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电极的等离子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64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括电极的等离子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显示器,尤其是关于包括电极的等离子显示器。
背景技术
最近,作为纯平显示装置,方便制作大型面板的等离子显示器
(Plasma Display Panel)倍受用户青睐。上述等离子显示器可根据数字视 频数据,调整每个像素的气体放电时间,以此显示高质图像。如图1 所示,上述等离子显示器是具备三个电极,并通过交流电压驱动的交 流型等离子显示器的代表性产品。
图1是构成常规式交流型PDP的一个放电单元扩大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上述放电单元30由如下结构组成即,在上部基板 10上依次设有扫描电极12、维持电极12、具备上部电介质层14和保 护膜16的上板;在下部基板18上依次设有数据电极20、下部电介质 层22、格栅24和荧光层26的下板。
上述扫描电极12和维持电极12分别由透明电极和补偿透明电极 的高电阻用金属电极构成。上述扫描电极12主要提供地址放电用的扫 描信号和支撑放电用的支撑信号,而维持电极12则将主要提供支撑信 号。上述数据电极20与扫描电极12和维持电极12交叉形成,该数据 电极20将提供地址放电用的数据信号。
上部电介质层14和下部电介质层22将积累放电时生成的电荷。 保护膜16将防止放电时发生的溅射损坏上部电介质层14,并增加2次
电子的放射效率。这种电介质层14、 22和保护膜16将有效降低从外 部提供的放电电压。
上述格才册24与上、下部基板10、 18 —起形成》夂电空间。此外, 格栅24与数据电极20并排形成,它能防止通过气体放电生成的紫外 线泄漏到相邻的单元内。
荧光层26被涂在下部电介质层22和格栅24的表面,生成红色、 绿色或青色可见光。放电空间内将填充有气体放电用的He、 Ne、 Ar、 Xe、 Kr等惰性气体、组合这些惰性气体的放电气体或通过放电生成紫 外线用的激态原子(Excimer)气体。
上述结构的放电单元30在选定通过数据电极20和扫描电极12的 相对放电后,将以通过扫描电极12和维持电极12进行表面放电的方 式保持放电状态。据此,通过放电单元30进行支撑放电时生成的紫外 线,致使荧光体26发光,继而放射可见光。
上述常规式等离子显示器中包括高成本的透明电极,从而导致制 造费用上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发了不使用透明电极的防护类型 (fence typ电才及结才勾。
图2是在现有技术中,具有防护类型电极结构的放电单元平面示 意图。如图2所示,利用多个扫描用总线电极210和多个支撑用总线 电极220取代高额费用的透明电极,并由这些电极形成放电空间内部 的上部和下部。此外,还设有连接多个扫描用总线电极用的扫描用连 接电极230和连接多个支撑用总线电极用的支撑用连接电极240。
通过扫描用连接电极230相连的扫描用总线电极210和通过支撑 用连接电极240相连的支撑用总线电极210以一定距离相互错位,以
形成放电间隙250。此时,扫描用总线电极210或支撑用总线电极210 中的一个电极将起到扫描电极的作用,而另一个电极则将履行维持电 极的功能。
上述防护类型电极结构无需安装高额费用的透明电极,也能进行 正常放电,但由于它通过不透明的总线电极完成放电,因此导致其开 口率降低。这种不透明的总线电极均设在放电空间内部,从而更加重 开口率降低的现象。此外,由于放电空间和总线电极相互重叠的面积
小于放电空间和透明电极相重叠的面积,因此其放电扩散效果不是很理想。
在常规式防护类型的电极结构中,开口率降低及放电扩散效果不 理想的问题,最终会导致等离子显示器的亮度和放电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备能够最大限度地减 少开口率降低现象,并能提高放电效率的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包括上部基板和形成格栅的下部基板的等 离子显示器中,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器由如下结构组成形成于放电 空间内部的多个第1总线电极;连接多个第1总线电极用的第1连接 电极;形成于多个第1总线电极上部的多个第2总线电极;连接多个 第2总线电极用的第2连接电极;形成于第1总线电极下部的多个第3 总线电极;连接多个第3总线电极用的第3连接电极。
如上所述,本发明技术通过形成两个放电间隙,能有效提高放电 效率和开口率及放电效率。


图1是构成常规式交流型PDP的一个放电单元扩大示意图2是在现有技术中,具有防护类型电极结构的放电单元平面示 意图3是在本发明技术中,具有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器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在本发明技术中,具有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器的平面示意图。
如图3所示,等离子显示器的上部基板上将设有第1 ~第3总线电 极310、 330、 350,而在其下部基板上形成格栅370、 380。
本发明中的电极基本上包括形成两个放电间隙用的多个第1总线 电极310、第1连接电极320、多个第2总线电极330、第2连接电极 340、多个第3总线电才及350及第3连接电极360。
上述多个第1总线电极310形成于放电空间的中央。
上述第1连接电极320将连接多个第1总线电极310,并形成于放 电空间的内部。如图3所示,在放电空间内"&有一个第1连接电极320, 但也可形成多个第1连接电极320。
上述多个第2总线电极330形成于第1总线电极310的上部。在 多个第2总线电极330中的一个以上电极形成于上側橫向格栅370上, 而剩余第2总线电才及330则形成于》文电空间的内部。
上述第2连接电极340连接多个第2总线电极330。如图3所示, 在放电空间内设有一个第2连接电极320,但也可形成多个第2连接电 极320。
上述多个第3总线电极350形成于第1总线电极310的下部。在 多个第3总线电极350中的一个以上电极形成于下側横向格栅380上, 而剩余第2总线电极330则形成于放电空间的内部。
上述第3连接电极360连接多个第3总线电极350。如图3所示, 在放电空间内设有一个第3连接电极360是方文电空间,但也可形成多 个第3连接电极360。
如上所述,由于在第1总线电极310的上下部分形成第2总线电 极330和第3总线电极350,因此在一个放电空间内将形成两个放电间 隙390、 400。
此时,第1总线电极310和第1连接电极320履行扫描电极的功 能,而第2总线电极330和第2连接电极340及第3总线电极350和 第3连接电极360则起到维持电极的作用。
上述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器的电极开口率远高于现有技术的电 极。对图2和图3中的实施例进行比较的结果,现有技术中的电极结 构是,三个扫描用总线电极210和三个支撑用总线电极220均形成于 放电内部。相反,本发明技术中的电极结构是,在放电内部设有两个 第1总线电极310和一个第2总线电极330及一个第3总线电极350。
现有技术中的电极结构是在放电空间内部设有6个总线电极,而 本发明技术中的电极结构则是在放电空间内部设有4个总线电极。据 此,本发明技术中的电极结构开口率得以有效提高。
假如在现有技术的电极结构中,仅设置两个扫描用总线电极210 和两个支撑用总线电极220,那么其开口率会近似于本发明技术中的电 极结构,但将对其放电强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于本发明技术通过第1总线电极310、第2总线电极330及第3 总线电极350形成两个放电间隙,因此能够防止现有技术中放电扩散 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和有效增加亮度,并由于未使用透明电极,因此能 有效节约制造费用。
通过上述的说明,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 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的内容,必须要根 据权利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包括上部基板和形成格栅的下部基板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于放电空间内部的多个第1总线电极;连接多个第1总线电极用的第1连接电极;形成于多个第1总线电极上部的多个第2总线电极;连接多个第2总线电极用的第2连接电极;形成于第1总线电极下部的多个第3总线电极;连接多个第3总线电极用的第3连接电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格栅包括上 下两侧橫向格栅,在上述多个第2总线电极中的一个以上电极形成于 上侧橫向格栅上,而剩余第2总线电极则形成于放电空间的内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格栅包括上 下两侧横向格栅,在上述多个第3总线电极中的一个以上电极形成于 下侧横向格栅上,而剩余第2总线电极则形成于放电空间的内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 连接电极、第2连接电极和第3连接电极中, 一个以上是由多个电极 组成。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总 线电极作为扫描电极使用,而上述第2总线电极和第3总线电极作为 维持电极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显示器,尤其是关于包括电极的等离子显示器。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器由如下结构组成形成于放电空间内部的多个第1总线电极;连接多个第1总线电极用的第1连接电极;形成于多个第1总线电极上部的多个第2总线电极;连接多个第2总线电极用的第2连接电极;形成于第1总线电极下部的多个第3总线电极;连接多个第3总线电极用的第3连接电极。如上所述,本发明技术通过形成两个放电间隙,有效提高放电效率和开口率,并能提高放电效率。
文档编号H01J17/49GK101110315SQ20061008603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0日
发明者金禹泰 申请人: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