够有效加热定影带21。而且,有可能抑制从卤素加热器23辐射的热被传递到托盘25等,且因此也有可能保存能量。
[0064]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经配置以直接加热环形带,且因此能够显著改善热传递效率。因此,定影装置能够进一步缩短预热时间和第一次打印时间,并且解决连续打印时缺少热量的问题,并且因此能够实现良好的定影性能,即使安装在高产出成像设备中。
[0065]图4是示出安装在成像设备中定影装置的另一形式的示意配置图。在图4中,与图3中相同的部件被给以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部件的详细描述。如图4所示,定影装置20的该形式由三个卤素加热器组成,从而响应不同纸张宽度。通过提供对应于纸张宽度的加热器,能够抑制过量供应的热,且能够改善能量保存。
[0066]附带地,定影装置基于这样的前提,即不同类型记录介质穿过装置;例如,在纵向方向上具有小于定影部件(定影带)的热发生宽度的宽度的记录介质可以穿过装置。在该情形中,定影部件的非纸张通过区不会因为记录介质损失热,且因此具有过量的热并具有增加的温度。因此,存在定影部件的劣化提前的问题,从而导致寿命缩短。
[0067]为了解决该问题,形成定影夹持部的夹持形成部件的一部分被高导热材料取代,并且非纸张通过区的热被吸收,因而温度增加被抑制。而且,夹持形成部件与定影带直接接触并在其上滑动,且因此定影带的耐用性可能劣化。为了解决该问题,由低摩擦特性的材料形成的滑动片安装在夹持形成部件中。
[0068]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夹持形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如图5所示,夹持形成部件24包括热均衡化部件40、覆盖热均衡化部件40的夹持侧的滑动片50、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第二热隔离部件65、第一热吸收部件70和第二热吸收部件75。
[0069]热均衡化部件40由诸如铜(Cu)的高导热材料制成,并且沿定影带的纵向方向设置。热均衡化部件40吸收过度累积在定影带的非纸张通过区的热,并在热均衡化部件40的纵向方向上传输该热。因此,定影带的温度分布的差异能够被减小。而且,热均衡化部件40具有弯曲部分40a和40b,该弯曲部分在定影带内被形成为彼此相对,且位于定影夹持部上游侧的弯曲部分40b的尖端具有尖锐形状。
[0070]覆盖热均衡化部件40的夹持侧的滑动片50由低摩擦特性材料制成,并优选由例如Toray工业公司制造的T0Y0FL0N?制成。滑动片50被热均衡化元件40的弯曲部分40b的锐利尖端刺穿,并由热均衡化部件40的弯曲部分40a和40b、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以及第二热隔离部件65保持和紧固。
[0071]当旋转时定影带上的摩擦负荷被滑动片50减小,且定影带上驱动扭矩被减小。当定影带旋转时,滑动片50在滑动方向上被拉动;然而,滑动片50被弯曲部分40b的尖端牢固保持。附带地,当定影带向后旋转时,弯曲部分40a的尖端有效地也形成为尖锐形状。
[0072]在热均衡化部件40内侧,设置第一热隔尚部件60a和60b以及第二热隔尚部件65,其由具有比热均衡化部件40的导热率低的导热率的材料(例如树脂)制成。第二热隔离部件65在热均衡化部件40的非纸张通过区中、并且在温度增加的位置。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位于第二热隔离部件65之外的热均衡化部件40的两个端部和中心部分。
[0073]第二热吸收部件75设置在第二热隔离部件65的上表面上,且第一热吸收部件70设置在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和第二热吸收部件75的上表面上。第一热吸收部件70和第二热吸收部件75也由高导热材料(诸如铜(Cu))形成。
[0074]第一热吸收部件70和第二热吸收部件75通过在夹持形成部件24的厚度方向上促使热传输而吸收热。即,第一热吸收部件70和第二热吸收部件75用于补充热均衡化部件40的热容;特别地,优选的是第一热吸收部件70具有大热容或第一热吸收部件70的表面积被增加从而增强热耗散。而且,第二热吸收部件75根据非纸张通过区的温度增加幅度调节厚度或长度。
[0075]另一方面,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防止第一热吸收部件70过度吸收来自定影带的热。因此,可以防止定影带的温度降低,并且还防止定影效果差以及预热时间和功率消耗的增加。而且,第二热隔离部件65在调节通过第二热吸收部件75从热均衡化部件40到第一热吸收部件70的热传输量方面起作用。因此,以与第二热吸收部件75相同的方式,第二热隔离部件65根据非纸张通过区的温度增加幅度调节厚度或长度。
[0076]下面,包括第一热隔尚部件60a和60b、第二热隔尚部件65、第一热吸收部件70以及第二热吸收部件75的部件整体地被称为导热部件80。S卩,夹持形成部件24由热均衡化部件40、包括在热均衡化部件40内的滑动片50以及导热部件80组成。
[0077]下面详细解释将热均衡化部件和导热部件彼此紧固的方法,这是本发明的一个特征。
[0078]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热均衡化部件的端部的透视图,且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热隔离部件的端部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热均衡化部件和第一热隔离部件的装配状态的透视图。
[0079]如图6所示,热均衡化部件40的端部上,由与热均衡化部件40相同的材料制成的L形装配部45大约在热均衡化部件40的弯曲部分40a和40b之间的中心形成。装配部45也在热均衡化部件40的另一端(未示出)上形成。而且,装配部45的装配部分的宽度由Hl表示,装配部45的深度由Dl表示,且装配部45的宽度由W表示。
[0080]同时,如图7所示,第一热隔离部件60a的一端具有U形。被装配部62在U形的内部底表面上形成,且螺孔64在U形底表面中被纵向地制成。被装配部62的高度由H2表示,被装配部62的深度由D2表示,且从被装配部62的端部表面到第一热隔离部件60a的端部表面的长度由L表示。
[0081]热均衡化部件40的装配部45的宽度(Hl)对第一热隔离部件60a的被装配部62的高度(H2)有略微影响或没有影响。而且,装配部45的深度(Dl)比被装配部62的深度(H2)小。因此,如图8所示,装配部45和被装配部62能够被装配,且摩擦力在装配部45和被装配部62之间的接触表面上产生,且因此热均衡化部件40和第一热隔离部件60a被紧固到彼此。附带地,装配部的宽度(W)能够被设定为使得热均衡化部件40和第一热隔离部件60a被适当紧固到彼此。
[0082]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第一热隔离部件和第二热隔离部件的方法的透视图。如图9所示,具有矩形横截面的两个凹口 63在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中的每个上形成。另一方面,具有矩形横截面的两个凸块67在纵向方向上在第二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