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96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用于对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上的插嵌针床插片的插片槽的槽口端面碾压,使插片槽的槽口端面处的材料朝着槽口的方向延展,阻止插嵌于插片槽中的针床插片窜出插片槽并且同时对针床插片定位。
背景技术
如从事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设计与制造者所知之理,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业界也称针板)上加工有插片槽(业界习惯称插片槽为针床插片槽),在各插片槽内插嵌一枚针床插片。针床插片属于公知技术,并且并不限于由诸如CN2742000Y (针织横机的针床插片)、CN101250792A (针床插片)、CN101280487B(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织针组件)、CN300816000S (插片)和CN300689754S (针织横编机针板槽用插片)等等专利方案所公开。为了使针床插片可靠地定位于针床上的插片槽中,防止其在插片槽内窜动,并且保证在同一针床上的所有针床插片的位置规整划一,避免参差不齐,因此在针床插片的尾部的端面上通常设计有一 V字形的缺口,对此可以由前述的CN2742000Y和CN101250792A 等的图示结构所印证。当针床插片被插嵌于针床上的插片槽内后,便由工人借助于工具人为地对针床上的各插片槽的槽口部位打击,使插片槽的槽口端面处的材料朝着薄弱的槽口方向延展,由延展的材料对针床插片定位,即对前述V字形缺口定位,以防止针床插片窜出槽口并且确保所述针床插片齐正一致地位于各自的插片槽内。上述由工人借助于工具例如锤子使针床的插片槽的槽口端面敲碾对针床插片碾铆至少存在以下欠缺一是工人劳动强度大;二是作业效率低下;三是容易损及针床。然而在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得以消除上述欠缺的技术启示。 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和有益于避免损及针床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所述的机床包括有一机座平台,所述的针床碾铆装置包括一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的机座平台上;一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移动地设置在机座平台上,并且与所述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一随移动机构的运动而运动的碾压机构,该碾压机构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固定座、轴连接器、第一丝杠座、第二丝杠座和丝杠,第一丝杠座固定在所述机座平台的一端,而第二丝杠座固定在机座平台的另一端,并且与第一丝杠座相对应,电机与电机固定座固定,并且该电机的电机轴伸展到电机固定座的电机固定座容腔内,电机固定座与第一丝杠座固定,并且还与所述机座平台固定,丝杠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丝杠座上并且探出第一丝杠座而伸展到所述电机固定座容腔内,丝杠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二丝杠座上,并且探出第二丝杠座,轴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轴连接,而轴连接器的另一端与丝杠连接,所述的移动机构与所述丝杠传动连接,所述的碾压机构以倾斜状态固定在移动机构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一对彼此并行的移动座导杆和一移动座,一对移动座导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一丝杠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二丝杠座上,而一对移动座导杆的中部支承在所述的机座平台上,移动座滑动地配设在一对导杆上,并且与所述丝杠传动连接,在该移动座的一侧构成有一倾斜面,所述的碾压机构固定在倾斜面上。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碾压机构包括固定座、轴套、碾压轮轴、碾压轮、螺母座、手轮螺杆、手轮和弹簧,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的倾斜面上,轴套设置在固定座的固定座容腔内,碾压轮轴的一端置入于轴套的轴套腔内,另一端伸展到轴套腔外,碾压轮枢轴设置在所述的伸展到轴套腔外的碾压轮轴的端部,螺母座与固定座朝向手轮的一端端面固定,手轮螺杆与螺母座螺纹配合,并且伸展到所述固定座容腔内,手轮与手轮螺杆的另一端固定,弹簧容纳在所述的轴套腔内,并且该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的碾压轮轴朝向所述螺母座的一端的端面接触,而弹簧的另一端支承在弹簧支座上,该弹簧支承座与所述轴套朝向所述手轮螺杆的一端的端面固定,手轮螺杆与弹簧支承座连接。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机座平台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移动座导杆的下方间隔固定有用于防止移动座导杆产生挠度的导杆垫块,各导杆垫块与移动座导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座的两侧并且在对应于移动座导杆的部位各固定有一移动座导套,各移动座导套具有一用于避开所述导杆垫块的垫块让位槽。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固定座朝向所述的碾压轮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用于阻止所述轴套转动地限位块,而在轴套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块的位置开设有一限位槽,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配合。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碾压轮轴上构成有一用于阻止碾压轮轴转动的限位滑动键,而在所述轴套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滑动键的部位构成有一限位滑动键槽,限位滑动键与该限位滑动键槽相配合。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轴上突设有轴键,所述的丝杠伸展到所述第一丝杠座外的一端突设有丝杠键,所述的轴连接器的两端各构成有一轴连接器键槽,一对轴连接器键槽的其中一个轴连接器键槽与所述轴键相配合,而另一个轴连接器键槽与所述丝杠键相配合。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机床的机座平台上配设了由动力传动机构、移动机构和碾压机构构成的针床碾压装置,因此,由动力传动机构带动移动机构并且连同碾压机构一起移动,由碾压机构对针床的插片槽的槽口部位碾压,使槽口部位的材料延展对插嵌在插片槽内的插片碾铆定位,既可防止插片窜出插片槽,又可使所有插片在针床上的位置一致。由于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由工人手工作业,因此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不会损及针床。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请参见图1和图2,在图中给出了配置于机床上的一机座平台1,该机座平台1也可称为机床工作台,在该机座平台1朝向上的表面并且沿机座平台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横截面形状为燕尾形的燕尾槽12,机座平台1上的燕尾槽12的作用属于公知技术,用于设置锁扣螺母(图中未示出)以便由锁扣螺母对工件5锁定(限定),本实施例给出的工件5 为电脑针织横编机的针床。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的机座平台1上配置有一动力传动机构2,优选而非限于的该动力传动机构2包括电机21、电机固定座22、轴连接器23、第一、第二丝杠座24、25和丝杠26,由图1所示,电机21用一组第一固定螺钉212以卧置状态与电机固定座22固定,而电机固定座22通过一组第二固定螺钉222与第一丝杠座24固定,并且还与机座平台1的端面固定,该电机固定座22具有一电机固定座容腔221,前述的电机 21的电机轴211伸展到电机固定座容腔221内,并且在电机轴211的轴体上突设有一轴键 2111。第一丝杠座24用第三固定螺钉241固定在机座平台1的一端(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端),第二丝杠座25用第四固定螺钉251固定在机座平台1的另一端(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并且与第一丝杠座24相对应。也就是说,第一、第二丝杠座24、25彼此处于同一直线上。丝杠26的一端(图1所示右端)通过第一轴承262转动地支承在第一丝24上,并且探出第一丝杠座24,伸展到电机固定座容腔221内,在探出第一丝杠座24的该丝杠26的端部构成有一丝杠键261,丝杠26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的左端通过第二轴承263转动地支承在第二丝杠座25上并且伸展到第二丝杠座25外。在伸展到第二丝杠座25外的丝杠26 的端部(左端端部)用锁紧螺母264锁定。轴连接器23是中空的,位于电机固定座容腔221 内,在轴连接器23的轴连接器腔的两端的腔壁上各开设有一轴连接器键槽231,右端的一个轴连接器键槽231与前述的轴键2111固定连接,而左端的一个轴连接器键槽231与前述的丝杠键261固定连接。前述的电机21为正反转电机,丝杠26的旋转方向与电机21的电机轴21的旋转方向亦步亦趋。在前述的动力传动机构2上配置有一移动机构3,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移动机构3 的结构如下包括一对移动座导杆31和一移动座32,一对移动座导杆31彼此并行,并且各自的一端即图1所示的右端固定在第一丝杠座24上,而各自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的左端固定在第二丝杠座25上。为了避免冗长的一对移动座导杆31的中部出现挠度,因此在前述的机座平台1上并且在对应于移动座导杆31的下方间隔设置有(固定有)导杆垫块11,而在一对移动座导杆31上并且在各自对应于导杆垫块11的部位开设有导杆固定连接孔311, 各导杆固定连接孔311内配置有一第五固定螺钉3111,将第五固定螺钉3111旋至于导杆垫块11上的垫块连接孔111,从而将移动座导杆31与导杆垫块11连接,由导杆垫块11的支承而避免移动座导杆31产生挠度。移动座32可左右移动地滑动配合在移动座导杆31上, 由图1所示,在移动座32的左、右侧并且在对应于一对移动座导杆31的位置各用第六固定螺钉3222固定有一移动座导套322,藉由移动座导套322与移动座导杆31的滑动配合而使移动座32在一对移动座导杆31上实现向左或向右移动。为了避免移动座导套322与前述的导杆垫块11出现相互干涉的情形,因此移动座导套322具有一缺口,藉由该缺口构成为垫块让位槽3221,于是,移动座32不会因导杆垫块11的设置而受到阻碍。移动座32通过移动座螺母323与前述的丝杠26相配合,并且当丝杠26顺时针旋转时,移动座32向左移动,反之,当丝杠26作逆时针旋动时,则移动座32向右移动。由图所示,移动座32的上部并且朝向前述的工件5的一侧构成有一倾斜面321,该倾斜面321的倾斜角度为45°。由于该倾斜面32的存在,因此下面即将描述的碾压机构4以倾斜设置方式固定在移动座32 的倾斜面321上。请继续见图1和图2,优选面非绝对限于的碾压机构4 (也可称碾铆机构或压铆机构)包括固定座41、轴套42、碾压轮轴43、碾压轮44、螺母座45、手轮螺杆46、手轮47和弹簧48,固定座41加调整垫板413并且用第七螺钉414与前述的移动座32的倾斜面321固定,该固定座41具有一固定座容腔411 (图2示),并且在该固定座41朝向碾压轮44的一端端面上用第八固定螺钉4121固有一限位块412。轴套42与前述的固定座容腔411容配, 更确切地讲该轴套42的一端置入于固定座容腔411内,另一端伸展到固定座容腔411夕卜。 并且在轴套42的外壁上开设有一限位槽422,该限位槽422的位置与前述的限位块412相对应,即,限位块412与限位槽422相配合,从而由限位块412起到阻止轴套42转动的作用。又,在轴套42的内壁上开设有一限位滑动键槽423。碾压力轮轴43与轴套42的轴套腔421相配合,并且探出轴套腔421,在碾压轮轴43的轴体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限位滑动键槽423的位置构成有一限位滑动键431,藉由该限位滑动键431键入限位滑动键槽423 内,从而起到阻止碾压轮轴43转动的作用。碾压轮44用碾压轮销轴441枢轴设置(即转动地设置)在碾压轮轴43伸展到轴套42外的一端端部。螺母座45用第九固定螺钉451与固定座45朝向手轮47的一端端面固定。手轮螺杆46以螺纹配合方式配设在螺母座45上, 一端伸展到前述的固定座腔411内,而另一端则固定手轮47。弹簧48设在轴套42的轴套腔421内,该弹簧48的一端与前述的碾压轮轴43朝向螺母座45的一端端面接触,即支承在碾压轮轴43的端面上,而弹簧48的另一端支承在弹簧支承座481上,弹簧支承座481用第十固定螺钉4811与轴套42朝向螺母座45的一端端面固定。前述的手轮螺杆46伸展到固定座腔411内的一端与弹簧支承座481连接(图2示)。申请人:结合图1和图2叙述本发明的使用,在工件5即针床的插片槽内插嵌插片 51后,并且使针床固定于机座平台1上,启动动力传动机构2的电机21工作,使丝杠26旋转,带动移动座32移动,由于碾压机构4搭载在移动座32的倾斜面321上,因此整个碾压机构4同样呈45°倾斜,碾压机构4的碾压轮44与工件5 (针床)的尾部的插片槽的槽口接触,在碾压机构4随移动座32移动的同时,由碾压轮44对槽口压迫,使槽口部位的材料朝向相对薄弱的槽的方向延展,对插片51尾端面上的V字形(形状可参见前述的CN2742000Y和CN101250792A)定位,S卩,延展的材料转移至V字形的缺口内,从而既对插片51碾铆定位, 又保证工件5上的所有插片51齐整如一地插嵌并充分插至到插片槽的底部。碾压轮44的力度可通过对手轮47的顺逆旋转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所述的机床包括有一机座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床碾铆装置包括一动力传动机构(2),该动力传动机构(2)安装在所述的机座平台(1)上;一移动机构(3),该移动机构(3)移动地设置在机座平台(1)上,并且与所述动力传动机构(2)传动连接;一随移动机构(3)的运动而运动的碾压机构(4),该碾压机构 (4)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2)包括电机(21)、电机固定座(22)、轴连接器(23)、第一丝杠座(24)、第二丝杠座 (25)和丝杠(26),第一丝杠座(24)固定在所述机座平台(1)的一端,而第二丝杠座(25)固定在机座平台(1)的另一端,并且与第一丝杠座(24)相对应,电机(21)与电机固定座(22) 固定,并且该电机(21)的电机轴(211)伸展到电机固定座(22)的电机固定座容腔(221) 内,电机固定座(22)与第一丝杠座(24)固定,并且还与所述机座平台(1)固定,丝杠(26) 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丝杠座(24)上并且探出第一丝杠座(24)而伸展到所述电机固定座容腔(221)内,丝杠(26)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二丝杠座(25)上,并且探出第二丝杠座(25),轴连接器(23)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轴(211)连接,而轴连接器(23)的另一端与丝杠(26)连接,所述的移动机构(3)与所述丝杠(26)传动连接,所述的碾压机构(4)以倾斜状态固定在移动机构(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3)包括一对彼此并行的移动座导杆(31)和一移动座(32),一对移动座导杆(3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一丝杠座(24)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二丝杠座(25)上,而一对移动座导杆(31)的中部支承在所述的机座平台(1)上,移动座(32)滑动地配设在一对导杆(31) 上,并且与所述丝杠(26)传动连接,在该移动座(32)的一侧构成有一倾斜面(321),所述的碾压机构(4)固定在倾斜面(3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碾压机构(4)包括固定座(41)、轴套(42)、碾压轮轴(43)、碾压轮(44)、螺母座(45)、手轮螺杆(46)、 手轮(47)和弹簧(48),固定座(41)固定在所述的倾斜面(321)上,轴套(42)设置在固定座(41)的固定座容腔(411)内,碾压轮轴(43)的一端置入于轴套(42)的轴套腔(421)内, 另一端伸展到轴套腔(421)外,碾压轮(44)枢轴设置在所述的伸展到轴套腔(421)外的碾压轮轴(43)的端部,螺母座(45)与固定座(41)朝向手轮(47)的一端端面固定,手轮螺杆 (46)与螺母座(45)螺纹配合,并且伸展到所述固定座容腔(411)内,手轮(47)与手轮螺杆(46)的另一端固定,弹簧(48)容纳在所述的轴套腔(421)内,并且该弹簧(48)的一端与所述的碾压轮轴(43)朝向所述螺母座(45)的一端的端面接触,而弹簧(48)的另一端支承在弹簧支座(481)上,该弹簧支承座(481)与所述轴套(42)朝向所述手轮螺杆(46)的一端的端面固定,手轮螺杆(46)与弹簧支承座(48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座平台(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移动座导杆(31)的下方间隔固定有用于防止移动座导杆(31)产生挠度的导杆垫块(11),各导杆垫块(11)与移动座导杆(31)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座(32)的两侧并且在对应于移动座导杆(31)的部位各固定有一移动座导套(322),各移动座导套(322)具有一用于避开所述导杆垫块(11)的垫块让位槽(3221)。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面(321)的倾斜角度为4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固定座(41)朝向所述的碾压轮(44)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用于阻止所述轴套(42)转动地限位块(412),而在轴套(42)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块(412)的位置开设有一限位槽 (422),限位块(412)与限位槽(422)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碾压轮轴(43)上构成有一用于阻止碾压轮轴(43)转动的限位滑动键(431),而在所述轴套(42) 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限位滑动键(431)的部位构成有一限位滑动键槽(423),限位滑动键(431)与该限位滑动键槽(423)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 (211)上突设有轴键(2111),所述的丝杠(26)伸展到所述第一丝杠座(24)外的一端突设有丝杠键(261),所述的轴连接器(23)的两端各构成有一轴连接器键槽(231),一对轴连接器键槽(231)的其中一个轴连接器键槽(231)与所述轴键(2111)相配合,而另一个轴连接器键槽(231)与所述丝杠键(261)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 (21)为正反转电机。
全文摘要
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针床碾铆装置,属于数控机床技术领域。所述的机床包括有一机座平台,所述的针床碾铆装置包括一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的机座平台上;一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移动地设置在机座平台上,并且与所述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一随移动机构的运动而运动的碾压机构,该碾压机构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上。优点可防止插片窜出插片槽,使所有插片在针床上的位置一致;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不会损及针床。
文档编号B21D39/00GK102303076SQ201110198870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5日
发明者崔长安, 杨渊, 缪小丽 申请人:常熟市中恒数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