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切管装置,其包括有上模固定板、夹模座、芯棒固定架、切管机构等主要部件,本装置通过设置一带磁性芯头的芯棒和嵌有磁体的内衬刀模使得切割时切断管口可以保持圆整,此外,在上模固定架上连接有冲压装置,采用冲切工艺取代传统的锯切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毛刺,提高加工管件切断管口的平整度,整体结构合理实用。
【专利说明】切管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切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切割小口径管件的高精度切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一般的管件加工作业中,为了管件设计上的需要,除包含对管件特定的部位施以弯管等形状改变的弯曲加工步骤外,尚包括依管件设计的长度所进行的切割步骤,所述的切割步骤可结合于弯管步骤接续进行,亦可于管件弯曲加工后,再施以切割的步骤。
[0003]为进行上述管件切割步骤,目前采用的多是用一组切管装置来执行管件的切割作业,所述的切管装置主要包含一夹管组件以及一组由驱动装置驱动的切管组件,所述的切管组件是以锯片切锯管件,或者是驱动圆形刀片而沿管件外周面旋转及施压而切断管件。
[0004]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201120358116.4中公开了一种无变形切管装置,该切管装置是为了解决直径大于机床夹头而不能直接夹紧的管体在不被变形的情况下切断的问题,包括尾座装置、轨道轴,其特征是所述的尾座装置和轨道轴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尾座装置的一端装有法兰主轴,法兰主轴的端部连接规格套连接头,尾座装置和轨道轴通过滑块座连接,轨道轴设置在滑块座中的滑槽中,轨道轴的一端设有刀架,刀架上装有车刀,轨道轴的另一端设有锁紧轴套。该切管装置定位精准,可减少钢管材料的损失,切断钢管均匀迅速,还可防止被切断钢管产生毛刺、弯曲、变形、出现疤痕。
[0005]又如中国实用新 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200820181748.6中公开了一种切管装置,该切管装置包括有夹管模块及切管组件,该夹管模块包括两个可离合的夹模座,并提供夹管空间,用以夹持及释放管件,其一夹模座中设有垂向于夹管空间的切刀活动槽,另设有自外侧连通切刀活动槽的气体入口,用以连接高压气体供应源以导入高压气体经由切刀活动槽喷向夹管空间,该切管组件包含一由线性驱动机组驱动的管切刀,该管切刀可被驱动伸入夹管模块的夹管空间切断管件,于切割管件时,另通过导入高压气体的喷气作用,以利于去除切管产生的残屑,或可进一步提供油气作为切管的润滑作用。
[0006]但是,上述专利的切管装置,在切割小口径管件时,小口径管件直径通常是在20~50mm,切割速度慢,且在切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铁屑,切口有较大毛刺,不圆整等多个缺陷,需要在后期采用多道工序对切割后的管件进行去毛刺,表面处理等工作,费时费力,浪费资源,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切管装置,它是一种针对小口径管件的切管装置,这种切管装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切断管口的圆整度,并提高效率。
[0008]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切管装置,其包括有:
[0009]一切管机构,它包括有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且所述上固定架下方和下固定架上方设有相互配合的切管刀具;
[0010]一芯棒,它的一端固定在芯棒固定架上,另一端架设于切管机构上;
[00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0012]一芯头,设置在所述的芯棒前端,形状和直径大小与管件适配,端面与切口位置对齐;
[0013]一内衬刀模,预置于管件中,形状和直径大小和管件适配;
[0014]且内衬刀模通过磁吸结构可吸合或者分离地贴合在芯头端面上;
[0015]及下固定架和芯棒固定架,连接在一起,通过弹簧支承于基座上;
[0016]最后上固定架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冲压装置相连接,能够在冲压装置驱动下下压。
[0017]作为改进,所述磁吸结构是芯头和内衬刀模的贴合端面中内置了磁块,或者是,芯头和内衬刀模其中一个是在自己的贴合端面中内置了磁块,对应另一个是铁材料做成。
[0018]作为改进,所述上固定架通过上模固定板与冲压装置相连接。
[0019]再改进,所述切管机构与夹模座相接,夹模座包括有可离合的上夹模和下夹模,所述下夹模固定于基座上,下夹模两侧固定了两个连接有活塞杆的锁模气缸,锁模气缸的活塞杆和上夹模连接在一起。
[0020]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夹模和下夹模在闭合状态时形成有可容纳管件放置的模腔,内衬刀模就位于上夹模与下夹模形成的模腔中。
[0021]作为改进,所述下夹模上安装有导柱,上夹模套设于导柱上并可沿导柱竖向滑动。
[0022]作为改进,芯棒支撑块安装于所述下固定架的一侧,其上开设有用于支撑芯棒的凹槽。
[0023]最后,所述下固定架和芯棒固定架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切管装置上设置带磁性芯头的芯棒和嵌有磁体的内衬刀模使得切割时切断管口可以保持圆整,此外,在上模固定架上连接有冲压装置,采用冲切工艺取代传统的锯切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毛刺,提高加工管件切断管口的平整度,效率高,整体结构合理实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切管装置的立体图;
[0026]图2为切管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0027]图3为切管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如图1-3所示,一种高精度切管装置,其包括有上模固定板1、夹模座2、芯棒固定架3、切管机构4等主要部件;其中:
[0030]上模固定板I上连接着冲压装置,上模固定板I可在冲压装置的作用下快速下压和上升。
[0031]在基座5上固定有一个夹模座2,夹模座2包括可离合的上夹模2.1和下夹模2.2两个部件,下夹模2.2上安装有两根导柱2.3,上夹模2.1套设在导柱2.3上并可以沿着导柱2.3上下滑动。为了实现上夹模2.1和下夹模2.2之间的离合,下夹模2.2两侧开设有两个安装孔,用来固定两个连接有活塞杆的锁模气缸2.4,上夹模2.1上相应地开设了两个螺纹孔2.5,上述的活塞杆穿设在螺纹孔2.5中并可在锁模气缸2.4的作用下运动,从而实现控制上夹模和下夹模之间的离合,下夹模2.2另外开有下料孔2.6。
[0032]本发明的一大改进在于切管机构4,该切管机构4包括下固定架4.1和上固定架4.2,上固定架4.2通过螺钉连接在上模固定板I上,并可随上模固定板I下压。下固定架4.1通过弹簧12a支承于基座5上,到上固定架4.2作用于下固定架4.1时,下固定架4.1可随之下压从而完成切管工序,当上固定架4.2随上模固定板I复位时,下固定架4.1可在弹簧12a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上固定架4.2下方和下固定架4.1上方设有相互配合的切管刀具10,切管刀具10安装在刀槽中。
[0033]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所述切管装置上设置有芯棒6,芯棒6的一端连接在芯棒固定架3上,另一端架设于切管机构4上,为了配合芯棒6的固定,在下固定架4.1的一侧安装有芯棒支撑块4.3,其上开设有用于支撑芯棒6的凹槽4.4。芯棒6前端安装有一嵌有磁体的芯头6.1,磁体通常镶嵌在芯头6.1外端面中间,并使芯头6.1的外端面与切口位置13对齐。
[0034]上夹模2.1和下夹模2.2在闭合状态时形成有可容纳管件9放置的模腔7,模腔7中设置有可与芯头6.1在切口位置贴合的内衬刀模8,该内衬刀模8外端面中嵌有磁体,通过磁力作用与芯头6.1在切口位置贴合,形成磁吸结构;具体的,在管件上料过程中,芯棒6被推入管件9内部,到预定位置时,管件停止进给,此时位于管件内的内衬刀模8与芯棒的芯头6.1在切口位置13处贴合。随后,冲压装置下压,驱动切管刀具10沿着芯头6.1与内衬刀模8的贴合线对管件9进行切割,此时切割后产生的成品位于切管机构4的下固定架
4.1上,并随着下固定架4.1下降至下夹模2.2的下料孔2.6位置,从下料孔2.6中推出。随后,各部件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再进行下一循环操作。
[0035]芯棒固定架3,通过弹簧12b固定在基座5上,且与切管机构4之间通过连接杆11相连,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同步上升和下降。当切管工序完成之后,冲压装置继续推动上模固定板I下压,从而带动芯棒固定架3和下固定架4.1继续下压。当切割后的管件下降至下料孔高度时,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冲压装置停止下压,然后将切割后的管件从下料孔
2.6中推出。
[0036]通过这些设计,可以保证管件切口的圆整度,同时,本实施例的切管装置采用自动上料和下料,工作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权利要求】
1.一种切管装置,其包括有: 一切管机构,它包括有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且所述上固定架下方和下固定架上方设有相互配合的切管刀具; 一芯棒,它的一端固定在芯棒固定架上,另一端架设于切管机构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一芯头,设置在所述的芯棒前端,形状和直径大小与管件适配,端面与切口位置对齐; 一内衬刀模,预置于管件中,形状和直径大小和管件适配; 且内衬刀模通过磁吸结构可吸合或者分离地贴合在芯头端面上; 及下固定架和芯棒固定架,连接在一起,通过弹簧支承于基座上; 最后上固定架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冲压装置相连接,能够在冲压装置驱动下下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结构是芯头和内衬刀模的贴合端面中内置了磁块,或者是,芯头和内衬刀模其中一个是在自己的贴合端面中内置了磁块,对应另一个是铁材料做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架通过上模固定板与冲压装置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管机构与夹模座相接,夹模座包括有可离合的上夹模和下夹模,所述下夹模固定于基座上,下夹模两侧固定了两个连接有活塞杆的锁模气缸,锁模气缸的活塞杆和上夹模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模和下夹模在闭合状态时形成有可容纳管件放置的模腔,内衬刀模就位于上夹模与下夹模形成的模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模上安装有导柱,上夹模套设于导柱上并可沿导柱竖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芯棒支撑块安装于所述下固定架的一侧,其上开设有用于支撑芯棒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架和芯棒固定架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
【文档编号】B23D21/00GK103658832SQ201210359311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陆志伟, 陈军 申请人:浙江摩多巴克斯汽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