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及机动二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51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具及机动二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及机动二轮车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前部配置有灯具的机动二轮车为已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如专利文献1的图4所示,在车辆的前部相邻配置有示廓灯用的灯泡(7 (带括号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1中的附图标记。下同)和转向指示灯用的灯泡(76),并设有与基底构件(79) —体形成的灯具。在车辆前面观察时,示廓灯用的灯泡(7 的前方被重合部(8 遮蔽。该重合部 (85)是指车身罩所具有的主架侧罩(63)的一部分向灯具的前面伸出的部分。由于这样的结构,不能直接从外面看到示廓灯用的灯泡(75),只能看到示廓灯的灯光。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主架侧罩(63)的一部分向灯具的前面伸出,所以,主架侧罩(63)向车辆的外方鼓出,结果存在着车辆变大这样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有既能维持良好的外观性又能达到车辆的小型化目的的灯具,就比较理想了。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虽然能够提供在外观上仅能看到示廓灯灯泡的灯光、设计上优秀的结构,但是为了将示廓灯灯泡隐蔽起来,必须考虑主架侧罩(63)的形状、与透镜的匹配等等,因此导致主架侧罩(6 变大,产生制造成本升高、装配费工时这样的问题。此外,由于示廓灯的位置被配置于侧部上方,转向指示灯的侧方部分的面积受到限制,所以成为了提高转向指示灯的可视性方面的制约。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514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在能使灯具具有保持良好的外观性的同时实现车辆的小型化的技术。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是一种灯具,该灯具将转向指示灯灯泡、用于反射该转向指示灯灯泡发出的光的转向指示灯反光镜、和用于反射示廓灯灯泡发出的光并且与转向指示灯反光镜相邻接的示廓灯反光镜收纳在灯箱内,并将透镜嵌入灯箱的开口而形成,该灯具的特征在于从转向指示灯反光镜以将示廓灯灯泡的前方遮蔽的方式延伸出遮光构件, 在该遮光构件的外缘与灯箱开口的边缘之间确保间隙;使示廓灯灯泡发出的光通过该间隙,并在透镜的外表面形成示廓灯发光部;示廓灯发光部被配置于示廓灯的车身中心侧。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是,示廓灯发光部的形状为匚字形或者为V字形。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是,匚字形或者V字形朝车宽方向外侧敞开。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是,在灯箱上一体形成有较之透镜更向下方伸出的下部伸出部,在该下部伸出部形成有向前方敞开的凹部。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是,在下部伸出部形成有用于将积存在凹部中的水排出的排水开口。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特征是,排水开口设于在正面观察时位于凹部的深处的位置。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特征是,透镜的与示廓灯发光部相当的部位通过凹槽切割 (7 >—卜力7卜)形成。技术方案8的发明的特征是,设于机动二轮车的灯具左右对称地安装于前罩。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示廓灯灯泡被配置在靠近车身中心侧,转向指示灯灯泡被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与将示廓灯灯泡配置在转向指示灯灯泡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灯具靠近车身中心。使车辆的整体宽度变窄成为可能,车辆的小型化成为可能。此外,由于转向指示灯灯泡被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所以从车辆侧方也能很好地看到转向指示灯灯泡发出的光,转向指示灯的被视认性得以提高。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将示廓灯发光部的形状制成了匚字形或者V字形。匚字形或者V字形能够使示廓灯发光部较长,能够容易地增大示廓灯发光部的发光面积,示廓灯发光部的被视认性得以提高。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仁字形或者V字形向车宽方向外侧敞开。由于能够利用灯箱的圆角与匚字形或者V字形之间形成的间隙形成示廓灯发光部,所以灯箱的小型化成为可能。结果使得车辆小型化。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在灯箱上一体形成有较之透镜更向下部伸出的下部伸出部,在该下部伸出部形成有凹部。由于该凹部发挥了强调灯箱的下缘的作用,所以灯具的外观性得以提高。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在下部伸出部设有用于将凹部中积存的水排出的排水开口。由于用排水孔将凹部中积存的水排出,所以不用担心凹部的外观性降低。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排水开口设于在正面观察时位于凹部的深处的位置。由于行驶风冲击凹部的深处,所以根据本发明会促使凹部中积存的水排出。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由于在透镜中与示廓灯发光部相当的部分能够进行面发光,所以能够提高示廓灯发光部的被视认性。在技术方案8的发明中,灯具左右对称地安装于前罩。在车辆正面观察时,左侧的匚字形或者V字形与右侧的匚字形或者V字形几乎成为X字状。即,示廓灯发光部看上去为X字状从而被视认性得以提高。此外,由于示廓灯发光部几乎不向车宽方向延伸,所以车宽尺寸变小,能够使车辆的宽度变窄。


图1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用于说明设于机动二轮车上的灯具的安装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左侧的灯具的主视图。
图4是设于灯具的透镜的主视图。图5是沿图3中的5-5线剖开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3中的6-6线剖开的剖视图。图7是灯具的后视图。图8是沿图7中的8-8线剖开的剖视图。图9是图8中的9向视图。图10是沿图9中的10-10线剖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中及实施例中,“上”、“下”、“前”、 “后”、“左”、“右”分别表示骑在机动二轮车上的驾驶者所看到的方向。另外,图面是以附图标记的朝向来看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10具有配置于车辆前部并设置成能通过把手11进行转向操作的前轮12、配置于该前轮12的后方的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13、配置于该发动机13 的后方并由发动机13驱动的后轮14、和位于前轮12和后轮14之间的车座15。该机动二轮车10是乘员跨坐在该车座15上的形式的骑乘式车辆。发动机13设有进气系统16和排气系统17。摆臂18上下摆动自如地设置在车身上,后轮14旋转自如地安装于该摆臂18的后端,并且在该摆臂18的后端与车身之间设有后减震器19L(仅表示了面前侧的附图标记 19L)。机动二轮车10由车身罩20覆盖。车身罩20包括覆盖车辆的前面的前罩21 ; 从该前罩21的后部向车辆后方连续设置、向车辆后方延伸而覆盖车辆的侧面的左右侧罩 22L、22R(仅表示了面前侧的附图标记22L);设于该侧罩22L、22R的上部、覆盖车辆的上部的上罩25。前罩21及侧罩22L、22R上安装有作为灯具的左右转向指示灯仅表示了面前侧的附图标记^L)。侧罩22L、22R包括覆盖未图示的车架及发动机13的左右侧方的左右主架侧罩 23L、23R(仅表示了面前侧的附图标记23L);和从这些左右主架侧罩23L、23R的后缘向车辆后方连续延伸的左右后侧罩ML、MR (仅表示了面前侧的附图标记ML)。从左右侧罩22L、22R向下方延伸出左右枢轴板罩27L、27R(仅表示了面前侧的附图标记27L),该枢轴板罩27L、27R从左右外方将枢轴板覆盖。在前轮12的上方配置有前挡泥板13,在把手11的周围配置有将把手11围起来的把手罩沈,在该把手罩沈的前部安装有前照灯四。此外,在后轮14的上方配置有后挡泥板32,在后挡泥板32的上方配置有尾灯33,在该尾灯33的上方配置有扶手杆34。下面就灯具的安装构造等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车辆的前部设有构成车架41的头管42,从该头管42向车宽方向左右延伸出一根撑条部件43,在该撑条部件43上安装有左右主架侧罩23L、23R。从左右主架侧罩23L、23R内表面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有多个突出座部47,左右灯具46L、46R被安装于这些突出座部47。以下,有时将左右灯具46L、46R统称为灯具46。在头管42的前方配置有前罩21,在该前罩21的边缘和左右主架侧罩23L、23R的边缘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左右灯具46L、46R的左右灯具用开口 48L、48R,灯具46L、46R左右对称地安装于左右灯具用开口 48L、48R。前罩21具有固定孔50、50,通过插入这些固定孔 50、50中的螺钉50a、50a,前罩21被安装于头管42侧。在前罩21的内表面向车辆后方突出有多个卡合爪49,这些卡合爪49用于与后面将要叙述的设于灯具46L、46R的卡合孔卡合。用下一幅图就卡合孔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灯具46R(46)的车宽方向内侧形成有多个第1法兰部51,在这些第 1法兰部51上分别开有卡合孔53,卡合爪(图2,附图标记49)能与这些卡合孔53卡合。在灯具46的车宽方向外侧形成有多个第2法兰部52,在这些第2法兰部52上分别开有紧固连结孔(后面将要描述的图7,附图标记54)。一并参照图2,就左右灯具46L、46R而言,使在左右灯具46L、46R侧开设的卡合孔 53与设于前罩21上的多个卡合爪49卡合之后,使第2法兰部52对准突出座部47,利用紧固构件55从车辆内侧将左右灯具46L、46R分别紧固连结于左右主架侧罩23L、23R。通过上述结构,左右灯具46L、46R被固定于车身。下面,就灯具的基本构造进行说明。图3是从正面观察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右侧的右侧灯具时所看到的图。配置在左侧的左侧灯具,除了与右侧灯具关于车宽方向的中心左右对称地形成以外,没有大的变化, 因而省略其说明。灯具46R(46)设有灯箱61,在该灯箱61内收纳转向指示灯灯泡62、用于反射该转向指示灯灯泡62发出的光的转向指示灯反光镜63、在较之转向指示灯灯泡62更靠车身中心处配置的示廓灯灯泡64、用于反射该示廓灯灯泡64发出的光的示廓灯反光镜65,并且在灯箱61的开口 67中嵌入透镜68从而构成灯具46R(46)。图中,62J为转向指示灯灯泡的轴线,64J为示廓灯灯泡的轴线。转向指示灯灯泡以其轴线62J成为从前方观察时朝车辆前方且向车辆的左右扩开的朝向的方式安装。同样,示廓灯灯泡以其轴线64J成为从前方观察时朝车辆前上方且向车辆的左右扩开的朝向的方式安装。转向指示灯灯泡62能够从灯箱61的背面侧进行装卸,示廓灯灯泡64能够从灯箱 61的下侧进行装卸。遮光构件71以将示廓灯灯泡64的前方遮蔽的方式从转向指示灯反光镜63延伸出来,在该遮光构件71的外缘72与灯箱61的开口 67的外缘73之间确保间隙75,使示廓灯灯泡64发出的光通过该间隙75,使透镜的外表面76上形成示廓灯发光部77。遮光构件71是另外的构件,遮光构件71安装在灯箱61的示廓灯反光镜65所在的位置上。假设不是将遮光构件内置于灯箱中,而是使车身罩(整流罩)的一部分向灯具的透镜伸出而覆盖示廓灯灯泡的前方,则整流罩与透镜之间的尺寸管理会变得繁杂。结果会导致整流罩的成本升高。除此之外还会招致整流罩的大型化。关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由于在灯具46中配置了遮光构件71,所以不用担心会招致整流罩的成本升高。而且也不会使整流罩变大。示廓灯发光部77的形状在车辆正面观察时呈V字形。V字形朝着车宽方向外侧敞开。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制成了 V字形,但是制成匚字形也是可以的。遮光构件71具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第1凸台部81和第2凸台部82,通过这些凸台部81、82,遮光构件71被安装在灯箱61上。关于安装构造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下面,就安装于灯具的前表面的透镜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在透镜68中,其内表面的一部分被施以切割加工以使成为光源的灯泡的光散射。图中,83是没有进行透镜切割加工的区域,84是进行了凹槽切割(透镜切割)的区域。透镜68的与示廓灯发光部(图3,附图标记77)相当的部位通过凹槽切割形成。 由于相当于示廓灯发光部77的部分通过凹槽切割形成而能够进行面发光,所以能够提高示廓灯发光部的被视认性。下面,就配置于示廓灯灯泡的前方的遮光构件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灯箱61中形成有2个向车辆后方凹陷的光凹部85、86,插座87、88(图 3)被安装在这些光凹部85、86中,转向指示灯灯泡62和示廓灯灯泡64分别被设置在这些插座87、88中。光凹部85、86的表面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反射示廓灯灯泡64发出的光的示廓灯反光镜65,和反射转向指示灯灯泡62发出的光的转向指示灯反光镜63。灯箱61为树脂制,通过在灯箱61的光凹部85、86的表面上蒸镀铝膜形成反光镜。灯箱61的开口 67设有沟部89,通过树脂制密封件91在该沟部89安装有透镜68。如图6所示,灯箱61上一体形成有较之透镜68更向下方伸出的下部伸出部92,在该下部伸出部92上形成有向前方敞开的凹部93。在该下部伸出部92中设有用于将积存在凹部93中的水排出的排水开口 94。由于利用排水开口 94将积存在凹部93中的水排出,所以不用担心凹部93的外观性降低。一并参照图3,由于排水开口 94设于在正面观察时凹部93的深处,所以能够使排水开口 94难以被看到,不易损害外观性。除此之外,由于行驶风冲击凹部93的深处,所以会促使积存在凹部93中的水排出。下面,就遮光构件的安装构造等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灯箱61中安装有用于设置灯泡的插座87、88。转向指示灯灯泡62、 示廓灯灯泡64用的插座87、88附近设有用于安装遮光构件71的安装座部95、95。如图8所示,遮光构件71具有向车辆后方突出的第1凸台部81及第2凸台部82, 这些第1凸台部81及第2凸台部82被设置在灯箱61中设置的安装座部95、95,由螺钉构件96将遮光构件71安装于灯箱61。下面就遮光构件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遮光构件71为在后面观察时呈大致V形的构件,在背面71b的上部及下部形成有第1凸台部81及第2凸台部82。如图10所示,遮光构件71在车辆侧面观察时呈向前方突出的“ < ”状(山的形状)。图中,区域A及区域B的范围使遮光构件71具有反光镜的功能,这些区域A及区域B通过蒸镀铝膜等方法形成。下面对以上所描述的灯具的作用进行叙述。回到图2,示廓灯灯泡(图3,附图标记64)靠近车宽方向中心配置,转向指示灯灯泡62、62配置于车宽方向外侧。与将示廓灯灯泡64、64配置在转向指示灯灯泡62、6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灯具46L、46R向车身中心靠拢。若能使灯具46L、46R向车身中心靠拢,则使车辆的整体宽度W变窄成为可能,从而车辆的小型化成为可能。此外,由于转向指示灯灯泡62、62被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所以从车辆侧方也能很好地看到转向指示灯灯泡62、62发出的光,转向指示灯的被视认性得以提高。示廓灯发光部77、77的形状为仁字形。形成为匚字形的话,由于能够利用灯箱
(图3,附图标记61)的圆角形成示廓灯发光部77、77,所以灯箱的小型化成为可能。结果使
得车辆小型化。并且,在车辆正面观察时,形成示廓灯发光部77、77的形状的左侧的匚字和右侧的匚字几乎成为X字状。即,示廓灯发光部77、77看上去为X字状,从而被视认性得以提高。此外,由于示廓灯发光部77、77几乎不沿车宽方向延伸,所以车宽尺寸变小,能够使车
辆的宽度变窄。在灯箱61、61上一体形成有较之透镜68、68更向下方伸出的下部伸出部92、92,在该下部伸出部92、92上形成有向前方敞开的凹部93、93。凹部93、93发挥了强调灯箱的下缘的作用,灯具46L、46R的外观性得以提高。另外,本发明在实施方式中适用于机动二轮车,但是也可以适用于三轮车,适用于一般的车辆也是可以的。在技术方案1中,示廓灯发光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V字形,也可以进行匚字形、U 字形、L字形、其他任意形状的设定。虽然在技术方案3中,示廓灯发光部的匚字形朝车宽方向外侧敞开,但是以朝车宽方向上侧、下侧、斜上方或者斜下方敞开的方式配置也是可以的。在技术方案4中省略与灯箱一体形成、较之透镜更向下方伸出的下部伸出部也是可以的。在技术方案5中省去设于下部伸出部的排水开口也是可以的。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适合于机动二轮车。附图标记说明10. · ·机动二轮车,21. · ·前罩,46、46L、46R. · ·灯具,61. · ·灯箱,62. · ·转向指示灯灯泡,63...转向指示灯反光镜,64...示廓灯灯泡,65...示廓灯反光镜,67...灯箱的开口,68...透镜,71...遮光构件,72...遮光构件的外缘,75...间隙,76...透镜的外表面, 77...示廓灯发光部,92...下部伸出部,93...凹部,94...排水开口。
权利要求
1.一种灯具,该灯具将转向指示灯灯泡(62)、用于反射该转向指示灯灯泡(6 发出的光的转向指示灯反光镜(63)、和用于反射示廓灯灯泡(64)发出的光并且与所述转向指示灯反光镜(63)相邻接的示廓灯反光镜(65)收纳在灯箱(61)内,并将透镜(68)嵌入所述灯箱的开口(67)而形成,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转向指示灯反光镜(63)以将所述示廓灯灯泡(64)的前方遮蔽的方式延伸出遮光构件(71),在该遮光构件的外缘(72)与所述灯箱的开口(67)的边缘之间确保间隙 (75),使所述示廓灯灯泡(64)发出的光通过该间隙(75),并在所述透镜的外表面(76)形成示廓灯发光部(77),所述示廓灯发光部(77)被配置于示廓灯的车身中心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示廓灯发光部(77)的形状为匚字形或者为V字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字形或者V字形朝车宽方向外侧敞开。
4.如权利要求1 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箱(61)上一体形成有较之所述透镜(68)更向下方伸出的下部伸出部(92),在该下部伸出部(92)形成有向前方敞开的凹部(9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伸出部(92)形成有用于将积存在所述凹部(93)中的水排出的排水开口(9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开口(94)设于在正面观察时位于所述凹部(93)的深处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 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68)的与所述示廓灯发光部(77)相当的部位通过凹槽切割形成。
8.一种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二轮车将权利要求3 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灯具G6)左右对称地安装于前罩01)。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既能使灯具具有良好的外观性,又能实现车辆的小型化的技术。在将转向指示灯灯泡(62)和较之转向指示灯灯泡(62)更靠车身中心处配置的示廓灯灯泡(64)收纳在灯箱(61)内,并且将透镜(68)嵌入灯箱的开口(67)中而成的灯具(46)中,从转向指示灯反光镜(63)以将示廓灯灯泡(64)的前方遮蔽的方式延伸出遮光构件(71),在该遮光构件的外缘(72)与灯箱的开口(67)的边缘之间确保间隙(75),使示廓灯灯泡(64)发出的光通过该间隙(75),使透镜的外表面(76)上形成示廓灯发光部(77)。
文档编号F21V1/00GK102287735SQ20111015117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0日
发明者大桥速人, 安井永和, 深野史郎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