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581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特别涉及到一种可进行高速驱动及可提供均等的驱动信号电压的等离子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面板是指以下装置在形成间隔壁的背面基板和与之相对的前面基板之间,形成放电单元,各放电单元内部的惰性气体通过高频电压放电时所产生的真空紫外线使荧光体发光,从而显现图像。
图1是表示通常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电极配置的图,参照图1对现有的发明进行说明。
在图1中,扫描电极线(Y1至Yn)和维持电极线(Z1至Zn)相互并列地形成,地址电极线(和数据电极线相同,为X1至Xn)和上述扫描/维持电极线交叉地形成。此时,放电单元1形成在各个上述电极交叉的地点上。
经由扫描电极线(Y1至Yn),在地址期间内,提供扫描脉冲,并以线单位扫描放电单元1,在维持期间内,提供维持脉冲,在放电单元1中维持放电。
经由维持电极线(Z1至Zn),在维持期间内,由于提供共用的维持脉冲,因此在放电单元1中和上述扫描电极线(Y1至Yn)一起维持放电。
经由地址电极线(X1至Xn),在地址期间内,以线单位提供与上述扫描脉冲同步的数据脉冲,因此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1被选择。
上述扫描/维持/地址电极线(Y/Z/X)和提供驱动脉冲的驱动部连接,一般情况下,这种驱动部设置在位于面板背面的印刷电路基板(未图示)上,从上述驱动部通过挠性印刷电缆(Flexible Print Cable,以下称为“FPC”)或者挠性扁平电缆(Flat Flexible Cable,以下称为“FFC”)等与形成在面板中的一方的电极的衬垫部连接。
图2是表示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扫描方式的图,图2A是单扫描方式的示例图,图2B是双扫描方式的示例图。
在图2A所示的单扫描方式中,从扫描电极的初始线开始到最后的线为止,依次施加扫描脉冲,选择电极线,并且将与上述扫描脉冲同步的数据脉冲施加到地址电极上,在所选择的线的放电单元1中,选择要放电的单元。
即,如果从面板7的左侧上段开始扫描,则通过扫描驱动部3,从第一扫描电极线依次提供扫描脉冲,从数据驱动部2提供数据脉冲,向第一放电单元线6的放电单元提供数据。
接着,通过提供到地址电极线(X1至Xn)的数据脉冲和提供到第二扫描电极线(Y2)的扫描脉冲,向第二放电单元线上的放电单元提供数据。
通过这种方法,在地址期间内,从第一放电单元线开始到第N放电单元线为止,依次选择线,向所选择的线提供数据,这是单扫描方式。
与之相对,双扫描方式是指,如图2B所示,通常以面板的中央部为基础分割为二地进行扫描的方式。首先,从第一扫描线Y1到第n/2扫描线Yn/2,被提供与从第一数据驱动部4依次提供的扫描脉冲同步的数据脉冲,以进行扫描,从第(n+1)/2扫描线Y(n/2+1)到第n扫描线Yn,被提供与从第二数据驱动部5依次提供的扫描脉冲同步的信号,以进行扫描。
即,双扫描方式,是通过扫描驱动部3,在地址期间内对分割为二的面板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同时进行扫描,因此与分辨度相同的单扫描方式相比,可使地址期间大致缩短1/2,相对延长维持期间,从而具有可提高显示质量的优点。
另一方面,由于面板7上形成的电极线X、Y、Z具有较高的电阻值,因此在驱动大画面面板时,在与各驱动部(2至5)靠近的区域内的放电单元中,相对地提供高电压驱动信号,在驱动部2和远方的放电单元中,由于电压下降,相对地提供低电压驱动信号。
即,在现有的单扫描方式中,不能向面板内的所有放电单元提供均匀的驱动信号(驱动电压),并且会因此产生各面板区域中画质不均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2B所示,使用了双扫描方式,但随着50英寸以上的大画面面板的出现,上述单扫描方式中的问题依旧存在。在双扫描方式中,即使数据驱动部4、5分别位于面板7的上段和下段,当面板的尺寸变大时,在与各驱动部距离远的中央部,产生电压下降,驱动信号的大小发生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将地址电极分割为至少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电极组并驱动,以在施加数据脉冲及扫描脉冲的地址期间内可进行高速扫描。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前面基板上形成的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在与上述前面基板相对的背面基板上、在与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交叉的方向上形成的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地址电极;和形成在上述前面基板和背面基板之间、划分放电空间的间隔壁,上述地址电极,被分割为至少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电极组并被驱动。
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上部和下部之间的区域被依次划分为三个区域,上述地址电极,被成组化为属于各区域的第一至第三电极组,与向各电极组施加驱动信号的第一至第三数据驱动部连接。
此时,上述第一至第三电极组的各个信号线,经由衬垫部与上述第一至第三数据驱动部连接,特别是上述第二电极组的信号线经由接触电极与上述衬垫部连接。
上述接触电极形成在上述第一及第三电极组的下部的背面基板上,以覆盖上述接触电极的方式形成绝缘层,该绝缘层使上述接触电极与上述第一及第三电极绝缘。
此时,在上述第一至第三电极组中,由于同时施加驱动信号,因此可缩短扫描地址电极的时间,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分割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电极组并进行驱动。
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通过被分割为多个驱动部的面板,在地址期间内,可同时扫描多条线,并可高速驱动,分配到各放电单元的放电期间与采用单扫描或双扫描的现有技术相比,可得到延长,因此可提高显示质量。


图1是表示通常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电极配置的图。
图2是表示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图。
图4是将图3的A部分放大表示的图。
图5是表示形成有第一及第三电极组的放电单元的图。
图6是表示形成有第二电极组的放电单元的图。
图7是简要表示用于制造图3的面板的步骤的图。
图8是简要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通过至少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据驱动部施加驱动信号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但本发明涉及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方式,可存在多种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3至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涉及的等离子显示面板14上的地址电极(X11至X3n)被划分为至少三个组,各电极组由另外的数据驱动部10、11、12驱动。
进一步具体而言,位于面板上部的地址电极(X11至X1n)被划分为第一电极组14a,上述第一电极组由第一数据驱动部10提供驱动信号。并且,位于面板的中央部的地址电极(X21至X2n)被划分为第二电极组14b,上述第二电极组由第二数据驱动部11提供驱动信号,位于面板的下部的地址电极(X31至X3n)被划分为第三电极组,由第三数据驱动部12提供驱动信号。
并且,具有用于提供扫描脉冲及维持脉冲的扫描及维持驱动部13。
这样一来,本发明的面板14被分割为三个区域,各区域的地址电极被划分为第一至第三电极组14a、14b、14c。这种地址电极X被形成在背面基板上,扫描电极Y及维持电极Z被形成在前面基板上,以和地址电极交叉。
属于第一电极组14a的地址电极(X11至X1n),位于面板14的上部区域,通过其与第一至第m/3扫描电极(Y1至Ym/3)的放电,选择放电单元。
此外,属于第二电极组14b的地址电极(X21至X2n),位于面板14的中央部区域,通过其与第m/3+1至第2m/3扫描电极Ym/3+1至Y2m/3的放电,选择放电单元。
同样,属于第三电极组14c的地址电极(X31至X3n),位于面板14的下部区域,通过其与2m/3+1至第m扫描电极Y2m/3+1至Ym的放电,选择放电单元。
并且,第一数据驱动部10向属于第一电极组的地址电极(X11至X1n)提供数据脉冲,第二数据驱动部11向属于第二电极组的地址电极(X21至X2n)提供数据脉冲,第三数据驱动部12向属于第三电极组的地址电极(X31至X3n)提供数据脉冲。
扫描及维持驱动部13,向多个扫描电极Y及维持电极Z提供扫描脉冲及维持脉冲。此时,上述扫描及维持驱动部13,由在重置期间、地址期间、及维持期间内提供驱动脉冲的扫描驱动部和维持驱动部构成。
如此构成的本发明,通过第一至第三数据驱动部(10至12),向分割为三个电极组的地址电极提供驱动信号,因此地址期间和现有技术相比被缩短为1/3左右的水平,并且信号传递距离被缩短,因电压下降引起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得到改善。并且,在地址期间内将扫描脉冲提供到三个放电单元线中,因此可进行高速驱动。
图4是将图3的A部分放大表示的图,参照该图对各数据驱动部和地址电极的连接结构进行如下说明。
上述面板14,可划分为通过放电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21、及形成在该显示区域周边、未在外部显示实际图像的非显示区域22,在上述非显示区域中形成连接各驱动部的信号线17的衬垫19、及用于连接上述衬垫和多个电极X、Y、Z的接线18。
特别是,在第一电极组14a及第三电极组14c的下部的背面基板上,形成用于向属于第二电极组14b的地址电极(X21~)提供驱动信号的接触电极,上述接触电极20与第二数据驱动部11连接。
参照图5,对这种在属于上述第一及第三电极组14a、14c的地址电极的下部层中形成的接触电极20及电极结构进行说明。
图5是进一步详细表示面板的上部及下部区域中形成的放电单元的图。
如图5所示,在前面基板40上形成扫描电极Y及维持电极Z,背面基板48上具有属于第一及第三电极组14a、14c的地址电极X1、X3及接触电极20。
上述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包括透明电极42Y、42Z;和具有比上述透明电极42Y、42Z的线宽小的线宽的金属总线电极43Y、43Z。
上述透明电极42Y、42Z,包括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或者氧化铟锡锌(Indium Tin ZincOxide;ITZO)等金属,金属总线电极43Y、43Z通常包括铬(Cr)等金属,起到减少由电阻高的上述透明电极42Y、42Z引起的电压下降的作用。
并且,上述前面基板40中,以覆盖上述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的方式,层积上部电介质层44,并层积保护膜46,该保护膜46用于防止因等离子放电时产生的溅射导致的上部电介质层44的损伤。
在背面基板48上,形成接触电极20,并以覆盖该接触电极的方式层积绝缘体层58。即,上述绝缘体层58,使形成在上部的电介质层52及地址电极X1、和上述接触电极20绝缘。并且,上述接触电极20与属于第二电极组14b的地址电极X2连接。
在上述绝缘体层58上形成地址电极X1、X3、下部电介质层52及间隔壁54,在下部电介质层52和间隔壁54的表面涂敷荧光体层56。并且,上述地址电极X1、X3,在与扫描电极Y及维持电极Z交叉的方向上形成。
上述间隔壁54,与前面/背面基板40、48一起形成放电空间,防止由气体放电生成的紫外线及可见光线泄漏到与之相邻的放电单元中。
上述放电空间中填充用于气体放电的He、Ne、Ar、Xe、Kr等惰性气体、将这些气体组合的放电气体(或混合气体)、或者可通过放电产生紫外线的受激准分子(Excimer)气体。
上述荧光体层56,由等离子放电时生成的紫外线激发,产生红色(R)、绿色(G)或蓝色(B)中的任意一种可见光线。
图6是表示面板的中央部区域中形成的放电单元的结构的图,这种放电单元24,由于没有在电介质层52的下部形成的接触电极20和绝缘体层58,因此具有和图6相同的结构。
形成属于第二电极组14b的地址电极X2的放电单元,除了没有接触电极20和绝缘体层58这一点之外,和图5的放电单元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与之重复的详细说明。
图7是简要表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面板的步骤的图,可通过图7A至图7C所示的步骤来进行制造。
首先,如图7A所示,在形成第一及第三电极组14a、14c的面板的上部及下部区域中形成接触电极20,并且在面板的中央部区域形成属于第二电极组14b的地址电极X2。
形成上述接触电极20和属于第二电极组的地址电极X2后,如图7B所示,再次在面板的上部及下部区域,以覆盖上述接触电极20的方式形成绝缘体层58,并在该绝缘体层上再次形成属于第一及第三电极组14a、14c的地址电极X1、X3。即,属于第二电极组的地址电极X2和属于第一及第三电极组的地址电极X1、X3被形成在互相不同的层上。
形成属于上述第一及第三电极组的地址电极X1、X3后,如图7C所示,层积下部电介质层52,以覆盖所有地址电极(X1至X3)。
形成上述下部电介质层52后,在该下部电介质层52上依次形成间隔壁54及荧光体层56。
图8是简要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与图3相比其特征在于,面板的区域被划分为至少四个或四个以上,各区域中形成的地址电极分别被划分为第一至第四电极组,并由第一至第四数据驱动部驱动。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第一至第四数据驱动部(60至63)、扫描及维持驱动部64、划分为四个区域的面板(70a至70d)、按各个区域划分的地址电极(X11至X4m)、扫描电极Y、维持电极Z、及接触电极65a、65b。
图8的其他实施方式是,将面板70划分为至少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区域70a、70b、70c、70d,将位于各个区域70a、70b、70c、70d的地址电极(X11至X4m)再次划分为第一至第四电极组X11~X1m、X21~X2m、X31~X3m、X41~X4m。
并且,具有第一至第四数据驱动部(61至63),其分别向上述第一至第四电极组X11~X1m、X21~X2m、X31~X3m、X41~X4m提供驱动信号。
并且,用于连接在面板70的中央部区域形成的、属于第二及第三电极组的地址电极X21~X2m、X31~X3m和第二及第三数据驱动部61、62的第一接触电极65a及第二接触电极65b,形成在属于第一及第四电极组的地址电极X11~X1m、X41~X4m的下部背面基板上。
这样一来,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由第一至第四数据驱动部(60至63)向分割为四个电极组的地址电极提供驱动信号,因此地址期间和现有技术相比被缩短为1/4左右的水平,并且信号传送距离被缩短,因电压下降引起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得到改善。并且,在地址期间内,将扫描脉冲提供到四个放电单元线中,因此可进行高速驱动。
并且,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可进行多种变更的示例之一,其他的各部分的构成及动作具有和图3至图7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及步骤相同方式的构成,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此外,必须注意到划分面板70的区域的个数及电极组的个数可根据面板的大小进行变更这一点。
并且,在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在经由接触电极向地址电极施加驱动信号的数据驱动部中,提供考虑了上述接触电极的电压下降的驱动电压,因此可对由面板中形成的电极引起的电压下降问题进行补充。
因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按区域划分面板,将位于各区域上的地址电极按组划分,分别配置与各组对应的数据驱动部。
并且,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为了向面板的中央部区域形成的地址电极提供驱动信号,另行形成通过相邻的区域的下部的接触电极。
因此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面板,通过分割为多个驱动部的面板,在地址期间内可同时扫描多条线,并可高速驱动,分配到各放电单元的放电期间,与采用单扫描或双扫描的现有技术相比,可得到延长,因此可提高显示质量。
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前面基板上形成的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在与上述前面基板相对的背面基板上、在与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交叉的方向上形成的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地址电极;和形成在上述前面基板和背面基板之间、划分放电空间的间隔壁,上述地址电极,被分割为至少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电极组并被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上部和下部之间被划分为三个区域,上述地址电极中,属于各区域的地址电极被划分为第一至第三电极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向上述第一至第三电极组施加驱动信号的第一至第三数据驱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至第三数据驱动部向各个电极组同时施加驱动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三电极组的各个信号线,经由衬垫部与上述第一至第三数据驱动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电极组的信号线,经由接触电极与上述衬垫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电极形成在上述第一及第三电极组的下部的背面基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及第三电极组的下部的背面基板上形成绝缘层,以使属于上述第一及第三电极组的地址电极和上述接触电极绝缘。
9.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和形成于前面基板上的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交叉的方向上形成的地址电极,被划分为第一至第三电极组,上述第二电极组,形成在与上述前面基板相对的背面基板上,上述第一及第三电极组形成在绝缘层上,该绝缘层形成在上述背面基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有上述第一及第三电极组的背面基板上,形成接触电极,上述绝缘层使上述接触电极和属于上述第一及第三电极组的地址电极绝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组的信号线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至第三电极组,将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上/下部或者下/上部依次划分为三个区域,使地址电极成组化。
13.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前面基板上形成的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在与上述前面基板相对的背面基板上、在与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交叉的方向上形成的地址电极;和形成在上述背面基板上、划分放电空间的间隔壁,上述地址电极被分割为第一至第四电极组并被驱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属于上述第一至第四电极组的地址电极,形成在实质上显示图像的面板的显示区域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至第四电极组,依次将上述显示区域的上/下部或者下/上部划分为四个区域,使地址电极成组化。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至第四电极组被连接为分别从第一至第四数据驱动部接收驱动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及第四电极组的下部的背面基板上形成接触电极,并形成使该接触电极和属于上述第一及第四电极组的地址电极绝缘的绝缘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电极与上述第二及第三电极组的信号线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进行高速驱动并可提供均等的驱动信号电压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中,被划分为至少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区域,位于各区域的地址电极被按组划分,各电极组通过另外的数据驱动部提供驱动信号,因此在地址期间内,可进行高速驱动,可补偿电极中的电压下降,并相对延长放电期间,因而可提高显示质量。
文档编号H01J11/12GK1805101SQ20061000549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3日
发明者吴在永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