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带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270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铜带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带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铜带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铜带的切断工序,一般采用一个切断装置直接进行切断,在切断前不会 对铜带进行一些表面处理。铜带在切断前由于经过其它工序,使其表面的光洁度受到影响, 因此,在切断前有必要对其进行清洗。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带切断前能够得到清洗的切 断装置,使成品的铜带有质量好的优点。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铜带切断装置,包括用于切断铜带的上切刀装置,还包括位于上切刀装置一侧的 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包括一清洗槽,清洗槽中设有清洗液以及支撑轴,支撑轴上设有滚 轮,清洗槽的槽口上设有输入导轮装置和输出导轮装置。所述上切刀装置包括底座、转臂,以及设置在该转臂一端的切刀和顶针,顶针位于 切刀的一侧。所述输出导轮装置上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上的上导轮和下导轮。所述上导轮和下导轮上均设有油毡垫。采用了上述方案,该清洗装置包括一清洗槽,清洗槽中设有清洗液以及支撑轴,支 撑轴上设有滚轮,清洗槽的槽口上设有输入导轮装置和输出导轮装置。在铜带被切断前,通 过清洗装置对被切断的铜带进行清洗,有利于提高成品的质量。通过输入导轮装置和输出 导轮装置对铜带以及和滚轮结合,使经过清洗装置的铜带呈抛物线的形状,有利于使铜带 全面地得到清洗。另外,通过输入导轮装置和输出导轮装置的作用,还能避免铜带与清洗槽 的槽口形成摩擦,确保铜带表面的光洁度。所述上导轮和下导轮上均设有油毡垫,通过油毡垫可以对附着在铜带表面的清洗 剂进行吸收。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底座,2为转臂,3为切刀,4为顶针,5为清洗槽,6为支撑轴,7为滚轮, 8为输入导轮装置,9为支架,10为上导轮,11为下导轮,12为油毡垫。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铜带切断装置,包括用于切断铜带的上切刀装置和位于上
3切刀装置一侧的清洗装置。上切刀装置包括底座1、转臂2,以及设置在该转臂一端的切刀 3和顶针4,顶针4位于切刀的一侧,在切断铜带时,通过顶针将铜带压在底座上,切刀3将 铜带切断。清洗装置包括一清洗槽5,清洗槽中设有清洗液以及支撑轴6,支撑轴上设有滚 轮7,在支撑轴上还设有位于滚轴两侧的轴向限位装置,该轴向限位装置为限位挡圈,其通 过键周向固定在支撑轴6上。滚轮7与清洗槽底面的距离很近,通过滚轮7将铜带压住,使 经过清洗装置的铜带呈抛物线的形状,这样有利于充分地对铜带进行清洗。清洗槽的槽口 上设有输入导轮装置8和输出导轮装置。通过输入导轮装置和输出导轮装置对铜带进行导 向作用,避免铜带与清洗槽的槽口形成摩擦,确保铜带表面的光洁度。输入导轮装置就为一 个可以转动的导轮。输出导轮装置上包括支架9、设置于支架上的上导轮10和下导轮11。 上导轮和下导轮上均设有油毡垫12。
权利要求1.铜带切断装置,包括用于切断铜带的上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上切刀 装置一侧的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包括一清洗槽,清洗槽中设有清洗液以及支撑轴,支撑轴 上设有滚轮,清洗槽的槽口上设有输入导轮装置和输出导轮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装置包括底座、转 臂,以及设置在该转臂一端的切刀和顶针,顶针位于切刀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导轮装置上包括支架、 设置于支架上的上导轮和下导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带切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轮和下导轮上均设有 油毡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带切断装置,包括用于切断铜带的上切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上切刀装置一侧的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包括一清洗槽,清洗槽中设有清洗液以及支撑轴,支撑轴上设有滚轮,清洗槽的槽口上设有输入导轮装置和输出导轮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切断装置在铜带切断前能使其得到清洗,使成品的铜带有质量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B23D15/04GK201871797SQ20102059799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9日
发明者廖维秀 申请人:廖维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