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滚轴的折弯机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6354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滚轴的折弯机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折弯机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滚轴的折弯机模具。
背景技术
折弯机模具是折弯机用来加工成型板料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构成的零件不同。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折弯机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折弯机上模和下模的互为导向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一般的折弯机模具折弯时由于在工件折弯处对工件有一定的拉伸,使工件的折弯处比其他部位要薄,工件使用时间长了容易在折弯处生锈;如果工件较厚,由于工件与下模具凹槽的两边摩擦力较大,而折弯机的压力不足时就很难完成折弯,而折弯机模具如果 将下模具凹槽两边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不但能减少工作过程中下模具凹槽边沿的磨损,还能降低摩擦力,使压力相同的折弯机能加工更厚的工件。于是现在就有人尝试在下模具凹槽的两侧放置一个滚轴,使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中国专利号201120080163. 7,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公开一种短边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中有折弯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槽侧壁的上沿处设有滚轴;所述滚轴上设有可以使得滚轴自动复位的弹性装置。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提高短边折弯的生产效率,同时还能保证产品生产出来的质量。但是该实用新型需要在滚轴上设有一个可以使得滚轴自动复位的弹性装置。加工比较困难,工艺复杂,而且拆卸不方便。中国专利号201020189328. X,
公开日2011年I月12日,公开了一种折弯模具的下模装置,涉及一种折弯模具的下模装置,多个左侧下模与右侧下模构成左侧下模组和右侧下模组,并相对放置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左侧下模组和右侧下模组的左侧下模与右侧下模交叉设置并相互穿插其中;其中一侧下模与设置在下模下方的丝杠活动连接。左侧下模与右侧下模上开设有定位孔。左侧下模与右侧下模上端与工件接触处设有滚轴。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少了加工成本,避免了反复更换下模,提高了生产效率的模具下模。但是该实用新型由于放置滚轴时是在侧边开一个圆弧凹槽,为避免滚轴脱落,圆弧凹槽的弧长要大于该圆周长的一半,即圆弧凹槽的槽口的直线距离要小于该圆弧的直径并且圆弧的深度要大于圆弧的半径,同样存在加工比较困难,工艺复杂,而且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带滚轴的模具存在加工比较困难,工艺复杂,而且拆卸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加工容易,工艺简单,方便拆卸的带滚轴的折弯机模具。技术方案带滚轴的折弯机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滚轴,还包括固定板,所述下模具上表面有折弯凹槽,折弯凹槽两侧壁的上边沿分别有一个圆弧凹槽;所述滚轴配合装配于圆弧凹槽中;所述固定板的一个侧面为圆弧面,固定板固定在下模具的上表面圆弧凹槽的外侦牝并且圆弧面放置于接触滚轴的一侧。所述圆弧凹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圆弧凹槽的半径。所述圆弧面的半径等于圆弧凹槽的半径,圆弧面和圆弧凹槽构成一个半径等于圆弧凹槽半径的组合圆弧凹槽,所述组合圆弧凹槽的槽口直线距离小于圆弧凹槽的直径并且组合圆弧凹槽的深度大于圆弧凹槽的半径。装配时,先将滚轴装配于圆弧凹槽中,再装配固定板2,即滚轴装配于组合圆弧凹槽中,不会脱落,需要更换滚轴时,只需卸开固定板即可。所述固定板上有螺孔。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折弯凹槽两侧壁的上边沿分别有一个圆弧凹槽,圆弧凹槽中有滚 轴,加工时工件与下模具的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减轻了加工时对工件折弯处的拉伤,也减轻了摩擦力,使压力相同的折弯机能加工更厚的工件;(2)本实用新型采用圆弧面和圆弧凹槽构成一个槽口直线距离小于自身直径并且深度大于自身半径的组合圆弧凹槽,加工时圆弧凹槽的深度小于等于圆弧凹槽的半径,力口工简单,滚轴先放入放入圆弧凹槽,再安装固定板,使滚轴位于组合圆弧凹槽中,需要更换滚轴时,只需卸开固定板即可,拆卸与安装方便;(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零件拆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上模具2.固定板3.螺孔4.下模具5.滚轴6.折弯凹槽7.圆弧面8.圆弧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图3所示,带滚轴的折弯机模具,包括上模具I、下模具4和滚轴5、固定板2,所述下模具4上表面有折弯凹槽6,折弯凹槽6两侧壁的上边沿分别有一个圆弧凹槽8 ;所述滚轴5配合装配于圆弧凹槽8中;所述固定板2的一个侧面为圆弧面7,固定板2固定在下模具4的上表面圆弧凹槽8的外侧,并且圆弧面7放置于接触滚轴5的一侧。所述圆弧凹槽8的深度小于或等于圆弧凹槽8的半径。所述圆弧面7的半径等于圆弧凹槽8的半径,圆弧面7和圆弧凹槽8构成一个半径等于圆弧凹槽8半径的组合圆弧凹槽,所述组合圆弧凹槽的槽口直线距离小于圆弧凹槽8的直径并且组合圆弧凹槽的深度大于圆弧凹槽8的半径。所述固定板2上有螺孔3。实施例I如图I、图2、图3所示,带滚轴的折弯机模具,包括上模具I、下模具4和滚轴5,还包括固定板2,所述下模具4上表面有折弯凹槽6,折弯凹槽6两侧壁的上边沿分别有一个圆弧凹槽8 ;所述滚轴5间隙装配于圆弧凹槽8中;所述固定板2的一个侧面为圆弧面7,固定板2固定在下模具4的上表面圆弧凹槽8的外侧,并且圆弧面7放置于接触滚轴5的一侦U。固定板2上有螺孔3,通过螺钉将固定板2固定在下模具4上。所述圆弧凹槽8的半径为IOmm,圆弧凹槽8的深度等于圆弧凹槽8的半径,也为IOmm,即圆弧凹槽8为一个半圆,圆弧凹槽8加工方便。所述圆弧面7的半径等于圆弧凹槽8的半径,也是IOmm,圆弧面7和圆弧凹槽8构成一个半径为IOmm的组合圆弧凹槽,所述组合圆弧凹槽的槽口直线距离为18mm,则组合圆弧凹槽深度的深度为14. 35mm,滚轴5的半径为9. 7_。装配时先将滚轴5放入圆弧凹槽8中,然后通过螺钉将固定板2固定在下模具4上,圆弧面7和圆弧凹槽8构成组合圆弧凹槽,即滚轴5间隙装配于组合圆弧凹槽中,需要更换滚轴5时,只需卸开固定板2即可,拆卸与安装方便。使用时,将上模具I向下压的时候滚轴5会转动,工件与下模具4的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减轻了加工时对工件折弯处的拉伤,也减轻了摩擦力,使压力相同的折弯机能加工更厚的工件。实施例2如图I、图2、图3所示,带滚轴的折弯机模具,包括上模具I、下模具4和滚轴5,还 包括固定板2,所述下模具4上表面有折弯凹槽6,折弯凹槽6两侧壁的上边沿分别有一个圆弧凹槽8 ;所述滚轴5间隙装配于圆弧凹槽8中;所述固定板2的一个侧面为圆弧面7,固定板2固定在下模具4的上表面圆弧凹槽8的外侧,并且圆弧面7放置于接触滚轴5的一侦U。固定板2上有螺孔3,通过螺钉将固定板2固定在下模具4上。所述圆弧凹槽8的半径为12mm,深度为IOmm,即圆弧凹槽8的深度小于圆弧凹槽8的半径,圆弧凹槽8加工方便。所述圆弧面7的半径等于圆弧凹槽8的半径,也是12mm,圆弧面7和圆弧凹槽8构成一个半径为12mm的组合圆弧凹槽,所述组合圆弧凹槽的槽口直线距离为23mm,则组合圆弧凹槽的深度为15. 4mm,滚轴5的半径为11. 8mm。装配时先将滚轴5放入圆弧凹槽8中,然后通过螺钉将固定板2固定在下模具4上,圆弧面7和圆弧凹槽8构成组合圆弧凹槽,即滚轴5间隙装配于组合圆弧凹槽中,需要更换滚轴5时,只需卸开固定板2即可,拆卸与安装方便。使用时,将上模具I向下压的时候滚轴5会转动,工件与下模具4的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减轻了加工时对工件折弯处的拉伤,也减轻了摩擦力,使压力相同的折弯机能加工更厚的工件。
权利要求1.带滚轴的折弯机模具,包括上模具(I)、下模具(4)和滚轴(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2),所述下模具(4)上表面有折弯凹槽(6),折弯凹槽(6)两侧壁的上边沿分别有一个圆弧凹槽(8);所述滚轴(5)配合装配于圆弧凹槽(8)中;所述固定板(2)的一个侧面为圆弧面(7),固定板(2)固定在下模具(4)的上表面圆弧凹槽(8)的外侧,并且圆弧面(7)放置于接触滚轴(5)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带滚轴的折弯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凹槽(8)的深度小于或等于圆弧凹槽(8)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滚轴的折弯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面(7)的半径等于圆弧凹槽(8)的半径,圆弧面(7)和圆弧凹槽(8)构成一个半径等于圆弧凹槽(8)半径的组合圆弧凹槽,所述组合圆弧凹槽的槽口直线距离小于圆弧凹槽(8)的直径并且组合圆弧凹槽的深度大于圆弧凹槽(8)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带滚轴的折弯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上有螺孔(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滚轴的折弯机模具,属于折弯机模具领域。其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滚轴,还包括固定板,所述下模具上表面有折弯凹槽,折弯凹槽两侧壁的上边沿分别有一个圆弧凹槽;所述滚轴配合装配于圆弧凹槽中;所述固定板的一个侧面为圆弧面,固定板固定在下模具的上表面圆弧凹槽的外侧,并且圆弧面放置于接触滚轴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减轻了加工时对工件折弯处的拉伤,使压力相同的折弯机能加工更厚的工件,具有拆卸与安装方便,设计合理,易于制造的优点。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461313SQ20122008827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
发明者刘孝俊, 邰建军 申请人:马鞍山市国菱机械刃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