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85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将灯具固定在车身骨架上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为一板体,该板体的外部轮廓形状与灯具的外部轮廓形状相匹配,在板体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灯具内壳的开孔,灯具通过内壳嵌套在板体的开孔中;所述灯具的内壳上具有安装轴,所述板体上设有用于插入安装轴的轴孔,所述灯具通过螺栓与板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安装支架将灯具固定到车身骨架上,无需按传统工序多次调整支架及现场配开灯具安装孔,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工序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根据现代客车设计风格流行趋势,越来越多的客车后尾灯采用集成式组合灯。该集成式组合灯外观精致,功能集成性及使用效果较好,但灯具较重、安装支架也较多灯。多数厂家在安装此类集成式组合灯时,往往采用一个灯支架配一个安装支架的设计原贝U。这样,造成安装支架繁琐、外观效果差;各安装支架承受灯具应力不均,会出现局部安装支架断裂;安装人员在安装灯具时,需要重复适配灯具,造成工序时间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抗应能力强的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一种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将灯具固定在车身骨架上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为一板体,该板体的外部轮廓形状与灯具的外部轮廓形状相匹配,在板体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灯具内壳的开孔,灯具通过内壳嵌套在板体的开孔中;所述灯具的内壳上具有安装轴,所述板体上设有用于插入安装轴的轴孔,所述灯具通过螺栓与板体固定连接。
[0006]为了方便板体与车身骨架焊接,在所述板体的外侧还设有沿垂直于板体侧壁向外延伸的折边,以使该板体通过折边卡接在车身骨架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折边设置在板体的左右两侧。
[0008]所述灯具上设有与灯具内壳的凹部形状相匹配且横跨开孔的档杆,该档杆可加固安装支架与灯具的配合度,防止灯具受客车运动影响而脱离板体。
[0009]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上设有接线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槽由位于折边一侧的板体下侧壁上设有沿板体垂直方向向外延伸的卡边和设于接线槽的一端用于引导线路走向的直角边构成。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安装支架将灯具固定到车身骨架上,无需按传统工序多次调整支架及现场配开灯具安装孔,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工序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安装支架上设有接线槽,连接灯具的线束可沿机构预留的接线槽直接走线固定,无需焊线卡固定,利于保护线束。该安装支架能够很好的抵抗外力,保证了灯具长期使用中的抗应力变形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灯具配合安装时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安装在车身骨架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6]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将灯具2固定在车身骨架3上的安装支架1,安装支架I为一板体,该板体的外部轮廓形状与灯具2的外部轮廓形状相匹配,在板体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灯具2内壳的开孔11,灯具2通过内壳嵌套在板体的开孔11中;灯具2的内壳上具有安装轴,板体上设有用于插入安装轴的轴孔12,灯具2通过螺栓与板体固定连接。
[0017]在板体的外侧还设有沿垂直于板体侧壁向外延伸的折边13、14,以使该板体通过折边13、14卡接在车身骨架3上。该折边13、14分别设置在板体的左右两侧。灯具2上设有与灯具2内壳的凹部形状相匹配且横跨开孔11的档杆15,在板体上设有接线槽16,该接线槽16由位于折边13、14 一侧的板体下侧壁上设有沿板体垂直方向向外延伸的卡边17和设于接线槽16的一端用于引导线路走向的直角边18构成。
[0018]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安装支架1,通过折边机折边预留线槽16,及通过冲床冲压加工灯具2支架轴孔12,方便后期灯具2的安装及灯具2线束走向的固定;如图3所示,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将该安装支架I固定焊接在全承载车身骨架3上,利用车身全承载优势,全承载车身骨架将与安装支架I将形成整体承载外力,能够很好的抵抗外力,保证安装支架I长期使用中的抗应力变形强度。
[0019]在车辆总装灯具安装时,操作人员只需将灯具2通过安装支架I上的轴孔12与安装支架I安装好,并使用螺栓紧固,就完成了此次后组合灯的安装。无需按传统工序,多次调整支架及现场配开灯具安装孔,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工序时间。灯具2的线束也可沿机构预留的接线槽16直接走线固定,不仅无需焊线卡固定,而且线束走向规范,利于保护线束。整个操作安装程序简单,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002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灯具(2)固定在车身骨架(3)上的安装支架(1),所述安装支架(I)为一板体,该板体的外部轮廓形状与灯具(2)的外部轮廓形状相匹配,在板体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灯具(2)内壳的开孔(11),灯具(2 )通过内壳嵌套在板体的开孔(11)中;所述灯具(2 )的内壳上具有安装轴,所述板体上设有用于插入安装轴的轴孔(12),所述灯具(2)通过螺栓与板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外侧还设有沿垂直于板体侧壁向外延伸的折边(13 ;14),以使该板体通过折边(13 ;14)卡接在车身骨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13 ;14)设置在板体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2)上设有与灯具(2)内壳的凹部形状相匹配且横跨开孔(11)的档杆(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设有接线槽(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客车后组合灯承载式整体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槽(16)由位于折边(13 ;14)—侧的板体下侧壁上设有沿板体垂直方向向外延伸的卡边(17)和设于接线槽(16)的一端用于引导线路走向的直角边(18)构成。
【文档编号】F21S8/10GK204201728SQ201420563582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汪阳, 王传应, 吴东, 芮小龙, 蒋旭, 赵巍巍 申请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