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向冲孔的斜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082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两向冲孔的斜楔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项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冲压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侧向冲孔加工的斜楔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身造型越来越丰富,零件越来越复杂,随之带来的冲压模具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在设计汽车冲压模具时必须全面考虑工艺、模具结构、制造及后期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在生产实践中的长期对比,总结各种模具结构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为后续车型模具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汽车零件上孔位多,不同方向的孔,需要改变冲压方向或用不同角度的斜楔来驱动冲头完成冲孔。为减少汽车零件工序数量,往往汽车零件冲孔需要用到复杂的斜楔机构驱动冲头冲孔工作,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随着汽车造型的丰富,汽车零件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零件上孔的冲压方向也变得多了起来。为了控制模具成本,减少工序数,满足生产线机床数要求,只有通过用复杂的工艺及模具结构来实现这么多的冲孔要求。本项发明的冲孔机构由驱动块、滑动块、从动块、冲头及其相关部件组成,以往的冲孔机构也是由这几个主要部件组成,但本项发明的冲孔机构与以往有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斜楔机构只在滑动块上安装一个冲头,而滑动块只能实现一个方向的运动,故只能实现一个方向的侧冲孔, 对于两个不同方向的侧孔则需要两个工序、两套不同角度的冲孔斜楔机构才能完成冲孔的工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有效解决在同一工序的模具上同时实现汽车零件同一部位的两个不同方向同时侧冲孔的问题。通过此结构,可以减少汽车零件加工工序数量,减少模具数量,节约模具成本,降低模具开发费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两向冲孔的斜楔模具,它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模座下设置的从动块,从动块上设有第一冲头,位于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压料器和冲孔凹模,所述的从动块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复位弹簧连接在上模座上,下模座上左侧固定有驱动块,驱动块右侧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与下模座连接,所述的从动块与驱动块、滑动块均为斜楔配合,滑动块上设有第二冲头。压料器上加工有第一冲头、第二冲头两冲头通过的通孔。上述的上模座和从动块之间设有第一导板;从动块和驱动块之间设有第二导板; 从动块和滑动块之间设有第三导板。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有效解决在同一工序的模具上同时实现汽车零件同一部位的两个不同方向同时侧冲孔的问题。通过此结构,可以减少汽车零件加工工序数量,减少模具数量,节约模具成本,降低模具开发费用。
图1 零件a的b部位冲孔示意图;图2 零件a的b部位冲孔放大图;图3 零件a的部位A-A断面冲孔斜楔机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3,一种两向冲孔的斜楔模具,它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13,上模座下设置的从动块3,从动块上设有第一冲头7,位于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压料器8和冲孔凹模9,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块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复位弹簧6连接在上模座上,下模座上左侧固定有驱动块14,驱动块右侧设置有滑动块11,滑动块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2与下模座连接,所述的从动块与驱动块、滑动块均为斜楔配合,滑动块上设有第二冲头10,所述的压料器上设有第一冲头、第二冲头两冲头通过的通孔。所述的上模座和从动块3之间设有第一导板4 ;所述从动块和驱动块之间设有第二导板2 ;所述从动块和滑动块之间设有第三导板 5。图3中,驱动块14是固定不动的,它与从动块3之间安装有第二导板2,起导向及传力的作用,并且对从动块3有反作用力,该作用力可分解为水平向右方向及竖直向上方向,其中水平向右方向的反作用力使得从动块3在水平方向上以速度V9g5im运动,同时压缩第一复位弹簧6。这样由于上模座1向下运动带动从动块3的竖直向下运动速度及驱动块14对从动块3的水平方向上运动速度V9g5im的合成,就使得从动块3倾斜向下方向以 Vi^7运动,运动至下死点(即模具上下模闭合位置)的同时,带动安装在其上的第一冲头7 完成一个方向(图2中c向)上的冲孔成形工作。与此同时,在从动块3倾斜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安装在其上的第三导板5的作用,使得滑动块11沿另外一个方向运动Vi^ltl,在运动至下死点(即上下模具闭合位置)时, 安装在滑动块11上的第二冲头10,完成另外一个方向(图2中d向)的冲孔成形工作。回程时,上模座1带动从动块3向上运动,同时也带动压料器8向上运动,滑动块 11由第二复位弹簧12提供的回程力,以达到回程的目的,当滑动块11接触到限位装置时, 运动终止。同时在上模座1回程的过程中,复位弹簧6开始推动从动块3水平向左沿着第一导板4回程复位,当从动块3接触到限位装置时,运动终止。从上面过程可看出,在驱动块14的驱动下,某零件下部不同方向的孔(图2中c、d 部位两个方向的孔)能够同时完成冲孔工作。这样就实现了汽车某零件同一部位的两个不同方向同时冲孔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两向冲孔的斜楔结构,它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13),上模座下设置从动块(3),从动块上设有第一冲头(7),位于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压料器(8)和冲孔凹模(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块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复位弹簧(6)连接在上模座上,下模座上左侧固定有驱动块(14),驱动块右侧设置有滑动块(11 ),滑动块通过第二复位弹簧(12)与下模座连接,所述的从动块与驱动块、滑动块均为斜楔配合,滑动块上设有第二冲头(10),压料器上加工有第一冲头、第二冲头两冲头通过的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向冲孔的斜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座和从动块(3)之间设有第一导板(4);所述从动块和驱动块之间设有第二导板(2);所述从动块和滑动块之间设有第三导板(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向冲孔的斜楔结构,它包括上模座、下模座,设置在上模座的从动块,从动块上设有第一冲头,位于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压料器和冲孔凹模,所述的从动块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复位弹簧连接在上模座上,下模座左侧固定有驱动块,驱动块右侧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与下模座连接,所述的从动块与驱动块、滑动块均为斜楔配合,滑动块上设有第二冲头。模具的压料器上加工有第一冲头、第二冲头通过的过孔。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有效解决在同一工序的模具上同时实现汽车零件同一部位的两个不同方向同时侧冲孔的问题,通过此结构,可以减少汽车零件加工工序数量,减少模具数量,节约模具成本,降低模具开发费用。
文档编号B21D28/34GK202316752SQ20112047455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
发明者何述平, 刘健, 方庆波, 申光举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