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机组换辊车轧辊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26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轧机组换辊车轧辊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轧机组换辊车用以夹持轧辊的机构,属金属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轧机组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借助换辊车更换轧辊,换辊车的车体上固定有轧辊 夹持机构,拆卸旧轧辊时,使轧辊夹持机构夹住旧轧辊的一端,通过移动换辊车,使旧 乳辊跟随夹持机构沿轨道移动,将其从轧机内拉出。安装新轧辊时,使轧辊夹持机构夹 住新轧辊的一端,通过移动换辊车,将新轧辊推入轧机内。
现有换辊车的轧辊夹持机构如图l所示,其工作原理是电机l通过减速机带动曲 柄2旋转,驱动单夹钳3摆动,勾住或放开轧辊,夹钳夹紧后通过夹持头的移动,拉出或 推进轧辊,完成换辊工作。每对工作辊或中间辊夹钳通过连杆4连接,由一个电机驱动。 这种机构存在如下缺陷
1、 采用单夹钳3夹持轧辊端头,可靠性差,当轧机间隙有偏差、摩擦力增大时,容 易造成轧辊的偏转、滑脱;
2、 上下辊采用单电机及连杆5驱动,当轧机轴承衬板有差异时,上下钳勾住轧辊的 程度不同,旧轧辊不容易拉出,连杆螺母需要频繁调节,降低了工作效率;
3、 电机、减速机和曲轴可靠性差,经常损坏,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4、 受电机功率限制,夹钳的开口量小,容易造成夹钳和轧辊轴头的撞击,导致曲 柄和连杆的损坏。
由于上述原因,现有换辊车在工作中经常出现故障,不仅维修工作量大,维修成本 高,而且大大降低了冷轧机组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冷轧机组换辊车轧辊夹持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冷轧机组换辊车轧辊夹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夹持头,每个夹持头均由夹钳及 其驱动装置组成,所述夹钳由钳架和彼此相对的上钳臂和下钳臂组成,所述钳架固定于 换辊车车架上,所述上钳臂和下钳臂的中部通过销轴与钳架转动连接,它们的头部设置 有与轧辊端头相匹配的钳口,尾端与驱动装置连接。
上述冷轧机组换辊车轧辊夹持机构,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两端分 别接两个钳臂的尾端。
上述冷轧机组换辊车轧辊夹持机构,在上钳臂和下钳臂上增设限位螺钉,并在钳架 上设置与限位螺钉对应的挡块。
上述冷轧机组换辊车轧辊夹持机构,增设防撞缓冲装置,所述防撞缓冲装置由阶梯 形套筒和阶梯形缓冲柱组成,所述套筒固定于钳架上,所述缓冲柱的中部穿于阶梯套筒 内,其粗端与轧辊相对,细端设置有限位螺母,缓冲柱与套筒之间设置有碟簧。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臂钳夹持轧辊,且每个夹持头都具有独立的驱动装置,大大提高 了夹持可靠性;驱动装置采用液压缸,不仅夹持力量大,彻底杜绝了换辊过程中轧辊脱 落的现象,而且可通过调节液压缸行程,使夹钳开度增大,避免夹钳与轧辊端头之间发 生撞击。限位螺钉和挡块的作用是在夹钳打开时,对钳臂进行限位,当夹钳夹紧轧辊时, 夹钳为四连杆结构,可浮动,因而夹钳由轧辊轴头定位,不会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位置偏 差而影响夹持可靠性。防撞缓冲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换辊车接近轧辊时,夹钳与轧辊之间 发生剧烈撞击,对夹钳实施保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不仅可大幅降低换 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维护费用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图1是现有换辊车轧辊夹持机构的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4是钳臂的结构;图5是图4的俯视图6是A-A剖视图。
图中各标号为1、电机;2、曲柄;3、单臂夹钳;4、连杆;5、钳架;6、车架; 7、套筒;8、上钳臂;9、下钳臂;10、轧辊、11、液压缸;12、挡块;13、缓冲柱; 14、套筒座;15、限位螺母;16、碟簧;17、限位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参看图2、图3,车架上固定有四个夹持头,分别对应两个工作辊和两个中间辊, 具体实施时夹持头的数量根据轧机的实际情况而定。夹钳的开闭由液压缸11控制,两
钳臂对称地安装在钳架5的上下方,液压缸11从钳架5穿过,其两端分别接两个钳臂
的尾端。图中上边两个夹持头的夹钳处于加紧状态,下面两个处于打开状态。夹钳处于
加紧状态时,钳口夹住轧辊io端头较细的部分,通过移动夹持头,可使钳口对轧辊io
施加推、拉作用力,使之沿轴向移动。夹钳处于加紧状态时,夹钳为四连杆结构,两个
钳臂、液压缸11和钳架5构成四连杆的四个臂,夹钳由轧辊轴头定位,保证钳口与轧 辊端头贴合良好。夹钳处于打开状态时,液压缸ll縮短,两钳臂尾端相互靠拢,钳臂 上的限位螺钉17和设置于钳架5上的挡块12对钳臂起限位作用,使夹钳保持水平状态。
参看图4、图5,钳臂的尾端有轴孔和一豁口,液压缸ll的连接头位于此豁口内, 钳臂的尾端与液压缸11的连接头通过销轴连接。
参看图6,套筒13通过套筒座14固定于钳架5的端部,套筒座14为中间有孔的 平板,焊接于钳架5左右两侧板的端部,限位螺母15可防止缓冲柱7从套筒13内抽出。 换辊车接近轧辊时,缓冲柱7首先与轧辊的端头接触,碟簧16被压縮,起到缓冲作用。 由于换辊车夹持头采用两级小车驱动,不易与主系统液压源连接,再加上夹持头
液压缸需要的压力比较低,非连续工作,对液压源要求不高,因而可采用单独液压系统, 简单可靠。系统采用齿轮泵。
此夹持机构对于类似的冷轧、热轧机组都具有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冷轧机组换辊车轧辊夹持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至少一个夹持头,每个夹持头均由夹钳及其驱动装置组成,所述夹钳由钳架(5)和彼此相对的上钳臂(8)和下钳臂(9)组成,所述钳架(5)固定于换辊车车架(6)上,所述上钳臂(8)和下钳臂(9)的中部通过销轴与钳架(5)转动连接,它们的头部设置有与轧辊端头相匹配的钳口,尾端与驱动装置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冷轧机组换辊车轧辊夹持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装置为 液压缸(11),所述液压缸(11)的两端分别接两个钳臂的尾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冷轧机组换辊车轧辊夹持机构,其特征是,在上钳臂(8) 和下钳臂(9)上增设限位螺钉(17),并在钳架(5)上设置与限位螺钉(17)对应的 挡块(12)。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冷轧机组换辊车轧辊夹持机构,其特征是,增设防撞 缓冲装置,所述防撞缓冲装置由阶梯形套筒(7)和阶梯形缓冲柱(13)组成,所述套 筒(7)固定于钳架(5)上,所述缓冲柱(13)的中部穿于阶梯套筒(7)内,其粗端 与轧辊相对,细端设置有限位螺母(15),缓冲柱(13)与套筒(7)之间设置有碟簧(16)。
专利摘要一种冷轧机组换辊车轧辊夹持机构,属金属轧制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换辊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至少一个夹持头,每个夹持头均由夹钳及其驱动装置组成,所述夹钳由钳架和彼此相对的上钳臂和下钳臂组成,所述钳架固定于换辊车车架上,所述上钳臂和下钳臂的中部通过销轴与钳架转动连接,它们的头部设置有与轧辊端头相匹配的钳口,尾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不仅可大幅降低换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维护费用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21B31/08GK201380189SQ200920101499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2日
发明者张文豪 申请人: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