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件套f头专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71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三件套f头专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三件套F头专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所述三件套F头,是用于连接或转换电视信号的接头,也可以用作光纤接头。它包括内芯、外壳和螺母,且所述内芯被套在外壳内且与外壳紧配合,螺母套在外壳外周,并与外壳松配合(如附图10至14所示)。现有的三件套F头,是将其所包括的内芯、外壳和螺母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组装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先将三个部件按照如图14的装配方式先固定在模具中,然后操控杠杆机械,最后冲压成型;无疑这种通过人工手动进行组装的方式,必然耗时耗力、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组装,生产效率高的三件套F头专用组装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件套F头专用组装设备,包括一电气控制器;所述电气控制器包括人机对话控制器;一机座;一具有在出口端有挡板的第一工料输出轨道的工件外壳喂给振动盘;所述工件外壳喂给振动盘固定在机座台面上;一具有第二工料输出轨道的工件内芯喂给振动盘;所述工件内芯喂给振动盘固定在机座台面上;一具有第三工料输出轨道的工件螺母喂给振动盘;所述工件螺母喂给振动盘固定在机座台面上;一线性三工位工件组合装置;所述线性三工位工件组合装置包括与机座固定连接且沿其横向有条形凸台的定位件,与条形凸台相对布置且与定位件呈面与面滑配合的线性机械手,布置在第二工料输出轨道出口端的用来推进工件内芯的工件内芯推进构件和布置在第二工料输出轨道与第三工料输出轨道出口端结点的工件外壳、内芯和螺母组合定位构件;而所述定位件的条形凸台沿其横向有间距分别与第一工料输出轨道落料出口端和第二工料输出轨道与第三工料输出轨道两者出口端的落料结点定位连接,从而构成与所述落料出口端和落料结点分别相应对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在所述第二工位的内侧(工件运行前方)且位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同一直线上,有间距布置有用于工件冲压装接的第三工位;且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工位与第三工位之间的距离;所述线性机械手按照所述定位件的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的距离,依次等间距分开布置有用来夹持工件的第一夹持钳、第二夹持钳和第三夹持钳;且所述线性机械手低于条形凸台,从而令工件外壳、螺母和内芯,能够分别进入线性机械手的第一夹持钳和第二夹持钳内,而压装好的成品三件套F头进入线性机械手的第三夹持钳内,且所述成品在第三夹持钳的夹持下,随着线性机械手向前运动而落入成品框内且导出机座外;所述工件内芯推进构件包括第一气/液动组件,与第一气/液动组件活塞杆连接的推进件,和与机座台面连接的推进架座;所述推进件设有能让工件内芯通过的径向通孔,推进件设在推进架座沿其横向所设的横向通孔内,且在第一气/液动组件的驱动下作直线往复运动;而在推进架座的位于推进件所设的径向通孔的同一轴向之直线部位,设有能与径向通孔相贯通的工件内芯落料通孔,所述落料通孔与第二工料输出轨道出口端连接贯通;从而令工件内芯能够通过落料通孔落入推进件的径向通孔内且可随推进件运动;所述工件外壳、内芯和螺母组合定位构件,包括第二气/液动组件,第三气/液动组件和定位芯棒;所述第二气/液动组件垂直布置在工件内芯推进构件的推进架座的顶面上,且其活塞杆设在推进架座的与落料通孔同一轴向直线部位上的顶上垂直通孔内且呈滑动配合;第三气/液动组件垂直布置在机座台面的底面上,而与其活塞杆连接的定位芯棒,穿过机座台面、定位件和线性机械手的所述第二夹持钳,与推进架座底面所设的与所述顶上垂直通孔处在同一垂线上的底下垂直通孔,且可在第三气/液动组件的驱动下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令在前先进入线性机械手的所述第二夹持钳的工件外壳和螺母,由定位芯棒定位组合,而工件内芯在后由所述工件内芯推进构件经推进且通过底下垂直通孔,落入线性机械手的第二夹持钳,且通过第二气/液动组件的轻度冲压而正确到位,然后随线性机械手向前运动而进入工件冲压装接的第三工位;一线性机械手纵横向驱动装置;所述线性机械手纵横向驱动装置包括与机座台面连接的滑轨座,与滑轨座配装的横向滑板,与横向滑板配装的纵向滑板,与横向滑板连接的第四气/液动组件,和与机座台面连接的第五气/液动组件;且第四气/液动组件的活塞杆与纵向滑板连接,第五气/液动组件的活塞杆与横向滑板连接,纵向滑板与线性机械手连接;从而在第四气/液动组件和第五气/液动组件的协同作用下,实现线性机械手的前后左右往复运动,分别完成所述三工位的工件传递;一设在所述第三工位的工件冲压装置;所述工件冲压装置包括与机座台面垂直连接的立柱,与立柱顶面呈垂直布置的第六气/液动组件,和与第六气/液动组件活塞杆装接的冲头;所述冲头与线性机械手的第三夹持钳相垂直应对;驱动第六气/液动组件,令冲头通过垂直导向件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工件外壳、内芯和螺母三工件的冲压装接;所述第一气/液动组件、第二气/液动组件、第三气/液动组件、第四气/液动组件、第五气/液动组件和第六气/液动组件的气/液路电磁阀均与电气控制器电连接;在对所述人机对话控制器输入工艺软件后,实现所述三件套F头组装的全自动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件外壳喂给振动盘的第一工料输出轨道出口端还有能够令倒置的外壳掉入外壳喂给振动盘内的第一锯齿状豁口 ;工件螺母喂给振动盘的第三工料输出轨道出口端还有能够令倒置的螺母掉入螺母喂给振动盘内的第二锯齿状豁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件内芯喂给振动盘的第二工料输出轨道的出口端还有倒置工件内芯转位装置,所述工件内芯转位装置包括导轨板,和与工件内芯推进构件的工件内芯落料通孔相贯通的工件内芯输出终端导轨,所述导轨板的前端设有工件转位槽,且工件转位槽的槽宽大于工件内芯的小直径段直径,所述导轨板靠近工件转位槽处有用来防止工件外落且大于工件内芯外部尺寸的环状挡板;从而令倒置工件内芯在其重力作用下转位后进入工件内芯输出终端导轨内,随后由工件内芯推进构件推进送入所述线性机械手的第二夹持钳,且落入在前进入的工件外壳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座底部还设有螺栓式水平调节支承组件,所述支承组件有4个,且分别布置在机座底部的4个转角部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设在机座底部且分开布置的3个或4个行走轮组件。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当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只需将外壳、内芯和螺母三工件分别置于相应的喂给振动盘中,通过电气控制器控制不同的驱动装置,进行自动组装,这样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生产效率高。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9为气/液管路调压阀;图2是图1的左视图;由该图可见,其电气控制器I是布置在机座2内的;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的工件内芯推进构件4-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工件冲压装置6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的线性机械手4-2的主视图;图7是图6中的夹持件4-2-1-1、4-2-2_1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3中的工件内芯(N)转位装置3-2-2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件套F头的内芯(N)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件套F头的螺母(L)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件套F头的外壳(W)结构示意图;图13本实用新型所述三件套F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图f 14所示,一种三件套F头专用组装设备,包括一电气控制器I ;所述电气控制器I包括人机对话控制器1-1 ;一机座 2 ;一具有在出口端有挡板3-1-1-1的第一工料输出轨道3-1-1的工件外壳W喂给振动盘3-1 ;所述工件外壳W喂给振动盘3-1固定在机座2台面上;一具有第二工料输出轨道3-2-1的工件内芯N喂给振动盘3-2 ;所述工件内芯N喂给振动盘3-2固定在机座2台面上;一具有第三工料输出轨道3-3-1的工件螺母L喂给振动盘3-3 ;所述工件螺母L喂给振动盘3-3固定在机座2台面上;[0044]—线性三工位工件组合装置4 ;所述线性三工位工件组合装置4包括与机座2固定连接且沿其横向有条形凸台4-1-1的定位件4-1,与条形凸台4-1-1相对布置且与定位件4-1呈面与面滑配合的线性机械手4-2,布置在第二工料输出轨道3-2-1出口端的用来推进工件内芯N的工件内芯推进构件4-3和布置在第二工料输出轨道3-2-1与第三工料输出轨道3-3-1出口端结点的工件外壳、内芯和螺母组合定位构件4-4 ;而所述定位件4-1的条形凸台4-1-1沿其横向有间距分别与第一工料输出轨道
3-1-1落料出口端和第二工料输出轨道3-2-1与第三工料输出轨道3-3-1两者出口端的落料结点定位连接,从而构成与所述落料出口端和落料结点分别相应对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在所述第二工位的内侧且位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同一直线上,有间距布置有用于工件冲压装接的第三工位;且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工位与第三工位之间的距离;所述线性机械手4-2按照所述定位件4-1的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的距离,依次等间距分开布置有用来夹持工件的带有夹持件4-2-1-1、4-2-2-1的第一夹持钳4-2-1、第二夹持钳4-2-2,以及第三夹持钳4-2-3 ;且所述线性机械手4-2低于条形凸台4_1_1,从而令工件外壳W、螺母L和内芯N,能够分别进入线性机械手4-2的第一夹持钳4-2-1和第二夹持钳4-2-2内,而压装好的成品三件套F头进入线性机械手4-2的第三夹持钳4-2-3内,且所述成品在第三夹持钳4-2-3的夹持下,随着线性机械手4-2向前运动而落入成品框
4-2-4内且导出机座2外;所述工件内芯推进构件4-3包括第一气/液动组件4-3-1,与第一气/液动组件4-3-1活塞杆连接的推进件4-3-2,和与机座2台面连接的推进架座4-3-3 ;所述推进件4-3-2设有能让工件内芯N通过的径向通孔4-3-2-1,推进件4_3_2设在推进架座4_3_3沿其横向所设的横向通孔4-3-3-1内,且在第一气/液动组件4-3-1的驱动下作直线往复运动;而在推进架座4-3-3的位于推进件4-3-2所设的径向通孔4-3-2-1的同一轴向之直线部位,设有能与径向通孔4-3-2-1相贯通的工件内芯落料通孔4-3-3-2,所述落料通孔4-3-3-2与第二工料输出轨道3-2-1出口端连接贯通;从而令工件内芯N能够通过落料通孔4-3-3-2落入推进件4-3-2的径向通孔4_3_2_1内且可随推进件4_3_2运动;所述工件外壳、内芯和螺母组合定位构件4-4,包括第二气/液动组件4-4-1,第三气/液动组件4-4-2和定位芯棒4-4-3 ;所述第二气/液动组件4-4-1垂直布置在工件内芯推进构件4-3的推进架座4-3-3的顶面上,且其活塞杆设在推进架座4-3-3的与落料通孔4-3-3-2同一轴向直线部位上的顶上垂直通孔4-3-3-3内且呈滑动配合;第三气/液动组件4-4-2垂直布置在机座2台面的底面上,而与其活塞杆连接的定位芯棒4-4-3,穿过垫块4-4-4、机座2台面、定位件4-1和线性机械手4-2的所述第二夹持钳4_2_2,与推进架座4-3-3底面所设的与所述顶上垂直通孔4-3-3-2处在同一垂线上的底下垂直通孔4-3_3_4,且可在第三气/液动组件4-4-2的驱动下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令在前先进入线性机械手
4-2的所述第二夹持钳4-2-2的工件外壳W和螺母L,由定位芯棒4-4-3定位组合,而工件内芯N在后由所述工件内芯推进构件4-3经推进且通过底下垂直通孔4-3-3-4,落入线性机械手4-2的第二夹持钳4-2-2,且通过第二气/液动组件4-4-1的轻度冲压而正确到位,然后随线性机械手4-2向前运动而进入工件冲压装接的第三工位;一线性机械手纵横向驱动装置5 ;所述线性机械手纵横向驱动装置5包括与机座2台面连接的滑轨座5-1,与滑轨座5-1配装的横向滑板5-2,与横向滑板5-2配装的纵向滑板5-3,与横向滑板5-2连接的第四气/液动组件5-4,和与机座2台面连接的第五气/液动组件5-5 ;且第四气/液动组件5-4的活塞杆与纵向滑板5-3连接,第五气/液动组件
5-5的活塞杆与横向滑板5-2连接,纵向滑板5-3与线性机械手4-2连接;从而在第四气/液动组件5-4和第五气/液动组件5-5的协同作用下,实现线性机械手4-2的前后左右往复运动,分别完成所述三工位的工件传递;一设在所述第三工位的工件冲压装置6 ;所述工件冲压装置6包括与机座2台面垂直连接的立柱6-1,与立柱6-1上下滑动连接的滑枕6-2,设在滑枕6-2顶面上且呈垂直布置的第六气/液动组件6-3,和具有冲头6-4-1的冲杆6-4 ;所述冲头6-4-1与线性机械手4-2的第三夹持钳4-2-3相垂直应对;所述第六气/液动组件6-3的活塞杆与冲杆6_4连接;冲杆6-4设在滑枕6-2的垂直冲杆通孔6-2-1内且呈滑动配合;驱动第六气/液动组件6-3,令冲杆6-4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工件外壳W、内芯N和螺母L三工件的冲压装接; 所述第一气/液动组件4-3-1、第二气/液动组件4-4-1、第三气/液动组件4-4-2、第四气/液动组件5-4、第五气/液动组件5-5和第六气/液动组件6-3的气/液路电磁阀均与电气控制器I电连接;在对所述人机对话控制器1-1输入工艺软件后,实现所述三件套F头组装的全自动化。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工件外壳W和螺母L能够按准确的摆放位置从相应的工料输出轨道输送,所述工件外壳W喂给振动盘3-1的第一工料输出轨道3-1-1出口端还有能够令倒置的外壳W掉入外壳喂给振动盘3-1内的第一锯齿状豁口 3-1-2 ;工件螺母L喂给振动盘3-3的第三工料输出轨道3-3-1出口端还有能够令倒置的螺母L掉入螺母喂给振动盘3-3内的第二锯齿状豁口 3-3-2。如图3、8、9所示,为了保证工件内芯N能够按准确的摆放位置从工料输出轨道输送,所述工件内芯N喂给振动盘3-2的第二工料输出轨道3-2-1的出口端还有倒置工件内芯N转位装置3-2-2,所述工件内芯转位装置3-2-2包括导轨板3_2_2_1,和与工件内芯推进构件4-3的工件内芯落料通孔4-3-3-2相贯通的工件内芯输出终端导轨3-2-3,所述导轨板3-2-2-1的前端设有工件转位槽3-2-2-2,且工件转位槽3_2_2_2的槽宽大于工件内芯N的小直径段直径,所述导轨板3-2-2-1靠近工件转位槽3-2-2-2处有用来防止工件外落且大于工件内芯N外部尺寸的环状挡板3-2-2-3 ;从而令倒置工件内芯N在其重力作用下转位后进入工件内芯输出终端导轨3-2-3内,随后由工件内芯推进构件4-3推进送入所述线性机械手4-2的第二夹持钳4-2-2,且落入在前进入的工件外壳W内。如图1、2所示,为了便于定位,保证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机座2台面保持水平状态,所述机座2底部还设有螺栓式水平调节支承组件7,所述支承组件7有4个,且分别布置在机座2底部的4个转角部位。如图1、2所示,为了便于移动,还包括设在机座2底部且分开布置的3个或4个行走轮组件8。在上述典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的人机对话控制器1-1,推荐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所述线性机械手4-2的第一夹持钳4-2-1和第二夹持钳4-2-2以及第三夹持钳4-2-3,推荐采用豁口槽结构(如附图6、7所示),以便所述线性机械手4-2方便地将工件嵌入豁口槽内,并托持工件的大直径(即法兰)部位,实施工件横向工位转移运动;而所述工件内芯推进构件4-3和工件外壳、内芯和螺母组合定位构件4-4以及冲压装置6三者的结构形式可视实际情况而定,而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对三者所描述的结构形式,是本实用新型所积极推荐的,所述这三种结构形式虽然相对复杂了一些,但均具有结构合理,工作可靠等特点。而所述6个气/液动组件4-3-1,4-4-1,4-4-2,5-4, 5-5,6-3的活塞行程,分别与其所相应对装置的工作行程相一致,以正确实现相应的工作过程。所述三个喂给振动盘采用市场可供产品。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的简要描述是1、给人机对话控制器1-1 (例如PLC可编程控制器)输入包括工作顺序和工作时间等在内的工艺参数的工艺软件,启动三个工件喂给振动盘3-1、3-2、3-3 ;工件外壳W,内芯N和螺母L即自动沿着各自的工料输出轨道3-1-1,3-2-1,3-3-1,分别进入与定位件4-1的条形凸台4-1-1定位连接的工件外壳W的落料出口端(第一工位)、和工件内芯N及螺母L落料结点部位(第二工位);2、此时,线性机械手4-2在线性机械手纵横向驱动装置5的驱动下,先行向前运动并挨近定位件4-1的条形凸台4-1-1,且其工件外壳W的第一夹持钳4-2-1到达定位件4-1的第一工位,而所述第一夹持钳4-2-1的豁口槽嵌夹住工件外壳W的外圆上,尔后线性机械手4-2带着工件外壳W向前运动(即图3所示的向右运动)直至第二工位;3、此时,工件螺母L先行进入线性机械手的第二夹持钳4-2-2,且套装在先行进入第二工位的工件外壳W的外周,且以所述外壳内芯和螺母组合定位构件4-4的定位芯棒4-4-3为中心定位组合,尔后工件内芯N经所述工件内芯转位装置3-2-2及其推进装置
4-3,进入线性机械手4-2的第二夹持钳4-2-2,落入组合定位后的外壳和螺母的外壳内,并且通过第二气/液动组件4-4-1的轻度冲压,而使三工件正确定位,然后所述三工件组合体随着线性机械手4-2向前运动(图3所示向右运动)而进入第三工位一即冲压工位;4、此时,进入所述第三工位(冲压工位)的工件组合体,在工件冲压装置6的冲头
6-4-1的冲压下,完成三工件冲压装接;5、随后完成冲压装接的制成品所述三件套F头,进入所述线性机械手4-2的第三夹持钳4-2-3内,且随着线性机械手4-2的继续向前运动,而落入成品框4-2-4内且通过斜置导槽导出机座2外,即完成本实用新型三件套F头的组装工作。6、在上述三工位工作过程中,所述线性机械手4-2,在所述线性机械手纵横向驱动装置5的作用下,每完成一个工作程序,都会自动复位一次;即当线性机械手4-2的第一夹持钳4-2-1,将工件外壳W转运至第二工位实施三工件组合定位的同时,会回到第一工位的位置,去接受新的工件外壳W的到来;而当线性机械手4-2的第一夹持钳4-2-1再度到达第二工位时,原先存在于第二工位的三工件定位组合体由第二夹持钳4-2-2夹带到达第三工位实施最终工件的冲压组装,而在此时,线性机械手4-2又运动复位,其第一夹持钳4-2-1又接受了另一个工件外壳W ;而当第一夹持钳4-2-1夹持工件外壳W再度到达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三夹持钳4-2-3,则将成品F头从第三工位夹带着向前推进而落入成品框4-2-4内且导出机座2外,如此,在人机对话控制器1-1的控制下,所述线性机械手4-2、工件外壳内芯和螺母定位构件4-4和工件冲压装置6反复连续工作,从而实现了所述三件套F头的自动组装。[0064] 本实用新型初样的试用效果是很好的。例行试验的结果显示,本实用新型在2s内可实现一个三件套F头的冲压装接,其工作效率比已有的手工组装提高了1. 5倍多,且可以一人操作多台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三件套F头专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气控制器(I);所述电气控制器(I)包括人机对话控制器(1-1); 一机座(2); 一具有在出口端有挡板(3-1-1-1)的第一工料输出轨道(3-1-1)的工件外壳(W)喂给振动盘(3-1);所述工件外壳(W)喂给振动盘(3-1)固定在机座(2)台面上; 一具有第二工料输出轨道(3-2-1)的工件内芯(N)喂给振动盘(3-2);所述工件内芯(N)喂给振动盘(3-2)固定在机座(2)台面上; 一具有第三工料输出轨道(3-3-1)的工件螺母(L)喂给振动盘(3-3);所述工件螺母(L)喂给振动盘(3-3)固定在机座(2)台面上; 一线性三工位工件组合装置(4);所述线性三工位工件组合装置(4)包括与机座(2)固定连接且沿其横向有条形凸台(4-1-1)的定位件(4-1),与条形凸台(4-1-1)相对布置且与定位件(4-1)呈面与面滑配合的线性机械手(4-2),布置在第二工料输出轨道(3-2-1)出口端的用来推进工件内芯(N)的工件内芯推进构件(4-3)和布置在第二工料输出轨道(3-2-1)与第三工料输出轨道(3-3-1)出口端结点的工件外壳、内芯和螺母组合定位构件(4-4);而 所述定位件(4-1)的条形凸台(4-1-1)沿其横向有间距分别与第一工料输出轨道(3-1-1)落料出口端和第二工料输出轨道(3-2-1)与第三工料输出轨道(3-3-1)两者出口端的落料结点定位连接,从而构成与所述落料出口端和落料结点分别相应对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在所述第二工位的内侧且位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同一直线上,有间距布置有用于工件冲压装接的第三工位;且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工位与第三工位之间的距离; 所述线性机械手(4-2)按照所述定位件(4-1)的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的距离,依次等间距分开布置有用来夹持工件的第一夹持钳(4-2-1)、第二夹持钳(4-2-2)和第三夹持钳(4-2-3);且所述线性机械手(4-2)低于条形凸台(4-1-1),从而令工件外壳(W)、螺母(L)和内芯(N),能够分别进入线性机械手(4-2)的第一夹持钳(4-2-1)和第二夹持钳(4-2-2)内,而压装好的成品三件套F头进入线性机械手(4-2)的第三夹持钳(4-2-3)内,且所述成品在第三夹持钳(4-2-3)的夹持下,随着线性机械手(4-2)向前运动而落入成品框(4-2-4)内且导出机座(2)外; 所述工件内芯推进构件(4-3)包括第一气/液动组件(4-3-1),与第一气/液动组件(4-3-1)活塞杆连接的推进件(4-3-2),和与机座(2)台面连接的推进架座(4-3-3);所述推进件(4-3-2)设有能让工件内芯(N)通过的径向通孔(4-3-2-1),推进件(4-3-2)设在推进架座(4-3-3)沿其横向所设的横向通孔(4-3-3-1)内,且在第一气/液动组件(4-3-1)的驱动下作直线往复运动;而在推进架座(4-3-3)的位于推进件(4-3-2)所设的径向通孔(4-3-2-1)的同一轴向之直线部位,设有能与径向通孔(4-3-2-1)相贯通的工件内芯落料通孔(4-3-3-2),所述落料通孔(4_3_3_2)与第二工料输出轨道(3_2_1)出口端连接贯通;从而令工件内芯(N)能够通过落料通孔(4-3-3-2 )落入推进件(4-3-2 )的径向通孔(4-3-2-1)内且可随推进件(4-3-2)运动; 所述工件外壳、内芯和螺母组合定位构件(4-4),包括第二气/液动组件(4-4-1 ),第三气/液动组件(4-4-2)和定位芯棒(4-4-3);所述第二气/液动组件(4-4-1)垂直布置在工件内芯推进构件(4-3)的推进架座(4-3-3)的顶面上,且其活塞杆设在推进架座(4-3-3)的与落料通孔(4-3-3-2)同一轴向直线部位上的顶上垂直通孔(4-3-3-3)内且呈滑动配合;第三气/液动组件(4-4-2)垂直布置在机座(2)台面的底面上,而与其活塞杆连接的定位芯棒(4-4-3),穿过机座(2)台面、定位件(4-1)和线性机械手(4-2)的所述第二夹持钳(4-2-2),与推进架座(4-3-3)底面所设的与所述顶上垂直通孔(4-3-3-2)处在同一垂线上的底下垂直通孔(4-3-3-4),且可在第三气/液动组件(4-4-2)的驱动下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令在前先进入线性机械手(4-2)的所述第二夹持钳(4-2-2)的工件外壳(W)和螺母(L),由定位芯棒(4-4-3)定位组合,而工件内芯(N)在后由所述工件内芯推进构件(4-3)经推进且通过底下垂直通孔(4-3-3-4),落入线性机械手(4-2)的第二夹持钳(4-2-2),且通过第二气/液动组件(4-4-1)的轻度冲压而正确到位,然后随线性机械手(4-2)向前运动而进入工件冲压装接的第三工位; 一线性机械手纵横向驱动装置(5);所述线性机械手纵横向驱动装置(5)包括与机座(2 )台面连接的滑轨座(5-1 ),与滑轨座(5-1)配装的横向滑板(5-2 ),与横向滑板(5-2 )配装的纵向滑板(5-3),与横向滑板(5-2)连接的第四气/液动组件(5-4),和与机座(2)台面连接的第五气/液动组件(5-5);且第四气/液动组件(5-4)的活塞杆与纵向滑板(5-3)连接,第五气/液动组件(5-5)的活塞杆与横向滑板(5-2)连接,纵向滑板(5-3)与线性机械手(4-2)连接;从而在第四气/液动组件(5-4)和第五气/液动组件(5-5)的协同作用下,实现线性机械手(4-2)的前后左右往复运动,分别完成所述三工位的工件传递; 一设在所述第三工位的工件冲压装置(6 );所述工件冲压装置(6 )包括与机座(2 )台面垂直连接的立柱(6-1),与立柱(6-1)顶面呈垂直布置的第六气/液动组件(6-3),和与第六气/液动组件(6-3)的活塞杆装接的冲头(6-4-1);所述冲头(6-4-1)与线性机械手(4-2)的第三夹持钳(4-2-3)相垂直应对;驱动第六气/液动组件(6-3),令冲头(6-4-1)通过垂直导向件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工件外壳(W)、内芯(N)和螺母(L)三工件的冲压装接; 所述第一气/液动组件(4-3-1)、第二气/液动组件(4-4-1)、第三气/液动组件(4-4-2)、第四气/液动组件(5-4)、第五气/液动组件(5-5)和第六气/液动组件(6_3)的气/液路电磁阀均与电气控制器(I)电连接;在对所述人机对话控制器(1-1)输入工艺软件后,实现所述三件套F头组装的全自动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件套F头专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外壳(W)喂给振动盘(3-1)的第一工料输出轨道(3-1-1)出口端还有能够令倒置的外壳(W)掉入外壳喂给振动盘(3-1)内的第一锯齿状豁口(3-1-2);工件螺母(L)喂给振动盘(3-3)的第三工料输出轨道(3-3-1)出口端还有能够令倒置的螺母(L)掉入螺母喂给振动盘(3-3)内的第二锯齿状豁口(3-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件套F头专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内芯(N)喂给振动盘(3-2)的第二工料输出轨道(3-2-1)的出口端还有倒置工件内芯(N)转位装置(3-2-2),所述工件内芯转位装置(3-2-2)包括导轨板(3-2-2-1 ),和与工件内芯推进构件(4-3)的工件内芯落料通孔(4-3-3-2)相贯通的工件内芯输出终端导轨(3-2-3),所述导轨板(3-2-2-1)的前端设有工件转位槽(3-2-2-2 ),且工件转位槽(3-2-2-2)的槽宽大于工件内芯(N)的小直径段直径,所述导轨板(3-2-2-1)靠近工件转位槽(3-2-2-2)处有用来防止工件外落且大于工件内芯(N)外部尺寸的环状挡板(3-2-2-3);从而令倒置工件内芯(N)在其重力作用下转位后进入工件内芯输出终端导轨(3-2-3)内,随后由工件内芯推进构件(4-3)推进送入所述线性机械手(4-2)的第二夹持钳(4-2-2),且落入在前进入的工件外壳(W)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件套F头专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2)底部还设有螺栓式水平调节支承组件(7),所述支承组件(7)有4个,且分别布置在机座(2)底部的4个转角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三件套F头专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机座(2)底部且分开布置的3个或4个行走轮组件(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件套F头专用组装设备,以其包括电气控制器、机座、三个工件相应的喂给振动盘、线性三工位工件组合装置、线性机械手纵横向驱动装置和工件冲压装置为主要特征。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实现自动组装,且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B23P21/00GK202894725SQ20122045587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
发明者谢明钱 申请人:谢明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