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558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车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自动车床是一种高性能、高精度、低噪音的自动加工设备,其通过凸轮控制加工程序,具有自动加工、自动送料、复杂零件一次加工成型、生产效率高等优点。[0003]现有的自动车床一般通过电动机带动皮带轮转动,从而驱动自动车床进行工作, 但是由于使用皮带传动时,皮带会发生弹性形变,难以精确控制传动比,现有的自动车床不能对皮带传动进行控制,导致加工的误差较大。发明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其结构科学,可以对皮带传动的松紧度进行调节,从而提高加工精度。[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 包括车床壳体、电动机、传动组件,电动机水平设置,电动机的电机座与竖直线成一夹角,所述电动机的电机座上侧与车床壳体侧面铰接,所述电机座下侧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机座倾斜角度的电动机调整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车床壳体连接,转动轴设置有输入皮带轮、输出皮带轮,所述电动机驱动连接所述输入皮带轮,所述输出皮带轮通过皮带驱动连接自动车床的主轴,所述皮带侧面设置有皮带调整组件,所述皮带调整组件包括转动轮、伸缩杆,转动轮与所述皮带相切,转动轮通过伸缩杆连接车床壳体。[0006]所述电动机调整组件为液压撑杆,所述液压撑杆一端与所述电机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床壳体连接。[0007]所述电动机调整组件为一螺杆,所述电机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过该螺纹孔后与所述车床壳体连接。[0008]所述伸缩杆为液压撑杆。[0009]所述伸缩杆包括丝杆、滑杆、套杆,所述丝杆与所述滑杆螺纹连接,所述滑杆通过导轨与所述套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与所述转动轮连接。[0010]所述丝杆端部设置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设置于所述车床壳体外侧。[0011 ] 所述转动手柄设置于所述车床壳体前侧。[0012]所述输出皮带轮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输入皮带轮两侧,所述皮带调整组件为两个,所述两个皮带调整组件各自与一个输出皮带轮对应。[0013]所述每个输出皮带轮设置有两个直径不同的皮带槽。[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包括车床壳体、电动机、传动组件,电动机水平设置,电动机的电机座与竖直线成一夹角,所述电机座下侧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机座倾斜角度的电动机调整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轴,转动轴设置有输入皮带轮、输出皮带轮,所述电动机驱动连接所述输入皮带轮,所述输出皮带轮通过皮带驱动连接自动车床的主轴,所述皮带侧面设置有皮带调整组件,所述皮带调整组件包括转动轮、伸缩杆,转动轮与所述皮带相切,转动轮通过伸缩杆连接车床壳体,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机调整组件调节电动机的角度,从而调节输入皮带轮上皮带的松紧度,通过皮带调整组件可以调整输出皮带轮上皮带的松紧度,使皮带不易打滑,保持精确的传动比,提高加工精度。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去掉车床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调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车床壳体2-电动机21-电机座3-传动组件31——转动轴32——输入皮带轮33——输出皮带轮4——电动机调整组件41——螺杆5——皮带调整组件51——转动轮52——伸缩杆521-丝杆522-滑杆523——套杆524——转动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如图I、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包括车床壳体I、电动机2、传动组件3,电动机2水平设置,电动机2的电机座21与竖直线成一夹角,所述电动机2的电机座21上侧与车床壳体I侧面铰接,所述电机座21下侧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机座21倾斜角度的电动机调整组件4,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转动轴31,所述转动轴31通过轴承与所述车床壳体I连接,转动轴31设置有输入皮带轮32、输出皮带轮33,所述电动机2驱动连接所述输入皮带轮32,所述输出皮带轮33通过皮带驱动连接自动车床的主轴,所述皮带侧面设置有皮带调整组件5,所述皮带调整组件5包括转动轮51、伸缩杆52,转动轮51与所述皮带相切,转动轮51通过伸缩杆52连接车床壳体I。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机调整组件4调节电动机2的角度,从而调节输入皮带轮32上皮带的松紧度,通过皮带调整组件5可以调整输出皮带轮33上皮带的松紧度,使皮带不易打滑,保持精确的传动比,提高加工精度,电动机调整组件4与皮带调整组件5相互独立,调整时不会相互影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所述电动机调整组件4为一螺杆41,所述电机座21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杆41穿过该螺纹孔后与所述车床壳体I连接,该螺杆41设置有手柄,螺杆41可以与车床壳体I螺纹连接,从而使电动机2的角度固定,当然也可以使螺杆41的端部与车床壳体I抵触连接,电动机2由于重力作用使得螺杆41与车床壳体I不易分离,从而使得电动机2的角度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机调整组件4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液压撑杆, 所述液压撑杆一端与所述电机座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床壳体I连接,通过液压系统对该液压撑杆进行控制。[0030]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伸缩杆52包括丝杆521、滑杆522、套杆523,所述丝杆521与所述滑杆522螺纹连接,所述滑杆522通过导轨与所述套杆523滑动连接,所述滑杆522与所述转动轮51连接,转动丝杆521,滑杆522可沿套杆523移动,从而调节了转动轮51的位置,转动轮51可自由转动。伸缩杆52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液压撑杆,该液压撑杆通过液压系统进行控制。[0031]进一步的,所述丝杆521端部设置有转动手柄524,所述转动手柄524设置于所述车床壳体I外侧。[003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手柄524设置于所述车床壳体I前侧,操作者可以方便地从前侧对转动轮51进行调整。[0033]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皮带轮33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输入皮带轮32两侧,所述皮带调整组件5为两个,所述两个皮带调整组件5各自与一个输出皮带轮33对应。更进一步的,所述每个输出皮带轮33设置有两个直径不同的皮带槽,皮带放置于不同的皮带槽时,皮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同,从而可以调整输出转速。[003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床壳体(I)、电动机(2)、传动组件(3),电动机(2)水平设置,电动机(2)的电机座(21)与竖直线成一夹角,所述电动机(2 )的电机座(21)上侧与车床壳体(I)侧面铰接,所述电机座(21)下侧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机座(21)倾斜角度的电动机调整组件(4 ),所述传动组件(3 )包括转动轴(31),所述转动轴(31)通过轴承与所述车床壳体(I)连接,转动轴(31)设置有输入皮带轮(32)、输出皮带轮(33 ) ,所述电动机(2 )驱动连接所述输入皮带轮(32 ),所述输出皮带轮(33 )通过皮带驱动连接自动车床的主轴,所述皮带侧面设置有皮带调整组件(5),所述皮带调整组件(5)包括转动轮(51)、伸缩杆(52),转动轮(51)与所述皮带相切,转动轮(51)通过伸缩杆(52)连接车床壳体(I)。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调整组件(4)为液压撑杆,所述液压撑杆一端与所述电机座(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床壳体(I)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调整组件(4)为一螺杆(41),所述电机座(21)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杆(41)穿过该螺纹孔后与所述车床壳体(I)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52)为液压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52)包括丝杆(521)、滑杆(522 )、套杆(523 ),所述丝杆(521)与所述滑杆(522 )螺纹连接,所述滑杆(522)通过导轨与所述套杆(523)滑动连接,所述滑杆(522)与所述转动轮(5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21)端部设置有转动手柄(524 ),所述转动手柄(524 )设置于所述车床壳体(I)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手柄(524)设置于所述车床壳体(I)前侧。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皮带轮(33 )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输入皮带轮(32 )两侧,所述皮带调整组件(5 )为两个,所述两个皮带调整组件(5)各自与一个输出皮带轮(33)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输出皮带轮(33)设置有两个直径不同的皮带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车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车床二级可调传动装置,包括车床壳体、电动机、传动组件,电动机的电机座与竖直线成一夹角,所述电机座下侧设置有电动机调整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轴,转动轴设置有输入皮带轮、输出皮带轮,所述电动机驱动连接所述输入皮带轮,所述输出皮带轮通过皮带驱动连接自动车床的主轴,所述皮带侧面设置有皮带调整组件,所述皮带调整组件包括转动轮、伸缩杆,转动轮与所述皮带相切,转动轮通过伸缩杆连接车床壳体,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电动机调整组件、皮带调整组件分别调整输入皮带轮、输出皮带轮上皮带的松紧度,从而使皮带不易打滑,保持精确的传动比,提高加工精度。
文档编号B23Q5/04GK202726595SQ20122028314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刘文聪 申请人:东莞市台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