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弯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96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弯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弯管模具,具有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上具有上连接孔,所述下模板上具有下连接孔,所述上模板外周的下部具有第一弧形压槽,所述下模板外周的上部具有第二弧形压槽,所述下模板的上部具有下模限位凸台,所述下连接孔穿过下模限位凸台,所述上模板的下部具有与下模限位凸台相对应的上模限位凹槽,所述上连接孔与上模限位凹槽相通。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下分体式模具,操作方便,可一次性弯管成型,无需补弯且脱模方便,弯管效率高,而且生产出来的管件可直接脱模,由于不需要再次变形来实现脱模,管件相比以往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专利说明】
一种复合弯管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弯管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弯管模具一般采用整体轮模,管件在一次性弯曲成型后无法脱模,使用时管件需要预弯一定的角度才能脱模,在脱模后用挤压工装进行挤压,达到需要的弯管形态,操作十分麻烦,生产效率很低,而且挤压后管件弯管处状态不稳定,有一定的差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可一次性弯管成型,无需补弯且脱模方便,弯管效率高,管件具有较好一致性的复合弯管模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弯管模具,其改进在于:
[0005]a.具有上模板和下模板;
[0006]b.所述上模板上具有上连接孔,所述下模板上具有下连接孔;
[0007]c.所述上模板外周的下部具有第一弧形压槽,所述下模板外周的上部具有第二弧形压槽。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板的上部具有下模限位凸台,所述下连接孔穿过下模限位凸台,所述上模板的下部具有与下模限位凸台相对应的上模限位凹槽,所述上连接孔与上模限位凹槽相通。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板的上部具有下模限位凹槽,所述下连接孔与下模限位凹槽相通;所述上模板的下部具有与下模限位凹槽相对应的上模限位凸台,所述上连接孔穿过上模限位凸台。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板的下部具有安装槽和/或安装凸台。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弧形压槽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头部圆柱面和第一尾部圆柱面;所述第二弧形压槽的两端分别对应地具有第二头部圆柱面和第二尾部圆柱面。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头部圆柱面的轴心线O1与第一尾部圆柱面的轴心线O1’的交角01=15°?25°,所述第二头部圆柱面的轴心线O2与第二尾部圆柱面的轴心线02’的交角CX2=CXlc3
[0013]本实用新型的好处是:采用上下分体式模具,操作方便,可一次性弯管成型,无需补弯且脱模方便,弯管效率高,而且生产出来的管件可直接脱模,由于不需要再次变形来实现脱模,管件相比以往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一种复合弯管模具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不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模板的主视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的俯视不意图;
[0018]图5是图3的仰视不意图;
[0019]图6是图5的A-A剖视示意图;
[0020]图7是图3的E向视图;
[0021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模板的主视示意图;
[0022]图9是图8的俯视不意图;
[0023]图10是图8的仰视不意图;
[0024]图11是图9的B-B剖视示意图;
[0025]图12是图8的F向视图;
[0026]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不意图;
[0027]图1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前的装配示意图;
[0028]图15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时压紧扳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0]如图1?14所示,一种复合弯管模具,具有上模板I和下模板2,所述上模板I上具有上连接孔1-1,所述下模板2上具有下连接孔2-1。
[0031]如图1、2、3、5、6、7、8、9、11、12、14所示,所述上模板1外周的下部具有第一弧形压槽1-2,所述下模板2外周的上部具有第二弧形压槽2-2。
[0032]如图1、5、6、7、9、11、12、14所示,所述下模板2的上部具有下模限位凸台2-3,所述下连接孔2-1穿过下模限位凸台2-3,所述上模板I的下部具有与下模限位凸台2-3相对应的上模限位凹槽1-3,所述上连接孔1-1与上模限位凹槽1-3相通;当然,也可以是所述下模板2的上部具有下模限位凹槽,所述下连接孔2-1与下模限位凹槽相通;所述上模板I的下部具有与下模限位凹槽相对应的上模限位凸台,所述上连接孔1-1穿过上模限位凸台。这样就能使上模板I和下模板2的合模位置固定,模具的整体性好,没有偏差和转动。
[0033]如图1、2、8、10、11、12所示,所述下模板2的下部具有安装槽2-4和或安装凸台2-5,方便将模具固定在机床上,防止模具发生跟转打滑。
[0034]如图1、2、3、5、6、7、8、9、11、12所示,所述第一弧形压槽1-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头部圆柱面1-2-1和第一尾部圆柱面1-2-2;所述第二弧形压槽2-2的两端分别地具有第二头部圆柱面2-2-1和第二尾部圆柱面2_2_2。
[0035]如图2、3、5、7、8、9、12所示,所述第一头部圆柱面1-2-1的轴心线O1与第一尾部圆柱面1-2-2的轴心线O1’的交角^=#?25°,所述第二头部圆柱面2-2-1的轴心线O2与第二尾部圆柱面2-2-2的轴心线02’的交角Ct2=Ct1。在进行弯管操作时由于管件具有一定弹性,加工完成后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回弹,这就需要进行预弯操作,而弯管操作时第一斜面1-2-1和第二斜面2-2-1就可以方便对管件进行预弯,可一次性弯管成型,无需补弯且脱模方便。
[0036]如图13、14、1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下模板2和上模板I依次套装到机床螺栓6上,然后将压紧扳手5螺纹连接在机床螺栓6上,旋转压紧扳手5将上模板I与下模板2压紧,在第一压槽1-2和第二压槽2-2处放上管件并进行弯管操作,最后卸下压紧扳手5,拉开上模板I与下模板2,取下成型的管件。
【主权项】
1.一种复合弯管模具,其特征在于: a.具有上模板(I)和下模板(2); b.所述上模板(I)上具有上连接孔(1-1),所述下模板(2)上具有下连接孔(2-1); c.所述上模板(I)外周的下部具有第一弧形压槽(1-2),所述下模板(2)外周的上部具有第二弧形压槽(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弯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的上部具有下模限位凸台(2-3),所述下连接孔(2-1)穿过下模限位凸台(2-3),所述上模板(I)的下部具有与下模限位凸台(2-3)相对应的上模限位凹槽(1-3),所述上连接孔(1-1)与上模限位凹槽(1-3)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弯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的上部具有下模限位凹槽,所述下连接孔(2-1)与下模限位凹槽相通;所述上模板(I)的下部具有与下模限位凹槽相对应的上模限位凸台,所述上连接孔(1-1)穿过上模限位凸台。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弯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2)的下部具有安装槽(2-4)和/或安装凸台(2-5)。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弯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压槽(1-2)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头部圆柱面(1-2-1)和第一尾部圆柱面(1-2-2);所述第二弧形压槽(2-2)的两端分别对应地具有第二头部圆柱面(2-2-1)和第二尾部圆柱面(2-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弯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部圆柱面(1-2-1)的轴心线O1与第一尾部圆柱面(1-2-2)的轴心线(V的交角αι=15°?25°,所述第二头部圆柱面(2-2-1)的轴心线O2与第二尾部圆柱面(2-2-2)的轴心线02’的交角α2=αι。
【文档编号】B21D7/08GK205701978SQ201620287631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8日
【发明人】钱陈, 王超
【申请人】博格思众(常州)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