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圆柱盘状齿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457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工圆柱盘状齿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圆柱盘状齿轮加工领域,是一种加工圆柱盘状齿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盘状齿轮为圆孔或花键孔定心、安装、使用的机械零件。在批量切齿(滚、插、剃齿等)加工中,多采用实心圆柱或花键轴作安装定心支承的夹具。由于齿坯定心孔与夹具实心轴存在一定的工艺制造间隙间隙小,则切齿装卸困难,效率低;间隙大,则会使切齿的安装偏心增大,加上切齿设备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使所切齿轮的径向误差波动大,难控制。在滚、剃组合的齿轮加工中,存在两次的安装偏心,且因剃齿为非强制性分度加工,虽可提高齿轮的齿廓和螺旋线精度,但不能消减滚齿存在的径向误差因素所产生的综合误差,即齿距及齿距累积误差。为降低齿轮偏心的负面影响,通常采用缩小轴孔的装配间隙的方式有两种其一缩小孔径加工公差带,控制间隙波动量;其二是将齿坯工艺孔径尺寸实测分·段,以不同轴径尺寸的心轴加工相应孔径的齿坯产品。两种方式一种提高了制造控制成本,一种提高了零件检测分类和心轴的制作成本,同时都因间隙的减小,增加了齿坯的装卸难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的加工圆柱盘状齿轮的装置。将实心轴定心部位改为锥套配合结构,利用弹性锥套涨缩变形性能,实现孔轴配合间隙减小的效果,即将齿坯放置锥套上,压推锥套使之外扩并紧贴齿坯孔达到消减间隙的目的,再锁紧齿坯,即可切齿加工。这样的装夹方式即可消减安装偏心,稳定并提高被切齿轮的运动精度,又可在允许的范围内放宽孔径加工公差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和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是在心轴上依次套装弹性开口扩涨套、凹锥面垫圈、凸球面垫圈,再套装圆螺母压紧;压盖套在心轴的外面,心轴的轴上端穿过压盖的中心孔,带肩螺母套在心轴的轴上端,压在压盖上平面固定。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切齿加工做到少无隙安装,装卸方便,可稳定齿轮运动精度项目的加工精度和提高生产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心轴;2、弹性开口扩涨套;3、凹锥面垫圈;4、凸球面垫圈;5、圆螺母;
6、压盖;7、带肩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09]在图I中,在心轴I上依次套装弹性开口扩涨套2、凹锥面垫圈3、凸球面垫圈4,再套装圆螺母5压紧;压盖6套在心轴I的外面,心轴I的轴上端穿过压盖6的中心孔,带肩螺母7套在心轴I的轴上端,压在压盖6上平面固定。本装置采用弹性锥套受力变形外扩后其表面与坯件孔表面紧贴形成少无隙配合的定心原理,将齿坯安放在心轴I的弹性锥套上,以螺母推压锥套,使之外涨,待其定心表面与齿坯定心孔表面挤贴配合后,锁紧完成少无隙的功能;再以压盖紧贴齿坯(轮辐)端面,以螺母推压压盖6并锁紧,完成齿坯的限位、锁紧功能后,即可切齿加工。工序完毕,松卸螺母,取下压盖6 ;再松锥套螺母,弹性锥套收缩复原,取下齿坯,完成零件的切齿工序。·
权利要求1. 一种加工圆柱盘状齿轮的装置,其特征是在心轴(I)上依次套装弹性开口扩涨套(2)、凹锥面垫圈(3)、凸球面垫圈(4),再套装圆螺母(5)压紧;压盖(6)套在心轴(I)的外面,心轴(I)的轴上端穿过压盖¢)的中心孔,带肩螺母(7)套在心轴(I)的轴上端,压在压盖(6)上平面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圆柱盘状齿轮加工领域,是一种加工圆柱盘状齿轮的装置。其特征是在心轴上依次套装弹性开口扩涨套、凹锥面垫圈、凸球面垫圈,再套装圆螺母压紧;压盖套在心轴的外面,心轴的轴上端穿过压盖的中心孔,带肩螺母套在心轴的轴上端,圧在压盖上平面固定。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使切齿加工做到少无隙安装,装卸方便,可稳定齿轮运动精度项目的加工精度和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3F23/06GK202571500SQ20122026706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程品德 申请人:湖北神马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