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万向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557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影万向电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用具技术领域,属于一种无影万向电筒。
2、若由他人协助持照,就须多用人手,这对于操作空间狭小的环境就会受到很大限制,而且会出现持照人与操作者之间不易协调的问题。
3、不论自己手持还是由他人协助持照,从使用者角度看去,被照物均会呈现程度不同的阴影(除非被照物是一平面)。
4、一般使用者未经专业训练,长时间采用某一姿势照射很容易出现手肘疲劳,因而造成照射光源晃动、移位现象。
5、电筒不易在照亮开口较小的细长物体内部的同时让人看到其内部情况。
6、电筒须双手旋动灯头与筒体,调整聚光,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用于照明的无影万向电筒,有设置灯泡的灯头和盛装电池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为半弧形状,在半弧形筒体的中部套接有一可转动的吊臂,在吊臂的端头上连接一灯头,在半弧形筒体的内侧面上、吊臂两边设置有两根垫板,在垫板的后部连接有固定带。
所述的筒体上设置有开关钮,在筒体的前侧两边设置有电池仓盖,在筒体的两端头处设置有电池仓盖开关锁扣,在筒体的中部前侧开设有一连线槽孔。
所述的吊臂内设置有一压簧,在吊臂一侧设有电线孔,在吊臂的端头连接一可横向转动的旋转头,在旋转头上设有凹形支撑架,该旋转头与灯头由转轴连接。
所述的垫板形状横剖面前侧有与筒体相吻合的凹弧形,后侧为直线形,在垫板的后侧面连接有一弹性固定片,在弹性固定片后侧面上粘接有柔质弹性材料的垫层,在弹性固定片的两端头处连接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独特的无影照明方式使其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成为一种即方便新颖又实用的随身照明用具。
2、头戴方式使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空间狭小的使用环境,例如在汽车底盘部位检修或在架起的梯子上面操作等。
3、对于任何即需要电筒照明同时又须双手操作的使用者,本实用新型具有传统电筒无法替代的助手作用。
4、本实用新型光随头转,观看与照明完全同步的特点在寻物照明中有着传统电筒无法比拟的优势。
5、方便的调焦方式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远离小范围照明(聚光)与近距离大范围照明(散光)之间轻松的转换。
所述的筒体3上设置有开关钮9,在筒体3的前侧两边设置有电池仓盖2,在筒体3的两端头处设置有电池仓盖开关锁扣11,在筒体3的中部前侧开设有一连线槽孔19(见图9)。
所述的吊臂10内设置有一压簧18(见图7、图8),在吊臂10一侧设有电线孔16(见图6),在吊臂10的端头连接一可横向转动的旋转头12,在旋转头12上设有凹形支撑架17,该旋转头12与灯头1由转轴13连接。
所述的垫板4形状横剖面前侧有与筒体相吻合的凹弧形20(见


图11),后侧为直线形21,在垫板4的后侧面连接有一弹性固定钢片6,在弹性固定钢片6后侧面上粘接有柔质弹性材料的垫层5,在弹性固定钢片的两端头处连接固定带7。
本实用新型无影万向电筒,它的构成包括半弧形筒体3、吊臂10,灯头1和固定带7四个主要部分。灯头1通过可作俯仰调节的吊臂10固定在半弧形筒体3正中的位置。下部中空的吊臂10内装有一个弹簧18,用来控制吊臂10的俯仰调节可停在任意一个方向上,而不致因为灯头1的重力作用导致吊臂10向下滑动,吊臂10的俯仰角度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以视平线为中心在上、下180°范围内任意调节。在吊臂10的端头部位,设有一个与吊臂10纵轴相垂直的旋转头12,灯头1可在此旋转头所形成的平面上可以作360°范围的任意旋动。在此旋转头上有一个垂直的凹形支撑架17,用来与灯头1凸形的尾部相连,二者之间用一根轴13从连接处横穿而过,通过这种连接,使灯头1的旋动可以在半球形的范围内作任意方向的调节。开关钮9装在半弧形筒体3上面中部偏右的位置,两个电池仓盖2分装在半弧形筒体3朝前一面的两边。在半弧形筒体3的两个端头面装有控制电池仓盖2的锁扣11,在半弧形筒体3的中部以最前端中心点为中心,向上、下各75°范围内开有一长形孔19(如图9所示),用于通向灯头1的导线穿过。在半弧形筒体3后面一侧,除中间与吊臂10相接触的部位以外,两边各装有垫板4,其作用有两种;1、控制吊臂10的运动只能在俯仰方向进行。2、使半弧形筒体3的后面一侧形成一个弧形平面,以便于筒体与弹性固定钢片6的结合。在垫片4的后面用铆钉15连接装有一个比筒体长度略长,可调节弧度大小的弹性固定钢片6,其作用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头型及不同年龄的使用者,如
图11所示,装有松紧调节扣8的固定带7连接在弹性固定钢片6的两端。在弹性固定钢片6后面,附着柔制弹性材料的垫层5。使用时,半弧形筒体3通过固定带7固定在使用者头上前额部位即可。
通过头戴方式解脱双手,更不需要他人持照,为单独的使用者带来方便。光随头转,看哪里自动照哪里,观看与照明完全同步,随心应手。由于发光点设在使用者两目之间,从使用者角度看去,被照物的阴影不见了,故称为无影电筒。利用人体头部不易晃动的优势,借助头戴方式消除照射光源晃动、移位现象及长时间照射引起的疲劳现象。利用把光源设置在两目之间的位置,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照亮开口较小的细长物体内部的同时,让人看到其内部情况。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照明的无影万向电筒,有设置灯泡的灯头和盛装电池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为半弧形状,在半弧形筒体的中部套接有一可转动的吊臂,在吊臂的端头上连接一灯头,在半弧形筒体的内侧面上、吊臂两边设置有两根垫板,在垫板的后部连接有固定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影万向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筒体上设置有开关钮,在筒体的前侧两边设置有电池仓盖,在筒体的两端头处设置有电池仓盖开关锁扣,在筒体的中部前侧开设有一连线槽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影万向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臂内设置有一压簧,在吊臂一侧设有电线孔,在吊臂的端头连接一可横向转动的旋转头,在旋转头上设有凹形支撑架,该旋转头与灯头由转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影万向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板形状横剖面前侧有与筒体相吻合的凹弧形,后侧为直线形,在垫板的后侧面连接有一弹性固定片,在弹性固定片后侧面上粘接有柔质弹性材料的垫层,在弹性固定片的两端头处连接固定带。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照明的无影万向电筒,有设置灯泡的灯头和盛装电池的筒体,其所述的筒体为半弧形状,在半弧形筒体的中部套接有一可转动的吊臂,在吊臂的端头上连接一灯头,在半弧形筒体的内侧面上、吊臂两边设置有两根垫板,在垫板的后部弹性固定片两端连接有固定带。通过头戴方式解脱双手,更不需要他人持照,为单独的使用者带来方便。光随头转,看哪里自动照哪里,观看与照明完全同步,随心应手。由于发光点设在使用者两目之间,从使用者角度看去,被照物的阴影不见了,故称为无影电筒。利用人体头部不易晃动的优势,借助头戴方式消除照射光源晃动、移位现象及长时间照射引起的疲劳现象。利用把光源设置在两目之间的位置,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照亮开口较小的细长物体内部的同时,让人看到其内部情况。
文档编号F21V21/08GK2503314SQ01260010
公开日2002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9日
发明者赵建生 申请人:赵建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