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管的绕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8706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冷凝管的绕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绕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冷凝管的可人工进行操作的绕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高功率脉沖电源行业,大功率电子器件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大功率电子器件在使用时随着功率增大发热量将越来越大,系统的冷却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冷凝管进行冷却是一种常用的冷却方式。目前,冷凝管的加工通常是采用弯管器一个弯接一个弯的弯制而成,这种弯制方式弯制成型的冷凝管每层尺寸大小不一致,冷凝管的性能也难以得到保证,校正尺寸既费时同时叉很难达到图纸规定要求甚至损伤冷凝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冷凝管的绕制装置,其目的是保证冷凝管的绕制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绕管装置包括"b"型立方体支撑部件、校正装置和绕管部件,校正装置安装在支撑部件的长支架一端,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安装有绕管部件,校正装置包括内套和套装在内套上的外套,内套和外套通过螺钉连接固定,绕管部件包括支撑板和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支柱,支撑板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支撑部件上。
所述的支撑;F反为相互平行的两个,支柱至少有两个,平^f亍的安装在两支撑板之间,支柱的两端通过螺钉和垫圈固定。
所述的校正装置中的内套和外套之间为间隙配合。
所述的支撑^1上安装支柱的安装孔为十字槽形孔。具有上述特殊结构的 一种冷凝管的绕制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 该种冷凝管的绕制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便于操作、保证绕制质量、可随时调整适应多种尺寸规格冷凝管的绕制需求,同时又可以绕制棱形或类似棱形的冷凝管,能有效解决冷凝管绕制尺寸达不到图纸要求、操作工艺繁瑣、耗时长的问题并且还能随时调整适应多种规格尺寸和形状的需求。
2、 该种冷凝管的绕制装置上的支撑板上安装支柱的孔采用十字槽形孔,在四个方向根据需要在规定使用范围内事先加工好所需安装尺寸,既能随时调整适应多种尺寸规格冷凝管的绕制需求,同时又可以绕制棱形或类似棱形的冷凝管。
3、 该种冷凝管的绕制装置的绕管部件的支柱拆装方便,适合多品种小批量或单件生产产品的企业绕制冷凝管的需求,只需将支柱和校正装置内套同时更换就可绕制不同管径的冷凝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部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中校正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结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中校正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中绕管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中绕管部件的左^f见结构示意图。图4C为本实用新型中绕管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 图4中,1:支撑部件;2:校正装置;3:绕管部件;4:内套;5:外套;6:螺钉;7:支撑板;8:支柱;9: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4所示结构结合可知,该绕管装置包括"b"型立方体支撑部件1、校正装置2和绕管部件3,校正装置2安装在支撑部件1的长支架一端,支撑部件1的另一端安装有绕管部件3,校正装置2包括内套4和套装在内套4上的外套5,内套4和外套5通过螺钉6连接固定,内套4和外套5之间为间隙配合,绕管部件3包括支撑板7和安装在支撑板7上的支柱8,支撑板7通过旋转轴9安装在支撑部件1上,支撑板7为相互平行的两个,支柱8有两个,平行的安装在两支撑板7之间,支柱8的两端通过螺钉和垫圈固定,支撑板7上安装支柱8的安装孔为十字槽形孔,在四个方向根据需要在规定使用范围内事先加工好所需安装尺寸,既能随时调整适应多种尺寸规格冷凝管的绕制需求,同时又可以绕制棱形或类似棱形的冷凝管。
具体工作过程为绕管时将所需管材插入校正装置2上的内套4和外套5上,通过校正装置2将管材固定在支柱8的一侧,使用撬杠以任意两支柱8为支点,利用杠杆原理即可4吏管材按要求绕制1/4圈,如此进行可方便地将冷凝管绕制成型。
绕管部件3固定在支撑部件1上,顾名思义是对该装置起固定和支撑作用,所述的绕管部件3为冷凝管成型提供前提条件。
校正装置2固定在支撑部件1上,在绕制冷凝管成型前校直冷凝管。安装校正装置2的孔根据绕管的行程加工所需尺寸,校正装置2可在行程内根据绕管需要自由移动,也就是说校正装置2在校直冷凝管的同时又能起到排管的作用。
支撑部件1用槽钢、钢板折弯焊接而成;校正装置2的外套5采用45#圆钢;绕管部件3上的支撑板7采用厚钢板,支柱8和旋转轴9釆用45#圆钢,以上所述材料经济常用,价格实惠,强度高。
校正装置2上的内套4采用非金属材料,可选用尼龙1010棒。在该校正装置2中选用尼龙1010棒至少具有以下几点优点
1、 该材料能保护冷凝管不受损伤。冷凝管通常采用纯铜管,纯铜的强度和硬度较低而且比较软,如若釆用圆钢或不锈钢等强度和硬度高的材料,会使绕制成型的冷凝管表面上轻者出现划痕,严重时甚至会损伤冷凝管使其报废。
2、 该材料耐磨性突出。管材通过校正装置2中内套4的瞬间时的摩擦大,要是选用聚四氟乙烯棒的话,因其耐磨性不好,易蠕变,绕制成型的冷凝管就不能很好地嵌入到支柱的槽中,弯曲变形比较严重。而所选用的尼龙1010棒具有耐磨性突出,高的抗拉强度,良好的冲击韧性。
校正装置2中的内套4与外套5采用三个螺钉连接,更换不同规格型号的管材以适应不同场合要求或是磨损后拆换方便、快捷。
绕管部件3的支柱8拆装方便,适合多品种小批量或单件生产产品的企业绕制冷凝管的需求,只需将支柱8和校正装置2的内套4同时更换就可绕制不同管径的冷凝管。
校正装置2的内套4和外套5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内套4的内孔同管材直径取正差0. 5,锁紧螺钉6锁紧,绕制冷凝管时校正装置2的外套5给内套4施加阻力,间接地给管材增加摩擦力,当摩擦力达到足够大时从内套4出来的管材在理论上是直的,由于外套5采用45#圆钢强度高,对内套4施加作用力迫使管材变形使从校正装置2出来的管材直。
校正装置2与绕管部件3要有足够的距离,如果距离太短的话经过内套4出来的管材由于受力不均匀达不到校直的效果。从校正装置2的内套4出来的管材到绕管部件3的支柱8上由于牵引力的作用从而使得管材二次被拉直。这样绕到支柱8上面的管材就能很好得嵌入到支柱8的槽内。也就是说可以得到想要的形状和尺寸。
绕管时将所需管材插入校正套内套4,用螺钉6锁紧。把通过校正套出来的管材一端固定在支柱8的一侧,使用撬杠以任意两支柱8为支点,利用杠杆原理顺时针转动大于等于90° ,即可使管材按要求在支柱8上绕制1/4圈,由于加工支柱8时绕制冷凝管预留槽的起始位置均是以1/4的螺距叠加,从而使得管材方便地绕到支柱8上的槽内。继续如此进行可方便地将冷凝管绕制成型。
为了提高此装置的通用性和实用性,所用工具之撬杠采用工程上常用的工具,市场上很容易购买且价格便宜。
为了适应各种场合的需求,支撑板7上面安装支柱8的安装孔采用十字槽形孔,在四个方向根据需要在规定使用范围内加工所需安装尺寸,既能随时调整适应多种尺寸规;格冷凝管的绕制需求,同时又可以绕制棱形或类似棱形的冷凝管。改变支柱的安装位置就可实现各种规才各尺寸、形状的冷凝管的绕制。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效果是不仅能有效解决冷凝管绕制尺寸达不到图纸要求、操作工艺繁瑣、耗时长的问题,同时又能适应各种规格尺寸冷凝管的绕制,特别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或单件生产产品的企业,而且效率高而价格廉,体积小又便于安装、操作及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冷凝管的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绕管装置包括“b”型立方体支撑部件(1)、校正装置(2)和绕管部件(3),校正装置(2)安装在支撑部件(1)的长支架一端,支撑部件(1)的另一端安装有绕管部件(3),校正装置(2)包括内套(4)和套装在内套(4)上的外套(5),内套(4)和外套(5)通过螺钉(6)连接固定,绕管部件(3)包括支撑板(7)和安装在支撑板(7)上的支柱(8),支撑板(7)通过旋转轴(9)安装在支撑部件(1)上。
2. 才艮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管的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 撑板(7)为相互平行的两个,支柱(8)至少有两个,平行的安装在两支撑板(7)之间,支柱(8)的两端通过螺钉和垫圈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管的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校 正装置(2)中的内套(4)和外套(5)之间为间隙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l-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冷凝管的绕制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7)上安装支柱(8)的安装孔为十字槽形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管的绕制装置,包括“b”型立方体支撑部件、校正装置和绕管部件,校正装置安装在支撑部件的长支架一端,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安装有绕管部件,校正装置包括内套和套装在内套上的外套,内套和外套通过螺钉连接固定,绕管部件包括支撑板和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支柱,支撑板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支撑部件上。该种冷凝管的绕制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便于操作、保证绕制质量、可随时调整适应多种尺寸规格冷凝管的绕制需求,同时又可以绕制棱形或类似棱形的冷凝管,能有效解决冷凝管绕制尺寸达不到图纸要求、操作工艺繁琐、耗时长的问题并且还能随时调整适应多种规格尺寸和形状的需求。
文档编号B21D53/06GK201432062SQ20092017253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1日
发明者林 刘, 龙 宫, 明 张, 王海兰 申请人:芜湖国睿兆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