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壳锥段切割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9219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高炉炉壳锥段切割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高炉炉顶安装钢圈时对炉壳锥段进行切割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炉炉壳锥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心支座、旋转杆和行走杆,所述中心支座通过轴承与旋转杆的后端连接,旋转杆绕中心支座旋转;所述旋转杆的前端通过第一可拆卸螺栓与行走杆连接;所述行走杆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气割枪的枪套。本实用新型对炉顶锥段进行切割的精度高,且炉顶锥段切口平整,利于钢圈的焊接。
【专利说明】高炉炉壳锥段切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高炉炉顶安装钢圈时对炉壳锥段进行切割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炉炉壳锥段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高炉施工过程中,炉顶钢圈在安装前必须要进行炉中心轴线及标高的复核测定,正常情况下需要根据炉顶钢圈的外径对炉壳顶部锥段进行复测,将多余部分划线后切掉以满足钢圈安装要求(钢圈的直筒要插入锥带)。
[0003]目前,对锥段的划线主要是靠钢圈尺,靠钢圈尺画线不圆且误差大。切割时是手拿气割枪进行操作,由于人为影响因素多,经常造成锥段切口不平整、直径误差大、钢圈安装后四周间隙大小不一,在钢圈焊接时容易产生较大变形,造成后期处理困难,使材料及人工的费用增加。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炉壳锥段切割装置,利用该装置对炉顶锥段进行切割的精度高,且炉顶锥段切口平整,利于钢圈的焊接。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炉炉壳锥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心支座、旋转杆和行走杆,所述中心支座通过轴承与旋转杆的后端连接,旋转杆绕中心支座旋转;所述旋转杆的前端通过第一可拆卸螺栓与行走杆连接;所述行走杆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气割枪的枪套。
[0006]所述旋转杆包括双臂杆和单臂杆(双臂杆比单臂杆长),所述双臂杆包括两块平行对称放置的长条形钢板,两块长条形钢板的后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长条形钢板的前部设有第一条形孔槽;所述单臂杆的后部设有与第一条形孔槽相匹配的第二条形孔槽,单臂杆位于两块长条形钢板之间,第一条形孔槽与第二条形孔槽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条形孔槽与第二条形孔槽通过一个以上的第二可拆卸螺栓连接(即第二可拆卸螺栓同时穿过两个第一条形孔槽和第二条形孔槽;双臂杆的后端为旋转杆的后端,单臂杆的前端为旋转杆的前端)。
[0007]所述行走杆包括两块平行对称放置的短条形钢板,两块短条形钢板的前端均焊接在枪套上,短条形钢板上设有第三条形孔槽;所述旋转杆的前端位于两块短条形钢板之间,旋转杆的前端通过第一可拆卸螺栓与第三条形孔槽连接(即第一可拆卸螺栓同时穿过两个第三条形孔槽和旋转杆前端开设的螺栓孔)。
[0008]所述中心支座为下端封口的管状结构,内部设有轴承;所述旋转杆的后端设有中心立柱,中心立柱的下端固定在轴承的内壁上,中心立柱的上端与旋转杆垂直连接。
[0009]所述中心支座为下端封口的管状结构,上端外部套有轴承;所述旋转杆的后端垂直固定在轴承的外壁上。
[0010]所述中心支座下端的中心处开有一个圆孔(所述中心立柱为空心钢管,空心钢管与圆孔同圆心)。
[0011]所述行走杆前部的下侧设有一个沿着炉顶锥段周向滚动的行走轮。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实用新型对炉顶锥段进行切割的精度高,且炉顶锥段切口平整,利于钢圈的焊接;
[0014]2、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杆和行走杆采用可调整折叠的结构,携带方便、适应性强;
[0015]3、本实用新型制造使用简单,准确直观,用途广泛,安全可靠;在切割中利用旋转杆和行走杆的柔性连接使行走轮终始贴着炉壳行走,彻底解决了人工切割不稳、效率不高的问题,大幅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旋转杆中双臂杆和单臂杆相互折叠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旋转杆中双臂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旋转杆中单臂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行走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2]图中:1-锥段炉壳,2-临时支承,3-中心支座,4-中心立柱,5-双臂杆,51-第一条形孔槽,52-连接板,53-长条形钢板,6-单臂杆,61-第二条形孔槽,7-行走杆,71-枪套,72-行走轮,73-第三条形孔槽,74-短条形钢板,8-第二可拆卸螺栓,9-第一可拆卸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和图6)。
[0024]一种高炉炉壳锥段切割装置,它包括中心支座3、旋转杆和行走杆7,所述中心支座3通过轴承与旋转杆的后端连接,旋转杆绕中心支座3旋转;所述旋转杆的前端通过第一可拆卸螺栓9与行走杆7连接;所述行走杆7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气割枪的枪套71。
[0025]所述旋转杆包括双臂杆5和单臂杆6 (双臂杆5比单臂杆6长),所述双臂杆5包括两块平行对称放置的长条形钢板53,两块长条形钢板53的后端通过连接板52固定连接,长条形钢板53的前部设有第一条形孔槽51 ;所述单臂杆6的后部设有与第一条形孔槽51相匹配的第二条形孔槽61,单臂杆6位于两块长条形钢板53之间,第一条形孔槽51与第二条形孔槽61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条形孔槽51与第二条形孔槽61通过一个以上的第二可拆卸螺栓8连接(即第二可拆卸螺栓8同时穿过两个第一条形孔槽51和第二条形孔槽61 ;双臂杆5的后端为旋转杆的后端,单臂杆6的前端为旋转杆的前端;所述第二可拆卸螺栓8最好为两个)。
[0026]所述行走杆7包括两块平行对称放置的短条形钢板74,两块短条形钢板74的前端均焊接在枪套71上,短条形钢板74上设有第三条形孔槽73 ;所述旋转杆的前端位于两块短条形钢板74之间,旋转杆的前端通过第一可拆卸螺栓9与第三条形孔槽73连接(即第一可拆卸螺栓9同时穿过两个第三条形孔槽73和旋转杆前端开设的螺栓孔)。
[0027]所述中心支座3为下端封口的管状结构,内部设有轴承;所述旋转杆的后端设有中心立柱4,中心立柱4的下端固定在轴承的内壁上,中心立柱4的上端与旋转杆垂直连接。
[0028]所述中心支座3为下端封口的管状结构,上端外部套有轴承;所述旋转杆的后端垂直固定在轴承的外壁上。
[0029]所述中心支座3下端的中心处开有一个圆孔(所述中心立柱4为空心钢管,此孔作为安装支座时与中心标板定心用,空心钢管与圆孔同圆心)。
[0030]所述行走杆7前部的下侧设有一个沿着炉顶锥段周向滚动的行走轮72。
[0031]上述中心立柱4为无缝钢管加工制成。
[0032]上述长条形钢板53为t=10mm的钢板加工而成,第一条形孔槽51宽12.5mm。
[0033]上述单臂杆6为t=10mm的钢板加工而成,第二条形孔槽61宽12.5mm。
[0034]上述短条形钢板74上的第三条形孔槽73宽12.5mm。
[0035]上述第一可拆卸螺栓9和第二可拆卸螺栓8均为M12螺栓。
[0036]上述技术方案中旋转杆的折叠方法:将双臂杆5和单臂杆6之间的第二可拆卸螺栓8拆除,仅保留一个拧松的第二可拆卸螺栓8,单臂杆6以该螺栓为轴旋转,直至整个单臂杆6都落入双臂杆5内。
[0037]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过程为:
[0038]1、在安装本装置前先在锥段内外搭设操作平台(内部为临时支承2),在临时支承2上设置中心标板(中心标板标高底于锥段上口约300mm);
[0039]2、以中心标板的中心点为基准,以钢圈圆筒的外直径,用钢卷尺在锥段炉壳I外表面上标记一线段;
[0040]3、然后将本装置的中心支座3点焊在中心标板的中心处,点焊前中心支座3需找纵横向水平,中心支座3底部的圆孔对准中心标板的中心点;
[0041]4、将本装置的其他部件安装好,通过第一可拆卸螺栓9和第二可拆卸螺栓8来调整旋转杆的长度和行走杆7的角度;然后在枪套71上装上一支石笔,以上述线标记的段为基准沿锥段炉壳I表面划一圈线条(此线是切割线);最后在枪套71上装上气割枪就能完成切割。
[0042]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炉炉壳锥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心支座(3)、旋转杆和行走杆(7),所述中心支座(3)通过轴承与旋转杆的后端连接,旋转杆绕中心支座(3)旋转;所述旋转杆的前端通过第一可拆卸螺栓(9)与行走杆(7)连接;所述行走杆(7)的前端设有用于安装气割枪的枪套(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壳锥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包括双臂杆(5)和单臂杆(6),所述双臂杆(5)包括两块平行对称放置的长条形钢板(53),两块长条形钢板(53)的后端通过连接板(52)固定连接,长条形钢板(53)的前部设有第一条形孔槽(51);所述单臂杆(6)的后部设有与第一条形孔槽(51)相匹配的第二条形孔槽(61),单臂杆(6)位于两块长条形钢板(53)之间,第一条形孔槽(51)与第二条形孔槽(61)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条形孔槽(51)与第二条形孔槽(61)通过一个以上的第二可拆卸螺栓(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壳锥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杆(7)包括两块平行对称放置的短条形钢板(74),两块短条形钢板(74)的前端均焊接在枪套(71)上,短条形钢板(74)上设有第三条形孔槽(73);所述旋转杆的前端位于两块短条形钢板(74)之间,旋转杆的前端通过第一可拆卸螺栓(9)与第三条形孔槽(7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壳锥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座(3)为下端封口的管状结构,内部设有轴承;所述旋转杆的后端设有中心立柱(4),中心立柱(4)的下端固定在轴承的内壁上,中心立柱(4)的上端与旋转杆垂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壳锥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座(3)为下端封口的管状结构,上端外部套有轴承;所述旋转杆的后端垂直固定在轴承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高炉炉壳锥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座(3)下端的中心处开有一个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壳锥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杆(7)前部的下侧设有一个沿着炉顶锥段周向滚动的行走轮(72 )。
【文档编号】B23K7/10GK203426569SQ201320424613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7日
【发明者】陈克明, 邱国平 申请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