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定位拉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8733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级定位拉伸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伸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将金属板材拉伸成筒状的拉伸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将金属板材拉伸成筒状的模具基本结构为上模板与凹模之间联接有 固定板,与下模板滑动配合的顶杆上端落座有与凹模相配合的压边圈,下模板上联接有与 凹模配合的凸模。现有的这种拉伸模具在使用中存在的欠缺是由于金属板材放在压边圈 上需要定位,加工每一不同尺寸的金属板材时,需要在压边圈上套装对应的定位圈,当被拉 伸的金属板材的尺寸发生变化时,则需要更换定位圈,每套具模需要配备多套定位圈,这样 一侧使得模具的成本大大增加,二则金属板材的尺寸发生变化时,更换定位圈需要消耗工 时,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定位拉伸模具,该拉伸模具不需配备定位 圈,仍可对多种尺寸的金属板材定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多级定位拉伸模具,上模板与凹模之 间联接有固定板,与下模板滑动配合的顶杆上端落座有与凹模相配合的压边圈,下模板上 联接有与凹模配合的凸模,压边圈的承压面上布置有两组以上的定位销,定位销下端伸入 在压边圈内、上端伸出压边圈的承压面,定位销的下端与压边圈的内部弹性抵靠,定位销处 在以压边圈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同组的各定位销处在同一直径的圆周上,各组定位销 所处的圆周的直径不同。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压边圈的承压面上伸出有若干组可弹性伸缩的定位销,通 过每组定位销即可对不同尺寸的金属板材定位,且在凹模、压边圈两者的承压面将金属板 材夹紧时,定位销会缩入到压边圈中,不会影响凹模与压边圈的正常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它可适应多种尺寸的金属板材,进而使模具的成本大大下 降,且它在使用中不需频繁更换定位部件,生产效率可得到提高。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压边圈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级定位拉伸模具中,上模板1与凹模3之间联接有固定板2, 与下模板7滑动配合的顶杆5上端落座有与凹模3相配合的压边圈4,下模板7上联接有与
3凹模3配合的凸模6。压边圈4的承压面上布置有两组以上的定位销8,定位销8下端伸入 在压边圈4内、上端伸出压边圈4的承压面,定位销8处在以压边圈4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 上,同组的各定位销8处在同一直径的圆周上,各组定位销8所处的圆周的直径不同。参见图1定位销8的下端与压边圈4的内部弹性抵靠的方式为在压边圈4上开有通孔4a, 通孔4a的底部装有螺钉10,通孔4a内装有弹簧9,定位销8落座在弹簧9上。参见图2定位销8 一般为3 6组,每组定位销8为三只,每组的各定位销8在所处的圆周 上均布。本实施例中,定位销为5组。处在最内层的一组定位销8所处的圆周直径最小,处 在最外层的一组定位销8所处的圆周直径最大。结合图1、图2可见,当被加工的金属板材适宜由某一组定位销8定位时,将金属板 材放在某一组定位销8内侧,即可对金属板材进行拉伸加工。例如,当被加工的金属板材适 宜由最内层的一组定位销8定位时,将金属板材放在该组定位销8内侧;当被加工的金属板 材适宜由最外层的一组定位销8定位时,则将金属板材放在该组定位销内侧,且在此状况 时,金属板材落座在其他各组定位销8上。另外,在凹模、压边圈两者的承压面将金属板材 夹紧后进行拉伸加工时,定位销8会缩入到压边圈内,不会影响凹模与压边圈的正常配合。
权利要求多级定位拉伸模具,上模板与凹模之间联接有固定板,与下模板滑动配合的顶杆上端落座有与凹模相配合的压边圈,下模板上联接有与凹模配合的凸模,其特征在于压边圈的承压面上布置有两组以上的定位销,定位销下端伸入在压边圈内、上端伸出压边圈的承压面,定位销的下端与压边圈的内部弹性抵靠,定位销处在以压边圈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同组的各定位销处在同一直径的圆周上,各组定位销所处的圆周的直径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定位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压边圈上开有通孔,通孔 的底部装有螺钉,通孔内装有弹簧,定位销落座在弹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定位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定位销为3 6组,每组定 位销为三只,每组的各定位销在所处的圆周上均布。
专利摘要多级定位拉伸模具,上模板与凹模之间联接有固定板,与下模板滑动配合的顶杆上联接有与凹模相配合的压边圈,下模板上端落座有与凹模配合的凸模,压边圈的承压面上布置有两组以上的定位销,定位销下端伸入在压边圈内、上端伸出压边圈的承压面,定位销的下端与压边圈的内部弹性抵靠,定位销处在以压边圈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同组的各定位销处在同一直径的圆周上,各组定位销所处的圆周的直径不同。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它可适应多种尺寸的金属板材,进而使模具的成本大大下降,且它在使用中不需频繁更换定位部件,生产效率可得到提高。
文档编号B21D22/20GK201625715SQ201020117510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3日
发明者张付明, 赵明治 申请人:张付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