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道钉的终锻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570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道钉的终锻坯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和矿用轨道附属部件的加工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生产道钉的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铁路和矿用轨道上需要用道钉将竖向轨道与横向的枕木连接成一体,将铁轨受到的铁路车辆重力、冲击力等传递给枕木,再传递给路基,以使车辆安全地在轨道上运行;所以,道钉是铁路和矿用轨道上的重要安全部件,直接关系铁路车辆的正常行驶。道钉的一种典型结构,参见图1所示,由相互连接的钉头大端11和斜向延伸的钉尖端12组成,钉头大端U较粗作为钉入时的受力端,承受榔头等的敲打作用力,钉尖端12钉入枕木内而将轨道和枕木连接。现有技术中,道钉的生产方式是比较原始的,类似“打铁”的锻打加工方式,其主要不足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属于重体力劳动;在劳动力逐渐短缺的今天,工人不愿从事该种工作,即使提高待遇也较难招收工人;2、生产效率较低,通常是一件、一件产品单独加工,加工一件产品需要的单位劳动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下;每件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应提高了 ;3、产品质量不稳定、波动较大、精度较低;不但不同批次的产品之间质量波动较大,就是同一批次的产品之间其质量差异也较大,同一个工人在一天之内生产的产品之间也有较大差异;4、工作环境较差,对工人的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而且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产品质量稳定、精度高,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的生产道钉的终锻坯模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产道钉的终锻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 所述上模和下模在竖直方向上对应;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和上模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两个“7” 字形凹槽;两个“7”字形凹槽的头部为道钉头大端的成型腔,两个“7”字形凹槽的下部为道钉尖端的成型腔。进一步,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和上模的下表面上的两个“ 字形型腔;两个“7”字形凹槽的头部上下布置、反向排列;两个“’
置。[0006]进一步,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和上模的下表面上的两个“ 字形型腔;两个“7”字形凹槽的头部上下布置、同向排列;两个“’置。再进一步,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和上模的下表面上的两个度相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产道钉的终锻坯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了终锻坯模具,使预锻模具内成型的预锻件在终锻坯模具内锻压成型,精
3
7”字形凹槽分别组成“Z” 7”字形凹槽的下部平行布
7”字形凹槽分别组成“C” 7”字形凹槽的下部平行布
“7”字形凹槽的大小和深度得以大幅度提高;不同批次道钉的质量波动很小,同一批次道钉的质量更能保存较高的稳定度。2、一套终锻坯模具内就可以生产两件,而且采用了机械化的设备,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3、采用了机械化的模具,用设备的动力来代替工人的大部分劳动,首先是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其次是减少了对工人手工熟练劳动技能的依赖,再次是可以减少工人的数量。4、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环境污染。
图1为现有技术中道钉的一种典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下模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7”字形凹槽组成的“Z”字形型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模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7”字形凹槽组成的“C”字形型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模和下模进行合模锻压道钉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图2为下模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7”字形凹槽组成的“Z”字形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一种生产道钉的终锻坯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在竖直方向上对应。下模2的上表面和上模1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两个“7”字形凹槽;两个“7”字形凹槽的头部为道钉头大端的成型腔,两个“7”字形凹槽的下部为道钉尖端的成型腔。下模2 的上表面和上模1的下表面上的两个“7”字形凹槽分别组成“Z”字形型腔;两个“7”字形凹槽的头部上下布置、反向排列;两个“7”字形凹槽的下部平行布置。图3为下模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7”字形凹槽组成的“C”字形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下模2的上表面和上模1的下表面上的两个“7”字形凹槽分别组成“C”字形型腔;两个“7”字形凹槽的头部上下布置、同向排列;两个“7”字形凹槽的下部平行布置。本实施例中,下模2的上表面和上模1的下表面上的两个“7”字形凹槽的大小和深度相同。在上模1和下模2的外形尺寸相同的情况下,上模1和下模2可互换使用;同时在加工上模1和下模2内的“7”字形凹槽时,可采用同一加工用具进行加工,达到节约成本。使用该生产道钉的终锻坯模具时,首先将上模1安装在上模座上,将下模2安装在下模座上,如图4所示。生产道钉时,首先将加热后的料段放置入预锻模内进行预锻,使“一字型”的长条状料段,变成“Z”字形或“C”字形的预锻件;在终锻坯模具内终锻成型,将“Z” 字形或“C”字形的预锻件分别放入对应的终锻坯模具内,在压力机或冲床的压力作用下锻压成型,一个终锻坯模具内设置有两件产品的型腔,同时成型两件产品,得到将两件产品连接在一起的终锻坯3。将终锻坯3放置入冲压落料模具内,依靠两件产品的钉头大端定位, 在冲床或落料机的压力作用下将两件产品冲出,经冲压落料而形成最终产品。“Z”字形的预锻件对应的终锻坯模具型腔内的两件产品呈“Z”字形排列,如图2所示。“C”字形的预锻件对应的终锻坯模具型腔内两件产品呈“C”字形排列,如图3所示。当然,如果压力机的吨位较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完全可以在一套模具内设置两个以上的型腔,一次就能得到多个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生产道钉的终锻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在竖直方向上对应;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和上模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两个“7”字形凹槽;两个“7”字形凹槽的头部为道钉头大端的成型腔,两个“7”字形凹槽的下部为道钉尖端的成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道钉的终锻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和上模的下表面上的两个“7”字形凹槽分别组成“Z”字形型腔;两个“7”字形凹槽的头部上下布置、反向排列;两个“7”字形凹槽的下部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道钉的终锻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和上模的下表面上的两个“7”字形凹槽分别组成“C”字形型腔;两个“7”字形凹槽的头部上下布置、同向排列;两个“7”字形凹槽的下部平行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生产道钉的终锻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和上模的下表面上的两个“7”字形凹槽的大小和深度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道钉的终锻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在竖直方向上对应;下模的上表面和上模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两个“7”字形凹槽;两个“7”字形凹槽的头部为道钉头大端的成型腔,两个“7”字形凹槽的下部为道钉尖端的成型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终锻坯模具,使预锻件在终锻坯模具内锻压成型,精度得以大幅度提高;不同批次道钉的质量波动很小,同一批次道钉的质量更能保存较高的稳定度;一套终锻坯模具内就可以生产两件或四件,而且采用了机械化的设备,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B21J13/02GK202185551SQ201120281768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
发明者唐亮 申请人:唐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