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56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具体地说是一种在扫描电极/维持电极间形成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并使形成的各个辅助电极,从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向相对的电极交替地突出的等离子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一般等离子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下面称为PDP)是利用气体放电时产生的等离子释放的真空紫外线(VUV),激发荧光体从而产生的红(R),绿(G),蓝(B)可视光,显示一定图像的显示元件。
上述,PDP可以用厚度小于10cm的显示仪器显示60英寸以上的超大型画面,并且因其是如同CRT的自身发光型显示元件,因此具有随色彩显示及视角无扭曲现象的特点。又,与LCD等项比较,其制造工艺简单,因此在生产性及造价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的TV及产业用平面显示仪器中备受瞩目。
当前最为广泛使用的表面放电型PDP,由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及定位电极的相互作用,在放电信元(cell)内发生等离子放电,从而显示画面。
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是利用相对的2个玻璃基板间的惰性气体在放电时产生的真空紫外线激发荧光体而发光的现象的气体放电显示元件。
又,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由相对的正面基板与背面基板组成,上述正面基板上形成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与电介质层。
上述背面基板由与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一同将整个画面划分为多个信元(cell)的多个定位电极;保护上述定位电极,并起到电极绝缘作用的电介质层;形成放电信元(cell)的隔层;印刷,喷涂在由上述隔层形成的放电信元(cell)内部,在各信元(cell)放电时,被紫外线激发而释放可视光的荧光体组成。
又,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上形成,与位于上述正面基板上的各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相连的透明电极,此时,透明电极在上述放电信元(cell)内部具有一定的间隙(GAP),并与上述定位电极产生放电,释放等离子,上述等离子释放的紫外线激发荧光体,并发光。
随着向上述定位电极与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中的任意一个电极负加电压,上述电极间将发生定位放电,在上述正面基板的电介质层下面形成带电粒子,进行维持放电,此时,维持放电在具有一定间隙(GAP)的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的透明电极间进行。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为了使从上述一定间隙(GAP)开始的放电,有效地扩散至整个放电信元(cell)中,因此放电的初始阶段应在较广泛的领域中进行,上述一定间隙(GAP)以一定的间距形成时,放电的初始阶段在局部领域中进行,因此放电的扩散并不顺畅。
即,向放电维持电极-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负加电压,进行放电时,并非在上述整个透明电极中形成均衡的放电领域,因此,在透明电极中较少进行放电的不必要的部分增加,上述不必要的部分在放电信元(cell)内,不仅降低放电效率,而且遮挡放电信元(cell)的相当大的部分,从而降低亮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正面基板上形成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即透明电极;上述形成的各个透明电极,从上述扫描电极/维持电极向相对的电极交替地突出,从而提高等离子放电时的放电效率,增加上述面板的亮度的等离子显示面板。
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发明的,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包含形成多个定位电极及隔层的背面基板,及与上述背面基板相对,并形成多个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正面基板,上述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间形成扫描辅助电极及维持辅助电极,上述扫描辅助电极及维持辅助电极从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向相对的电极交替地突出。
又,与一个放电信元(cell)的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相邻的放电信元(cell)的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分别以电方式相连。
上述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在上述扫描电极/维持电极中,以U字型或Y字型形成。
此时,上述定位电极在与上述扫描辅助电极相对的位置,部分或全部重叠地在背面基板上形成。
又,上述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与上述定位电极平行地形成,此时,面向上述扫描辅助电极,部分突出地形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随着形成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在上述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间,通过间隙(GAP)产生放电,从而可以降低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初始放电电压,降低等离子放电时电子释放的时间抖动(jitter)特性,同时增加放电次数。在放电领域中,放电扩散较为顺畅,放电效率增加,放电信元(cell)内的亮度提高。


图1是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第1实施例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第2实施例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第1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第2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0正面基板 11扫描电极11a扫描辅助电极12维持电极12b维持辅助电极13第1电介质层14电介质保护层 20背面基板21定位电极 22第2电介质层23隔层 24荧光体V放电信元(cell)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应以放电信元(cell)为单位分别排列,但为了方便,仅图示了一个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
本发明中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由正面基板10与背面基板20组成。
此时,上述正面基板10上形成扫描电极11及维持电极12,并且应与上述扫描电极11及维持电极12相邻地累积第1电介质层13。又,还可以包含保护上述第1电介质层13的电介质保护层14。
又,上述背面基板20上形成,与上述正面基板10上形成的扫描电极11及维持电极12相对的定位电极21及第2电介质层22。
又,划分放电信元(cell)的隔层23,上述放电信元(cell)内部,喷涂放电时被紫外线激发,释放可视光的荧光体24。
又,具有上述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向上述扫描电极11,维持电极12及定位电极21负加具有相反极性的电压,选择放电信元(cell),向上述扫描电极11及维持电极12交替地负加电压,进行放电。
因此,由于放电而产生真空紫外线(VUV),则上述真空紫外线(VUV)激发/发光上述放电空间内喷涂的荧光体24,产生可视光,使用户通过画面欣赏图像。
又,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分别与上述扫描电极11及维持电极12相连的扫描辅助电极11a,与维持辅助电极12a形成在上述正面基板10上。
此时,上述正面基板10上形成的扫描辅助电极11a及维持辅助电极12a形成一定的间隙(GAP),上述形成的间隙(GAP)成为放电路径,向上述定位电极21与扫描辅助电极11a及维持辅助电极12a负加电压,则上述间隙(GAP)将发生放电。
图2a是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第1实施例示意图;图2b是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第2实施例示意图。形成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信元(cell)的隔层可以是条型(strip),格子型,蜂窝型等,但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扫描辅助电极及维持辅助电极,与划分放电信元(cell)的隔层形状无关,因此,本明细表中隔层形状以条型(strip)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a所示,上述正面基板10上,上述扫描电极11及维持电极12并排地排列形成,此时,与上述扫描电极11及维持电极12相连,形成扫描辅助电极11a与维持辅助电极12a。
其中,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及维持辅助电极12a,从上述扫描电极11及维持电极12向相对的电极交替地突出,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及维持辅助电极12a位于上述背面基板20的放电信元(cell)(v)内部相对的位置,与上述定位电极21进行放电。
此时,上述定位电极21将位于上述背面基板20的放电信元(cell)内部,在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与维持辅助电极12a中,与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相对的位置,部分或全部重叠地,在背面基板20上平行地形成。
又,与一个放电信元(cell)(v)的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相邻的放电信元(cell)(v)的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分别以电方式相连,此时,各放电信元(cell)的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以形成方孔(hall)的U字型形状相连。
此时,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为形成孔(hall)(未图示)的U字型形状时,上述孔(hall)部分与上述背面基板20的隔层23相对地形成。
如图2b所示,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从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面向相对的电极交替地突出,以Y字型形状形成。
如第2实施例中所示,因为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以Y字型形状,向放电信元(cell)(v)中央突出形成,因此,上述定位电极21在上述背面基板20的放电信元(cell)(v)中央形成。
又,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为中央形成孔(hall)的Y字型形状时,上述孔(hall)部分在与上述背面基板20的隔层23相对的位置形成。
一方面,如图2a至图2b所示,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以U字型或Y字型形成时,向各相对电极突出地形成,此时,随着面对面的各相对电极,形成一定的间隙(GAP),上述面板进行等离子放电时,上述形成的间隙(GAP)成为放电路径,沿着上述间隙(GAP)发生等离子放电。
若,如第1实施例,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以U字型形成时,上述各辅助电极间的间隙(GAP)以一个直线型形状形成;如第2实施例,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以Y字型形成时,上述各辅助电极间的间隙(GAP)以平行四边形形状形成。从而在上述形成的各辅助电极间的间隙(GAP)中发生放电。
图3a是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第1实施例平面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中,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第2实施例平面示意图。图3a是上述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以U字型形成的情况,图3b是以Y字型形成的情况。
如图3a所示,与上述扫描电极11/维持电极12相连而形成的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向各相对的电极交替地突出,此时,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的长度(b)应突出上述放电信元(cell)(v)的整体长度(a)的约80%左右。
例如,上述背面基板20的放电信元(cell)(v)整体长度(a)为456μm时,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电极12a的长度(b)应为放电信元(cell)(v)整体长度的80%以下,即366μm左右。
又,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b的横向长度(s)与纵向长度(s’)应小于60μm,上述各辅助电极向相对电极突出形成的放电路径(P)的长度应为65μm至70μm。
如图3b所示,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向各相对电极交替地突出,此时,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的长度(d)应突出上述放电信元(cell)(v)的整体长度(C)的70%至80以下。
此时,向上述相对电极方向突出时,从上述突出的末端开始,以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的长度的约45%的长度,向上述背面基板20的放电信元(cell)内部中央突出地形成,使上述背面基板20上形成的定位电极21的部分重叠地,在与定位电极21相对的位置形成。
又,向上述放电信元(cell)内部中央突出的部分外,电极部分与上述背面基板20的隔层23部分重叠地,在与上述隔层23相对的位置形成。
例如,上述放电信元(cell)(v)的整体长度为460μm时,上述各辅助电极以约365μm左右的长度,向各相对电极方向突出,此时,从上述突出的各辅助电极末端开始,约160μm左右的长度,向上述放电信元(cell)(v)内部中央突出地形成,其余部分的电极长度,与上述隔层23部分重叠地形成在上述正面基板10上。
此时,上述背面基板20的定位电极21,在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中的扫描辅助电极11a中,以与向上述放电信元(cell)(v)的中央突出的长度相同的长度,上述定位电极21突出,使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的突出部分与上述定位电极21的突出部分(H)重叠地形成。
又,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b的横向长度(S1)与纵向长度(S2)为60μm至70μm,上述各辅助电极向相对电极突出形成的放电路径(P)的长度应为约70μm。
具有上述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与扫描电极11及维持电极12相连的上述扫描辅助电极11a/维持辅助电极12a,向相对电极交替地突出,通过上述各辅助电极间形成的间隙(GAP)进行放电,从而可以降低初始放电电压,产生高效率的放电。
如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关于等离子显示面板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具有上述结构的等离子显示面板,随着形成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在上述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间,通过间隙(GAP)产生放电,从而可以降低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初始放电电压,降低等离子放电时电子释放的时间抖动(jitter)特性,同时增加放电次数。在放电领域中,放电扩散较为顺畅,放电效率增加,放电信元(cell)内的亮度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形成多个定位电极及隔层的背面基板;与上述背面基板相对,并形成多个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正面基板;上述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间形成扫描辅助电极及维持辅助电极;上述扫描辅助电极及维持辅助电极,从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向相对电极交替地突出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一个放电信元的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相邻的放电信元的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分别以电方式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是透明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电极在与上述扫描辅助电极相对的位置,部分或全部重叠地在背面基板上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在上述扫描电极、维持电极中,以U字型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与上述定位电极平行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从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间的间隙,以小于80%的长度突出地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放电信元内,上述扫描辅助电极与维持辅助电极间的间隙为65μm至70μ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在上述扫描电极、维持电极中,以Y字型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从上述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间的间隙,以70%至80%的长度突出地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扫描辅助电极、维持辅助电极的长度为60μm至70μm以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电极面向上述扫描辅助电极,部分突出地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面板,包含形成多个定位电极及隔层的背面基板,及与上述背面基板相对,并形成多个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的正面基板;上述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间形成扫描辅助电极及维持辅助电极,上述扫描辅助电极及维持辅助电极从上述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向相对的电极交替地突出,从而上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初始放电电压降低,等离子放电时,电子释放的时间抖动(jitter)特性降低,同时放电次数增加,在放电领域中,放电扩散较为顺畅,提高了放电效率,从而可以提高放电信元(cell)内的亮度。
文档编号H01J17/49GK1937139SQ20061014385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4日
发明者李相国 申请人:乐金电子(南京)等离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