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光效、低能耗、智能、旋压式LED三防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8024发布日期:2019-06-11 23:2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光效、低能耗、智能、旋压式LED三防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更为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高光效、低能耗、智能、旋压式LED三防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灯具领域中,各种各样的灯具正在快速普及,灯具在现实应用中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种照明灯,然而,只是为了达到照明效果的灯具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人们生活的生活需求,灯具的节能效果、使用寿命长短、安全性能、安装效果等成为了人们要关注的问题,灯具在工作中会产生热能,会使灯具的温度升高,灯具长期在高温状态下工作,不仅影响会严重影响灯具的工作寿命和光效;而且灯具也常被安装在室外,有些地方比较潮湿,安装不稳定,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光效、低能耗、智能、旋压式LED三防灯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光效、低能耗、智能、旋压式LED三防灯具,包括:双色管、及套设在双色管两端的灯头组件、所述灯头组件设置有调光调色控制开关,所述双色管内壁设置有灯珠,及内侧设置有电子线与PCB组件,所述电子线与所述PCB组件连接;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灯头、设置有限位结构的防水接头、以及设置有内螺纹的灯头盖,所述防水接头与所述灯头盖螺纹连接,所述灯头盖与所述灯头螺纹连接,所述灯头盖与灯头之间设置有第一级防水垫、所述灯头与所述PCB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级防水垫,所述灯头固定设置在接线端子固定支架上,所述接线端子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第一级防水垫、所述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灯头盖内,通过所述防水接头与所述灯头盖旋压旋钮,使其形成一个良好的防尘、防水结构,同时,在所述灯头组件中设置有所述第一级防水垫和所述第二级防水垫,使其达到很好的防水结构,所述双色管的设置可以达到预防紫外线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PCB组件包括:PCB板支架、及设置在所述PCB板支架上的PCB板,所述PCB板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双色管内侧,所述PCB板支架将所述PCB板固定设置,保证所述PCB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离所述PCB板支架,将所述PCB板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双色管内侧,便于节省所述双色管的空间面积。

优选的,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元器件、驱动器,在所述PCB板上设置元器件或驱动器,便于有效的对所述灯具进行控制,所述元器件为电阻、电容,LED灯以及功放,所述驱动器包括型号为STSPIN830、STSPIN840、ALT80802、TMC2160的驱动器。在所述PCB板上设置元器件或驱动器,便于有效的对所述灯具进行控制,所述元器件为电阻、电容,LED灯以及功放,所述驱动器包括型号为STSPIN830、STSPIN840、ALT80802、TMC2160的驱动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级防水垫设置为圆环结构,所述第一级防水垫设置在所述灯头盖凹槽底部,将所述第一级防水垫设置为圆环结构,使其吻合设置在所述灯头盖凹槽底部,将保证所述灯具组件在潮湿环境下,所述灯具组件不会轻易被水分渗透,而可以达到防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级防水垫设置在所述灯头接口上,在所述灯头与所述PCB组件之间设置所述灯头防水胶圈,可以保护所述灯头与所述PCB组件中间的材质或器件不会有水分渗入,从而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防水接头上的外螺纹、第一固定螺母、以及第二固定螺母,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灯头盖设置的内螺纹为旋钮连接,可以作为所述灯头盖的一层密封结构连接,通过设置在所述防水接头上所述第一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母旋压,使其达到旋压效果。

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设置有三相五线的连接口,所述电子线设置有五根电子线与所述接线端子设置的三相五线接口对应连接,将所述电子线对应连接到所述三相五线的接线口,按照所述电子线连接到所述接线端子的相对应的接线口,使其在运行时,不发生线路交叉的安全隐患。

优选的,所述电子线上设置有电子线固定卡,所述电子线两端设置有护线扣,所述电子线穿过所述护线扣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将所述电子线穿过所述护线扣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所述护线扣将所述电子线做一个保护设置,使其排列完整后在接入到所述接线端子的线位口中。

优选的,所述电子线接通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设置在所述双色管上,将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双色管上,便于控制所述灯具的供电效果,所述电子线用于传送来自所述电源供给的电流,使得为整个所述灯具完成供电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双色管设置有灯具卡扣,所述双色管外形结构为倒置瓶结构;在所述双色管外侧设置有所述灯具卡扣,可以很好的为所述双色管提供稳定性,所述双色管底部设置的凸型槽连接部与所述灯具卡扣设置的凹型槽连接部相结合,所述灯具卡扣还可以作为保护所述双色管的保护支架。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双色管内设置有PCB组件,且所述PCB组件与设置在所述双色管内部的电子线连接,所述电子线两端与设置在所述双色管两端的灯具组件连接,使得安装简单、方便;所述灯头组件通过所述防水接头以及所述防水接头与所述灯头盖密封连接,在所述灯头盖与所述灯头之间设置有第一级防水垫、所述灯头与所述PCB组件设置有第二级防水垫,通过在所述灯头组件上设置三种密封结构,使其达到防水、防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板部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头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水接头部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端子部分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头接线面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板支架部分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相五线电路接线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相五线线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线结构图。

其中:1、防水接头;2、灯头盖;3、灯头;4、双色管;5、灯具卡扣;6、PCB板;7、PCB板支架;8、电子线;9、电子线固定卡;10、电源;11、螺丝;12、接线端子固定支架;13、胶塞;15、灯头防水胶圈;16、护线扣;17、接线端子;18、灯头盖防水胶圈;19、调光调色控制开关;20、灯具卡扣槽;23、螺纹;24、第一固定螺母;25、第二固定螺母;26、元器件;27、固定孔;28、PCB板放置槽;29、驱动器;30、第一相线;31、第二相线;32第三相线;33、地线;34、零线;35开关控制阀;36、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根据下文所述用本领域的相关技术加以实现,并能更加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和带来的益处。

如图1所示,图1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提供的一种高光效、低能耗、智能、旋压式LED三防灯具,包括:双色管4、及套设在所述双色管4两端的灯头组件、所述灯头组件设置有调光调色控制开关19,所述双色管4内壁设置有灯珠,及内侧设置有电子线与PCB组件,所述电子线与所述PCB组件连接;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灯头3、设置有限位结构的防水接头1、以及设置有内螺纹的灯头盖2,所述防水接头1与所述灯头盖2螺纹连接,所述灯头盖2与所述灯头3螺纹连接,所述灯头盖2与所述灯头3之间设置有第一级防水垫、所述灯头3与所述PCB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级防水垫,所述灯头3固定设置在接线端子固定支架12上,所述接线端子固定支架12上设置有接线端子17,所述第一级防水垫、所述接线端子17、所述接线端子固定支架12设置在所述灯头盖2内,通过所述防水接头1与所述灯头盖2旋压旋钮,使其形成一个良好的防尘、防水结构,同时,在所述灯头组件中设置有所述第一级防水垫和所述第二级防水垫,使其达到很好的防水结构,所述双色管4的设置可以达到预防紫外线的效果;通过在双色管4内壁设置灯珠,将内设的灯珠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使其达到降低光源高度,加强双色管4的透光率,同时,使其利用更少的灯珠达到更高的光效,且出光更为均匀,这样就能做到低功率高光效,使其符合节能减排的效果;通过在灯头组件端设置有调光调色控制开关19,就可以有效控制双色管4内壁灯珠的工作状态,进而达到工作双色管4灯具,将双色管4内部的PCB板与灯头组件端设置有调光调色控制开关19的电子线连接,并通过PCB板控制调光调色控制开关19的工作状态就可以实现自动锁止,存在自动锁止功能就可以简单控制调光调色控制开关19,增强了安全可靠性。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分解示意图,所述PCB组件包括:PCB板支架7、及设置在所述PCB板支架7上的PCB板6,所述PCB板支架7固定设置在所述双色管4内侧,所述PCB板支架7将所述PCB板6固定设置,保证所述PCB板6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离所述PCB板支架7,将所述PCB板支架7固定设置在所述双色管4内侧,便于节省所述双色管4的空间面积,所述PCB板支架7为铝型材。

如图3所示,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板部分结构图,所述PCB板6上设置有元器件26、驱动器29,在所述PCB板6上设置元器件26或驱动器29,便于有效的对所述灯具进行控制,所述元器件26为电阻、电容,LED灯以及功放,所述驱动器29包括型号为STSPIN830、STSPIN840、ALT80802、TMC2160的驱动器。所述型号为TMC2160是一款采用步进方向接口和SPI的多功能高压栅极驱动器29;

所述型号为ALT80802是一款高频开关稳压器,可提供恒定输出电流以驱动大功率LED的驱动器29;

所述型号为STSPIN830三相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器具有模式设置引脚,用户通过设置该引脚可选用U、V和W脉宽调制(PWM)输入信号来控制集成功率级的三个半桥,或向每个栅极单独施加信号获得更高的控制灵活性。逆变器的每个桥臂都有一个电流检测专用引脚,用于简化矢量控制(FOC)方案的三分流器或单分流器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所述型号为STSPIN840可以驱动两个直流有刷电机或一个功率更大的电机,利用意法半导体著名的经过市场检验的并联概念,通过把两组MOSFET开关并联,将集成的全桥配置为两个独立的电桥或一个单桥,用于获得更低的RDS(ON)电阻和更高的额定电流,RDS(ON)电阻是场效应管FET漏极D与源极S之间导通时D、S之间的电阻,单位是欧姆,ON表示导通。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头组件分解示意图,所述第一级防水垫设置为圆环结构,所述第一级防水垫设置在所述灯头盖凹槽底部,将所述第一级防水垫设置为圆环结构,使其吻合设置在所述灯头盖凹槽底部,将保证所述灯具组件在潮湿环境下,所述灯具组件不会轻易被水分渗透,而可以达到防水效果,所述第一级防水垫为灯头盖防水胶圈18,所述第二级防水垫为灯头防水胶圈15。

所述接线端子固定支架12与所述灯头3之间设置有胶塞13,在所述接线端子固定支架12与所述灯头3之间设置所述胶塞13,便于将所述接线端子固定支架12固定设置在所述灯头3上,所述胶塞13还可以作为绝缘胶层,在接通电路下,作为保护层防止存在触电、或者漏电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级防水垫设置在所述灯头接口上,在所述灯头与所述PCB组件之间设置所述灯头防水胶圈15,可以保护所述灯头与所述PCB组件中间的材质或器件不会有水分渗入,从而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水接头部分结构图,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防水接头1上的外螺纹23、第一固定螺母24、以及第二固定螺母25,所述外螺纹23与所述灯头盖2设置的内螺纹为旋钮连接,可以作为所述灯头盖2的一层密封结构连接,通过设置在所述防水接头1上所述第一固定螺母24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母25旋压,使其达到旋压效果。

如图6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端子部分结构图,所述接线端子17设置有三相五线的连接口,将所述接线端子17设置有三相五线的相对应接口,其便于将所述电子线8对应连接到所述三相五线的接线口,所述接线端子17采用三相五线的连接,所述接线端子17包括第一相线30、第二相线31、第三相线32、地线33以及零线34,在所述第一相线与第二相线之间、所述第一相线与所述地线之间、所述地线与所述零线之间、所述零线与所述第三相线之间均设置有开关控制阀35,在所述接线端子17一端还设置有线孔36,所述线孔36分成两个设置在相对应相线的相邻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线设置有五根电子线与所述接线端子设置的三相五线接口对应连接,按照所述电子线连接到所述接线端子的相对应的接线口,使其在运行时,不发生线路交叉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线上设置有电子线固定卡9,所述电子线8两端设置有护线扣16,所述电子线8穿过所述护线扣16与所述接线端子17连接,将所述电子线8穿过所述护线扣16与所述接线端子17连接,所述护线扣16将所述电子线8做一个保护设置,使其排列完整后在接入到所述接线端子17的线位口中。所述电子线8上设置有电子线固定卡9,所述电子线8两端设置有护线扣16,将所述电子线8通过所述电子线固定卡9固定,并将固定好的所述电子线8套接在所述护线扣16上,可以防止所述电子线8交叉或扭曲,便于将所述电子线8作为一体设置,所述电子线8与所述灯头组件、所述PCB组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线8接通电源10,所述电源10的控制结构设置在所述双色管4的底座上,将所述电源10设置在所述双色管4的底座上,便于控制所述灯具的供电效果,所述电子线8用于传送来自所述电源10供给的电流,使得为整个所述灯具完成供电的操作。

如图7所示,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头接线面结构图,所述双色管4设置有灯具卡扣5,所述双色管外形结构为倒置瓶结构;在所述双色管4外侧设置有所述灯具卡扣5,可以很好的为所述双色管4提供稳定性,所述双色管4底部设置的凸型槽连接部与所述灯具卡扣5设置的凹型槽连接部相结合,所述灯具卡扣5还可以作为保护所述双色管4的保护支架,所述倒置瓶结构的瓶口为双色管4的底座,两个瓶面为双色管4的两个弧面,瓶底为双色管4的弧顶面,瓶颈为双色管4设置的灯具卡扣槽20,所述灯具卡扣槽20用于与所述灯具卡扣连接,并作为灯具的固定支架,灯具接线面顶部设置有调光调色控制开关19,调光调色控制开关19的控制电路与接线端子17连接,并将其一体设置在双色管4的内部。

如图8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板支架部分结构图,所述PCB板支架7设置有固定所述PCB板6的固定孔27,以及放置所述PCB板6的PCB板放置槽28,通过将所述PCB板6固定在所述PCB板支架7的PCB板放置槽28内,保证所述PCB板6不发生偏移,所述PCB板支架7还可以作为保护结构保护所述PCB板6,以防止所述PCB板在受到外力而磨损摔坏。

如图9所示,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相五线电路接线图,所述三相五线电路图是依据所述接线端子的结构图绘制得出,所述三相五线包括:第一相线、第二相线、第三相线、零线以及地线;电设备外壳上的电位始终处于所述地线的电位,从而消除了设备产生危险电压的隐患;三相五线制其标准导线的颜色为第一相线为黄色,第二相线为绿色,第三相线为红色,零线为淡蓝色,地线为黄绿色;图中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相线连接的FU1熔断器,与所述第二相线连接的FU2熔断器,与所述第三相线连接的FU3熔断器,所述熔断器(fuse)是指当电流超过规定值时,以本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断,断开电路的一种电器;熔断器是根据电流超过规定值一段时间后,以其自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化,从而使电路断开;运用这种原理制成的一种电流保护器;熔断器广泛应用于高低压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以及用电设备中,作为短路和过电流的保护器,是应用最普遍的保护器件之一;所述零线也叫做安全线。

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相五线结构图,图中三相五线L表示为相线,即是火线,L字母后的数字代表相线的数目,而E为地线,N为零线;电子线8穿过接线端子固定支架12与接线端子17连接,通过将电子线固定卡9固定电子线8,在电子线8中间段位置处设置有电源10安装口,电源10安装固定设置在PCB板支架上,而PCB板支架7与双色管4扣接设置,使其固定设置在双色管4内部。

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线结构图,图中可以清晰的看见设置在PCB板支架上的电子线,以及固定电子线8的电子线固定卡9,电子线8接头与接线端子17连接的接口,电子线8设置在接线端子固定支架7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