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拆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147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喇叭拆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喇叭拆组结构,具体而言,是指一种藉由组合座、组合杆配合螺丝等构件,共同组成可以缩小喇叭拆解后体积效果的设计,且能额外具有易于清理、可加设谱架等效果。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水准日渐提高,一般家庭对于儿童从小音乐素养的培育更是不遗余力,因此,管乐器材已经在一般家庭中普及,而喇叭更是管乐器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乐器,目前一般所见的喇叭结构十分的多样化,但是,由于台湾在居住空间上的限制,所以喇叭结构拆解后体积是否较小、是否易于组装与是否容易清理便成为消费者最为重视的特色;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可以缩小喇叭拆解后体积、易于清理的喇叭拆组结构,早已变成研发者与管乐器制造商最想克服的几个问题,而上述内容中所呈现的问题也是本发明人研发本实用新型的动机。
传统的各式喇叭结构设计十分多样,无论其结构型态如何,均采用可分解拆卸的方式,譬如


图1中的现有喇叭结构,是将钟形管10、引导管30及活门组20固设成一体,再与其他的附件一一活动组合而成;此种现有的喇叭结构已在市面上销售、使用许久,但是此种设计在实用性上仍有不足之处,令其功效不彰,究其原因乃在于其一,因常用喇叭结构仍将钟形管10、引导管30及活门组20固设成一体,所以现有喇叭结构在拆解收藏时,最浪费空间的零件便是一体的钟形管10、引导管30及活门组20,也使喇叭结构的收纳箱体需要更大的空间;其二,现有喇叭结构的零件之中,该钟形管10、引导管30及活门组20便是最复杂的几个部份,所以一般吹奏使用之后都必需清理钟形管10、引导管30及活门组20,但是,由于钟形管10、引导管30及活门组20被制设成一体,所以在使用者清理时,十分难以清理钟形管10、引导管30及活门组20之间的间隙与细部结构。
对于上述传统喇叭结构的缺点,目前改良趋势都以提高清理用品伸入细微部位的清理功能为诉求,如此改良虽有其功效,但本发明人却不以此为限,且更深入构思更具创意及功效的改良,以期大幅度提升传统喇叭结构的实用性;历经多次研发、试作后,终于创作出一种可以使喇叭拆解后的体积更小,且收藏、携带更方便,并能改善使用者的保养困难度的的喇叭拆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喇叭拆解后的体积更小,并且收藏、携带更方便的喇叭拆组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原本一体的钟形管、引导管及活门组间制设组合座,运用组合座及组合杆配合螺丝螺锁的方式,让钟形管、引导管及活门组可以拆解,确实是一种使喇叭拆解后的体积更小,并且收藏、携带更方便的喇叭拆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善使用者的保养困难度的喇叭拆组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藉由钟形管、引导管及活门组间的组合座可以各自拆解,故本实用新型的细部结构保养更为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喇叭拆组结构,是组装在喇叭钟形管、引导管、活门组之间,其特征在于组合座,是具有若干通孔的块体,在组合座通孔旁制设有横穿于通孔的螺孔,而组合座是组设于喇叭的钟形管、引导管及活门组间,在该钟形管、引导管及活门组上各对应组合座设有若干凸出组合杆,该组合杆是嵌套在组合座的通孔内,并且运用螺丝与横穿于通孔的螺孔锁固组合杆使喇叭组合固定,拆解分开后使喇叭后体积更小。其中,该组合座上可以制设有架杆,以供乐谱固定。该钟形管、引导管及活门组对应组合座所设的组合杆可以是运用中心旋转方向嵌套在组合座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结构设计是在现有原本一体的钟形管、引导管及活门组间制设组合座,运用组合座及组合杆配合螺丝螺锁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发挥完全拆组喇叭零件的功能,使喇叭拆解后的体积更小,不但收藏、携带更方便,且更大改善使用者的保养工作简易度。
图1是现有技术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号部分10.钟形管11.组合杆 12.卡制凹槽13.组合杆20.活门组 30.引导管31.组合杆32.卡制凹槽33.组合杆34.卡制凹槽 40.组合座 41.通孔42.螺孔 43.螺孔50.组合座51.通孔 52.螺孔53.螺孔60.螺丝 61.附管70.手工具71.紧定螺丝 72.通孔73.支架杆74.乐谱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他功效,现列举一较佳可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其他优点,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首先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喇叭拆组结构是由一钟形管10、引导管30、活门组20、组合座40、50与四支螺丝60等构件共同组成,其中该钟形管10,是一前端具有钟形端的管体,而在管体一侧排列制设有二根凸出的组合杆11、13,在组合杆11、13近前缘处环设有一卡制凹槽12;该活门组20,是由喇叭活门组合而成的组体,且活门组20接设在钟形管10一端,而在对应该钟形管10组合杆11的位置固设有一块状组合座40,而该组合座40对应组合杆11的位置开设有一通孔41,且在组合座40通孔41旁制设有横穿于通孔41的二螺孔42、43,另该螺孔42的位置恰对应该组合杆11的卡制凹槽12;该引导管30,是一管体,且被组设在该活门组20一侧,而在对应该钟形管10的另一组合杆13的位置制设有一组合杆31,在组合杆31近前缘处环设有一卡制凹槽32,而在对应该活门组20的组合座40通孔41的位置制设有一组合杆33,在组合杆33近前缘处环设有一卡制凹槽34,且卡制凹槽34位置恰对应该组合座40的螺孔43。
该组合座50,是一位于该钟形管10组合杆13与该引导管30组合杆31之间的块体,在组合座50上开设有可供该钟形管10组合杆13与该引导管30组合杆31穿入的通孔51,且在组合座50通孔51旁制设有横穿于通孔51的二螺孔52、53,二螺孔52、53的位置恰分别对应该钟形管10组合杆13与该引导管30组合杆31;该螺丝60,是对应螺设于该组合座40的二螺孔42、43与该组合座50的二螺孔52、53内;该附管61,是附属喇叭各管体的导管;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各相关元件的相互关系位置及其构造的概述。
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动作方式与功效,再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者可直接运用手工具70进行拆解的工作,使用者只需一一将对应螺设于该组合座40的二螺孔42、43与该组合座50的二螺孔52、53的多数个螺丝60旋转拆下,便可以令该组合座40及该组合座50分别与该钟形管10组合杆13、该引导管30组合杆31分离,而将该钟形管10、该引导管30与该活门组20各自独立拆解;藉由上述动作,可以使喇叭拆解后的体积更小,并且收藏、携带更方便,而且确实能改善使用者的保养上的困难度,令本实用新型喇叭的细部结构保养更为容易。
另需一提的是,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该组合座40、组合座50上可以制设有一具紧定螺丝71的通孔72,并且以一根可以夹掣乐谱74的支架杆73穿入该通孔72内,使用者可以运用紧定螺丝71调动、固定该支架杆73的位置,并且配合支架杆73让乐谱74固定在使用者习惯的眼前;另一方面,上述支架杆73杆体也可以直接制设成对应该组合座40的二螺孔42、43与该组合座50的二螺孔52、53的投手工具;故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座40、组合座50可以具有更多的功能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喇叭拆组结构,是组装在喇叭钟形管、引导管、活门组之间,其特征在于组合座,是具有若干通孔的块体,在组合座通孔旁制设有横穿于通孔的螺孔,而组合座是组设于喇叭的钟形管、引导管及活门组间,在该钟形管、引导管及活门组上各对应组合座设有若干凸出组合杆,该组合杆是嵌套在组合座的通孔内,并且运用螺丝与横穿于通孔的螺孔锁固组合杆使喇叭组合固定,拆解分开后使喇叭后体积更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喇叭拆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座上可以制设有架杆,以供乐谱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喇叭拆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钟形管、引导管及活门组对应组合座所设的组合杆可以是运用中心旋转方向嵌套在组合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喇叭拆组结构,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消除现有喇叭主体无法拆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之道是在原本一体的钟形管、引导管及活门组间制设组合座,运用组合座及组合杆配合螺丝螺锁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发挥完全拆组喇叭零件的功能,使喇叭拆解后的体积更小,不但收藏、携带更方便,且更大幅改善使用者的保养工作简易度。
文档编号G10D9/00GK2449328SQ00262049
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5日
发明者杨福良 申请人:杨福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