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的工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399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冲压模具的工件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的是一种冲压模具的工件支撑装置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在电路板的加工中,通过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目前,电路板的各种冲压工件通常都是多个工件拼在一起组成生产拼版后放在跳板上冲压生产。跳板上设置有定位针,每个工件上设置有定位孔,将工件上的定位孔与跳板上的定位针适配后进行冲压生产。由于拼接而成的生产拼版往往尺寸大于跳板的尺寸,且生产拼版的厚度较薄易产生翘曲,因此生产拼版放置在跳板外的部分无法保证平整放置,在冲压过程中容易造成待冲压工件翘曲而使工件上的定位孔与跳板上的定位针脱位,从而造成工件倾斜而使冲压出来的工件报废。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的工件支撑装置,避免工件翘曲而使工件上的定位孔脱离跳板上的定位针,减少工件的报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冲压模具的工件支撑装置,包括跳板,所述跳板包括一进料端和一出料端,其中,在所述跳板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有至少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面与所述跳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的工件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跳板通过螺接固定。所述的工件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跳板的进料端和出料端的支撑杆的数量都为两个。所述的工件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跳板上设置有对位标记。所述的工件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跳板上的对位标记与多个工件拼接而成的生产拼版的对位板角对位。所述的工件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进料端的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对位标记。所述的工件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进料端的支撑杆上的对位标记与多个工件拼接而成的生产拼版的对位板角对位。所述的工件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跳板上设置有定位针。所述的工件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定位针与每个工件的定位孔定位。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冲压模具的工件支撑装置,由于在所述跳板的两侧设置了支撑杆,避免了工件翘曲而使工件上的定位孔脱离跳板上的定位针,从而减少了工件的报废。
图I是本实用新型工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图I所示工件支撑装置所支撑的多个加工工件组成的生产拼板的俯视图。图3是图I所示工件支撑装置沿E-E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 F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a、图5b、图5c是图2所示多个加工工件分别放置在图I所示工件支撑装置的跳板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冲压模具的支撑装置如图I所示,所述冲压模具的支撑装置包括跳板100,所述跳板包括一进料端和一出料端,所述跳板10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针101、第二定位针102,在所述跳板100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置至少一个用于防止工件翘曲的可拆装的支撑杆300,本实施例优先选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杆300的顶面与所述跳板100的上表面平齐,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平整放置。如图2所不,多个工件组成一个生产拼板,本实施例设置为3个,第一工件201、第二工件211及第三工件221组成一个生产拼板200,第一工件201、第二工件211及第三工件221上都设置有与所述跳板100上的第一定位针101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02、与第二定位针102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03。当需要对第一工件201、第二工件211及第三工件221进行冲压加工时,将所述生产拼板200放置在所述跳板100和进料端的支撑杆300上,由于生产拼板200在跳板100外部分由所述支撑杆300支撑,因此,整个生产拼板200在冲压过程中平整放置,三个工件201、211、221不会因翘曲而使定位孔202、203与跳板100上的定位针101、102脱位,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脱位而造成的工件报废。优选的,如图3、图4所示,所述支撑杆300前端设置有螺纹柱310,所述跳板100上设置有适配所述螺纹柱的螺纹孔110,所述支撑杆300与所述跳板100通过螺接固定,螺接固定方式可以方便拆装所述支撑杆300。优选的,在所述跳板100上设置对应所述生产拼板200的第一对位标记103及第二对位标记104,在进料端的支撑杆300上设置对应所述生产拼板200的第三对位标记301及第四对位标记302。在冲压加工前,需要对三个工件201、211、221上的第一定位孔202、第二定位孔203与跳板100上的第一定位针101、第二定位针102进行对位,但是由于生产拼板200尺寸过大,冲压操作工人距离跳板100较远且不可视,一般采用盲视的方式进行对位,生产效率降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所述跳板100及所述进料端支撑杆300上设置对应所述生产拼板200的对位标记后,仅需要将所述生产拼板200的第一对位板角204、第二对位板角205对准对应的对位标记,即可实现三个工件201、211、221上的第一定位孔202、第二定位孔203与跳板100的第一定位针101、第二定位针102的对位,缩短了对位需要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的,跳板100上的第一对位标记103、第二对位标记104到第一定位针101的垂直距离为a,支撑杆300上的第三对位标记301到第一定位针101的垂直距离为b,支撑杆300上的第四对位标记302到第一定位针101的垂直距离为C,跳板100上的第一对位标记103到所述第二定位针102的水平距离为d。
·[0029]相应的,所述生产拼板200的第一对位板角204、第二对位板角205至第三工件221的第一定位孔202的垂直距离为A,所述生产拼板200的第一对位板角204、第二对位板角205至第二工件211的第一定位孔202的垂直距离为B,所述生产拼板200的第一对位板角204、第二对位板角205至第一工件201的第一定位孔202的垂直距离为C,所述生产拼板200的第一对位板角204至第二定位孔203的水平距离为D。跳板100和支撑杆300上各对位标记至两个定位针101、102的距离与生产拼板200的两个对位板角204、205至各工件定位孔的距离对应关系为A=a,B=b, C=c, D=d。因此,操作员仅仅需要将生产拼板200的各对位板角与跳板100或支撑杆300上的对位标记对齐,即可实现三个工件201、211、221上的第一定位孔202、第二定位孔203快速的套进所述跳板100上的第一定位针101、第二定位针10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5a、5b、5c所示,如5a所示,对第一工件201进行冲压加工时,将生产拼板200的第一对位板角204、第二对位板角205对准所述支撑杆300上的第四对位标记302,即可实现第一工件201的第一定位孔202、第二定位孔203快速的套进所述跳板100上对应的第一定位针101、第二定位针102。所述第一工件201放置在跳板100上。所述第二工件211、第三工件221放置在所述支撑杆300上,整个生产拼板200平整放置,不会产生翘曲。如图5b所示,对第二工件211进行冲压加工时,将生产拼板200的第一对位板角204、第二对位板角205对准所述支撑杆300上的第三对位标记301,即可实现第二工件211的第一定位孔202、第二定位孔203快速的套进所述跳板100上对应的第一定位针101、第二定位针102。所述第二工件211放置在跳板100上。所述第一工件201、第三工件221放置在所述支撑杆300上,整个生产拼板200平整放置,不会产生翘曲。如图5c所示,对第三工件221进行冲压加工时,将生产拼板200的第一对位板角204、第二对位板角205分别对准所述跳板100的第一对位标记103、第二对位标记104,即可实现第三工件221的第一定位孔202、第二定位孔203快速的套进所述跳板100上对应的第一定位针101、第二定位针102。所述第三工件221放置在跳板100上,所述第一工件201、第二工件211放置在所述支撑杆300上,整个生产拼板200平整放置,不会产生翘曲。本实用新型冲压模具的支撑装置并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所述,例如所述跳板100的进料端和出料端的支撑杆300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也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所述支撑杆300上的对位标记也不限于两个,可以根据生产拼版中加工工件的个数设定。螺纹柱也可以设置在跳板100上,相应的,适配所述螺纹柱的螺纹孔设置在支撑杆300前端。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冲压模具的エ件支撑装置,包括跳板,所述跳板包括一进料端和一出料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跳板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有至少ー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面与所述跳板的上表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エ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跳板通过螺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エ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板的进料端和出料端的支撑杆的数量都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エ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板上设置有对位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エ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板上的对位标记与多个エ件拼接而成的生产拼版的对位板角对位。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エ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端的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对位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エ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端的支撑杆上的对位标记与多个エ件拼接而成的生产拼版的对位板角对位。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エ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板上设置有定位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エ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定位针与每个エ件的定位孔定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的工件支撑装置,包括跳板,所述跳板包括一进料端和一出料端,其中,在所述跳板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有至少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面与所述跳板的上表面平齐。由于在所述跳板的两侧设置了支撑杆,避免了工件翘曲而使工件上的定位孔脱离跳板上的定位针,从而减少了工件的报废。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411222SQ201120540179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何剑侠 申请人: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泰和电路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